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书院里多是用些白瓷和青瓷的餐具,采买的时候姜溯霜还顺便买了几个花鸟纹的碗碟,放在诗会上用正好。
做冰粉最难最麻烦的工序应该是搓冰粉籽的步骤,差不多错半炷香的时间,便能搓出冰粉浆。
搓好的冰粉浆加可沉淀后清澈的食用的熟石灰水,静置两个时辰,冰粉凝固,就算做好了。
冰粉的配料,姜溯霜准备了红糖水,寒瓜粒,山楂片,还有醪糟各种坚果碎,届时也可以自选。
至于冰汤圆,姜溯霜打算做酒酿桂花的。酒酿是饭堂常备的吃食,时常会用来给学子们做早饭。桂花蜜和干桂花是集市上采买的,桂花蜜价高还不常见,足足花了姜溯霜一两银子才买了三罐。还是待日后莲塘旁边的桂树开了花,收集起来自己做成桂花蜜最划算。
其实准备的这些材料,冰粉和冰汤圆都能用,这两样吃食也可以混在一起,到时候便看学子们自己如何搭配了。
绿豆沙姜溯霜选了一种做起来比较方便的,锅里直接加清水开始煮绿豆,煮好后加锅盖闷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另起锅把陈皮丝和之前闷好的绿豆一起煮,最后放冰糖就好了。煮好的绿豆沙口感细密,加上陈皮,风味更加别致。
只有是甜口的吃食和饮品未免单调,姜溯霜不仅做了之前摆摊卖过的锅巴土豆,还做了几种酸辣小吃和卤味。
卤豆干和卤鸭翅卤鸭掌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凉拌黄瓜和酸辣藕片最是清爽。
姜溯霜做着做着,便觉得这诗会,把一整条小吃街搬过来都合适!
诗会定在白露当天的巳时举行,学子们在饭堂用过早饭,便三三两两结伴往莲池走。
这日天气晴朗却不炎热,山间还有阵阵的微风拂面。
桌案沿着莲池摆了十几张,上面放满了姜溯霜准备的吃食,靠着桂树这边,一张张矮几上铺着笔墨纸砚,任由学子们发挥。至于桂树林中,则是放了一个个蒲团,模仿古人林中静坐,吟诗论学的雅兴。
诗会初开,学子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还是姜溯霜在一旁讲解,学子们才一一入座,或是坐于矮几旁,或是坐于蒲团之上。
学子们全部来齐之后,程隽安和李学士才带着书院夫子们姗姗来迟。交谈声由远及近,姜溯霜抬眼望去,发现来的不仅是书院的夫子们,还有之前在李府有过一面之缘的程永安和柳初,另有一个陌生的面孔姜溯霜没见过,走在程隽安和李学士之后,几位夫子都极其热切的同他讲话。
身为举办诗会的主要出力人员,姜溯霜在场上也有位置,是和柳初坐在一起的,程家大哥握着妻子的手过来的时候,还拜托姜溯霜多多照顾。
被喂了一嘴狗粮的姜溯霜自是应下,待程大哥离开后,柳初坐到她身边,冲她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道:“他就是那样,总是哪里都不放心我!我这次来是想多住些时间,尝尝你的手艺,不知道方不方便啊?”
后厨的寝舍也差不多快建好了,原本姜溯霜打算这几日就和厨娘们一起搬进去的,柳初来了也不愁没地方住,便道:“自是可以,柳姑娘没带侍女?”
柳初心思玲珑,一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我自己做什么都可以的,放心吧!只要有美食就好了!”
两人说着小话,最前头程隽安已经宣布诗会开始了,便止住了话头,听院长讲话。
开头无非是说说书院的情况,讲讲这次诗会的规矩,然后程隽安才往一旁让了几步,给学子们介绍那张生面孔和程永安。
“这位是夏玉舟,夏大人,现任国子监祭酒。”
见程院长请到了这般大人物,全场沸然,学子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张望,都想仔细瞧瞧这位祭酒大人。能请到国子监祭酒为自己在诗会上讲学,这是全大晏其他书院都做不到的事情!
夏玉舟看上去和程隽安差不多大,说话严肃,一板一眼的,十分符合国子监祭酒的身份。
程永安幽默风趣,看上去也不似传闻中那般另罪犯闻风丧胆的大理寺卿。
然后便是李学士做开场,给大家先讲了讲白露:“古言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便是说每当白露时节,鸿雁和燕子会飞往南方避寒……”
“杜甫有诗云:‘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便是说白露时节的景象……老夫也曾做过一首咏白露的诗词……”
李学士抛砖引玉,底下的学子们也纷纷做起诗来。
这次诗会会选出最好的那首诗张贴于书院公告栏处,学子们一个个卯足了劲儿,冥思苦想。
夫子们也纷纷参与其中,只是那位最为内敛的张夫子一言不发,姜溯霜看他偷吃了好几口卤豆干。
学子们正诗兴大发的时候,李学士最先坐不住了,下来找吃的,吃一个便夸一个,还叫姜溯霜下次多做几个下酒菜给他。
诗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学子们也开始下场品尝吃食和饮品,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嘴里不仅咏白露,也咏梅子茶和红糖冰粉了!
余望星和纪望飞两人来书院上课就像混日子似的,让他们作诗是不会的,吃东西却一个不拉,左手绿豆沙右手卤鸭翅,还非要给埋头敏思苦想的王时也装了满满一碟子。
姜溯霜看得忍俊不禁,真不知道这三人是如何成为好友的!
整场诗会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时辰,除了作诗,有文笔丰厚的学子还做了几篇赋,都被清墨收集去交给几位老师点评,最后得第一的,当然是王时。
不苟言笑的夏祭酒向王时投去了好几个赏识的眼神。
决出第一后,夏玉舟便和程永安借着这次白露作诗,给学子们讲学。
台下学子们一个个奋笔疾书,凝神细听,比往常任何一堂课都用心。
李学士同程隽安低声道:“看来办这诗会还是有效果,日后每年可以多办几次!”
“老师说的是。”
到最后,学子们收获满满,姜溯霜准备的佳肴也所剩无几,皆大欢喜。
诗会散去后,姜溯霜先带着柳初回了后厨小楼放行李,然后便想着去找找程隽安说说话,想听听他对这次几种吃食的反馈。
还没走到院长室门口,便听道里面传出说话的声音:“我真不敢相信,当年风光无限的状元郎,竟甘愿屈居于这小小书院之中!你的大好前程,你的宏图愿景呢!程隽安!你为何要做出此等自毁前程的事情!”
字字句句,犹如金石碰撞,铿锵有力,言语中满含愤怒和失望,是夏玉舟。
第46章 来者不善
姜溯霜站在门外, 搭在门框边的手举起又放下。门内的夏玉舟咄咄逼人,好似非要说到程隽安无言以对,戳到他的痛处, 才肯罢休。
借着窗前繁盛的花枝掩映,姜溯霜移步到窗侧,悄悄看向窗内,只见程隽安不紧不慢的煮着清茶,夏玉舟坐在他对面,神情愤然。
“说完了?”程隽安冷静道,“喝杯茶吧。”
夏玉舟愤然道:“我方才说的话, 你都当作是耳旁风吗?”
“夏兄所言我都明白——”
“你既然明白, 为何还执意躲在这小小书院中?”夏玉舟骤然打断他。
“躲?”程隽安唇角微掀, “我开办书院,教书育人, 光明磊落, 何来躲藏之说?”
“教书育人?”夏玉舟冷笑一声, “这便是你‘大晏第一才子’的前程?”
程隽安端起茶水轻呷一口, 淡然道:“什么‘第一才子’不过是虚名罢。至于前程——”
他从一旁的书堆中取出最近一次小考的文章放在夏玉舟面前,“我院中人才辈出, 明年二月便见分晓。”
“好啊……好一个虚名!”夏玉舟看也不看那叠考卷,双目赤红,“你真是——自甘堕落!”
“自甘堕落?”程隽安直直望向他, 方才温和的模样骤然消失,“你在官场中沉浮,便是志向高远了?夏兄与我同场会试和殿试, 仅仅是因为陛下所赐一个虚名,你便耿耿于怀至今, 莫不是这么多年一直不甘心,恼羞成怒吗?”
“你——”夏玉舟愤然起身,几乎口不择言道:“什么乡野书院?不知以后考中举子的能有几个?又有几人能有踏入我国子监的资格?”
“祭酒大人!慎言!”一道饱含怒意的厚重声响起,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姜溯霜连忙转身,看到李学士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门口,对上他的眼睛,连忙尴尬笑笑,就要溜走,却被李学士拦住,“小姜姑娘,随我一同进去吧。”
“老师。”二人连忙同李学士行礼。
“祭酒大人,老夫早已离开官场多年,这声‘老师’便不必叫了,况且……老夫只不过教过你几堂课而已。”
夏玉舟难掩尴尬之色,低下头默然不语。
姜溯霜跟在李学士身后踏入屋里,程隽安看到她进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正想叫她的名字,被姜溯霜用眼神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