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21)

  竹溪无语凝噎,放弃了继续跟姜溯霜讨论这把梳子,真不知道程院长室有心还是无意。

  安顿好狗安,两人结伴前往饭堂,厨娘们已经切好了南瓜煮软了,咸鸭蛋的蛋黄也碾碎备好了,就等着姜溯霜掌勺。

  若不是那日梅娘回家看孩子,丈夫送她上山的时候带了几个南瓜来,姜溯霜还想不起来这道菜。

  咸蛋黄炒南瓜,算是道比较新颖的菜品。姜溯霜小的时候不喜欢吃蛋黄,长大之后慢慢开始习惯了蛋黄那绵软的口感,尝试过外婆做的咸蛋黄炒南瓜之后,更是越来越喜欢咸蛋黄口味的东西。

  后厨的一口大锅面前,姜溯霜一边动手炒菜,一边为几个厨娘讲解做法:“这菜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提前准备好咸蛋黄和南瓜就可以了。锅热倒油,先炒咸蛋黄,注意要用小火慢慢炒,等咸蛋黄炒出这样蓬松的模样的时候,就可以加蒜末和葱花。”

  锅中的咸蛋黄香味逐渐浓郁,姜溯霜瞧着差不多了,将提前蒸熟切好块儿的南瓜倒进锅中,快速翻炒,“咸蛋黄均匀裹住南瓜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来尝尝。”

  几位厨娘品尝的时候,姜溯霜又补充道:“咱们自己腌的咸蛋黄咸味正好,用来炒菜的时候也不必另外再加盐。”

  厨娘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这样的搭配,也从未吃过这样奇特的味道,一个个都觉得味道很新奇,入口的感觉有些沙沙的,蛋黄的香味又带着南瓜的清甜,咸味和甜味在口中完美交织。

  “姜管事,这剩下的蛋白该怎么办?”王大娘问道。

  听到王大娘管她叫管事,姜溯霜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本她说几位厨娘都不用这样叫她的,但几位大娘非要守规矩,姜溯霜只好随她们去了。

  “留到明天早上当下饭菜,可以剁碎了拌小菜,只是加了蛋白进去就不要再另外放盐了。”

  梅娘一向心思细腻,“这咸蛋黄炒南瓜味道好是好,只是太新奇了些,若是不合部分学子的口味,该怎么办?”

  “所以今天下午便炒三个菜,西红柿炒鸡蛋,咸蛋黄炒南瓜,青椒炒香干。咸蛋炒南瓜盛一小盘摆出来,再准备些竹签,给学子们试吃。”说着,姜溯霜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我正好要说这件事,先如今咱们书院学子虽然不到百人,却已是口味各异,日后还需要改变饭堂的经营模式才行。”

  “这经营模式是何意?”兰婶儿问道。

  “嗯……现在咱们书院的伙食是固定的,尽管菜品有轮换,但并不能保证每个学子都吃到自己心仪的饭菜。诸位有没有发现,若是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学子们下课后便会跑快些来饭堂,甚至请你们多打些菜给他们。若是遇上不喜欢吃的,他们权当是填饱肚子,并不多要。”

  “是,姜管事说的这事儿我瞧见过,那个叫纪望飞的,最喜欢吃肉!若是遇上哪天吃的素了些,他便只要一勺菜。”兰婶儿道。

  “的确是这个意思,”姜溯霜点点头,“日后饭堂便要逐渐改成自选的方式,设置多个打饭窗口,学子们来了,便可自选自己喜欢吃的买。”

  几个陌生的词汇让厨娘们面露疑惑,姜溯霜也不急着解释,“虽说现在书院还做不到那样的程度,咱们却可以用这个‘意见簿’来收集学子们的看法。”

  “若是有哪个学子觉得今日的这道菜特别好吃或者不好吃,眼下这个时节什么菜最适合吃,饭堂哪里可以改进,都可以写在上面,晚上咱们就看着这本子,来适当做调整。虽说众口难调,但咱们也不能一成不变。”

  厨娘们从前在饭堂只是做饭,哪里想的这样周到过,眼下都有些茫然,姜溯霜便道:“咱们便摆个桌子在饭堂门口,放上笔墨纸砚,先试行几天再说。”

  “竹溪,待会儿快开饭的时候叫清池和清墨过来这边帮忙。学子们若是一个个争着写意见,饭堂门口还需要人来维持秩序。”姜溯霜尽量做到考虑周全,面面俱到。

  “是。”

  今天下午吃饭的时候,姜溯霜站在门帘后观察,果然见有几个学子试吃过后皱着眉头不太喜欢这道菜的味道,转而打了西红柿炒鸡蛋和青椒炒香干。

  不少学子们也发现了门口摆着的桌子,吃饭前便有不少学子上前问询的。

  姜溯霜已经提前给清池和清墨交代过了,两个人解答的也全面。

  姜溯霜往夫子饭堂去的时候,还听到两个学子因为咸蛋黄炒南瓜到底好不好吃争的面红耳赤。

  好在都是读书人,炒到最激烈也是引经据典,不动手的。

  夫子们有的显然也不太适应这道菜,特别是张意松张夫子,尝了一口便转而吃其他两道菜了。

  姜溯霜一直以为程隽安是不吃蛋类的,或者是不喜欢吃蛋类,不曾想这道菜他竟然会吃。

  只是这人每道菜都按顺序夹一筷子,看不出来咸蛋黄炒南瓜到底合不合他胃口。

  “程院长觉得今天的新菜如何?”姜溯霜主动问。

  程隽安放下筷子,一板一眼道:“咸蛋黄口感略粗糙,南瓜口感绵软,二者很是适宜。咸甜的味道相结合,咸味不多,甜味也不少,谁也不曾喧宾夺主。”

  这人今天说话怎么怪怪的……正常又奇怪!

  姜溯霜凝眉细看他,却见他神色如常,看不出什么端倪。

  明明说的话都很正常,姜溯霜却觉得……怎么感觉突然程隽安就……不生动了呢。

  或许用词不是很准确,但面前端坐的人叫人挑不出错,姜溯霜也没再多想,又问他:“那你觉得好吃吗?”

  “好吃。”程隽安答道。

  “那你喜欢吗?”

  “尚可。”程隽安矜持点头。

  姜溯霜:“……”,算了,不问了,还不如等晚上翻翻册子等反馈呢。

  坐在一边的李副院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说也是那副乐呵呵的模样,却也不怎么说多余的话。

  姜溯霜只好去了饭堂门口,已经有吃完饭的学子在那里写意见了。

  她瞧着第一个提笔的学子颇有想长篇大论当场做出一篇文章的想法,立马道:“每人至多写一个意见,多了饭堂这边也看不过来。有什么明日继续写也一样。”

  第一个学子颇为遗憾,只好草草写下一行作罢。

  开玩笑!若是每个都把意见簿当文章写,那得耽误多长时间,恐怕她准备再多纸笔都不够用。

  饭堂前的学子们聚集了好一会儿才离开,有几个想一直赖着不走看热闹的,还是被程隽安的黑脸吓走的。

  如今饭堂里多了帮工,收拾起后厨来也快,等所有事都干完的时候,太阳才堪堪准备落山。

  天气逐渐热起来,姜溯霜略出了身薄汗,她盘算着日后得把饭堂连带着后厨都重新修缮一番,窗户开大点儿。希望夏天的时候,山上能稍稍凉快些。

  她洗完澡出来,几个厨娘已经把今天的意见簿取回来看了。

  王大娘识字不多,兰婶儿和梅娘倒是认些字,正在逗云儿,让她认认上头的字。

  有些书生文绉绉的,写个意见都跟写诗似的,云儿看了几行便不耐烦了,闹着竹溪给她编辫子。

  见姜溯霜来了,几人就让了个位置给她。

  姜溯霜看了几行就不由得发笑,这些学子们真有意思,千奇百怪,什么想法都能写得出来。

  几位厨娘见她看个意见簿跟看个话本似的,迫不及待地催她:“上头都写了些什么?姜管事快给我们说说吧!”

  她们也想知道自己每天做的凡都得到了学子们什么样的评价。

  第19章 淮山芙蓉汤

  “这位学子说前几日的麻婆豆腐又香又辣,拌进饭里特别香!只是那天的清炒黄瓜王大娘是不是把盐放多了,有些咸。”姜溯霜挑了一条,把学子们写的文绉绉的话翻译成白话给大家听。

  王大娘一拍大腿,懊恼道:“就是前日!我炒黄瓜片儿的时候不小心放多了盐。”

  “日后注意便是。”姜溯霜又翻了一页念道:“饭堂的肉食太少了,若是每天都有鸡鸭鱼肉吃就好了。这名学子还说他在家里可是顿顿大鱼大肉,若是饭堂缺肉,他下次交束脩时便拉几大车肉来。”

  姜溯霜读罢,笑着摇了摇头:“这可使不得,若是让两位院长知道,他指定是要挨批评了!”

  “这一听便是纪望飞!”王大娘道:“除了他,书院里谁还有他家那么阔气!”

  兰婶儿是附近其他村子的,闻言好奇道:“听你这话,他们家当真有钱,可再富还能富过县城里的老爷们?”

  说起八卦来王大娘最是擅长,她搬着凳子往跟前凑了凑,“说起这纪家啊,那可不单单是家里有钱!听说纪家有个在京城里做大生意的亲戚!好多年前,我们家云儿还没出生的时候,过年那几天我在村里瞧见过一次,那主人家坐的马车!又大又气派!那家仆在马车后头跟了一长串儿,连丫鬟都戴着玉坠子!拉的礼车足足有一里地那么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