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笔集_陈悟【完结】(24)

  她转身走向窗边,推开窗棂,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和久违的热闹。

  赤华走到她身旁,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轻声道:“姑娘,月亮真圆呐......”

  祝昭轻快地点点头,她回头看向赤华,眼中满是笑意,“走!出发!”

  赤华欣然重复:“走!出发!”

  两人相视一笑,翻出围墙后,赤华一拍脑袋:“我忘拿帷帽了,姑娘你等我,我现在回去拿。”

  言毕,作势就要再爬回去,祝昭连忙拉住了她:“帷帽不用,元安没几个人认识我们,不必多此一举。”

  赤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也不再坚持。

  桂花飘香,清甜悠远,长街上人影绰绰,笑语盈盈,祝昭猛吸一口,直呼闻到好吃的了。

  “好吃的?”赤华一听,眼睛都亮了,也猛吸了一口气,“桂花糕的味道!姑娘是桂花糕!”

  “走!去买!”

  赤华兴冲冲地跟上祝昭走了一截,这才想起来什么,于是扫兴地说道:“姑娘,我们没有......银子。”

  祝昭一愣,转而又笑了笑:“吃桂花糕也不是我们本来的目的嘛,对不对!”

  “对!”赤华再次热情响应,“我们主要是来看看元安的潏水花灯!”

  “羊皮小灯千万盏——”祝昭乐滋滋道,“万朵水灯彻夜明!从前只听崔老先生讲过,如今终于得以一见,哎——那便是潏水了吧?”

  “好像是的诶,姑娘你看潏水上的那座桥,好大啊!上面站了好多人啊!”赤华惊得张大了嘴巴。

  祝昭拉着赤华,忍住笑意:“你先别惊讶,我们矜持一点,先找到好位置。”

  二人在人群中游走了好一会儿,才在潏水畔找到了绝佳的位置,赤华这才喘了口气,问道:“姑娘,你读了那么多书,可知道潏水为何叫潏水?”

  “潏水是古之巨川,前朝名湟河,源出西山,蜿蜒东流,经京畿而入海。”祝昭毫不费力地答道。

  “湟河——”赤华轻声念了念,“也很好听很大气啊,为何改名啊?”

  “本朝建朝初期,天象有异,河水泛滥,民不聊生,于是有司奏曰:‘湟河之名,恐不足以镇邪气,宜更之,以祈国泰民安。’帝从之,遂命大儒择字,得‘潏’字。”祝昭侃侃而谈,“潏者,水涌回旋,深不可测,有镇邪祈福之意,故而湟河易名为潏水。”

  说着,祝昭又指了指潏水上那座宏伟的桥:“你方才说的那座桥,就是琤桥。琤桥横跨潏水,连接两岸,元安城内有句话,叫琤桥听水,潏水映桥。桥水相依,福泽绵长。”

  “琤桥......”赤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赞赏道,“这便是说书先生说的琤桥斩罪臣中的琤桥吧?姑娘你也太厉害了!往后出门带着姑娘胜过带十几本书卷!”

  祝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刚想说她还没听过说书人讲琤桥斩罪臣呢,却听到身后传来了声音。

  “四姑娘好才学啊!”

  祝昭转头抬眼,倏然对上了一双明亮又好看,真诚又飞扬的视线眼睛,那双墨眸噙着万千烛光,带着淡淡笑意。

  “崔世子!”祝昭眼睛一亮,莫名开心,“你今日如何会在元安大街上?怎的不去宫中赴宴?”

  对上这样一双澄澈的眼睛,崔协莫名心慌,他仓促地移开视线,慌忙之中偏头闷咳。

  祝昭抬眸轻笑,却也不好上手,只好问旁边的若木:“若木,世子这是呛到了?”

  崔协缓了过来,抬手摆了摆:“旧疾,沉珂难愈。”

  而后他又道:“四姑娘你也看到了,我便是以此为由,才逃了这中秋宫宴,不对啊——”

  崔协偏头看了看若木,又看了看祝昭:“你们二人,是如何认识的?”

  “世子你忘啦?”若木颇有些骄傲地挺直了胸脯,“上次祝四姑娘寻你,那马匹就是我借给她哒!”

  说完,他龇着一口大白牙等待着崔协的夸奖。

  崔协却是一脸意外,他转头看向,微微挑眉,不确定地问:“四姑娘寻过我?我......何时的事情啊?我为何一点印象......都没有哇?”

  “噢。”祝昭笑了笑,“也并非什么大事,本来是上了归芜山寻世子的,后来遇上了周涤周公子,周公子说世子已然回去了,我便也就下山了。”

  崔协再次回首看向在他身后讪讪挠头的若木,不禁叹了口气,又看向了祝昭:“四姑娘寻我何事?那日许是我们阴差阳错,恰好错过了。”

  “也没什么大事。”祝昭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错过也未免不是好事。”

  她事后也细细想过了,若她真问崔协借了银两,往后还银两事小,欠人情事大,还是她思虑不周了。

  崔协闻言,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如东风:“此处未免拥挤,待会儿满城灯火,四姑娘可愿与我一道上樽楼共赏?”

  “那——”祝昭笑眯眯地偏头看了看赤华,鲜活道,“祝昭也算是沾了世子的光喽!”

  崔协眼中笑意更深:“四姑娘请。”

  二人并肩而行,说笑着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喧闹闹的灯市,此刻约莫十丈远处的楼檐下,垂挂着数盏走马灯。

  缓慢旋转的灯下,袁琢静默地站立望着沉沉夜色,繁星点点般的孔明灯缓缓升腾,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走马灯昏黄的光影在他英气清正的脸廓上游移,在他玄色束袖劲装上晕染。

  “中郎将,祝四姑娘当真可信吗?”同样安静站在他身旁的李烛问道,“不若追捕此刻一事就交给我吧,我必定以命相搏,将刺客带回元安!”

  末了,他怕袁琢不同意,又弱弱地补充道:“阿翁.....还在元安呢。”

  “我与刺客交过手。”袁琢想也没想就否认了他,“你一个人不是他对手,而且倘若他不是一个人呢?晦卿,我有阿翁,你亦有家人,你是他们养育了二十年的孩子,我可还不起。”

  说着,他抬眼望向此刻灯烧如昼的樽楼,难得舒心地笑了笑:“四姑娘对我有一水之恩,且以莲蓬相赠,这几日我也让汝舟监察了她,她确实很守信。”

  “可是......”

  李烛还没说完,袁琢转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向来看人很准,而且汝舟又要看阿翁又要看祝家,实在忙不过来,你也知道,监察一事,第三司中只有汝舟能神不知鬼不觉——”

  “我知道。”李烛打断他的言语,“不能让圣上得知你派人暗中看着阿翁。”

  袁琢笑了笑,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提脚下了高台。

  “今日恰巧中秋,你也不回去陪陪阿翁......”李烛幽幽叹了口气,轻声将方才没说完的话说完,而后摇着头也下了高台。

  马嘶声划破夜空,鞭声

  清脆如裂帛,二人策行至城门前,城守抬眼一望,借着灯笼昏黄的光,立时认出了来人正是天策卫中郎将袁琢。

  城守慌忙快步上前,拱手作揖,声音洪亮而恭敬:“中郎将,夜安!”

  随即转身,高声喝道:“速开城门,送中郎将出城!”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袁琢微微颔首,神色淡然,与李烛并辔而行。马蹄声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渐行渐远,城守目送二人离去,心中暗自揣测,却不敢多言,只是低声吩咐手下:“关城门。”

  而此刻的樽楼顶层,崔协与祝昭凭栏而立,晚风拂面

  从此处望去,元安城的灯火尽收眼底,潏水上漂浮着数盏河灯,好似坠落人间的星河。

  崔协侧头看向祝昭,见她一脸喜悦地望着远处灯火,点点光芒映在她脸庞之上,于是他的心情也忍不住好了起来,随口问道:“方才光顾着回答四姑娘的问题,倒忘记问了,四姑娘为何不赴宫宴?”

  祝昭收回目光,无所谓地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愉悦:“世子,怕是以后这种宫宴,花宴,全都与我无关咯!”

  第21章 我瞻四方(一)

  崔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询问:“为何?”

  祝昭转头看向他,二人四目相对,她细细与他分析:“世子,我且问你个问题,什么样的女子不用学习女子八雅,亦不用学习世家谱图?”

  “这问题倒不难。”崔协松了口气,笑了笑,“学习这些都是要门槛的,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一不嫁官吏,二不嫁世家,自是从不用学习这些。”

  他回答完却没听到祝昭接口,她只是勾起了唇角,气定神闲地望着他。

  崔协一怔,他错愕道:“你的意思是令尊不让你学习这些?”

  祝昭悠悠地点了点头,言简意赅道:“然也,所谓宫宴花宴,说得好听呢,是宴游之乐,说得功利一些呢,其实就是择夫择妇。”

  说完,她没忍住又多了句嘴:“女子择婿说是给女子择的,实际是为父亲和家中兄弟择的,你看我啊,过于顽劣,又不服管教,我只会让他们适得其反。”

  崔协沉默了些许,而后道:“那你自己呢?与择婿一事上如何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