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让崔佑虔知道她哭了。
“福安公主……”
崔佑虔还是看见了李顺懿的眼泪,他慌乱地从怀中拿出自己的巾帕,刚递出去又觉得不合适,僵硬地停在半空。
李顺懿最终还是接过了那方巾帕,没有擦,只是攥在掌心。
“关于我姑母之事,我已知道真相。但我想和公主说的是,我和公主的想法一样,冤冤相报何时了,那是上一辈人的事情,本就应该在他们那里终止,并不应该牵连到我们身上。”
“福安公主,我想娶你,并不是因为你是公主,而是因为……因为你是真正让我动心的女子。”
崔佑虔不知该如何和李顺懿去说,他见到她时,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他出身清河崔氏,自小便见过各式各样的女子,李顺懿身上有他前所未见的干净澄澈,这种干净与澄澈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忍不住想要靠近。
他的父亲常说,他是清河崔氏的贵子,不能天真任性,不能胡作非为。可他根本就不想做什么清河崔氏的家主,只想做一个仗剑天涯的侠客。为此他常常被父亲打个半死。
他的父亲教授他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谲之术,他都能学会,可他厌恶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他觉得崔佑虔在一点点死去,活着的只是清河崔氏的一个符号。
他讨厌那些因为清河崔氏才靠近他的女子,他讨厌她们带着目的的试探,他讨厌她们总是将自己出自哪族哪氏、是朝中哪位官员的女儿挂在嘴边,他讨厌她们惺惺作态故作矜持,讨厌她们让他本就虚伪的生活更加虚伪。
在遇见李顺懿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有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来自清河崔氏,只是因为他是崔佑虔。
有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的尊贵显赫,而是他年少轻狂、恣肆张扬的另一面。
“我知道公主在顾虑什么。昔日女帝登基时,重用曾经弹劾过她的上官氏的孤女;女帝诛杀了大半李氏皇族,李氏皇族复位后,仍然重用出自女帝一族的伍相,才得中兴之治。人与人之间的恩怨说不清道不明,但我用我的生命,用崔氏全部的荣耀向公主保证——”
“不管公主是否嫁我为妻,我都会永远忠于你,忠于陛下,忠于大昭。”
崔佑虔蹲下身子,单膝跪地,将上半身倾向李顺懿,低下自己的头颅。
这个姿势,与他们初见时,李顺懿为崔佑虔戴上花环时的姿势一模一样。
李顺懿颤抖地伸出指尖,触到了崔佑虔的发顶。
一墙之外,李宣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这下陛下心中应有决断了吧。”
“随他们去吧……”
他与崔氏之间的恩怨,到此为止吧。
“若是崔佑虔敢对福安不好,朕一定不会放过他!”
“不要说陛下不放过他,臣也必然不会放过他,崔佑虔要是敢让福安受半分委屈,臣直接提剑杀到清河崔氏的祠堂去。”
“清河崔氏可不好惹,你为我们家这么拼命啊?”李宣调侃道。
“当然。”李琅月道,“怀风深陷囹圄,意欲自尽时,是陛下冲入诏狱之中,醍醐灌顶地将他骂醒。如果不是陛下,臣……怕是已经失去他了。”
李琅月对李宣,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陛下之恩,臣与夫君铭感五内,愿为陛下驱策,永远忠于陛下、忠于皇后、忠于福安公主和小皇子。”
李宣知道,李琅月说的是实话,也是为了让他放心。
“沈不寒行事,有时的确让朕感到可怖,他一念成圣,一念成魔,皆只为你一人。但朕也从未疑心于你。你我是患难之交,生在皇室,其中酸楚无奈,唯你我知道。”
李宣相信李琅月能明白他的顾忌。
“臣知道。所以,臣想向陛下讨一个恩赏。”
“你想要什么恩赏?”
-----------------------
作者有话说:李琅月沈不寒、李顺懿崔佑虔这两对CP都是天生一对。
李琅月沈不寒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都是高敏感人格,因为坎坷遭遇,都有一点不为外人所知的疯。他们都需要伴侣能够细腻体察对方的心思和情绪,理解对方困境中的种种不易,是依偎取暖的小苦瓜,也是齐头并进的天才,绝配!
李顺懿崔佑虔都是人生比较顺,心思都很干净的那种。一个年少轻狂,一个天真无邪,绝配!
注释:“昔日女帝登基时,重用曾经弹劾过她的上官氏孤女;女帝诛杀了大半李氏皇族,李氏皇族复位后,仍然重用出自女帝一族的伍相,才得中兴之治。”参考武则天启用上官婉儿,唐宪宗重用武元衡为相讨伐藩镇。
崔佑虔不是忘本,而是这是他能为家族、为自己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第110章 任平生
“你想要什么恩赏?”李宣问李琅月。
“女帝之长子,也就是大昭孝敬皇帝,生前并没有留下子嗣,臣恳请陛下将臣过继到孝敬皇帝名下,认孝敬皇帝为七世祖。一来让臣聊表孝心,为孝敬皇帝供奉香火;二来认孝敬皇帝坐七世祖,臣在皇室谱系中,也不算乱了辈分。”
按照辈分,李琅月过继到孝敬皇帝名下为七世孙后,依然与李顺懿是同辈。
“怀风已和沈家断亲,便早已不是沈家人,臣也恳请能否出面和我师父所在的苏家商谈,让怀风过继到苏先生名下。”
孝敬皇帝是大昭女帝的长子,还在太子位上便不幸早逝,生前无子,是死后被追封为的皇帝的,不算真正的皇帝。
李琅月提出过继到孝敬皇帝名下,就是像朝野昭示,她虽受封长公主,拜天下兵马大元帅,但绝无夺储之意。
她让沈不寒过继到苏先生名下,一方面是进一步和沈家与李穆划清界限,另一方面——先前有不少人谗毁李琅月有夺储之心,是因为猜测沈不寒已然和家族断亲,以沈不寒的身份,大概只能入赘皇室,李琅月并未出嫁他家,就是为了夺储。
按照大昭律令,如果是招收赘婿,女儿也可以继承家业。
李琅月将沈不寒过继到苏先生名下,便是摆明了要嫁到苏家,而不是让沈不寒入赘,也意味着她和皇位不会有半分关系。
“德昭,我说了,我从未疑心过你。”
“陛下的苦心我都明白,只是——我再也不想让任何别有用心之徒有可乘之机了。”
“你是不舍得沈不寒受人非议,还是真不打算做我的女儿?”
“陛下说笑了,怎么还想着占我便宜呢!”
李琅月轻笑出声,笑着笑着,唇边的弧度又染上了几分酸涩和悲凉:“其实不管是我出嫁还是他入赘,对于我们二人来说,都只是表面的形式,没有任何意义。我之所以选择出嫁苏家,只是因为,我想成为我师父和师娘的女儿。”
不是儿媳,而是女儿。
“若有选择,我希望一生来,便只是师父和师娘的女儿。”
跟这个虚伪凉薄的皇室,没有半分关系。
“你真的想好了吗?你若真与沈不寒成亲,遇到的麻烦只会比现在更多。你们其实完全可以……”
完全可以不成亲,但是以夫妻的形式共同生活一辈子。
“想好了。没人比我想得更清楚。”李琅月抬眸眺望万里碧空,“太宗可以抢嫂子,高宗可以娶庶母,玄宗可以占儿媳。”
“我与他坦坦荡荡地相爱,堂堂正正的成亲,无害天道,无违人伦,又有什么不可以?”
*****
顺宁三年春,皇帝李宣下诏,将福安公主许配给神策中尉、清河崔氏家主崔佑虔。
与此同时,李宣下诏,将定国昭宁长公主过继到孝敬皇帝名下,为七世孙,长公主封号不变。右相沈不寒过继到忠国公苏贽舆与忠烈夫人名下为长子,但放弃了承袭爵位,忠国公的爵位由苏贽舆的子侄继承。
这是苏家最后的妥协。沈不寒和李琅月都能理解。
长公主与右相,福安公主与崔小侯爷的婚事,同定于四月初九。
另一边,赵蕙宁所出皇子李顺祯刚出世就被册封为太子,李宣大赦天下,然沈行立构陷当朝右相,伙同完颜雅谋害福安公主,被判斩立决,李婉音永囚宗正寺,完颜聚流放岭南,李荣、白慎行、锦珠等人暂押凤翔卫。
监察御史晏仲举护驾有功,擢为潮州长史,不日赴任。
皇帝对晏仲举的这一安排,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监察御史虽是八品,但好歹也是京官。潮州长史是六品,但潮州远在岭南,民风不化。这不是明升暗贬吗?护驾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还给人搞到潮州去?
晏仲举从京城出发时,李琅月给他派遣了暗卫,和沈不寒一起在城门外送他。
“潮州民风不化,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普及圣人之教。若你在潮州有政绩,等尘埃落定之后,自会将你擢迁。”
“多谢公主和沈大人。”晏仲举向李琅月和沈不寒深深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