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勿寄存你的脑子_冲鸭小程程【完结】(53)

  在施亿看来,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完全可以想出其他推理路线并搜集证据。

  “在他怀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可以怀疑他、怀疑我。只要证据充分,调查的主控权自然就会偏移。这就是一场谁先找出真凶的侦探……”

  【游戏】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对讲机就传来了秦闻重重的一咳。

  秦闻显然猜到了施亿的未尽之意。

  有时候施亿总是很能融入环境、融入集体,但有些时候,她又像游离在外的看客,漠然地注视一切,所以才能把凶案现场当成侦探游戏。

  这种特质放在一个人身上,秦闻肯定得怀疑她是反社会人格。但他又知道施亿不是人,所以这好像又没啥毛病。

  可没毛病归没毛病,她这种【追凶是游戏】的想法也不适合当众表露出来,容易引起一些非议。

  收到秦闻提醒,施亿闭麦了。她很遗憾,这么有意思的过程,她竟然不能参与。

  这可不行。

  真正的名侦探,就是要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施亿默默地在心里列起了自己的那一份嫌疑人名单,又积极地与编辑和经理探讨起来,“咱们仨也可以互换情报,对吧?”

  编辑和经理默默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表情中看*到了相同的意思:如果要让他们列个嫌疑人名单的话,施亿绝对榜上有名!

  秦闻有没有精神问题不好确定,但这家伙肯定有一点!

  正常人呆在尸体旁边,不说是一种折磨吧,起码不该像她这么兴奋!

  酒店一楼。

  秦闻不得不承认,施亿的提议虽然带着极具个人色彩的不靠谱,却意外的有用。

  比起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宣判,给大家找点事情做可以有效转移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大部分人的重点从【我是嫌疑人】转移到了【谁是凶手】之上。

  大堂内仍是闹哄哄的一片,但他们没有继续揪着秦闻抗议,要么盯着秦闻梳理出来的信息思考,要么按照自己的逻辑开始了推理与质询。

  其实有些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不错,问来问去的,总会记录下一些有用信息:

  “嫌疑人的多少与嫌疑的大小无关,我觉得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嫌疑最大的是采风团剩下的那四个嫌疑人!”

  尤其是住在五楼的那个。

  他们那一组去找人后是最早回来的,回来后他就回了自己房间,后来又下楼了,期间没跟那个目击了现场的酒店工作人员打过照面。

  越接近凶手动手的时间,越可能听到动静。

  “你真的什么都没听到吗?”

  “真的!下雨的声音那么大,我也不知道那边发生了命案,怎么可能特别留意!”

  “可按照第一个目击者的说法,501房间门没有关拢,飘出来的味道也挺明显,你却什么都没发现,这不太对吧?”

  “我、我只是去换了一身衣服!”

  住在518房间的作者脸色涨红,努力为自己辩解:

  “我跟501房间相距那么远,走的是另一边的楼梯,不会从那里经过!我还有一点鼻炎,闻不到味道很正常!”

  他的解释倒是说得过去。虽然大家没有完全放下疑虑,但暂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有些人将怀疑的重点放在了李彬身上。

  这个【知道得最多】的家伙,好巧不巧是采风团剩下的四个嫌疑人之一,他的房间在四楼。

  每当出现疑点,他都值得怀疑,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我也是回去换衣服的!”李彬辩解道。

  可这时,跟李彬同组出去找人的作者却也将怀疑的目光放在了他身上,“等一下,我没记错的话,你的衣服好像没换吧?”

  同样上楼了的另外两个住在四楼的作者若有所思,“你的房间在406,但我好像有在420附近看到你。”

  420房间,是死者关鹏的房间。

  还有人狐疑地看着李彬,小声嘟囔,“其实你跟关鹏的关系没你说的那么好吧?之前我还听到你吐槽他。”

  这一条条新线索砸下来,李彬再次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李彬的脸色越发僵硬,他没想到这些事情挖来挖去又挖到了自己身上。

  :=

  就关鹏的行事作风,背后吐槽两句多正常啊,需要在这种时候特意拿出来强调么!

  李彬懊悔不迭,却不得不忙急忙慌地开口,“好吧,我不是去换衣服的,我是去找关鹏的。消息没回,这么多人找他也没找到人,我很担心,就想去他的房间碰碰运气。”

  他变成了采风团仅剩的四个嫌疑人之一,心里自然慌乱,所以才会脱口而出“我也是去换衣服”。他想尽量撇清嫌疑,却没想到这只会让他显得更可疑。

  “真的是这样么……”

  怀疑的视线仍久久在他身上徘徊,试图找到他的更多破绽与证据。

  各异的眼神扎得李彬如坐针毡。

  这时,他的脑海中闪过了施亿的提议,忽有所悟:对啊,洗白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找出真凶!找到比他更可疑的家伙!

  李彬的视线飘到了秦闻身上。

  秦闻利用【作案时间在一点二十分到两点零五分之间】排除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人的嫌疑。

  可如果作案时间早于一点二十分呢?

  那呆在房间里的秦闻才是那个最大嫌疑人!大家都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李彬感觉自己再次窥见了真相!

  他开始询问住在五楼、且在501房间附近的作者,“你们下来找人之前,有没有听到501房间的异常动静?或者气味?”

  可惜,李彬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他并未气馁:大家只是没有留意,这不能证明秦闻的清白。

  唯一一个在大家下楼时见过秦闻房间状态的就是施亿。但施亿跟秦闻是一伙的,她的证词不可信。

  秦闻这边难以找到证据,他还可以从关鹏那边着手!

  关鹏早上从商业街离开到他被害,有一段空白的时间。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有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有没有看到关鹏的证人?

  关鹏的最后一句回复说是有点忙,他在忙什么?

  ……

  虽然秦闻与李彬的调查目的截然不同,但很巧的是,秦闻也在试图补全关鹏这期间的行动路线。

  行动路线越清晰,越能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不得不说,每个人都在做调查的模式虽然混乱,但确实帮秦闻省了不少力。

  不过看到李彬把人一一问过去,都没能得到特别确切的答案之后,秦闻就意识到,用这种方法将关鹏的行动路线补齐恐怕有些困难。

  有些人本来就记忆不清,一会儿说见过,一会儿又说可能记错了。

  这一类证词很容易把人带错方向。

  秦闻觉得自己需要另辟蹊径。

  或许,他应该从关鹏留下确切踪迹的部分行程考虑问题?

  李彬的论点是【关鹏发现了秦闻的秘密,导致他恼羞成怒,并发疯地痛下杀手】。

  秦闻很清楚自己没有杀害关鹏,但他又认同李彬的部分观点:关鹏很可能就是因为发现秘密才招致了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关鹏是从谁那里打听到的十五年前的案件信息?

  再回溯关鹏的行踪,秦闻脑海中又冒出了一个新问题:关鹏为什么要去商业街?

  就像李彬说的那样,关鹏不是一个喜欢独自行动的人。

  按照两人的聊天记录,关鹏自称很忙,总不能是忙于逛街吧?而无论是查证十五年前的命案报道,还是群发短信,都不需要他特意跑出去完成。

  答案逐渐明晰:关鹏在跟踪别人。

  他的跟踪对象就是他的【消息来源】。

  46

  第46章

  ◎凶手再次行动!◎

  秦闻先问之前在大厅里打游戏的作者,“你看到关鹏出去的时候,他前面是不是也有人出去?”

  “好像有吧……但我在打游戏,没有特别注意……”

  于是,秦闻将这个问题抛向每个人:

  今天早上,有没有看到关鹏在跟着谁?

  或者,除了关鹏外,有没有看到任何行踪可疑的人?

  他让酒店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了纸笔,这样方便收集回答,省得一一问过去。

  秦闻本人则准备再去一趟商业街。

  这回,他要问的不是关鹏的行踪,而是除关鹏外,商业街的店员还见过哪些酒店里的人。

  “秦闻大大,需不需要我陪你去?”施亿在对讲机中问。

  “不用。现在雨小多了。你帮忙看好现场就行。”秦闻回道。

  其实秦闻心里也在同步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未曾露面的凶手会恰好和他同一个酒店里?只是巧合?还是说,对方一直在暗中注视着他……

  想到这里,秦闻的后背就覆上了一层凉意。

  由这些问题,他已经得出了一个更精简的嫌疑人名单。但他没有声张,因为这里面还有不少细节需要确认。他不想先入为主导致错过真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冲鸭小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