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23)

  姜溯霜上山这么久,别说馄饨了,连饺子都还没吃过一回呢。她看准了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去抢到了一个桌子。

  “大娘,三碗馄饨!两大一小!”

  “好嘞!葱花芫荽都要吗?”

  “大碗的要,小碗的不要。”小孩子惯是不爱吃葱姜蒜这类的。

  清晨的阳光和煦而温柔,斜对面的香火气顺着人群流淌进小馄饨摊儿;烧饼店的芝麻味香得霸道,一阵阵直往人鼻子里钻;隔壁菜摊的婆婆甩了甩还带着泥土芳香的小青菜。

  姜溯霜懒洋洋把手臂垫在脑后,狠狠吸了口这人间烟火气。

  “姜姐姐,我要吃糖葫芦!”云儿叫道。

  路过的小贩耳朵尖,立马在三人跟前停下,“姑娘要几串?我这糖葫芦用的山楂又大又红,味道甜得很!”

  “要一串……”姜溯霜忽而看到竹溪圆乎乎的小狗眼,又改了主意,“要两串儿吧!”

  “一共十文钱,小姑娘自己挑两串儿吧!”小贩把肩上扛着的糖葫芦取下来,让云儿慢慢选。

  云儿挑了两串儿又大又红的,小贩还给拿了两只纸袋子装着。

  “吃完饭再吃。”姜溯霜说。

  “好。”云儿乖乖点头,自发把其中一根递给了竹溪。

  “谢谢小姐。”竹溪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姜溯霜笑着摇摇头,虽说竹溪同她差不多大,更多时候却像个小孩子。钱给自己的心理年龄还比她大了不少,姜溯霜私心把她当妹妹看待。

  “小姐,咱们吃完饭就去买鱼苗和种子吗?”

  “对,你们还想去别的地方玩?”姜溯一下子就看穿了她的想法。

  “我想去买匹布。”

  “云儿想买新头花!”听到要买东西,云儿连糖葫芦都扔到了一边,“云儿想要竹溪姐姐给我编漂亮头发!”

  “成啊!但是你们要乖乖吃饭知道吗?云儿要是今天把这碗小馄饨吃完,姜姐姐就带你去买头花。”

  云儿这丫头长得瘦小,平时不爱吃饭,连一个馒头都磨磨蹭蹭好久才吃完,姜溯霜便用这法子让她多吃些。

  一碗大份馄饨显然都不够姜溯霜吃,她又去对面买了两个芝麻烧饼,刚出锅的芝麻烧饼拿着都烫手,外表烤至微黄酥脆,内里厚实绵软,咬一口都掉渣!

  姜溯霜一人吃了一个烧饼,竹溪和云儿一人吃了半个,竹溪吃了大半个,云儿只吃了小半个尝味道。

  几人边聊天边吃早饭,姜溯霜找摊主打听好了地方,吃完饭后可以先去鱼市再去花市。

  鱼苗原本可以从庄子上送来,但姜溯霜想着多养几种,便自行下山买了。

  卖鱼的小贩们听说她要买鱼苗,一个个都热情不已,姜溯霜最后挑了个顾客最多,处理鱼最干净,称秤最老实的摊子。

  姜溯霜向摊主说明来意,对方点了点头,“草鱼,鲤鱼,鲢鱼都有,只是得现从家里的鱼塘里捞,现下是没有的。”

  “我给你留个地址,到时候便送这里去。”

  两人三言两语便谈好了生意,姜溯霜见他没有漫天要价,也放下心来。

  采购对她来说是最得心应手的事,从前开小饭馆儿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她亲自去菜市场买菜。

  “看姑娘也是懂行的,那草鱼,鲢鱼和鲤鱼都对水要求不高,混养也合适。姑娘一定看好塘子的大小再决定数目,还有混养还讲求哪种鱼多放,哪种鱼少放。草鱼可以多放些,鲤鱼少放些……”摊主给姜溯霜细心叮嘱,她都一一记下。

  说起来她自己养鱼也是第一次,要的鱼苗不多,两个塘子也只有约摸半亩地大,三种鱼加起来她便买了二百尾。买多少自是听摊主的,草鱼买的多,鲤鱼买的少些。

  定下价钱和时间,又算了路上鱼的损耗,因着要拉车上山,运费还多加了几十文,姜溯霜最后爽快付了定金,跟摊主约好鱼到后再付剩下的。

  花市和鱼市中间隔着一整条街,几人又溜溜达达去花市买荷花种子。

  途径几个首饰摊子,姜溯霜给云儿选了一个荷花模样的绢花,又给她买了两只栀子花编成的花环戴在手腕上。

  小姑娘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一脸满足。

  一路上没遇到成衣店,只在小摊上遇到卖布匹的,竹溪瞧着却不大满意。

  姜溯霜凑到她耳边道:“是想买红包的布匹给自己做嫁衣?”

  竹溪霎时红了脸,“小姐你别乱说。”

  她一双圆眼睛眨巴眨巴,半晌才小声道:“是想要匹蓝色或者黑色的。”

  “哦,我知道了,”姜溯霜道:“给寻墨做衣裳?”

  竹溪跺跺脚,快走几步跑远了,“小姐你明知故问!”

  “这集市只是临时建起,没那么多店,改日我带你去县城里买。”姜溯霜许诺。

  竹溪又乖乖折步回身走到了姜溯霜身边。

  花市比鱼市那边热闹,许多年轻姑娘都挽着篮子在花丛中穿梭。

  大朵大朵的芍药簇在枝头,火红的石榴花开得艳丽,小叶清香的栀子最为清雅……当真让人眼花缭乱。

  姜溯霜虽然觉得这花好看,但她也没忘记办正事,好不容易找了家靠谱的店铺,走进去之后险些被人群淹没。

  掌柜的在里面忙的脚不沾地,最后还是他家娘子出来招呼的。听说姜溯霜想买荷花种子后,那娘子将一行三人请到后院,给两个大人倒了茶,给云儿冲了杯糖水。

  “姑娘想要的荷花种子咱们店里有!只是买荷花种子不如直接买幼苗来的方便。姑娘那池塘可种过荷花?那塘子可翻整过?”

  这位娘子问的十分详尽,就差去书院瞧上一瞧了。

  姜溯霜一一作答,那娘子却有些愁道:“姑娘还要养鱼?养花我懂,养鱼却是不甚了解,若是鱼儿坏了花苗可如何是好?”

  “这些卖鱼的摊主便能帮忙,家中也有会荷塘养鱼的,大娘且放心。”到时候从庄子上请人来帮着下鱼苗和载荷花。

  “瞧我,是我多嘴了。”那娘子低头抿唇,似是有些埋怨自己。

  “无碍,大娘也是爱花之人。”

  大娘闻言又笑起来,几人聊了一盏茶的功夫,掌柜的那边也忙完了,来到后院同姜溯霜谈生意。最后也是同鱼市那边一样,先付了定金,送种子栽种的时候再付剩下的钱。

  回山上时正值中午,姜溯霜看了一圈儿,早市已经快散了,吃食也不多,便打算回山上吃。

  几人刚走到山下,正巧碰上程隽安和背着书箱的清墨。

  “程院长。”

  “姜姑娘。”

  几人互相打了招呼,沿着青石板路拾阶而上。

  竹溪和云儿笑闹着走到前头去了,不一会儿便没了人影,偶尔只能听见她们嬉笑的声音。

  “清墨!快来!这边好多菌子,帮我们摘些!”竹溪叫道。

  山林幽静空寂,声音传的很远,只闻其声却未见其人。清墨年纪不大,这下也想跟着去,他见程隽安点头后才循声跑去了。

  走着走着,不知道三人跑去了哪里,连声音都听不见了,山路上只余姜溯霜和程隽安二人一前一后的脚步声。

  “院长从家里回来的?”

  “是,”程隽安回答完,顿了顿,又道:“姜姑娘去集市了?”

  “对,去买鱼苗和荷花种子。”

  一时间两人都无话,姜溯霜觉得气氛有些怪,清了清嗓子,将自己今天去买鱼苗和荷花种子的事情同程隽安说了一遍。

  “多谢姜姑娘为书院费心。”程隽安道。

  这客气话在姜溯霜听来却有些不是滋味,自己来书院满打满算也一个月了,她是真心把书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她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书院的一份子了呢,书院的院长却仍同她那么客气。

  场面又冷下来,姜溯霜不想再尴尬找话题。

  程隽安半晌才道:“池塘附近有些空旷,远处才有几棵松柏,姜姑娘觉得应该种些什么树好?”

  原来他是在想事情啊……

  姜溯霜心里那簇小小的火苗一下就灭了,她思索道:“嗯……书院有松柏,有桃李,若是多些别的色彩更好看。”

  她想了想,心里一动,转眼轻笑:“那便移栽些九里香吧,用来树下乘凉也极好。有词言……”

  忽而林中大风起,风吹林海打断了姜溯霜的话。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林中渐静,微风轻拂,两道声音重合,一个清脆,一个低沉。

  二人一怔,眉眼间皆是诧异,转而又相对而笑。

  他们竟不约而同。

  第21章 粉蒸排骨

  “世间多词人,词人多词句,院长怎么偏偏同我一样想起这句?”

  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石阶上,姜溯霜转身,笑望着几步台阶之下的程隽安。

  “我生于京城,长于京城,不曾去过其他州府。幼时第一次读这首词,我便被其中描写的杭州风光所吸引。不论其诗中意义如何,后人又如何评价,我都想亲眼去看看。”程隽安眉宇间藏着几分愁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