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眼红,自己试着干不就行了,要是真能赚钱,那也是本事。
孙氏点点头,顺便诉诉苦,省着真以为萧家赚多少钱,她道:“都是为了养孩子,这些日子没活儿做,可有个就答应了。”
众人又安慰几句,也就散了,该回家做中午饭了。
孙氏也回家了,进门冲林秋然笑笑。
林秋然笑着问:“娘,黄娘子家咋样?”
孙氏道:“一团糟,席面也没办好,吵吵闹闹的,这会儿都没停。她家的事儿,自己不上心,跟咱们没关系。”
孙氏是怕林秋然觉得耽误黄娘子公爹下葬,毕竟死者为大。可黄娘子都不怕,怪她们作甚。
孙氏撸起袖子准备帮着做饭,一进厨房,闻到好浓的香味。她不禁道:“这是做啥呢?”
林秋然指着院子搭的灶,上面一口大锅,里面放着三个陶罐子,她道:“娘,那个是灌焖羊肉。”
这边肯定是没见过,放以后属于俄餐的做法了。
本来是该用黄油把腌制过的羊肉、几样配菜土豆胡萝卜炒熟,不过没有黄油,林秋然只能用猪油了。
用来腌肉的红酒也没有,林秋然不能变出来,别的酒又不是那个味道,这步自然也省去了。有时酒很重要,她打算抽空看看街上有没有卖酒曲的,做几桶米酒,自己做得便宜,味道也好。
没有红酒上色调味做红汤,林秋然用的是番茄。东西不够只能做成这样,林秋然试了汤汁的味道,少了红酒的风味,但吃着还是酸味,只不过没有发酵的味道。她做了三罐,一人一罐,也省着孙氏和萧大石再说不吃推脱。
林秋然:“大锅里的是油焖大虾,砂锅里的炖的是鸭架汤。”
鸭子已经切好了,一会儿做姜母鸭。
林秋然:“娘,一会儿姜鸭子烧好之后给旁边两家送去点儿,虽说早饭买了,但是人是她们两家请来的,又跟咱们住得近。送的都跟别人一样的话,很难看出咱们真心感激。”
孙氏光闻就觉得这几道菜香了,不是大鱼大肉那种香,具体啥样她也说不上来。反正就觉得,没林秋然,她一辈子都吃不上这样的好东西。
孙氏道:“娘干啥?”
林秋然看了看,“娘,你把小鱼收拾了,面糊我调好了,你裹上面糊。”
等锅腾出来直接炸就行,油闷大虾这锅炸鱼,林秋然还用香料粉调了个蘸碟。
现在家里有厨房的大锅,炉子上可以用铁锅,还有一个搭在院子里的大锅,是搬进来不久萧大石搭的,每日菜量大,一口锅不够。
现在家里上午卖菜,下午歇着,做红烧肉得话每日四十斤,锅的各面受热不均,全放一锅倒是能放得下,但每块肉的口感味道有差别,做尖椒酿肉也是,林秋然现在都是分两锅做。
没铺子之前,菜量她是不打算加了。
等油焖大虾做好之后,林秋然先炸鱼,而后开始做姜母鸭。鸭子有腥味,姜就是用来去除腥味的。
姜切厚片,一半用油炒至金黄备用,她总卖红烧肉,家里油最是不缺。
鸭肉林秋然已经剔除了骨头,鸭子不算太肥,她只把表皮煎金黄后就让孙氏把火烧小一些,放入另一半姜片炒匀,酱油糖和少许盐调味,这会儿加了别的东西,烧大火炒匀。
鸭肉要炖,林秋然把砂锅腾出来,把煎过的姜片铺进砂锅,倒入鸭肉,本来要用米酒煮的,但家里没有,她就加了热水,还撒了小勺香料。
家里就一口砂锅,林秋然觉得,还有必要再买个,好些菜,用砂锅做比大锅做更好吃的。
林秋然先喝了一碗鸭架汤,上面骨头少,喝起来较为清淡。嘴里太淡,她又尝了个油焖大虾,做这个调料最齐全,什么都不缺,油焖大虾的味道很好。
带着油焖的酱香气,还有少许香辣味,就连虾壳都是有滋有味的,每只虾都饱满黄亮,连虾脚都酥了。
林秋然许久不吃虾,觉得这个最好吃,连虾脚都吃了。
她让孙氏也尝尝,孙氏道:“我等吃饭再吃,你先吃。”
剩下两道菜要焖炖,不用做别的守着火就是,孙氏去蒸了米饭。今儿她也算奢侈一把,都吃白米饭。
往常都是一盆饭,林秋然那块儿撒白米,她和萧大石这边都是二掺米三掺米。
对孙氏来说这个钱虽是他们该得的,但不是靠自己做事儿得的,早点花了省心。
等姜母鸭做好孙氏端了两碗给隔壁送去,陈娘子和许娘子看着金黄酱色的一碗眼睛都亮了,却一直推脱不要,孙氏只能道:“你们尝尝味道,我儿媳想试试新菜,就当帮忙了,要是味道好没准儿就拿去卖了。”
这样说,她们才才收下。
孙氏不禁想起,有一回吃红烧肉,林秋然也是这么说的,她那时也没多想,这孩子。
等孙氏回到家,一家人也开饭了。
林秋然今儿不太忙,但一上午也在做菜。孙氏看着忙碌,心里其实想劝劝她,家里没男人会被欺负。这回出事儿除了黄娘子品性不好之外,也怪家里没男人。
要是有男人依靠,黄娘子断不敢这么做的。
可是说了又好像她逼林秋然找个依靠一样,秋然也说了,遇见合适的会考虑,孙氏不想催她。
她道:“快吃饭,秋然你多吃点儿!”
姜母鸭焦香扑鼻,鸭肉被煲得很是酥烂,姜味不算重,而且没有鸭肉的腥味。
林秋然尝了罐焖羊肉,羊肉酥软,番茄的酸口中和,就显得羊肉不是那么腻了。里面放的胡萝卜、土豆也很软烂了,细尝之下,还有股肉香。
羊肉有点膻气,但不是太重,也不是那么肥,拌饭吃很香。
林秋然觉得,秋冬吃羊肉好,要是后面尖椒酿肉不能卖了,这个往外卖也不错,纯肉做的菜,也有配菜。
就是羊肉价贵,一斤羊肉二十五文一斤。这一罐罐焖羊肉,本钱就得三十文,定价翻一倍得话,生意不一定好的。
油焖大虾也不错,但价钱也贵,好吃是好吃,可一般人吃不起。
就像徐家有钱,厨房里什么菜都有,鸡鸭鱼肉最为常见,贝类、螃蟹、虾、牛羊肉也不缺。而寻常百姓,买些猪肉打打牙祭就很不错了。
可转念一想,又不是日日做,三日一换呢,百姓中有钱的也不是没有,最难也就是多卖会儿,肯定有人愿意吃的。
林秋然打算有米酒后,再改改味道,如今有新菜,就算冷了她也不怕了。
她决定先记着这两样,日后真有铺子了,再说。
三人今日吃得很饱,吃完,林秋然先告诉萧大石明儿要做红烧鱼,得买鱼,“爹,你顺便问问豇豆能便宜些不,咱们多买点。买了焯水晒干,留着冬日没菜了用。”
萧大石:“买多少斤?”
三日一换,假如不算刮风下雨,要用四百斤豇豆,秋冬到来年开春,得小半年,林秋然道:“先买三千斤吧。”
没菜的话,豇豆干掉称,自然也会涨价的。
萧大石点点头,是得买,不然等到时候没菜卖了。
林秋然说完这些,人又开始犯困,她就钻回屋睡觉了。
原以为得睡一下午,可睡了小半个时辰,她就起来了。林秋然不禁想,这是中午吃得好,精神足,想来孩子也高兴。
她没躺着,起来磨香料。这个耽误不得,最好快些做完。她这儿要磨的总共六种,她睡觉的时候孙氏又出去买了两个小石磨。
这个不贵,三人一起做,就快多了。
磨过的香料粉要过筛再磨两次,足够细腻后林秋然按照配比配好,有几样还有剩,可以留着下次用。
除了这个,林秋然还准备了小罐做好的,自己这边出了些些香料,按照给徐管事配方的做好了。不然做不成,很容易怪她给的方子不对。
林秋然试了几次,只要按照她给的方子配比混合,就行了。香料是干货,容易储存,但若一两年卖不出去,还是会砸手里。
次日,林秋然做完菜,没等她出门,徐管事就来家里问了。
徐远珩让他催紧一点,若林秋然做不出来,只能把香料方子交出来。
可是林秋然已经做好了,她把配好的香料交给徐管事,两大桶香料,十三香这边颜色是青褐色,菌菇鲜是淡褐色的。
按理说交了就完事儿了,不过徐管事不太放心,他道:“头一回还是林娘子来吧,我这边看着些,也省得哪里不对做错了。”
香料价贵,这些加在一起,花了六七十两银子。若是哪步做错了,这钱可就全打水漂了。
林秋然点点头,先闻了闻徐管事这边做的。
都是配好了,十三香难些,菌菇鲜简单。这两样林秋然自己也做了,她先闻后尝,尝过确认和自己做的味道一样,这才分开混在一起。
按配比称重搅拌均匀之后,林秋然拿给徐管事看。
林秋然送过徐管事过两罐,还送徐远珩两罐,徐管事细细分辨,不仅闻起来的味道一样,尝着味道也一样,他还给几个厨子尝,几人都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