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将月去【完结】(159)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落在信封上,桌边还有炭盆,里面装着银丝炭,来京城林秋然才知道,炭也有好几种。

  炭不多了,盆里有许多炭灰。

  林秋然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她扶着椅子坐下,打开信封,是秦夫人给她的。

  信上写着,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少则半月,多则二十日。

  第九十三章 回朝

  林秋然手控制不住发抖, 她又把信仔仔细细读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倘若萧寻还活着, 岂不是立马就能见到了。

  她急忙拿着信去找孙氏, 孙氏才知道林秋然回来了, 家里宅子大, 要是在余安,那么大点儿的地方, 一回来指定看得见。

  孙氏牵着汤圆过来,“那个啥侯府派人给你送了封信, 我让人给放书房了。”

  这是给林秋然的东西, 孙氏肯定不会乱看,再说孙氏也不认字,不过汤圆认识几个字, 这会儿想大展身手, 但孙氏拦着没让他看。

  要是给弄坏了啥的。

  林秋然心里五味杂陈,她道:“娘,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儿呢。安阳侯府的老夫人给我的信上说,大军不日班师回朝, 若是快半个月就回来了, 慢一点二十天。”

  今儿十六,半月转瞬即逝。

  孙氏本来牵着汤圆,闻言手都松了, 她怔怔问道:“秋然,这个当真?”

  林秋然道:“这种事肯定不会骗我们的,一定是真的。”

  孙氏喃喃几句佛祖保佑,都快两年了, 可算是回来了。

  汤圆神色懵懂,看孙氏和林秋然说话自己又着急,忙插进去,“娘,是我爹要回来了吗。”

  林秋然重重地点了下头,“是,你爹要回来了。”

  萧寻的事林秋然没有瞒过汤圆,不过孩子小,虽不故意瞒着,但大事也不会当他的面说。如果萧寻活着,汤圆知道了高兴,若萧寻战死沙场,这孩子也应当知道。

  孙氏吸吸鼻子,她看着这么大的汤圆,就忍不住想萧寻这么大的时候。

  林秋然看孙氏要哭了,赶紧把信给她看,“高兴事,等着就是了。”

  孙氏不认字,却来来回回翻看几遍,她心中郁结难耐,但家里有个开心果。

  孙氏看的时候汤圆也想看,着急地直跳,“娘,别光给祖母看,给我也看看。”

  林秋然顺势带他去书房,把这几个字认了。汤圆认完字,觉得有哪里不对。

  他仰头看着林秋然,眼睛里写满了疑惑,“娘,怎么认字了呢?”

  林秋然教认字,也只是告诉他这是什么意思,记住就行了,她道:“怎么不对了,你不是想读信,但你不认字怎么读?你日后想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光靠别人,就像今日,想读信得先认字……娘能告诉你,但是娘不在怎么办?”

  汤圆点点头,“娘你说得有道理。”

  林秋然心想,她多大,能不有道理吗,这么大的孩子她还糊弄不过。

  知道萧寻不日回来,也就看信那会儿激动,之后家里和往常没有多大变化。林秋然依旧忙碌,孙氏则总是看着汤圆。毕竟萧家来京城是正经过日子的,也不光是为了等萧寻,家里要用钱,铺子需要装潢,不能每天光在家等着大军回朝。

  林秋然这些日子还有点忙,不在余安,装个跟金鼎楼差不多的铺子没那么好办,原来这些事是徐管事操办,可林秋然当初没想过要把铺子开到京城,就没想过要图纸,所以现在无法把以前的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在京城找工头找师傅,然后林秋然画个差不多的图纸,但有些地方不够清晰,得看着才行。再依着这边的情况改动,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边世家贵女多,雅间不全是可以容纳十几人的大间,还做了能容纳三五人坐下喝茶吃点心的小间。

  这就得重新排布布局,一样一样试地板墙腰的木料颜色,这些别人帮不上忙,都得林秋然自己弄。

  唯一庆幸的是,当初的装潢典雅,大致样子搬来京城也不过时,不用弄新的。如今的酒楼比余安的还大一些,一日干一两样事,也慢慢有了样子。

  现在只是装潢,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这几日有人请她办宴会,林秋然没去,对铺子也没有益处。等开业了,生意如何也不知。

  铺子开始装后林秋然还给余安写了封信,信是写给徐远珩的。

  自从林秋然婉拒了徐远珩照顾,二人也没联系过,山高水远,徐远珩在何处她也不知。

  但金鼎楼有今日,徐远珩帮了不少忙。林秋然写信告诉徐远珩,金鼎楼于年后开业,希望徐远珩过来捧场。

  信寄走了,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徐远珩走南闯北做生意,不知会不会落脚京城。反正她该做的都做了,没失了礼数。

  这事林秋然也和孙氏说了,孙氏点点头,是应该这样。

  徐公子帮萧家不少,不能来了京城就忘本,况且还有香料生意啥的在一块儿,该写封信告诉,以后徐远珩来京城了都不用去别处吃饭,来金鼎楼就好,又方便又省事。

  孙氏这两年一直担心,可徐远珩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林秋然,照顾汤圆,照顾萧家,一直没有僭越的举动。这样好的人,总是胡乱揣测,孙氏觉得对不住人家。

  而且就算不信徐远珩也得信林秋然,孙氏想,要有啥早就有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那有时候男人咋地还劝女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这不一样的道理。若萧寻回来,也不能拿这说事儿。

  孙氏还问过,来了京城,这边的金鼎楼就不再给史掌柜分成了,这也理所应当,毕竟这边史掌柜没来,也没帮啥忙。

  孙氏不操心铺子的事,这几天就带汤圆,省着他给林秋然捣乱去。看着汤圆无忧无虑的,孙氏是既欣慰又忐忑,她怕半个月后得到的消息不是好的。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萧家下人出门在街上也能听见大军要班师回朝的消息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如今的情形比之当初打仗好得多,那会人人自危,不少京城权贵还南下避难去,现在人都回来了,又闻西北打了胜仗,大军马上回来,朝野上下都在议论此事。

  林秋然出门的时候,还能听见路人说萧寻的名字。有人好奇萧寻是个什么样的,怎么说都有,什么三头六臂能打能杀,什么宛若阎罗不死之身,说得神乎其神。

  虽然形容得乱七八糟,但萧寻在百姓眼中,是英雄。

  这种感觉很新奇,林秋然觉得与有荣焉。

  当然不仅有萧寻的名字,还有几位将领声名远播。林秋然希望,他们也能平安回来。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林秋然再出门,听到这些已经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了。

  二十二她去了趟定北侯府,是府上派人接她过去的,她帮定北侯夫人办宴会,当然不是请了她就去,定北侯夫人送了一套很漂亮的瓷器。

  秦夫人说了投其所好,所以不能什么都收。这还真的投其所好了,林秋然是真喜欢这些。

  当初徐远珩也送过,也是民窑烧的,但林秋然没做比较,觉得二者都好看。

  徐远珩送的瓷器杯子来京城林秋然都了带过来,毕竟以后不常回余安,肯定不能在老家放着。不过带过来她也舍不得用,一直在库房里,现在又有了瓷器,都三套了,原来的那些可以先用着。

  不过也就是她和孙氏用,汤圆还给用结实的碗盘好了,他年纪小,手上不知轻重,万一摔了,一套瓷器少一件,林秋然心疼瓷器又舍不得怪汤圆,难受的还是自己。

  当然,得是不小心摔的,若是故意为之,少不了一顿打。

  别的东西她是真的不缺,钱她有,衣裳首饰自己能买,当然有了好。

  定北侯夫人有诚意,林秋然也没糊弄拿乔,在安阳侯府做的是牡丹花玫瑰花。这次做了杜鹃铃兰,定北侯夫人甚是满意,拉着林秋然说了好一会儿话。

  “我与林娘子当真是见了就跟亲人似的,原本我就好奇能做出那样点心的是个什么样的妙人,今日可算瞧见了。”定北侯夫人声音轻慢,原本她不是这样的性子,但林秋然是胥州人,说话有那边的口音,她就下意识跟着轻声慢调起来。

  林秋然长得好看,衣着打扮得体,做点心时也慢条斯理赏心悦目,而且跟她交谈,能看得出她读书识字。

  有主见,女子轻柔如水,可水滴能穿石。

  定远侯夫人还顺势打听打听林秋然的夫君,林秋然道:“我夫君不在京城,还在来的路上。”

  林秋然说得模棱两可,如果萧寻能回来,他既然升官,就能给家中庇护。若是人不在了,那她也是有功之臣的遗孀。

  定北侯夫人听明白了,林秋然男人大概是做了官儿,然后在外地。这样的人不少呢,出去打仗、来京城考功名,家中有妻儿,不过之后怎样可不好说。

  她也摸不清林秋然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里人给接来的。不管怎样,林秋然有本事,大约也不怕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将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