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94)

  山风吹来几丝凉意,忽而肩头一重,身后有人披上来一件披风。

  “溯溯如何来了?”

  “知道你今天定然会早起,来陪陪你。”姜溯霜拉他到院中的小石桌便坐下,把自己带来的食盒打开,“来,吃点东西。”

  半碗热腾腾的小馄饨下肚,身上也暖暖的,姜溯霜看出他有心事,“放心吧,他们肯定没问题的。”

  程隽安吃完馄饨,伸出手碰了碰姜溯霜的手背,察觉几分凉意,然后将披风解下来披到姜溯霜身上,“他们的水平我都知道,考上是好事,考不上便再来一年,他们都还年轻。”

  姜溯霜乖乖凑过去让他给自己系披风上的锦带,玩笑道:“怎么?状元郎开始回忆往昔了?”

  程隽安轻笑一声,“溯溯别调笑我了,便是想起从前的日子。”

  姜溯霜歪头看他,“我也想看看。”

  “看看什么?”

  “看看状元郎如何意气风发啊。”

  程隽安哑然失笑,“从前是年少轻狂,如今……如今已是没有当年的意气了。”

  姜溯霜认真摇头,“不是这样的,人都是会变的。”

  “怎么做夫子的人了,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姜溯霜故意板起脸教训他。

  “是,溯溯说得是,却有一点不对。”

  姜溯霜好奇道:“什么不对?”

  “溯溯从前是我的心上人,如今是我的妻子。”程隽安含笑看她,“溯溯一直都没有变,一直是我的心上人。”

  姜溯霜已经对他时不时便要肉麻一下的话表面上免疫了,心里喜滋滋,面上却嫌弃吧啦的说,“行了行了,你惯是会花言巧语的。”

  ——

  县试放榜很快,几乎是考完便要放榜,程隽安和姜溯霜算着时间赶到县里,放榜那里已经围满了人。

  先行下山看榜的清池和清墨喜气洋洋的从人群里钻出来,“院长!咱们书院一共中了三十个呢!”

  姜溯霜也跟着高兴,一旁的程隽安微微一笑,“接下来还有府试和院试,全都考过了才算是有了秀才功名。”

  县试过后两月便是府试,考过一次的学子们紧张者有,轻松者也有,青松书院的学子们中了大半。

  此后书院里的学子陆陆续续有新的来,也就人离开。有的是因为不想再读书想去做生意;有的是家里贫穷不想再耗在科举上,想认下几个字去当个账房先生也好。

  姜溯霜问程隽安为何不劝,程隽安沉默半晌,道:“若是他自己都不学,我留下他,便是耽误了他,他又如何能考中呢?”

  “如今太平盛世,也不单单只有科举这一条路能走。”

  姜溯霜明白他的意思,大晏民风开放,也更没有商人低于读书人一等的说法,不管如何,能帮到别人便是好的。

  到了六月院试,青松书院一共有十人考中了秀才功名,其中王时更是县试,府试,院试都考中案首,成了“小三元”。

  青松书院也一时名声大噪,来报名读书的人更多了,其中不乏已经考中秀才,想要继续参加乡试考举人的。

  第83章 程慕初

  院试过后, 因为除却白鹤书院,知山书院等几个天下闻名的书院,就只有青松书院考中的学子最多。想来青松山求学的学子日益增多, 专门管书院招生的马管事有些焦头烂额,因为书院实在是没有地方一次性接收更多的学生了。

  “院长,外头那好些书生的家人天天来山里拜访,有的甚至派了小厮住在外头,一见我出去就缠上来问,都想自家宝贝儿子孙子上咱们书院读书!那都是些京里大户人家派来的,我还能把他们赶走不成?这整日来喝茶也不是个事儿啊!院长, 你得给我想想办法啊!”

  马管事站在程隽安的书房里, 急得直挠头。

  “书院的确地方太小, 学子的寝舍几乎早已住满,就算再腾出地方修房子也来不及。”姜溯霜在一旁插嘴道。

  “是啊院长!”见院长夫人都这么说, 马管事连连附和。

  程隽安从书堆里抬起来, “你可发现每日来拜访的大多数都不是同一家人?”

  “这倒是……”, 马管事细想一番。

  “他们只不过是闻风而来, 看此处不行去别处的也不在少数。京城诸多有才能的夫子学士,办的学堂也不在少数……”程隽安微微一笑, “青松书院可不是那些少爷们带着银子小厮便能待得下去的地方。”

  “可那些人都诚恳的很,都说自己家少爷公子吃得了苦,能静下心来读书……”马管事愁眉苦脸。

  “是那些小厮说的还是家里长辈说的?还是学生自己说的?嘴上说的好听, 谁知道那些少爷们是在城郊打猎斗鸡还是在哪个温柔乡里泡着呢?若他们实在不肯走,便让那些想来求学的学子先到书院试读几日,不论是读书背诵, 还是亲自耕作,一样的不要落下的让他们试试, 便是真心来求学的留下也无妨。”

  马管事得了主意,欢欢喜喜就要下去,走前还对程隽安抱怨道:“院长有这等好法子还不早些告诉我,叫我这几日好生苦恼。”

  程隽安叹了口气,“便是要应付那些找上门来的程家‘旧识’才耽误了好些日子。”

  马管事无心再听他说这些,又细问了几句安排,急急去找课堂那边的管事商议试读之事了。

  马管事走后,姜溯霜放下正在嗑的瓜子,担忧道:“若是得罪了那些人……”

  “不会的,便是得罪了又如何?”程隽安放下笔,从一旁拿起一封书信递给她,玩笑道:“我如今是郡主夫君,谁敢得罪我?”

  姜溯霜接过书信,一边看一边道:“你如今在我面前是愈发油嘴滑舌了,这信是……大嫂生了个女儿?”

  “咱们快回去看看啊!”姜溯霜立马起身,“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便是昨日才送上山来的信,这几日除了用饭便整日见不到你,让我如何早些告诉你?”

  “这不是这几天后厨忙吗?我又盘算着开垦了几亩田地,新挖了鱼塘,天天想着该种什么呢!难怪你今日让清墨来找我,说有要事相商……要是你直接让清墨来传话,咱们还能耽搁这一下午?”

  “再急也要把今日和明日书院的事情先忙完再走。”

  姜溯霜急匆匆收拾了点儿东西,“行了,不说这些废话了。幸好前几天我早有打算给小侄女儿打了块长命锁,我叫你跟我一起,给小姑娘准备些金豆子你也不肯,神神秘秘的不告诉我,你到底给小侄女准备了什么?”

  “一支金笔。”

  姜溯霜无语:“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是老师说的,寓意好。”

  “……看不出来李学士也是个……颇有想法的人呢。”

  二人怕在正门口遇到赖着不走的书生家人,便走了后厨那边的小路,出门便遇上刚从家中返回书院的王时。

  “学生见过院长,姜管事。”

  “如今中了秀才,又是咱们青松县出去的‘小三元’,怎么还这样客气?”姜溯霜笑道,“你如何也走小路回书院了?”

  他中了秀才,县里和书院,还有村上都给了一大笔赏赐,王时肩上的担子轻了,精神也好了,说话却仍是一板一眼的,“先生教导学生礼不可废。”,顿了顿又道:前门人多。”

  姜溯霜原本也只是逗他几句,末了,关切道:“家中母亲可还好?”

  “多谢姜管事关心,母亲身子比以前硬朗许多。”

  “那便好,闲时再去医舍找白大夫调养调养,以免落下病根。”

  “是。”

  程隽安见姜溯霜问完才开口,“家中事务都处理妥当了?”

  “都已经安顿好了。”

  “那便安心在书院上课,切忌骄躁。”

  “学生谨记院长教诲。”

  待王时进了书院,姜溯霜捣捣程隽安,“怎么说话那么严肃,当心把孩子吓到。”

  “王时那孩子性子坚毅,便是要这般说话他才不觉得别扭。”

  正值六月底七月初,下山的路凉快,山下的路却热起来,姜溯霜在路边买了井水浸过的西瓜坐在车上啃,“每年也就这个时候能吃到寒瓜了。”

  “少吃些,吃多了胃寒。”

  “知道,所以我只买了半个。”姜溯霜递给他一半瓜,“你也吃。”

  程隽安默默接了,他从来不会拒绝姜溯霜递到他面前的任何吃食,因为自己一旦惹到她,就绝对在那一天吃不饱饭。

  一路上紧赶慢赶,到了程府正赶上开饭,柳初刚生完孩子不便起床,便只有程家大哥招呼二人。这有了孩子的人就是不一样,脸上一直挂着笑意,席间更是多说了好多话。

  程家大哥收下姜溯霜送的长命锁,看到程隽安送的一支实腾腾的金笔,好半天才道:“这金笔……可是老师的主意?因为昨日他和师娘来府上便一人送了一方金子打的砚台,和一方金子打的墨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