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110)

  后来两方都挑选了部分学子,于一个暖融融的春日在城郊举办了一场的亲切的诗会,接着姜溯霜便顺利打通国子监的食堂。

  原因无他,原本国子监的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证人便是在诗会上太高兴,没有往日沉默,多说了几句的曲祭酒曲大人。

  原姜溯霜是想把梅娘派去那边的,毕竟自家弟弟在那儿,但她自己反而拒绝了,说不想在京里待,还是山上自在。

  姜溯霜理解她的想法,便没强求,自己走了一趟,给国子监食堂的一班厨子进行了一场培训,目前结果还不错。

  不过礼尚往来,姜溯霜还为自家书院都学子们争取到了福利。国子监那边,曲尚衡每个月来青松书院讲学一次;相对的,程隽安也要去国子监讲学一次。若是二人都没空,便派别的先生去。

  为此那些颇为眼红他们的书院又来了一波书信打探情况,有的还十分傲气的去了一趟国子监,自然是灰溜溜的走了。

  虽说这些历史悠久的大书院也都是那时的大文豪办的,但到底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人都已经不在了,书院的情况每况愈下,却自恃清高,曲尚衡自然懒得理会他们。

  第二天,二人给王时回了信过去,约定过几月在平洲城中见面。到时送的信到了平洲,他们人也到了。

  但等真正收拾好启程,已经是几天之后了,其中姜溯霜搞定自己母亲就废了好一番功夫。

  平洲距离此地路途遥远,没有水路可以走,只能走陆路,需要大半个月时间。

  清池和清墨是跟程隽安一起长大,明面上是他的小厮书童,实则关系亲近,情同手足。程隽安去哪儿,清池和清墨是决计要跟上的。

  姜溯霜这边就她一个,长公主府里,伺候她母亲的贴身婆子病了,她母亲用不惯别人,姜溯霜只得叫竹溪去。她如今在长公主府和她在京城的宅子两头跑,也是抽不开身的。好在还有小黑。

  最后一行四人骑了四匹马,拉了一辆空马车。

  起初姜溯霜还觉得新鲜,但骑马和坐马车在古代去哪里都是遭罪,因为出了城基本上都是土路。

  路平坦些还好,最起码不颠簸,骑马也跑得快。有的路凹凸不平,骑马折腾人,更不用说坐在马车里了。

  不过出发两天,姜溯霜就累得腰酸背痛。幸好他们不赶时间,路上遇到县城镇子便停下在客栈住上一晚,缓缓再赶路。

  二十天后,一路上吃了许多当地特色也没能被治愈的姜溯霜终于远远的看到了平洲府的城门。

  平洲属西南,南方多树木竹林,湖水深潭,丛林茂密,姜溯霜甚至妄图在这里见到熊猫,毕竟这里距离蜀地不远。尽管青松山也是层层山林,但比起这里,还是稍显逊色。

  “终于到了,除了一路上累人,这地方倒是不错,好山好水的。王时自请来此地做通判,也算是领略了一番与京城不同的景色。”,姜溯霜跳下马,活动活动筋骨,给小黑喂了一根胡萝卜。

  一路过来,马儿都跑蔫吧了。

  第98章 平洲分院(二)

  临出发前送出去的信只比他们早一日到平洲府, 接到消息的王时一早便派人在城门口守着,府上也叫下人收拾了一间院子出来,就等着姜溯霜和程隽安到。

  “时儿, 这次从京城来的贵人可是你们书院的院长?”王时离京赴任自然要将母亲带上,除却刚到的一个月有些不习惯,现在王母已经完全适应了平洲的生活。

  来平洲之后,家中添了几个奴仆,许多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不再操劳,又有白芷之前开的药方调理着, 王母的身体好起来, 精神头也足, 眼见着还胖了些。

  正要出门迎接的王时连忙向母亲回话:“不单有先生,来的还有书院的姜管事, 也是先生十的夫人。”

  “既如此我一定要亲自做一顿饭好好招待!”说着王母便急急使唤丫鬟上街买菜, 又要自己回房换身方便的衣裳下厨。

  “那儿子先走了!”

  “快些去, 快些去!省得误了时辰!”

  平洲城不大, 人口不多,一行四人在城门口买了碗茶水解渴, 方才饮过半碗,便见王时带着几个下人驾车赶来。

  “先生!姜管事!学生王时……”话音未落,人便被程隽安托着手臂扶起来。

  “如今当了通判大人, 我们可受不得你的礼。”见到昔日学生,程隽安言语间也带着几分笑意。

  “先生一日为师,终身都是学生的老师。若不是先生和姜管事一直帮助学生, 学生又哪能有今日的模样?”今日王时没有当值,穿了一身深褐色的便服, 又或许是因为当了几个月官儿,性子更加沉稳,倒显得有几分老成。

  “你能有今日成就,更多还是因为你自己努力。”程隽安拍拍他的肩膀,“这几月在平洲可习惯?家中母亲可好?”

  “都好,母亲也好,劳先生挂念。”王时指挥着下人搬行李,牵马,略带歉意的对二人道:“平洲城小,学生平日出行除了马车便是步行,因此家中还未置办马匹,此番不能与先生和管事一同骑马了。一路舟车劳顿,先生和管事坐马车如何?”

  已经受够了骑马和坐马车的姜溯霜连忙拒绝,又问:“你府上距离城门口有多远?”

  “骑马不到一刻钟,步行要多花费一半的时间。”

  “那咱们还是走路吧,好久没下地,我这两腿都快不听使唤了!”姜溯霜捶了捶自己的腰,一路上都在怀念坐高铁和飞机出远门的滋味。

  于是清池和清墨便先带着行李由几个下人带去府上,姜溯霜和程隽安由王时带着一路走回去。

  城中十分热闹,姜溯霜一路走一路看,“平洲瞧着还不错嘛!虽然没有京城繁华,但也很热闹。”

  “这只是城里,”想起自己来平洲府这几个月的经历,王时皱眉道,“下属几个县城好一些,村子里的百姓都过得不太如意。”

  见他为公事忧心,姜溯霜连忙道:“你才刚来不久,以后会渐渐好起来的。”

  闻言,王时的眉头舒展开来,“今日不谈公事,学生专心陪同先生和管事。家母正在家中准备酒菜,回府上歇息便可便能用饭了。”

  “如此便劳烦伯母了。”

  一到府上,王母便风风火火的出来迎接,手上袖子挽着,腰间系着围裙,“二人先进屋坐着,我灶上烧着鱼,还得去看看!”

  语罢便又钻回了厨房。

  “母亲习惯了在村里的日子,所以……”

  “同我们不需讲究那么多,等我去洗把脸,然后去厨房帮帮忙!”一路上姜溯霜没机会做饭,早就手痒了。

  “如何能叫管事动手,有家母和几个小丫鬟足矣!”王时连忙阻拦。

  姜溯霜见他神色急切,也只好作罢。

  王时收拾出来的小院子十分清雅,还带一个小厨房,正合姜溯霜的心意。

  “先生和管事先好好休息,学生稍后再来拜访。”王时还贴心的给二人留了一个小丫鬟。

  一路风尘仆仆,都没能好好洗个澡,姜溯霜卸下簪子,等小丫鬟把水打好,便迫不及待跳进热水里头,她没让小丫鬟给她擦背,将人指使出去了。

  洗澡这种事情,还是自己一个人合适。

  “溯溯?你在里面吗?”刚换了身衣裳的程隽安隔着雾气升腾的帘幕和屏风,只能听到隐约水声。

  “在啊。”姜溯霜靠在浴桶边懒洋洋的应了一声。

  脚步声渐近,姜溯霜差点儿从浴桶里坐起来,“你干什么呢?别进来!等我洗完你再洗!”

  屏风后头的人停住脚步,半晌才道:“小心别睡着,水冷了会受凉。”

  “知道啦!”姜溯霜又把人叫住,“对了,帮我把咱们箱子里的话本拿出来给我,我还没看完呢。”

  乖乖听话拿了话本过来的程院长又被人乖乖哄走,“行了,你出去吧,谢谢啦!”

  于是等程隽安洗完出来,姜溯霜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他用干布把头发擦干,也跟着躺了上去,一手把人揽进了怀里,一路上睡觉都不让他碰,今日可算是抱到了。

  睡了一觉起来清爽了许多,赶路的疲惫也消散了,王母做饭的手艺极好,光是鸡汤姜溯霜就喝了好几碗,王母又极热情的招呼他们多吃些,等姜溯霜下桌,人已经吃了个肚子滚圆。

  饭后王母又跟他们坐着说了会儿话便回自己屋歇息去了,让王时这几天带他们好好逛逛。

  可惜他们来是办正事的,时间有些紧,游山玩水没什么时间,第二天便出门去看王时提前给他们看好的几个书院选址了。

  王时选的地方一共四处,其中两处在城里,还有两处跟青松书院一样在山上。

  城里他们先去第一处看了看,第一处的房子就在平洲闹市,院子也大,就是临街有些吵闹,租金也高,若是买下来价格便更高了。第二处房子倒是在较为僻静的地方,只是院子有些小,并且院子后面是一座戏楼,此处并不适合办书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