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医女发家记_时见微【完结】(15)

  “咱们青山村一向友爱,多年未出过如此恶事。恰逢村中有商、赵、孟、姚四户新迁人家,此番正是为了将事情理顺说清,免得伤了同村感情。”

  原来那莫二大名叫何粟,真是人如其名,长得面黄瘦小,与小米十分相像。

  里正话音刚落,何粟蹭地一声站了出来,“那日是我误会,我向赵家小子赔个不是,偷鸡者另有其人!”

  第13章 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何粟理直气壮,声音洪亮,一时将村中众人都震住了。

  莫里正咳两声,“赵家的,你们来说。”

  赵方平眼神鼓励,赵风定了定神走到院子中央,朗声道:“我就是赵风,这事儿我来解释。”

  “那夜我与爹娘争吵,一气之下跑了出去,正巧看到有人翻进何家院墙偷鸡。”

  “我喊了有小偷,但雨声太大没人听见,见那人逃跑我就追了上去。”

  “村里最近丢了不少东西,我知道有人怀疑我们几个外来户,就想定要把这人抓住。但是夜间路黑,没注意竟追进了羁縻山,等我发现时已被一条巨蟒缠住。”

  “那小偷是个僚人少年,见我被困还回头相助,最后我俩被另一个僚人男子救了。他们把我带到山里,后来爹和师父师娘寻来,就把我放了。”

  “僚人?这么多年没在村里见过啊。”有村民怀疑。

  何粟证明,“我见着了,确实是僚人。”

  “我和铁头在废矿坑也见到了奇怪的脚印,草鞋编法与村里不一样。”莫大岭也附和。

  众人不再怀疑,追问:“后来呢,那两个僚人去哪儿了?”

  赵风摇头,“不知道,许是回山里了,没再见过。”

  “所以你们真的夜里进了羁縻山?怎么逃出来的。”李铁头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

  杜槿将话题接过来,“是的,我带了解毒药,可以驱虫蛇、避瘴气。猛兽是我家相公应对,一路有惊无险。”

  院中仿佛炸开了锅,众人纷纷围到杜槿身边追问。

  “杜大夫,羁縻山中是什么样的?”

  “有那解毒药就不怕瘴气了?”

  “你相公之前是做什么营生的,身手如此了得!”

  杜槿从容回答了村民问题,又绘声绘色向众人介绍山中花草树木、山石溪水、飞鸟走兽等一路见闻。围观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跟着进了羁縻山,听到要紧处人群鸦雀无声,个个屏住呼吸提心吊胆,听到那神秘山谷的壮丽美景又忍不住跟着惊叹。

  商陆沉默站在院子一角,注视着杜槿于人群中谈吐自如、从容大方,又转过了头。

  叙述时杜槿按冬青要求隐去了所有与他有关的细节,秘药是杜槿家传的方子,神秘山谷是杜槿无意中发现,叔侄俩也不曾废矿坑来养伤,而是很快治好回到羁縻山。

  莫大岭、李铁等人奔波数日带回的药材,也变成了僚人放过赵风的交换条件。

  “莫里正,村里进了僚人,是不是得上报官府?”果然有村民提到这点。

  “这……确实应该报给县里。”莫里正思索。

  “人已跑了,上报也没用,说不准还会惹得僚人不快。”何粟摇头,“那僚人凶恶得很,身高八尺,面有彩纹,拎着把砍刀,若是被记恨上就完了。”

  莫里正迟疑,“那便先看看后面如何,若是僚人又进村再上报不迟。”又叮嘱些锁好院门、加强巡逻的话,就让众人散了。

  赵方平却拎着赵风来到杜槿家,上来就一揖到地,赵风则利落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杜槿哭笑不得将人扶起,“这又是做什么?”

  赵方平正色道:“救命之恩不可忘,此番若不是有你们,这小子不知死在哪个山旮旯里。”

  赵风跪着道歉:“以后给师父师娘当牛做马。”

  杜槿笑着避开这大礼,“这话给你师父说去,我可不需要牛马。”

  三人望向商陆,却见他面无表情起身,“我不是你师父,随手相救而已,不必答谢。”

  赵风已被拒绝数次,急切道,“是我错了,不该如此冲动,以后再不敢了。”

  商陆冷冷道:“错哪了?”

  赵风停顿半晌,“不该……置身险地,惹得家人冒险相救。”

  商陆冷哼一声,“不该置身险地?我看你是甘之如饴。”

  “刚习得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就敢深夜独自抓贼?对环境毫无观察,对自己认知不清,行事冲动,差点枉送性命。”

  “你若继续如此行事,这刀枪箭术也不可再学,否则必将害人害己。”

  商陆一番话将赵风说得哑口无言,只跪在那儿满眼慌张。赵方平则是连连点头,恨不得商陆再多训几句。

  杜槿出来打圆场,“善泳者溺于水,学武之人更要懂得轻重。阿风也是初犯,日后多加小心便是。”

  赵风连磕几个头,对天发誓自己日后一定谨言慎行,这才让商陆松口可以继续学武。

  待赵家父子离开,商陆先去屋后竹林挑水,又在院中劈柴。举手间动作潇洒自如,四肢修长舒展,胸膛饱满,腰腹紧致,即便在劳作也十分惹眼。

  平日里只要在家中,他便一直这样忙忙碌碌,精力极旺盛,也不曾有过疲惫。

  杜槿忍不住问道:“陆哥今日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很少见你如此严厉。”

  商陆劈着柴平静道:“这样的人从前也见过。”

  “少年意气,不惧生死,学了些拳脚就相信自己是英雄,恨不得为天下先。”

  “最后害人害己,亲者痛仇者快,凭白惹人笑话。”

  说这话的商陆看不清面上神色,语气毫无波澜,杜槿却听出一丝异样。

  “你说的这人是谁?”杜槿低声询问。

  “……一个朋友罢了,人已死了,不必再提。”

  赵风照常每日清晨来杜槿家学武,结束后再带汤药去废矿坑,风雨无阻不敢懈怠。杜槿则每隔三五日与赵风一起过去,查看僚人少年恢复情况。

  僚人少年名叫阿荆,略懂一些汉话,遇到杜槿来诊治也会羞涩道谢。阿荆有一双小鹿般清透的眼睛,长得虎头虎脑,与杜槿差不多高矮,但实际只有十岁,竟比赵风还小些。

  “你与你

  叔叔在羁縻山生活,怎么突然下山进村了?”杜槿忍不住问道。

  阿荆红了脸,“与他吵架……自己离开,肚子饿。”又想起之前的事,认真道歉,“对不起,不应该偷东西。”

  原来也是个离家出走的倔强少年,怪不得与赵风十分投缘。

  赵风插嘴:“那几户人家我爹都已送了东西,去帮忙抓药的人也有谢礼,你不必在意。”

  杜槿安抚两句,又问起冬青踪迹。

  “不知道哇,他经常到处游荡,已好几日没见到人了。”赵风茫然,“照顾伤患的活儿他是一点不干,平日都是我在做。”

  杜槿也没在意,便让阿荆在此安心养伤,不要让村中人发现行迹,完全恢复后再回羁縻山。

  待到立秋,村中明显忙碌起来。

  黎州气候温暖湿润,双季稻最是常见,立秋前后正是所谓的“双抢”时节,抢收早稻后需及时晾晒脱谷,又要立刻平整稻田、种下晚稻,时间非常紧迫。

  漫山稻穗在晚霞里泛着金黄的光,家家户户在田中忙碌,割稻、捆扎、搬运、晾晒,最后再用木砻脱壳。

  收割后的水田也迅速变换样子,村民架着犁耙、秧马在田中忙碌不停,翻耕后插下碧绿的秧苗。

  杜槿这几户新来人家只需给晚稻插秧,时间还算充裕,便去村中其他人家的地里帮忙割稻,得了不少感谢。

  “哎呀,槿娘,你这菜园子侍弄得好。”兰婶这日上门,一眼就被这竹林小院的菜园吸引。

  杜槿先前种下的蔬菜慢慢有了收获,茄子、丝瓜、豇豆都已挂果,空心菜、苋菜、小油菜更是郁郁葱葱,新鲜脆嫩。

  杜槿从藤架间探出头,“婶子等下带些回去,长得太快,我们也吃不完。”说着顺手摘了几根青嫩水灵的黄瓜递过去。

  “我是来给你送东西的,哪还能往家里拿。”兰婶却不收,“这是我做的大酱和酱菜,都是老家味道,尝个新鲜。”

  杜槿收下,又想起调理身体的事儿,“婶子最近身体怎么样,可有进展?”

  兰婶却叹气,神色萎靡,“不要了,不强求。”

  联想赵风莫名与家里闹翻的事情,杜槿斟酌着问:“该不会是跟阿风有关?”

  见兰婶不语,杜槿也不再追问,拿出前些日子做的泡菜,“婶子带些回去尝尝,加了野山椒和茱萸,都是前些日子从羁縻山里摘的,滋味新鲜。”

  当晚杜槿辗转反侧,小小的屋子里,阿鲤已睡熟,发出奶奶小小的呼噜声。杜槿抱着怀里热乎乎的小东西,脑子里如幻灯片般不断划过曾经的场景和对话。

  倏然间灵光一闪,杜槿猛地坐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种田文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