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 《边关医女发家记》作者:时见微【完结】
【人前温柔人后黑莲花女中医×对外冷面阎罗对内撒娇摇尾巴的忠犬将军】
现代中医穿成古代被拐孤女,身无分文,破衣烂衫,在边境山村艰难求生。
杜槿开始盘算怎么把肚子填饱。
想进山采药?蛮荒丛林的瘴气毒虫要人命。
想当个游医?一不小心成了坑蒙拐骗的药婆。
想老实种地?冰雹天灾,辛苦一年颗粒无收。
幸好捡到一只异族大狼狗,冷淡木讷但有一手好猎术,关键还宽肩窄腰八块腹肌,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姐妹们说得对,饺子要吃烫烫的,男人要找壮壮的!
凭着高超医术,杜槿逐渐在偏远边境崭露头角,治瘟疫、破巫医、救权贵、驯山匪。从蛮荒丛林到大漠边关,从漠北驼队到岭南商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终于一朝事业有成,谁知捡来的大狼狗竟突然成了敌国叛将,还摇摇尾巴跑了!
杜槿佯作大度地挥挥手:男人就像出租车,这一辆走了,下一辆就来。
不行,还是好气哦。
这日,全京城都炸了锅,只因新王御下新贵、殿前司都指挥使商陆大人,竟然是个抛妻弃子的负心汉,还被那乡下村妇带着娃找上门!
#关于我用中医知识搞新农村建设这件事#
#别人逃荒我教蛮族种田#
#我捡到的流浪狗原来是头狼#
#夫妻联手把边境穷村打造成大夏药都#
【食用指南】
2、无系统,无金手指,但设定女主医术超超超超超厉害的。
3、文案剧情不是失忆,不是渣男,孩子非亲生,一切皆为推动故事情节。后期有追妻火葬场情节,妥妥HE。
============================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视角杜槿商陆配角赵风林听齐肖
其它:中医非遗、药铺经营、乡村行医、种田、团宠
一句话简介:一本团宠万人迷古穿种田文
立意:弘扬非遗文化,歌颂女性力量。
第1章 开局一身破衣
大夏元德十九年春,京西道,沅州郊外。
杜槿苏醒时只觉脑后一阵剧痛,眼前黑影重重,耳边依稀听到一个妇人声音喝骂:“这杀千刀没良心的玩意儿,还让不让人有活路!”
一群人围着指指点点,“这小娘子又被她家人打了?”“她家人是那个跛子吧,怎么被丢下了?”“陈跛子?那是个拐子,肯定不是她家人!”
杜槿混沌的大脑转了转,无暇关注周围情况,先习惯性摸上自己手腕。脉形细、脉体软、脉位沉,脉象细弱无力,身体气血不足,极其虚弱。
尚未来得及思索,杜槿突然意识到不对,心中大惊:这是谁的手!
勉力睁开眼,这身体四肢细瘦,骨骼凸起,皮肤枯黄皴裂,指甲又黑又脏。杜槿从医多年,卫生习惯极好,即便是缠绵病榻之时也一向讲究干净,绝不会让自己狼狈。
见周围人衣衫古朴,与古装剧一般无二,杜槿恍惚间有了猜测,自己约莫病逝后灵魂又进入他人身躯,得以重活一世。
正懵懂间,方才说话的中年妇人又问:“杜娘子,可能站起来?”眼前这妇人一张圆盘脸,慈眉善目,衣衫破旧但干净,杜槿心中不禁略有好感。
妇人见杜槿眼神呆滞木讷,宽慰道,“杜娘子莫慌,你可还记得我?”见杜槿摇头,又来搀扶,“我是兰婶,先前见过的!你还给我家小子送过一把三月泡。”
杜槿定了定神,顺势由兰婶搀扶起身,道了声谢。
眼前场景如此不真实:二人身处荒郊野岭,前后望去,群山苍茫,嶙峋岩石如巨兽獠牙般刺破林莽,暮色中几株野决明在石缝中摇曳,满眼荒凉肃穆。
山石间的蜿蜒山道上,正车马喧繁、熙熙攘攘,蠕动着蛇群般的逃难人群。不少简陋车架在坎坷路上吱呀前行,男女老少拖家带口赶路。有人穿着齐整,能看出身上布料十分精致;也有人衣衫褴褛,背着简陋行李,怀里抱着哭泣的孩童,佝偻着腰,行路全靠双脚。
一时间,车马刺耳吆喝声、孩童尖锐哭闹声、带着五湖四海口音的争吵声,各路声音灌入耳中,让人大脑嗡鸣,头晕目眩。
这身体连双草鞋都没有,坎坷石路磨得脚底生疼,杜槿没走两步就龇牙咧嘴。
身边这面善妇人似乎认识原主,如今恐怕是自己唯一的指望,杜槿斟酌着开口询问:“兰婶,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妇人挽着杜槿道:“天色晚了,先去我那儿过夜。方才我去那河边打水,远远见到有人推搡,没想到竟是你。”
兰婶看着杜槿的眼睛,柔声道:“如今那跛子已跑了,只管与婶子说实话,他不是你家人吧?”
杜槿脑中飞速盘算,低眉垂目,“兰婶,实不相瞒……我、我好像记不太清以前的事情,可能是方才磕到头了。”
“啊,那你先好好歇歇,莫再耗心神。”兰婶十分心疼,“记不清也没关系,那跛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你先与我们走。”
杜槿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暗暗思索这妇人与原身的关系。方才听围观之人闲谈,原身约莫是被拐的孤女,如今被拐子抛下,又被这面善妇人照拂,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只是不知这群人是要去哪里,为何这么多人一起赶路?陌生时空,前路茫茫,自己日后又如何生存?
杜槿满是担忧困惑,只能先随这兰婶离开。好在原身也姓杜,倒是有了些许亲切。
正说着,两人便到了道旁僻静处,一辆驴车、一处篝火,四五人正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旁边散落着简陋的铺盖与锅碗。
兰婶远远吆喝起来:“当家的,果然是杜小娘子,我没看错。”又转头细声细气,“你可还记得我家人?”
杜槿冷静摇头,“都不记得了。”
一个中年男子迎来,粗眉阔面、高鼻厚唇,十分淳朴和善,“杜娘子上车歇会儿吧,可有受伤?”
旁边一秀气女孩叽叽喳喳道:“杜娘子,这么巧又见面了!我叫赵林林,先前只晓得你姓杜,闺名是什么呀?”又给杜槿拿了个饼子。
“多谢小娘子,我叫杜槿,木槿花的槿。”杜槿不知道原身之前与这家人有过什么经历,犹豫片刻还是先接过了饼子。这身体腹鸣如鼓,四肢无力,已严重营养不良,也不知道多久没吃饱过。
饼子粗劣干巴,入口泛着微微苦味,应当是麦子磨碎混进大量的麸皮,又不知放了多久,十分剌嗓子。但逃荒路上能遇到好心人分口粮已是不易,可不是挑剔的时候,杜槿便用口水润湿饼子,努力咽下去。
言语间可以听出,这树下几人应该都是一家的,领头的便是那兰婶夫君、名唤赵方平的阔面男子。兰婶的女儿赵林林约莫十三四岁的样子,不知为何对自己很是亲近。
举家逃荒,为何突发善心帮助自己一个陌生人?
杜槿思索半晌,觉得自己一身破衣,别无长物,这具身体又是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看不出美丑,也没甚好骗的。不如先跟着这家人行动,待摸清周围情况,再想后路。
这厢赵家夫妻俩也在悄声嘀咕。
兰婶一时冲动将人带回,此时又有些忐忑,“当家的,你别怪我多事,看到她我就想起……”
赵方平打断:“我怎会怪你,想救便救。”
兰婶忍不住絮叨:“之前与杜小娘子同行的那个泼皮跛子,一脸贼相。刚听旁边人言语,果真是个拐子!不知从哪里将这小娘子拐来的,估摸是路上没粮食了才把人抛下。”
兰婶又狠狠骂了几句恶人,眼里浸着火,“若不是有这种杀千刀的拐子,怎么会丢孩子!”
赵方平忙岔开话头:“那以后就让那小娘子跟着我们?”
“口粮够吧,至少给她带到京城去。”
赵方平点头如捣蒜,“够!她一个小娘子也吃不了多少,咱每人少吃两口就匀出来了。”
“明日路上我多寻些野菜野果,饿不着的。”兰婶默默盘算。
杜槿与赵家人通过姓名,慢慢熟识起来。
原来当下正处于大夏朝京西道沅州地界,众人皆是从北边凛国逃难而来。
世间北大凛、南大夏,原本二国分立,划江而治。两月前,南夏朝于河东道大败北凛五十万大军,攻入其都城,将北凛皇室屠了个干净,一统南北。夏朝皇帝还发布政令,纳北凛难民,迁北民入夏,补充大夏人丁。
北国一向苦寒,今年又遇饥荒,赵家人便打算借此机会迁到南方,在大夏京城邺都落脚。
如今自夏凛边界起,京西道、江陵道、兴元道一路往南,官道上皆是自北方逃来的流民。与赵家同行的浩荡荡两三百人,都准备去京城邺都安家,沿途还有不少百姓陆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