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笔集_陈悟【完结】(23)

  “从前我一直寻找旗鼓相当之人,没想到寻见了反而有些......挫败。”周涤翻了翻书页喃喃道,突然他抬头问放愚,“我有多博学?”

  “举国上下,最为上乘。”

  周涤一昂头:“我也这么觉得。”

  入了秋后,元安城的绿意悄无声息地凋零,这日的秋雨自黄昏起沙沙落下。

  “才感觉到暑热,转眼凉意就来了。”宋夫人望着门外出神,“时日真是不禁推敲。”

  “夫人!”祝择现将还冒着热气的食盏放在了她面前的小桌上,“菊花粥,快尝尝!”

  宋夫人笑了笑,端起食盏,舀了一勺,祝择现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絮絮叨叨:“今日晚食,夫人胃口不佳,菊花粥自有清香,夫人多喝些。”

  宋夫人看到了祝择现期待的眼神,于是笑着说:“美味。”

  祝择现闻言心情大好,他搓了搓手,方道:“夫人,过几日是中秋佳节......中秋嘛,自然有中秋宫宴......夫人你看,如今阿策定亲,暄儿的亲事这几日也终于是定下来......”

  宋夫人放下食盏,问道:“让我为曦儿寻个好人家?”

  祝择现顿时喜笑颜开:“对!还望夫人打点打点。”

  “曦儿确实年岁不小了。”宋夫人笑了笑,“是以我早就打点上了。”

  而此刻几十步开外的白泽堂内,被打点上的祝曦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日日焚香,点茶,插花,还要背世家谱!”祝曦哭丧着脸靠在椅背上,“太难了!再学下去,怕是还没到宫宴,我就先病了!”

  “女子八雅,你我自小就习,有何难?怕不是只有脑子被撞坏了才学不会。”祝暄不为所动,“你莫要偷懒,主母可让我盯着你。”

  祝曦长吁短叹,嘀咕道:“你这人,当真是古板又无趣!那一张嘴啊,可真毒!不就是中秋宫宴嘛!也不一定能挑上好的郎君,嫁人真是麻烦,真不想嫁人……”

  “我看日头也还没完全落下啊,你就做起梦来了?”祝暄嗤笑,“你也不想一想,哪儿有我们挑郎君的份?十七八岁还不许人家,到头来是娘家婆家两头嫌你。”

  “二姐姐你平常看上去牙尖嘴利的,实际上你也就只有嘴上功夫厉害,你可比我守规矩多了。”祝曦似是无奈,她摇着头叹息,“当女子真没意思,一天到晚寻思着嫁人,嫁人了又要寻思着相夫教子,我如今坐在这里一眼能望见我的后半生,不过二姐姐你如今得闲了,太医院吏目家的三郎,听说是个风光霁月的坦荡君子,诶,二姐姐,你对他什么感觉啊?”

  “没感觉。”祝暄瞥了她一眼,“你这是插花吗?这些花要是知道它们会被插成这样,估摸着宁愿烂在地里。”

  祝曦撇撇嘴,重新摆弄那些花。

  祝暄也没再说什么。

  她与范家三郎的亲事前些日子才定下,她与他只囫囵见过一次面,只晓得叫范阙,字无失,样貌何许已不记得了,只知道这人斯文得体。

  其实婚事与她而言可有可无,只是于她娘和父亲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她在这祝府里十七个年头,见到了她娘与父亲从两情相悦到如今的冷漠疏离,早就不奢望话本子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谊了。

  她娘本就沉默寡言,自从父亲不去娘的院子,她娘就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每日就不紧不慢不咸不淡地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制香,倒真是清闲得两耳不闻窗外事。

  祝暄起身从白泽堂里走出来,站在落雨成珠的廊下向上看,能看到朦胧的屋脊,也能看到迷蒙的檐角。

  可也就只能看到这些了。

  再过一会儿,昼夜交替。

  掌灯太监佝偻着腰,挑着竹竿,一盏一盏将宫灯挂上檐角。

  烛影摇曳,在雾色天光中次第绽放。

  于是各个宫殿相继点烛破开昏沉,映得这皇城之内明晃晃一片。

  天宸殿内,檀香袅袅。

  不惑之年的帝王未着冕服,只一袭玄色常服,袖口随意挽起,俯身于宽大的木工台前,他手中刻刀游走,木屑纷飞如雪,落在衣摆上也浑然不觉,案上那块上等的木料已被雕刻得初具雏形,隐约可见是只个的人形。

  袁琢躬身立于殿中,拱手禀道:“陛下,茶楼坠楼之人恐怕是此刺客同伙,天策卫第七司已再次追查到刺客踪迹,臣请命追缉,定当擒获主谋,以正国法。”

  皇上手中刻刀一顿,轻轻一转,削下一片薄如蝉翼的木屑,他目光仍凝于木料之上,语气淡然:“听之,此事朕既已交予你们天策卫了,你自当全权处置,怎么抓,去哪里抓,那都是你的事,等抓到了,问出了主使,再来与朕细说便是。”

  “臣遵旨。”

  殿内一时只闻刻刀与木料相触的细微声响,皇上忽而搁下刻刀,取过一方细砂,细细打磨那木人的衣料边缘,他漫不经心道:“哦对了,今日朕召你前来,实则想问祝择现修史一事......”

  语未尽,手中动作却是一顿,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袁琢。

  袁琢闻言,片刻后,斟酌着开了口:“臣已派人盯着了。”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眉目间隐有暗影浮动。

  皇上将砂纸搁在一旁,指尖轻轻抚过木雕人的衣冠,似在斟酌言辞:“祝择现此人,说风流也风流,说正经也正经,不大不小的史官当了快三十年了,给先皇当了又给朕当——”

  说着,他轻笑一声,目光落回那尊未完成的木雕上:“不过,朕倒觉得,祝择现此人,倒也是个有趣可用之人,或许正是打破朝中僵局的一枚棋子。”

  他拿起刻刀,轻轻在木雕小人的眼部刻下一道细痕,语气竟是前所未有的轻快:“听之,这几日,可有人去寻祝卿?”

  袁琢微微抬眸:“回陛下,已有五人。”

  “哦?”皇上眉梢一挑,忽然笑出声来,手中刻刀却不停,“好,好得很!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们也是蠢,当真以为只要买通了史官,就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清白?”

  语罢,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地望向袁琢:“朝中老臣有多少人手上是干净的呢?早该换换新血了。朕登基以来,一直未能大刀阔斧改革,便是顾忌这些,如今借修史之名做个了结,肃清朝纲,只是刺客之事尚未结,修史一事在即,听之,你要去捉拿刺客朕不反对,但是你能保证祝府那边盯到位吗?”

  “臣,能保证。”

  “好。”皇上挑了挑眉,看了他半晌,意味不明道,“朕信你,听之可别忘了,你阿翁还在元安等着你呢。”

  袁琢身侧的双手霍然一紧,殿外吹来了凉寒的秋风,他这才回神躬身应道:“臣,定不负圣恩。”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袁琢再次行礼,而后在面前之人的注视之下慢慢后退,直至退出殿外后,他转身离去。

  而殿中,皇上居中而坐,像是一头窥伺天下的猛虎,他重新拿起那木雕小人,在手中轻轻摩挲,低声自语:“袁听之啊袁听之,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

  第20章 他山之石(四)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

  “姑娘,今日入宫,您看这身如何?”侍女朝露得意地举着衣盘同在铜镜前支颐放空的祝曦道,“是主母特意给您做的一身,真的很好看诶!”

  祝曦随意扫了眼,漫不经心道:“挺好的。”

  朝露瞧出了祝曦的心不在焉,于是放下衣盘问道:“姑娘,在想什么呢?”

  祝曦一听这话,烦躁地叹了口气:“为什么祝昭不去?”

  这回中秋宫宴,主君和主母存了心思要给她挑

  一个好郎君,所以这些时日都让她加紧学习世家礼,她本以为祝昭没与她一道学习是因为她还没到择婿的时候,谁知竟是这次就不带她去了。

  “四姑娘还在关禁闭。”朝露出言提醒,“而且姑娘和四姑娘关系不是......不好吗?”

  “是啊!”祝曦昂了昂头,嘴硬道,“但是我一想到我在白泽堂学得那么辛苦她却不用学,心里堵得慌!”

  这股气堵在胸口直到她出府准备入宫,祝曦垂首上马车之时,宋夫人和沈姨娘已在车内端坐着了。

  待祝曦坐好了,宋夫人温声问道:“今日不必紧张,只是相看相看。”

  “曦儿知晓了。”祝曦微笑着颔首,“主母,四妹妹何故不与我们一道?”

  沈姨娘轻嗔了她一声:“曦儿!”

  “无妨。”宋夫人安抚了一下沈姨娘,而后同祝曦道,“昭昭顽劣,尚在思过。”

  家中众人皆已乘马车入宫,祝昭起身踱至门前,抬手挑起了珠帘。

  赤华在烛台边剪烛,故而屋内的烛光略亮了亮,昏黄的金光映着祝昭的脸,微微上挑的眼梢暴露了此刻她难掩的雀跃:“真的都走了吗?”

  赤华放下剪子点点头,隐隐有些期待:“都走了都走了!”

  祝昭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咱们可得要好好享受享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