“我们这么亲近,姐姐看看我家这么多女儿,哪个好,除了有了人家的大姐儿,其余由着你挑。”
太太开玩笑:“难道张姐姐当真是要待价而沽?”
“是想让孩子们自己心意。”张夫人很坚定,“说实话你我活到这般年纪,也见惯了姻缘之荒谬,两个脾性不合的人就生生被扭到了一起,造成大半辈子怨偶,所以我想着能有机会就让孩子们自己定姻缘。”
自己定姻缘?
太太先是惊讶,随后也怅然了。
不过她还是没放弃让赵飞鸾当自己女婿:既然是靠孩子们自己心意,鸾哥儿跟自己家小娘子们是常来常往的,那也未必不能成啊。
只是冷眼打量了几回,她倒失望了:鸾哥儿待谁都如沐春风,周到客气,却也待谁都很疏离,倒是刚会四处跑动的四岁双胞胎八、九两个小娘子热情些。
这怎么能看出来?
太太大失所望。
她如今便只好先看大娘子的婚事:“只盼着卢家赶紧来信。”
没多久卢家的信件就到了,说是想要跟顾家结亲,想等卢兰陵明年考完会试后再正式请媒人登门。
老爷、太太喜不自胜:“这可是好事啊!”
因着这件事将成定局,太太也不再隐晦,将这事隐约透露给孩子们知道。
大娘子没反应不说,二娘子先病倒了。
顾一昭去探望她,见她面色红润,就忍不住试探:“难道二姐是金陵盐水鸭吃多了?”
“你!顾一昭!”二娘子果然上钩,涨红了脸,却不是其气的。
17岁的高二生与14岁的初二生,是青梅竹马兄妹文。
顾一昭很满意磕起了cp。
她觉得这样排列组合就很好,虽然太太有意让表哥和大娘子凑成一对,但两人有血缘关系啊!古代这种表哥表妹亲上加亲的方式很容易产出不健康的孩子!
她可不想让表哥和大娘子凑一起。
更何况仰鹤白那个纨绔子弟这么多年跟大姐就没断过通信,两人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总归是飞速成长,哪里还有卢兰陵的位置?
再看二娘子娇羞,就忍不住问:“兰表哥哪里好啊?”
二娘子低头玩手指,半天才低声回答:“兰表哥哪里都好,他性子温柔、说话和气,最主要的是他不爱算计,待人都是真心实意。”
顾一昭听明白了,用现代化翻译就是,顾介甫是个阿尔法精英男,虽然有助于事业,但给二娘子留下了深刻的阴影,所以她思考自身婚恋问题时坚决不找精英男,一心想找食草男。
卢兰陵虽然不够“上进进取”,但他作为丈夫是很合格了。
只不过据顾一昭所知,太太中意的二女婿可是赵家小哥呢!
这件事就很难,可是不认真去争取,又怎么办呢?
“二姐姐,若我有机会……到时候……我一定尽我所能跟太太劝谏。”顾一昭握住二娘子的手,发自内心承诺。
“真的?”二娘子喜出望外,“我还当你会说此事与利不合,要我放下执念呢!”
“真的。”顾一昭认真看向她的眼睛。二娘子一个受尽封建教育的土著都能解放天性追求心灵的解放,她作为一个外来人又怎么能主动裹小脚?
*
这段日子,易大家准备告辞:“说好了来苏州看两年香雪海,没想到舍不得弟子们又耽搁了一年,如今我也该走了!”
她这三年在苏州,闲暇时将整个姑苏附近的名山大川都游了个遍。
太太“啊”的一声,满脸舍不得。
她虽不舍,但也明白易姐姐志在千里,留也留不住,便想个由头多挽留她几天是几天:“易姐姐,好歹留着看大姐二姐成了婚再走,她们毕竟是您的女弟子。”
“那……好吧。”过去这么久,易大家对这些女孩子们也生出了许多特殊的羁绊。
小娘子们听到易大家宣布这个消息后大哭特哭。
大娘子自己哭还不忘给妹妹们擦眼泪,二娘子哇哇嚎哭,边哭边气得锤画案,三娘子扑簌簌掉眼泪,四娘子不停拿丝帕擦泪,五娘子眼圈红了,六娘子不敢置信,忘了上课的规矩,直接跑到易大家身边去问:“夫子当真不要我们了?”,七娘子哭得泣不成声。
几个小娘子听了哭声,期待抬起头看。
“那还有假?”易大家莞尔,好像自己真是恶作剧逗哭了弟子们一样。可顾一昭觉得她一定也很难过。
“嗷”一声,好容易安静下来的二娘子又开始大哭。
这边崔氏送走了易大家就赶紧召见弟弟。
她板着脸问弟弟:“崔题!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姐姐在说什么?”崔题一头雾水。
“你当我眼睛是摆设吗?你可是在我家!”崔氏恨铁不成钢,“再说你那么个桀骜不驯的性子居然能在我家住三年,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崔题嘿嘿笑,“当然是因为苏州山水甲天下。”
“你个皮猴儿,少跟我甲天下!”崔氏被气笑了,“你心里若是有什么主意,应当禀明了爹爹,请爹爹向易假堂堂正正求亲。这么不清不楚的跟着,你要易姐姐怎么答应?”
崔题的小心思被戳破,脸上那些玩世不恭也收敛了不少:“想起来倒是我俗气了,她那么出尘,哪里能用凡间的事去困住了她?”
“什么俗气不俗气。”崔氏无语,“你可莫拿不落俗套这一套做借口轻慢了易姐姐,不对,不能轻慢了任何小娘子。”
她警惕看弟弟:“你若是做坏事,别说爹娘,我第一个拿棍子敲你。”
“姐姐想哪里去了?!”崔题为自己喊冤,“我是那种人吗?只是——”
他脸上欢快潮水般褪去,整个人黯然失色:“我旁敲侧击打听过易夫子的心思,她早就超脱人间俗世,只想闲云野鹤般过完此生。我若是死缠烂打求娶了她,最后恐怕也只是害了她。”
“原来还是我浅薄了……”太太听完后面色也变得郑重,“想想也是,易姐姐那样脱俗的性子,哪里会再被庸常俗事困住呢?”
崔题长长叹口气,看着天边一朵飘在半空的云,洒脱笑道:“山间一朵云,关在陶罐里终会害了她,不如就立在山间安安静静驻足看它一天,也不枉这一场缘法。”
易大家计划继续往南去,她想攀爬武夷山。
小舅舅听说这个后就改了原本去南边漫游的主意,一路往西想西出玉门去看看西域。
当天,仆从收拾小舅舅住过的地方收拾出来一幅画,画上只有山间一朵t云,画上没有落款,没头没脑写了七个字:此后人间多宽敞。
南来北往不见君。
【作者有话说】
来啦
①绘画《南都繁会图景》礼的店铺名字
②《客座赘语》
第45章
太太也开始为大娘子置办嫁妆。
她当然不是那种无私为他人的性格,只不过今年大娘子17岁,二娘子12岁,自然是大娘子最急迫。
其实这些年陆陆续续都在为小娘子们置办,只不过缎绸布料、四季衣裳这些都是到年纪再置办,免得放久了烂糟了料子。
顾家有几片山头专门种各种树木,甚至远在小娘子们出生之前就栽种好了,为的就是等她们出嫁时已经能将树木砍下来做家具了。
太太忙不过来,自然而然就将这份置办嫁妆的事交给了顾一昭,捎带着叫四姨娘也过来:“我想着五娘子以后也得来这么一遭,你也跟着学学,免得日后手忙脚乱。”
涉及自己女儿,四姨娘自然是欣然允诺。
明面上的由头是为以后嫁五娘子准备,可是怎么不叫其他几个姨娘呢?
三姨娘被送去太原老家,二姨娘忽然要潜心向佛,每日里缩在小佛堂不出门,大姨娘虽然禁足期满后被放了出来,但之后总是谨言慎行不怎么说话。
这背后据说都有五娘子和四姨娘的手段。
府里上下就对母女俩越发敬重,五娘子也隐约成为了后宅除太太之外的第二人。
四姨娘与顾一昭忙得脚不沾地,先是将从前卢家的嫁妆单子寻出来,与青筠阁的丫鬟们一起清点,确保每样都没少。
这里面还有大半落在太原老家,需要打发大姐生母的奴婢前去清点。
第二块大项就是祖母添妆。大姐是祖母亲手抚养长大的,情分自然比其他人更重,因此太原那边早早就送来了一船又一船的添妆。
生母奁产、祖父母馈赠,剩下一项就是顾介甫张罗了。
顾家给每个小娘子的田产是一百亩水田,商铺是没有。
太太和顾介甫商量一番,定出了五千两的嫁妆份额,还叫身边人隐约透出口风,说嫡女三千两,庶女两千两。多给大娘子两千两,是因为她是长女,又丧母,所以由家里私账补贴了两千两。
大姐姐的嫁妆就从这五千两里面支出,除了家具是寻找相熟木匠打之外,什么衣服首饰、金银器皿都从里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