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笔集_陈悟【完结】(43)

  斗转星移,澄澈的眉眼染上风霜,真情实意的关切也早已变成了麻木严肃的规劝。

  “含玉,你是大雍的皇后,在其位,担其责,你明白吗?”

  “孔珂!你是六宫表率,莫要失了分寸,可懂?”

  “孔含玉!朕的皇后言行当合礼制,当严束言行,当恪尽母仪!若再逾矩失仪,休怪朕以宫规正典!”

  ……

  “我选了一条道,有人同我说这条道走得会不开心,可少时的我觉得开心是这世上最为轻而易举的事情,故而非要走。”孔皇后微微昂起了头,面上平淡,可祝昭却从中读出了些许哀色,“于是就撞了南墙。”

  她的眸光落在了藏书阁下的落木上,她记起了那年宫中初见,他执卷而立,眉间英气未褪,而她明知他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却还是为了所谓年少情谊,偏要赌这年少情长——纵困于九重宫阙,亦无悔半分。

  只是帝王诺言,比这落木还萧萧。

  宫中旧年,他递来沾雪的白梅,说若为寻常夫妻倒好,如今他执天下权衡,她守六宫规矩,倒像隔着九重宫墙的陌生人。

  当真是……物是人非呐……

  “那又何妨?”祝昭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说,言语间尽是豪气,“既然已经撞了南墙,不如再撞出一条路来!”

  话音刚落,祝昭就看到皇后紧紧地盯着自己,正当她被盯得心里慌乱的时候,却又看到皇后绽了一个笑容。

  祝昭能看出来,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她松了一口气。

  “祝姑娘,正式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孔皇后声音带笑,言语轻快。

  祝昭恭敬行礼,对答如流:“我是祝昭,姓祝,名昭,字泠君。”

  孔皇后听完,笑着称赞:“极好极好,昭字明媚,泠字清冷,两两相济,是为佳名。”

  “幸会,祝昭,我是孔珂,姓孔,名珂,字含玉。”孔皇后说着,也向她行了个同样的礼。

  祝昭被吓得差点要跪下去,可一双略显冰冷的手托住了她的胳膊,而后温柔坚定地问她:“记住了我的名姓了吗?”

  “记住了。”祝昭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然后皇后笑了,她笑得很开怀。

  直到祝昭离开了藏书阁,坐在了宴席之上,她还在回味品读着与皇后在楼阁中的对话。

  一段只有她们二人知道的对话。

  今日是她见皇后道第二面,在此之前,她甚至不知道皇后姓什么,文武百官都尊称她为皇后娘娘,她就像没有名姓一般,或许在她百年之后,史书上会为她添上一句微不足道的注解,或是皇后孔氏,或是皇后孔氏,讳珂。

  不会再有多余的语言了,于是这个温润的,美好的名与字就消散在了时间的长河中,被人忘却,永远忘却。

  永远忘却......

  孔皇后告诉她:“珂,类玉

  之石,是石非玉。”

  她说她比起皇城美玉,她更喜欢田间石块。

  她实在想不出来皇后对她说这番话,是站在怎样的立场,是怀着怎样的情愫。

  祝昭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全然没听到旁边众人的小声闲谈。

  袁琢坐得端正,可一旁一位年轻官员压低声音,神秘又兴奋地道:“你我虽说同时两年前入朝为官......你这比起我来......消息着实有些闭塞了啊!”

  袁琢皱着眉听完了这断断续续的话语,发觉没有一丝一毫有用的信息,正打算偷听别的人,却突然听到那人音量稍大了一些,似乎是很震惊:“齐王你都不知道!你春闱是怎么考上的——”

  说着,他似乎是意识到了声音有些许大了,连忙压低了声音,警惕地左右张望,而后又道,“齐王与今上是一母同胞,是为同根生。”

  -----------------------

  作者有话说:默默许愿,希望在追更的读者老师们能留个评论吖[可怜]

  第38章 不可转也(六)

  “这我知道。”另一人不屑道,“齐王与今上可谓冰火相煎,星月争辉,百年之后终成千古怅叹。”

  而后他们二人就开始唏嘘了起来,袁琢默默地收回了自己偷听的注意力,他们接下来说的他全知晓。

  今上萧桓和齐王萧檐为先帝郁贵妃所出的二子,二人少年之时共习诗书兵法,情谊深厚。

  庆元年间,今上萧桓登帝位,诛杀齐王萧檐羽翼党锢,外放其至岱州藩地。

  终不似,少年游。

  至于其中的细节,例如二人为何走到如今这一步,今上对齐王是什么态度,齐王对今上是什么想法,他不知道,也懒得知道。

  思及此处,他收敛心神而后看到了身旁呆愣愣发呆的祝昭。

  直到身旁的袁琢拿胳膊肘点了点她,祝昭这才回过神来。

  “从入席到现在一直在发呆,怎么回事?”袁琢望向她,眉目微挑,小声问道,“可是方才闲逛时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此刻殿内帝后未至,外邦未进,周围充斥着健谈之人的絮絮低语,祝昭看着他的眉眼愣了一瞬,却听殿外远远地响起了悠长唱和的声音,她随后摇了摇头,低下头来理了理层叠的雪蓝色衣裙,袁琢收回目光轻轻颔首算作结束询问。

  大殿外日头高悬,身着甲胄的天策卫沿着汉白玉阶次第而立,太阳稍移,日晷指向午时。

  “陛下驾临——”

  “四海升平,敬贺圣寿——”

  在鸿胪寺卿的唱赞声中,席上众人皆起身恭迎圣驾。

  “四海升平,敬贺圣寿——”

  祝昭随众人一道低头行礼,却忍不住微微抬起低下的眼眸瞄了一眼,因为头垂得很低,故而她看不见皇上和皇后道脸,但隐约能瞧见帝后二人迤逦的龙袍与凤袍。

  步伐一致,看起来如传闻中一般和睦默契。

  今上如今到了不惑的年岁,仍旧气质高雅,眉目儒雅又威严,他与皇后同行,落座后见众人俯身,于是似笑非笑地随意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圣上坐下后,手就覆上了身旁皇后的手,感受到了她手中的冰凉,忍不住摩挲了几下,转头关切问:“可是衣物穿少了?还是前些日子风寒还未养好?怎的如此冰凉?”

  孔珂也转头含笑地抬眼迎上他关切的目光,回握住了他的手,自然而然地也攥紧了些,低声道:“无妨,陛下还是快些开席,莫要误了良辰。”

  帝后二人落座后示意众人平身,祝昭这坐好后这才偷偷摸摸地又瞧了几眼。

  比之方才在藏书阁见到的素雅的皇后娘娘,如今她已然换上了沉重繁复的朝服,满头珠翠,簪钗熠熠,珠玉欲坠。

  完美得像是一尊石像,神圣却不鲜活。

  此刻龙椅上的圣上看着皇后标准的笑容,手微微有些顿了一顿,恍惚了片刻,而后收回手道:“含玉说得是。”

  说完,他收回了目光向前方望去,高堂之下有他的孩子,有他的臣子,有他的子民,过不了多久还会涌进一堆来向他贺寿的外邦人,于是他心情又好了起来。

  什么都是虚无的,只有权利是永恒的。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微微扬起了头颅。

  “使臣进殿——”

  又在一声唱和声中,祝昭看到所谓四方使臣带着珍宝入殿,她看了一眼就收回眼神开始专注地盯着眼前食案上的食物了。

  有些饿了。

  用完早膳在皇宫逛了许久,后来又在藏书阁和周涤费了些许口舌,再是见到了皇后,虽说皇后娘娘平易近人,但是她是头一回和这样的大人物打交道,说不紧张那都是假的。

  故而如今她有些饿了,只是大殿之上尽是献礼和恭维祝贺之声,不知何时她才能动筷。

  礼官唱和声,万邦来朝,咸来相贺。

  祝昭抬眼望向外邦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宝,听到他们操着还不地道的大雍话说出来的恭维语句,她再度偏目看向高座中的当今圣上。

  有那么一刻,她突然心生悲悯。

  真是奇怪,她一个无名小卒竟然在这样一个顶好的艳阳天对拥有无上权利的君王产生了怜悯。

  天家无情,何须怜悯?

  她默默收回目光,余光却不小心扫到了席间的一个女子。

  雍容华贵,高傲无双。

  她微微昂着头,面上带着不易察觉到笑容,却让祝昭看得不寒而栗。

  “那是平康公主。”袁琢顺着她停顿的视线望过去,小声道。

  平康公主......

  平康公主年方二十,庆元元年圣上登基下嫁平康公主于参知政事孙休次子孙湛,然公主鄙其庸碌,闺闱多龌龊。

  祝昭想到了自己听到的这些坊间传言,当她再次望向平康公主时,忽然不觉得她让人害怕了。

  平康公主身旁的人便是驸马孙湛,貌平性拙,言少怯懦,祝昭能猜到圣上将其尚公主的用意。

  孙休是两朝参政,庆元元年圣上初登大宝,皇权不甚巩固,这时候一个公主的姻缘便是笼络住孙休这柄利剑大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