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9)

  顾一昭喝口茶,她对这种异化人性强调奴性的把戏兴趣不大,先问她们:“你们想叫什么名,随你们心意就是。”

  丫鬟们没想到会等来这么一个回答,你看我我看你。

  倒是有个小丫鬟先上前道:“小的在家挨打又被卖,不想再用原来名字,听说二十四番花信风风雅,小的就想叫麦花。”

  顾一昭顾一昭打量着麦花:

  中等个头,人也瘦弱,看着有点怯生生,跟自己对视时更是脸红了大半,目t光有点胆怯。

  连对视都脸红,说明内向,却能鼓起勇气第一个站出来要改名,说明有心气。

  顾一昭很赏识这样的下属。

  她点点头:“很好。这个木妆匣赏你,以后好好当差。”

  妆匣虽不是黄花梨鎏金这样昂贵物件,但上下三层皆是木胎髹漆,上面还有可翻起的小小镜台。

  麦花喜出望外,赶紧行礼。

  小丫鬟们你看我我看你,不再迟疑,又有一个侍女赶紧开口:“小的本名叫山茶。”,看着很伶俐。

  起完名字问来历,麦花来历简单:“奴婢是灾年被爹卖了的,原本在太原当二门上洒扫的小丫鬟。”

  没有亲人根基所以愿意来苏州,其他仆从有家有口就不愿挪动,所以来苏州的仆从每一个都升了职,她也意外之喜从小丫鬟升成了二等。

  山茶却根基繁盛:“奴婢祖传有一手梳头的好手艺,奴婢姥娘是老夫人跟前的栉工①,娘在夫人跟前梳头,家里表姐妹更是在各房做梳头娘子,只不过奴婢贪玩不爱学,技艺不精,一直是没什么盼头的末等丫鬟……”

  她不好意思吐吐舌头:“姥娘就求了老夫人恩典,让我跟着来苏州。”

  老宅卧虎藏龙,她升二等太难,调外地才能名正言顺升二等,过几年回山西也能顺理成章平调二等。

  哦,原来是关系户。顾一昭听明白了。

  顾家发展苏州分公司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背井离乡,所以涌现出大批升职机会。这里面像麦花是歪打正着升职,而像山茶这样的“仆二代”就是由家人精心策划一个“曲线调动”。

  樱桃和山矾是太太从崔家带来的,娘老子都是陪嫁,樱桃俏生生,削肩窄腰,山矾则国字脸,平和持重,她最大的亮点是识字。再加上四个三等丫鬟,分别叫英儿、小莲、坠儿、小蝉。

  丫鬟们除了崔氏陪嫁,还有顾家家生子、外面买来的,一问就知崔氏在这件事上厚道,没有将自己的人马尽数派来监视母女俩。

  当然,即使全部是她的人也要笑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四姨娘的身契都在太太手里,还能翻出什么花去?

  只不过如何收服这些人彻底为我所用,就要看本事了。

  顾一昭先将这些人交给了木兰:“这是我房里的大丫鬟木兰,你们便听从她安排。现下我们虽然一穷二白,但跟着我,我必会带大家东山再起,也不会亏待了你们。”

  部门一穷二白,当然要先画饼,不然下属人心浮动,恐怕也干不长。

  丫鬟们齐齐回答“是。”

  *

  当天夜里点灯时顾一昭就问木兰:“你冷眼看着,这些人性情各自如何?”

  这是要看看自己能否驾驭麾下。木兰心领神会。

  她给顾一昭梳头的手便停了下来,沉吟片刻后有条不紊说出自己的想法:

  “麦花自告奋勇去扫全屋的灰,是个有担当的忠厚人。”

  “山矾虽识字却不自傲,还主动帮我核对大伙儿的名册,很热心。”

  “樱桃虽然漂亮,但不叫苦不叫累,帮大伙儿擦桌子污了她一条褙子都没抱怨。”

  “至于山茶……”木兰犹豫,“她很活泛,就是……太活泛了些。”

  山茶仗着自己是有根基的家生子,不爱干活,惯于四处说笑,讨人喜欢,但就是不太像……侍女。

  跟自己观察的差不多,顾一昭点点头,又问:“那把山茶赶走可好”

  “不成!”木兰一愣,本能回话。

  反应过来后又耐心给小姐解释:“她是太太送来的,打鼠伤了玉瓶,没得为了她下了太太面子,再者,她也没有什么错……。”

  说着说着她明白了过来,看向了五娘子,却发现五娘子正侧脸专注盯着自己。

  “你明白了就好。”顾一昭见木兰丝毫没有流露不忿,点点头,吩咐她,“你拨些碎银买点香糖果子给山茶,叫她四处走动打探,去各位小娘子房里找小丫鬟玩,探就说我别院待着无聊,想知道其他姐妹都在吃什么玩什么。”

  山茶还不是自己人,当然不能说得太明白。

  木兰恍然大悟,看向五娘子的神色顿时郑重起来。

  顾一昭点点头,证实了她的猜想:“我们现在势力单薄,自然要听太太的话投诚。”

  可

  也不能来什么吞什么,连自己的秉性都失了。”

  “总归要一一归化,让她们自此都向着我们。”

  一一归化。

  木兰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澎湃起来:时日长了,未尝不能收服那些人。

  虽然眼下山穷水尽,但听着五娘子的话语,她对未来莫名有了野望。

  说了声是,就要告退。

  可等走到门槛处又住了脚步,不好意思道:“小姐,我明白了。我们无法挑拣,可却能为我所用。”

  她说着,微微脸红,为自己不懂小姐的深谋远虑而羞愧。

  是啊,谁不想要全能下属?又忠心耿耿又脑子活泛又会察言观色。

  可是手里只有这么多牌,自然就要照着每个人的性格发挥最大效用。山茶虽然是不爱干活的关系户,可她嘴甜外向背后又有错综复杂的家生子关系网,若是能被适当利用就是一张好牌。

  顾一昭对她很和气,指着窗外点点绿意:“无妨,我们都还小,如今不过星点,总有山花烂漫时。”  能迅速承认自己的缺陷,是个能当大用的。

  木兰看着窗外,仿佛看到江南草长莺飞绿意葳蕤之时,劲头十足,脆生生回答:“是。”

  四姨娘有了人手后干劲十足,当天就带着丫鬟们去庄子上拾地衣挖竹笋掰竹荪,还惋惜不能去卖钱:“若是能换钱,我就头着地也走。”

  没想到还没顾上吃,先被顾一昭截□□木兰送给崔氏,说是四姨娘谢太□□典,因囊中羞涩便只好去挖了山货,算是自己孝敬太太的心意。

  “那么软的地衣!那么嫩的笋!那么白的竹荪!”四姨娘在房里一边比划着,一边长吁短叹,说到心痛处“邦邦邦”直捶心口。

  谁知晚饭时,大房的豆蔻就领着灶娘送来了一桌菜:“太太看见就来了兴致,叫后厨做了菜,还叫我给姨娘补上月钱。”

  顾家姨娘们的月钱是二两四串钱一月,三个月就是六两并十二串钱,摆在木盘子里分外夺目。

  四姨娘喜出望外,将还在捶打胸口的湘妃竹“不求人”①放下,扑到银子上左看右看。

  顾一昭从里面捞了一串铜钱给豆蔻:“劳烦豆蔻姐姐跑这一趟。”,上次在太太房里豆蔻将茶替换成白水,就让顾一昭对豆蔻颇有好感。

  “快别客气了。”豆蔻笑嘻嘻将铜钱递过去,“我捞这巧宗是为了透透气,可不是为了银子。”

  顾一昭明白过来:四姨娘穷又抠,大房的丫鬟们自然不愿意跑这一趟,想必豆蔻性格温和才愿意接下这活计。

  越是这样越不能亏待了好人,顾一昭便将手腕上一个玛瑙戒指抹下来递过去:“算不上值钱玩意儿,但好歹是我们娘俩谢姐姐的心意。”

  豆蔻要拒绝,顾一昭佯装板起脸:“姐姐不收,可是嫌我们寒酸?”

  豆蔻便不再坚持,收下了玛瑙戒指,又行了个礼:“哪里是嫌寒酸,是……”,她咬咬嘴唇不再说话,却莫名其妙转移了话题:“先时我姥姥还活着时,也是崔家的灶娘哩。”

  怪不得,原来是移情四姨娘曾做过灶娘,体恤娘俩生活艰难。

  顾一昭对她笑笑:“豆蔻姐姐若是不嫌弃,得闲来我房里打打牙祭。”

  “就是,我做灶娘也是一把好手,下回给姑娘烧我的绝活炖猪头!”四姨娘虽然看不懂人情往来,却听懂了灶娘这句话,黏在银子上的目光转而怜悯看着豆蔻,手却还没忘了捏着银子。

  “敢情好。”豆蔻笑着应付两句,再行礼退下时几人之间的氛围便亲近了不少。

  送走豆蔻,四姨娘便宾退丫鬟们,紧闭门窗,开始数钱。

  顾一昭也觉得饶有兴趣,

  她比较熟悉的是“一贯钱”,贯就是绳的意思。

  可真穿越到了古代才发现,一贯钱用麻绳串起来一千个铜板,如果单独一串大约有一米五,非常巨大③。

  民间便在一贯钱之下又使用了吊和串的概念:

  一吊是500文,俗话里骂人“半吊子”就是250的意思。

  “串”,一串250文,是一贯钱的四分之一,大约有A4纸那么长,也更方便携带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