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22)

  兰婶儿知道其中定有些夸大的成分,因此不大相信:“照你这么说,这做生意的有钱亲戚应当跟纪家常来往才是,怎么这么些年都不走动了?”

  王大娘一瞬间有些哑口无言,却还是道:“许是只派人来送节礼罢!人家在京里做生意也忙!”

  两人还要继续争,被姜溯霜打断:“行了行了,来说正事!”

  “现在饭堂的条件比从前好太多了,”梅娘手里捧着本子,她说话细声细语的,方才一直插不上话,见场面安静下来了,才道:“这几名学子都说饭堂的饭菜很好,在家里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好的饭菜。还有几个,甚至担忧日后涨束脩呢。”

  “梅娘你竟识得这么多字!”王大娘心直口快,这话说出口才发觉不太好,“哎,大娘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

  梅娘笑道:“没事,我只是小时候略学过几个字。”

  姜溯霜抬眼看着对面一脸拘谨的梅娘,这才想到她平时带来的违和感是什么了。梅娘虽说是附近村子里的人,家里条件也算不得太好,平日里举止说话却都隐约带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吃饭举箸都颇具礼仪,饭菜入口也是细嚼慢咽。

  恐怕“小时候略学过几个字”只是谦逊的说法,姜溯霜无意去探寻他人的过往,便接着梅娘的* 话道:“书院的束脩是院长那边的事,我们这里只管饭堂的事。尽管现在饭堂的饭菜好了,却也是因为有庄子一直供着,饭堂其实一直是入不敷出的。”

  “那可怎么办才好?”兰婶儿愁道。

  “这事不能急,现在书院刚成立不久,怕是许多人都不知道有咱们这儿有个书院。咱们书院里多的是附近村子的学生,有心有能力科举的却不多,许多人都想着能考个秀才,为家里免去赋税才是真。等明年新招学生的时候,想必来的就没不只是附近村舍的学生了。”

  状元郎和大学士办的书院,她就不信京中没有人听到过风声。

  “咱们现在只需办好饭堂的事就行了。”

  翻到最后一个,姜溯霜笑这说:“这名学子就写了两个字。”

  “什么字?”王大娘问。

  “极好。”姜溯霜道,“我猜是王时。”

  “这孩子……”王大娘瞧了一眼,也跟着笑起来。

  几人围坐在一起,用一个时辰的时间翻完了今天收集的意见。

  “看到许多学子都说咱们做的菜有些辣,以后便少放些辣椒吧。若是有青椒的菜,便不用线椒了,用普通青椒吧。”

  “素菜的品种可以多些,因为食材有限,咱们老是用土豆萝卜和白菜,学子们都吃厌烦了。”

  “以后每天下午的时候再加一道汤,做简单些。”

  “这……我们都是乡野人家,吃饭也简单,从来没有做汤的习惯,姜管事,你可得教教我们啊!”王大娘为难道。

  “放心吧,”姜溯霜合上册子,“前几日庄子里送了山药来,可以做一道汤。山药可做菜也可入药,入药的时候还有补脾益肺,生津益肺的功效。明日咱们便做一道淮山芙蓉汤吧。”

  “姜管事还懂医?”兰婶儿惊道。

  “因为好奇了解过些药膳罢了,懂医是谈不上的。”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各自散去回屋了。

  ——

  第二天,姜溯霜依旧让竹溪找了清池和清墨来,意见薄附近的学子少了些,许是想写的已经写完了,又许是热闹看够了,一个个写完便走了,也没有聚众谈论。

  少年人好奇心重,爱凑热闹,姜溯霜猜他们肯定是被程隽安训过了。

  因为程隽安今天来饭堂吃饭的时候就一直板着脸,吓得那些学子们一个个犹如鹌鹑一般。

  明明也是个二十岁出头的人,却老成的跟七八十岁一样,跟李学士完全相反。姜溯霜想,程隽安这年纪,放在现代可能还是个大学没毕业的学生呢。

  她站在门口瞧了一会儿,便回后厨准备下午做汤的材料了。

  淮山芙蓉汤,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个鲜蔬汤,做起来并不麻烦,而且汤里的材料除了山药并不固定,全看自己有什么合适的食材。

  姜溯霜挑来挑去,最后选了鲜香菇,胡萝卜和小青菜。

  山药去皮,切碎剁成山药泥,其他蔬菜都切丁,就可以烧开水准备下锅了。

  做这种简单的汤比做菜快多了,只要准备好食材,水烧开将食材倒进去就可以了。只是切菜的时候有些麻烦,几个帮工和厨娘足足切了一炷香的时间。而且山药去皮的时候还需十分小心,稍不注意便惹得双手和胳膊都瘙痒难忍。

  姜溯霜还将胡萝卜丁和香菇丁稍微煎了一下,味道更好了。

  水烧开之后,倒入胡萝卜,香菇和山药泥。等再次烧开的时候,把打散的鸡蛋倒进去,边倒边搅拌,最后放容易熟的青菜碎,撒盐,就能出锅了!

  淮山芙蓉汤很浓稠,口感也和其他汤不同,下午一端上桌,便被学子们分了个干净。

  晚上再看意见簿的时候,学子们都说,今天这道汤味道特别好,而且可以当粥喝了,饭量小些的,都不用吃太多饭,直接喝汤就能饱。

  做汤最主要的是运用食物最本身的鲜香味,因此一般只需要在最后出锅的时候的放盐就行。

  因着添了新菜,姜溯霜便去了一趟夫子饭堂了解情况。

  这汤很得几位老夫子的欢心,姜溯霜一进来,他们便直夸这汤味道鲜美好喝,连社恐张意松都小声道:“不辣,但是好喝。”

  姜溯霜进来的时候,程隽安已经捧着碗喝第二碗了。

  “程院长觉得今日这汤如何?”

  “尚可。”程隽安依旧是矜持点头。

  一旁的李学士吹吹热汤,毫不留情的戳穿他:“什么‘尚可’,臭小子不会说话,他已经喝第二碗了!”

  程隽安当了院长的人还被老师这样说,一时间有些脸红,连忙道:“好喝,好喝的。”

  李学士这才满意点头,“这不就成了,大丈夫敢作敢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出来就好了,那么扭捏做什么!”

  “老师说的是。”程隽安乖乖听训。

  姜溯霜抿唇轻笑,看着程隽安在李学士面前如此乖巧,觉得十分有趣。

  “那我便不打扰几位夫子用饭了,”姜溯霜道,临走时,她还趴在程隽安身边小声笑道:“若是喜欢,再喝第三碗也未尝不可。”

  程隽安险些被碗里的汤呛到,李学士问他:“刚才姜姑娘走之前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程隽安连忙收拾好碗筷,“我用完饭了,老师慢用,我先回去了。”

  “这汤你不再喝一碗了?”李学士问。

  “不了,已经饱了。”程隽安匆匆离开,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姜溯霜这几天经常逗他。

  前几日,李学士得知姜溯霜可能已有婚约在身,还惆怅了许久,但过了几天他便想开了,还开导程隽安让他不要郁闷,许是缘分未到。以后就算不是姜溯霜,还会有其他姑娘,毕竟他总要成亲的。

  程隽安却不这么觉得,那支尘封在抽屉里的碧玉青竹簪,程隽安有将它还回去的念头,却在碰触到簪子的瞬间收回了手。

  万一她只是说说而已呢,程隽安想,下次,下次一定找机会问问她,问她是不是真的为了逃婚离家来到书院,还是说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若是真有婚约,他便断了念头,将那支簪子偷偷还回去,还有那把他刻意去买的的并蒂莲紫檀梳,也要想办法去换一个。

  若姜溯霜真有婚约在身,哪怕她自己不愿,自己也不能同姜溯霜表露什么,那不是君子所为。

  第20章 十里荷花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五月初,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树林中蝉鸣声渐起。、

  姜溯霜挑了个雨后的凉爽清晨下山赶集。

  书院中的池塘已经被匠人们翻过了,姜溯霜打算买些鱼苗和荷花种子添进去,一来可以观赏,二来还能满足口腹之欲。

  这次她抱着慢悠悠游玩的心思,并没有带小黑。但下山的路上她身后跟了两只小尾巴,一个是她去哪儿跟到哪儿的竹溪,还有一个是闹着想跟着下山玩的云儿。

  两人一路叽叽喳喳,不管是看到一只吃果子的松鼠还是一只钻进草丛的野兔子都要大呼小叫一番,姜溯霜负手走在前面,被吵得头疼。

  山下的观音庙远近闻名,转眼几天便又是一场集会。庙中香火旺盛,青烟袅袅;庙门口是几个卖香火的小摊儿,摊前人头攒动;转角处还有个算命摊子,穿着破旧道袍的白胡子道人抱着胳膊打瞌睡。这次来赶庙会的人比上次还多些,热闹的集市一眼望不到头。

  姜溯霜带着两只小尾巴东瞅瞅,西看看,打算吃个早饭。

  馄饨摊儿的生意极好,两口大锅冒着热气,摊主手中的漏勺带着皮薄馅大的小馄饨在滚着热水的大锅中几个上下便捞起,倾进描着素荷的小瓷碗中,冲开几簇碧绿的葱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