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太子今天被救赎了吗_灼花盈树【完结+番外】(69)

  鲁献明被勒住脖颈,说话喘不过气来:“卑,卑职说的都是实话,此事和太子的舅舅贺大人有关。”

  “我舅舅?”太子一懵,忙让谢元茂速速松手先听他说完。

  谢元茂撒了手,鲁献明瘫坐在地上喘气。

  缓了缓,鲁献明慢慢道:“殿下明鉴。那摩鲁表面归顺朝廷,实则是纪王的人!他奉纪王之命,让族人经营西域香料和毛织,货物全都卖给贺大人。后来纪王入天牢,故意断了贺大人的货源,逼得贺大人不得不向陛下求情。”

  鲁献明又从怀里拿出几封书信:“不止如此,冯敬持和董都护也多次向陛下递折子,一定要纪王同来御敌。这些便是纪王与他们互通的书信证物!纪王早就算计好了,若太子再不压制他,只怕将来悔之晚矣。”

  内侍将书信呈给太子,太子看后冷汗从额头淌下来。

  他认得萧远的字,咬牙切齿说:“好一个老三!竟敢戏耍孤,孤险些中他奸计。”

  “夜袭一事不必再议,孤绝不能让他再出风头。”太子颤手攥紧密信,气得指节发白,“鲁献明!你揭发有功,今夜随孤同往,回京之后,孤定要重重赏你!”

  一听见自己也要去,鲁献明腿都软了,又不敢不从,硬着头皮爬起来拜谢:“能随殿下出征,乃献明之荣幸。”

  一旁,谢元茂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当夜,萧远和太子一起带兵突袭敌营,因势力不同,士卒们自然而然地划分成两支骑兵队。

  边疆的晚上比白天寒冷得多,呼啸的北风吹动黄沙,天上飘落大朵大朵的雪花。

  胡人时常挪动驻扎的地方,鬼知道萧远怎么摸清对方位置,就好像他早就在里面安插了眼线。

  太子骑乘一匹灰色战马领兵,夜里他的马很不显眼,坏就坏在他那披风上。

  鲜艳如火的猩红色叫太子比所有人都显眼,旁人一眼望过去,第一眼看见的一定是他。

  吕善嵘劝不了太子,只好命亲卫们前后左右护卫他,鲁献明也混在其中想借太子的兵力保命。

  萧远带队在前面探路,把后面安全的位置留给了太子。饶是如此,太子也冷汗涔涔不敢骑得太快,于是两人的骑兵队逐渐拉开距离。

  萧远满面肃杀,带队绕到敌军后方,一声令下,三千铁骑喊出震天的厮杀声杀进敌营,马蹄卷着雪花扑向熟睡中的敌人。

  敌人吓得四散奔逃。

  萧远心里却猛地一沉,数目不对,敌军的营帐太少。

  几乎是同时,后方的吕善嵘撕心裂肺地大喊:“不好,太子中箭了!有埋伏!”

  萧远瞳孔骤缩,就见无数执着弯弓的黑影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和他的三千铁骑团团围困。

  萧远的退路断了!

  第52章 牵挂

  兵卒乱作一团时,鲁献明转着眼珠子暗暗盘算,突然一抽身下战马,拼命向敌军反方向冲出去。

  他一路纵马狂奔,并没有逃回交河大营,而是日夜兼程赶回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待鲁献明赶到京城时,已是数日后。

  他风尘仆仆,跪在宁王的书斋里,详细禀报了太子的死讯。

  想起战场上太子脖颈中箭那一幕,鲁献明难掩兴奋,比划着自己的脖颈道:“殿下,千真万确,卑职亲眼看见那支箭插在太子脖子上。他绝无可能生还。”

  “此话当真?”宁王猛地起身,手上茶盏啪嚓一声掉到地上摔得粉碎,热腾腾的茶水也溅了一地。

  可宁王浑然不觉,双肩抑制不住地颤抖,反复问鲁献明:“你当真亲眼看见他中箭了?”

  那时战场混乱,鲁献明其实也没看见太子咽气。

  但他还是拱手道:“殿下,卑职确定他活不了!不止如此,卑职还遵照殿下吩咐,把纪王突袭的消息传给托格鲁尔,这胡人果然叫纪王中了埋伏。想来太子和纪王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会传回京城,届时东宫便是殿下囊中之物。卑职要提前恭贺殿下了!”

  宁王仰头大笑:“天助我也!献明啊献明,你是本王的头等功臣!”

  院子里,北风将最后一片枫叶吹落,孤零零的枯叶落入泥地,很快被积雪覆盖,仿佛萧远和那几千将士也将埋骨于荒凉的边塞,再也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了。

  凛冽的寒风刮过京城的土地,将护城河冻上一层厚实的冰。

  大清早,城门卫兵站在角楼上打了个哈欠,嘴还没合拢,便听见城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白茫茫的雪地上,有个兵甲狂奔而来,快到城下,他抬手冲城楼上卫兵亮出令牌,焦急大喊:“军令在此!速速打开城门,我有要事奏请陛下!”

  沉重的木门伴着吱呀声缓缓打开,他马不停蹄冲入城内,百姓和车马统统避让。

  有些百姓正在小摊边买过年用的红灯笼,听见马蹄声,应声张望。

  一个小伙也好奇地伸长脖子去看:“都快过年了,这卫兵什么事这么急?不会是西北那边出事了吧?”

  其他人一听,也都议论起来。

  这时候,孟薇正捧着一叠纸坊新做的草花纸,打算送给即将出阁的孟娥留作纪念。

  她刚行至花厅,便与急匆匆迎面而来的孟良撞个满怀。

  亏得阿橙眼疾手快,在她身后扶住,她才没摔倒。

  草花纸撒了一地,孟薇还没说什么,抬头就见弟弟原本鲜活爱笑的脸血色尽失,唯独眼圈红红的像是才哭过。

  她吓了一跳:“阿良,你怎么了?”

  孟良呜咽着哭出来:“二姐姐,纪王出事了!”

  孟薇脑子一片空白,声音抖得厉害:“殿下出什么事了?”她这个弟弟最敬爱萧远,绝不会拿他的生死说笑。

  孟良哭道:“禁军的朋友告诉我,纪王和太子失踪了,交河大营已遣来驿卒禀告陛下。二姐姐,我不相信!纪王勇武过人,他怎么会出事?这消息定然有误,纪王不会有事的对不对?”

  孟薇脸色惨白地呆在原地,不敢相信那人真的遭遇不测,他明明答应过她一定会回来娶她的。

  边疆出事的消息很快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传开来,百姓们几乎无人不知,就连孟老夫人也担心胡人打进京城来。

  期间,陛下派了钦差去找人,他虽厌恶萧远,但太子却是他心头肉。

  可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半点二人的音讯也没有。

  偏偏这时候,康道怀和一帮老臣劝陛下另立储君,比如立二皇子宁王。

  陛下疼爱太子,不见爱子的尸首无论如何不肯应允,倒是命人先昭告了萧远的死讯。

  孟薇在衙门外看见萧远战死的讣告时,北风裹挟着大雪落在她肩头。

  她身上只披了一件单薄的斗篷,冷风从领口灌进去,她呆呆站在讣告前整个人没了生气。

  萧远不会死的,这些都是陛下敷衍人的鬼话!

  陛下根本没有倾力搜寻他,说不定只是边疆的风雪太大,叫他迷路了。

  可说是这样说,孟薇心里也茫然。这段时日,她四处奔走找人打听萧远的下落,也曾筹钱雇人私下去寻他。

  时至今日,她依然没有萧远的音讯。

  孟薇拖着冻僵的身子往回走,她不会眼睁睁看陛下放弃搜救萧远的,一定还有办法找到他。

  石老伯在街对面认出孟薇,匆匆跑来:“孟东家!哎呀,老朽找了好些天。老朽有要事告诉东家,还请东家随我去桃花巷细说。”

  桃花巷是翁须斋对面的巷子,石老伯住在里面。

  孟薇惦记萧远,想改日再去,奈何老伯连连作揖央求,只好随他去一趟。

  石老伯在前引路,桃花巷不算长,走到尽头,左右各一排青砖瓦房。

  石老伯走到左边三间瓦房前,这三间屋子相连。*

  他摸出钥匙,打开中间堂屋门上挂的大锁:“孟东家大约也听说纪王出事了,不瞒你说,其实老朽是殿下的仆从。殿下留了些东西在屋子里,离京前嘱咐老朽,若他回不来,就代他把东西交给东家。”

  一边推开门,他又一边叹道:“这些东西全是殿下的军功赏赐和先帝在世时的恩裳,还有一些是殿下每年生辰时,太后娘娘的恩赐。殿下为东家筹谋之周全,老朽看了也不禁感叹啊。”

  孟薇呆呆看他,那铺面是萧远的?

  她心乱如麻地站在门口,往屋里看了一眼,当即愣住。

  木架上整齐摆放着颜色纹样各不同的绫罗绸缎,地上码放的大箱子倒是盖着,但石老伯打开离她最近的一只,里面赫然堆满了金银珠宝。

  孟薇再看墙边柜子,整齐码放一排排金元宝。

  三间瓦房,每间都如此,唯一古怪的是里面还摆了一口雕工考究的棺材。

  孟薇来不及细想,欣喜无比,本来还担心手里的钱财不够找人救回萧远,有了这些一定够了。

  石老伯又走到柜子前,打开抽屉拿出一张文书,叹道:“这是铺面的房契,殿下买下它时,曾和原主人说是买给心爱妻子的。现如今,老朽把它交给东家,也算是了了殿下的心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美强惨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