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状元糟糠妻后,和反派苟合了_青山有辞【完结】(146)

  “那群豪绅实在是黑心烂肺。”程度坐在一旁摇着扇子,一脸不屑地说:“这一切说不准都是那些豪绅地主们的阴谋,就是让你先把荒地发放给灾民,等灾民庄稼都种上了,发苗了,他们再来捡个便宜。”

  春草听到很是愤愤不平,“这些乡绅地主们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这么黑心,这些可都是老百姓救命的庄稼,他们没有这些地又不会死。”

  “不黑心,他们怎么能当上乡绅大地主呢?”程度冷语道:“这世间一切向上攀爬的道路,都是由别人的血肉铸成的,看多了便习惯了。”

  春草嘟囔着:“我便不会踏着别人的血肉,要踏我也踏自己的血肉。”

  程度看一眼春草,想说什么,却还是欲言又止,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脸上的神情却柔和了不少。

  第192章 我人太好了

  听完霍松年的话,柳之恒眉头紧锁,“绝对不能让灾民退地,真是如此,晋阳肯定会闹起来,四皇子再来个镇压,你可就完蛋了。”

  “可那群乡绅地主也是惹不得的。”

  这一点柳之恒自然是知道。

  乡绅在封建社会里,那可是封建统治里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这些人,中央的政令根本不可能传达下去。这群人承担了“官民中介”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乡绅通过宗法等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力,地方就很难顺利的管理税收、徭役等事物。

  而且,这些人在乡村的治理中几乎是处于垄断的地位,不仅有名望和财富资源,还负责维护乡村的治安,给乡村的事物进行裁决,有的沈知负责了乡村兴修公共工程的事情。

  就因为他们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柳之恒也不敢随意得罪他们,就算有的乡绅成为了地主恶霸,她暂时也不能站在这群人的对立面,否则整个乡绅团体都会抱团,这样柳之恒后面要做的事情,就很难推行下去了。

  柳之恒来河东,就是为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洪灾。

  书中,四皇子的封地今年是发生了一场大洪灾的,因为这场洪灾闹得整个河东彻底乱了套,河东死了十几万人,灾民造反,四皇子企图镇压,这一回却失败了。这才让仁圣帝和四皇子失望。

  四皇子见失去了仁圣帝的欢心,便铤而走险,趁着仁圣帝被气病了,勾结郑贵妃掌管了皇宫,企图逼迫仁圣帝传位于他。

  然后段无咎就以勤王的名义起兵造反了。

  当初看书的时候,柳之恒还觉得一个洪灾似十几万人会不会太夸张了一些,但是现在柳之恒理解了,前两年河东的旱情都被压了下去,只是那场洪灾才让一切爆发,想到路上那满地的白骨和沿路的黑风,柳之恒怀疑,说不准河东早就死了十几万人,只不过四皇子瞒了下来。

  首先,无论站在任何立场,柳之恒都不希望今年再发生洪灾,就算无法避免,她也一定要用尽全力降低影响,如果她因为想看仁圣帝对四皇子失望,就眼睁睁地看灾难发生,那么她便是背弃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背弃了一个地质人的理想和使命。

  其次,就算是站在段无咎的角度,她也不希望段无咎是“造反”称帝的,打仗要死人,而且还会给他留下一个暴君的名声,如果能让段无咎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给老百姓一点修生养息的空间,是最优解。

  最后,柳之恒实在是不忍心霍松年死。原书里,河东地区的知州都被砍头,她这个徒弟虽然能力还需要锻炼,但是心中有老百姓,又有些魄力,不应该这么早死。

  可是柳之恒要阻止洪灾发生,或者阻止洪灾对河东地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她是必须要联合乡绅集团的,否则接下来巩固堤坝的事情,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

  若是在燕地,有燕王在,她办这些事很容易,空间也很足,但现在却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与这些人谈判了。

  “你先不要急,”柳之恒想了许久终于开口,“现在你先让老百姓安心种地,首先得有收成,才有后面的事情。”

  “可是那些乡绅地主们不会答应啊。”

  “这离收成还有几个月呢,先把开荒的老百姓安抚下来,能安抚一边是一边,目前不要发生动乱,只要局势稳定了,我们再慢慢跟那群老狐狸谈,后面还可有得谈呢。”

  有老师在这里,霍松年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一些,有柳之恒这句话,他算是把心暂时放下了,这就让同知和通判把事情通知下去,让老百姓安心种地,这收成肯定是他们的,不会有人来抢,至于乡绅们,那就看老师准备怎么与他们谈了。

  这时候霍松年才想起,他甚至都没有给柳之恒他们倒茶,柳之恒赶紧安抚道:“不必了,你看着也怪累的,你告诉我们去哪里休息,我们自己收拾便是,你赶紧回去睡一觉吧,我可真怕你把自己累死了。”

  众人这才在霍松年的府衙里收拾行装,柳之恒这回怕是要在晋阳呆几个月,但是段无咎这次回京仁圣帝是知道的,他不能在这里逗留太久,所以顶多再陪柳之恒半个月就要走。

  “你可想好了要怎么与乡绅们谈判?”段无咎问。

  “没有……”柳之恒老实回答。

  她现在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她又不能让段无咎把人都抓了,跟人闹翻了,后面还怎么让他们帮着一起修筑堤坝、预防洪灾?

  “你没想到,就让霍松年去安抚乡亲了?”

  “那怎么办,现在把庄稼种出来最重要,要不然那么多人,都去死么?你没听霍松年说么,很多人都是卖儿卖女种的地。”

  “可若是最后和乡绅们谈不妥,这事还是会闹起来,只不过早晚而已。”

  “我知道,我这不是还没有想到办法么?哎,头疼……”

  柳之恒躺倒在床上,闭着眼睛用力思索着。

  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头疼过了,现在她要做的是找到双方共同的利益,这样大家才能上桌谈判。

  看到柳之恒这副烦恼的样子,段无咎却笑了。

  “你笑什么?”柳之恒睁开眼瞪向段无咎。

  “阿恒这样忧国忧民,倒是比我更适合当皇帝,若是阿恒能做皇帝,这人间怕是会好上许多。”

  “那也不一定,我人太好了。”柳之恒叹息一声,认真地说:“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段无咎脸上笑意更浓,“阿恒人太好了?”

  “我不好么?”

  “嗯,好,只不过六皇子和新月公主怕是不会这么想。”

  柳之恒:……

  柳之恒:“你还有心思开我的玩笑?”

  只不过段无咎这么一闹,柳之恒倒是心情放松了一些,段无咎也爬到床上,靠在柳之恒旁边,小声说道:“要不要,我帮你增加些谈判的筹码?”

  “怎么增加?”

  “有时候谈判的筹码是可以造出来的。”段无咎道。

  第193章 恩科

  段无咎了解这群乡绅群体,这回闹事的乡绅都是大地主,但不是大地主都能成为乡绅的,乡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退休官员构成的,还有的就是一些落榜的读书人,这些人深受儒学浸润,信奉孔孟之道,讲究君子修身,秉承“诗书传家”和“耕读持家”的信念,所以他们最在乎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家族要有个名声,一件是家族里的子孙要有好前途,能考取功名,有了这两样,才有其他。

  所以乡绅们才要传播文化、教化乡民、兴办私塾、书院,然后培养出一批批新的读书人,资助他们走出乡土,考取功名,然后到了晚年再度荣归故里,褪尽功名利禄,成为新的乡绅,完成循环。

  “那他们在乎的就是科举了。”柳之恒有些惆怅地说:“哎,可今年的春闱早就结束了,下一次春闱还要三年,现在怕是不能拿此时拿捏他们。”

  柳之恒想了想,嘟囔道:“不知道我这个燕地的科举名师能不能发挥一点作用。”

  段无咎不紧不慢道:“所以我才说,需要创造筹码,河东向来出名士,只不过今年新科进士,河东的考生发挥得似乎没有那么好,成绩大大不如往届。不仅三甲里一个都没有,连二甲都没有一个河东人。”

  “想来这两年灾情,对这些学子们也是有些影响的。”柳之恒叹息道:“河东的世道这样乱,想要安心读书,完全不受影响怕是也难。”

  段无咎笑了笑道:“所以我可以跟父皇上提议,借着河东三年灾荒,南边又犯水灾,今年还打了仗为由,在这几个地方开放恩科,多授予几个特授进士的名额。”

  柳之恒腾的一下就从床上跳了起来,“这个主意好啊,只是你能劝动你父皇么?”

  “父皇讲究平衡之术,再加上这今年的确多灾多难,若是此举能安抚民心,给他留个好名声,又不损害他的利益,他倒是不会反对,更何况,河东是我四皇兄的地盘,他一定会推波助澜,帮助这件事成功的。”

  柳之恒想了想,又说:“我这就叫霍松年去写一把万民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