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城阳公主_泠泠弦月【完结】(23)

  李仪是嫡出公主,又是太子的孪生妹妹,后宫嫔妃自然不敢对她不敬,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恃强凌弱,人性的本能。

  李仪也不想过多纠缠,“既然如此,两位可还有其他事?”

  韦昭容悄悄看了眼一脸漠然的武媚,暗自咬了咬牙,冷声说道:“无事,城阳公主,我等便先行告辞了。”

  说完,她便带着宫人匆匆离开了。

  目送她们渐行渐远,李仪刚转过身就听见武媚的声音响起:“多谢城阳公主。”

  虽是行礼的姿态,却不卑不亢。

  未来的一代女皇竟向自己低头道谢,这李仪可有点受不起,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若无其事地笑了笑:“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武才人心性如此坚韧,着实令我敬佩,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就跪地求饶遂了她们的意了。”

  也正是因为她这份坚韧不屈,才让李仪动了出手相助的心思。

  那俩女人毫无作为,只会争风吃醋恃强凌弱,又怎能向她们臣服。

  “人若没有骨气便挺不直腰杆,便只能任人欺凌,永无出头之日。”李仪兀自感叹了一番,在武媚的沉默不语中,她带着李微一同离开了。

  李仪没有再回头,她不曾看见武媚还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她的身影。

  武媚默默在心底记下了这个名字:城阳公主李仪。

  入宫多年无人赏识,这是第一次有人赞许她的心性坚韧,旁人只道她不懂得屈服,空有一身傲骨而无用武之地。

  踽踽独行,终遇知心。

  第20章 人间四月(六)

  四月下旬,连着下过几场雨之后,天气骤然炎热起来,特别是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头皮发烫。

  听说今日没有朝会,又听说皇帝老爹食欲不振,李仪便命人煮了碗去热降火的绿豆汤,在午膳时亲自送去立政殿,顺便……蹭顿饭吃。

  笑话,皇帝的膳食是整个皇宫里最好的,谁能不惦记一下呢。

  李微要练字,所以没有同去。

  到了立政殿前,恰好看见李治也来了,他手里还拿着一本奏章,看了看阑珊手里提着的食盒,李治不免打趣道:“十六,今日又给阿爹做了什么好吃的?”

  自从李仪回宫,便整日变着法子给李世民送吃的,唯恐他饿坏一样。

  李仪摆了摆手,“一碗绿豆汤而已。”

  其实这玩意很寻常,并不稀奇,只是李仪暂且想不到别的了。

  两人谈话间突然看见殿前站着一个人,顶着烈日背脊挺得笔直,站在那一动不动,走到近前一看才见是才人武媚。

  “太子殿下,城阳公主。”

  她开口向李仪两人问安,不知为何,声音听在李仪耳中有些虚浮。

  细细一看,便能发觉她额前渗出的细汗。再看她紧攥在手里的手帕,似乎也湿了不少,像是此前不停地在擦汗所导致的。

  李治这次没有再漠然视之,他好奇问道:“武才人为何在此?”

  武媚面无表情地低着头,声音亦是平静:“回太子殿下,是圣人召我前来,但立政殿的宫人说圣人在休憩,不得打扰,便让我在此处侯着。”

  李仪抬手放在额前挡了挡头顶刺眼的烈阳,顺势问道:“你在这站多久了?”

  “约摸一个时辰。”

  “这么久?”李仪颇为惊讶,下意识与李治对视一眼,而李治也微微皱起了眉。

  正午的阳光最是毒辣,李仪就晒这么一会都觉得头皮隐隐发烫,武媚在太阳底下站了两个小时,竟然还这么沉静如水不骄不躁,这定力让李仪都佩服。

  不过既然是皇帝召见,武媚肯定不敢随意离开,而立政殿的宫人又不让她进去,她肯定也不敢擅闯。

  这么一想,着实为难。

  李治转向守在殿前的宫人,眸光微沉,但说话还是那般轻柔温和:“既然是圣人召见,尔等为何不让武才人进殿等候?”

  立政殿这么大,阴凉的地方多的是,让人在太阳底下站着显然是有意为之。

  为首的女官紧张地低着头,眼睛眨了又眨,许久才支支吾吾地回道:“太子殿下,因为圣人还在休憩,怕让武才人进殿会惊扰圣人,故而……”

  她也说不下去了。

  再看武媚,她仍是一脸平静,似乎早已受惯了这种对待。

  她并非出身世家大族,父亲也早已去世,身后并无可依靠的人。入宫以来,虽不似其她嫔妃那样常年遭受冷落,但荣宠不及徐充容,后宫嫔妃大多像韦昭容那样瞧不起她,连后宫女官也是如此势利眼。

  身在后宫,没有子嗣,没有家族依靠,没有君王的宠爱,身份地位一文不值。

  即使已经看穿女官的小心思,但李治并无半分恼怒,只是口吻略带斥责:“武才人是后宫嫔妃,尔等怎能对她如此不敬?别忘了,圣人向来最是厌恶后宫的勾心斗角。”

  “殿下教训得是,奴才知错……”

  面对女官的认错,李治也没有再多计较,回过头对武媚轻声道:“武才人不妨随我们一同进殿,若是扰了圣人有我来担责。”

  武媚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要是放在平日里,没有人会理会她,原本以为还要在这站很久。

  李治走在前头,而她刚要挪动步伐腿脚便突然发软,旁边的李仪伸手扶了扶她,武媚这才重新稳住身形。

  站得太久,身体有些虚脱,李仪扶了一下之后武媚便恢复正常。

  李仪什么话也没多说,与武媚并排而行。

  武媚先是抬头看了眼前面少年的身影,而后又用余光瞥了瞥身旁人,这两张相似的面庞,头一回让她在宫里感受到了温暖与认可。

  少年温厚儒雅,犹如春风,是她见过最温柔的儿郎。

  进殿之后,李世民刚好醒来,看见脸色有些苍白的武媚,他没有过多询问什么,而是指着不远处的书案对她道:“你先替朕整理一下这些古籍,今晚便留在立政殿侍奉。”

  武媚俯首应道:“是,陛下。”

  眼看着武媚转身走开,李仪心中又生感慨,李世民果然不是很喜爱她,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

  女子在古代果真艰难,纵使像武则天这样有雄才大略之人,如果没有李治,她也只能在寺庙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李仪将绿豆汤端给李世民,又与其叙了会话,见李治与李世民有政务商谈,李仪便没有在立政殿多留。只是刚走出立政殿,便见有位宫人急匆匆跑来,差点撞到李仪,所幸阑珊将其拦下,训斥道:“何事如此匆忙,连路都顾不得看?”

  宫人抬头一看是李仪,连忙赔罪:“奴才该死!只是奴才确实有万分紧要之事禀报太子,所以走得急了些,还请城阳公主恕罪!”

  东宫的事李仪本不该过问,但看这人如此焦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还是问了一句:“何事?”

  本不奢望一定能得到回答,但是这宫人没有犹豫便直接说了出来:“太子妃突发意外,血流不止,整个东宫乱成一团!腹中皇嗣怕是……怕是……”

  “什么?”李仪震惊得当场愣住,片刻过后赶紧让出一条道来,“你快进去禀报太子与圣人!”

  她本来想自己冲进去说,但是毕竟不了解情况,怕说错什么,所以还是让宫人进去告诉李治与李世民。

  不一会儿,就见李治匆匆忙忙走了出来。

  平日里他走路总是不慌不忙,保持着端正的仪态,此时却也顾不得许多,李仪在他脸上看到了罕见的焦急。

  李世民也跟着出来了。

  “九哥……”看着李治从面前走过,李仪担忧地唤了他一句,他没有回应,只匆匆看了眼李仪。

  几人一同赶往东宫,一路无言。

  李世民父子是迫切想知道王泠是何情况,所以只顾赶路,而李仪心里已经有底,王泠不会有事,但是孩子必然保不住。

  李仪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这可是李治的长子,还未出生就没了,他得遭受多大的打击。

  王泠与李治一同住在丽正殿,此时的丽正殿确实乱成了一锅粥,宫人们进进出出忙上忙下,见到李世民父子到来便通通跪倒一片。

  “十六,你随雉奴一同进去看看情况。”

  李世民到了丽正殿后,虽然也心急如焚,但是碍于身份忌讳他没有进内殿,只在前殿等候,让李仪一同跟了进去。

  一进门,便能闻到扑鼻而来的药味,还夹杂着一丝丝血腥味。

  殿内聚集了多名女医,几乎是整个皇宫里能来的都来了,看到李治赶了过来,女医们皆是战战兢兢跪地不敢起。

  “泠儿!”

  李治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床前,此时的床单被褥都已收拾干净,而床上之人紧闭双眼,脸色嘴唇都苍白得可怕,已然陷入昏迷。

  李治握住她的手,又唤了一声她的名字。

  跟过来的李仪见此情形,立马询问身边的女医:“太子妃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无性命之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