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吹面不寒心上月_明月怀寒【完结】(39)

  “臣求陛下听臣一言!”

  “有什么话快起来说!”赵蕙宁见沈不寒如此郑重严肃,一时也是慌了神。

  “不,臣就跪在这里说。”

  沈不寒从怀中取出一本奏疏,双手捧过头顶。

  “这本奏疏上,详细记录了臣从齐王处追缴的赃款,还有一部分,臣现在暂时追查不到下落,但臣已经命令手下人日夜不歇地去查了。”

  “此次科举舞弊案牵涉到朝中不少大员,其中不乏贪腐之辈,尤其是裴松龄,抄家所得又是一【踏雪独家】笔巨款。”

  沈不寒又一连报了一系列账目,又呈上了自己的理财之策。

  李宣当然知道,沈不寒这大半夜地闯进宫来,不会只是为了向他呈上这么些流水账。

  李宣将奏疏合上,眸光凛冽如剑:“你到底想说什么?”

  “臣想说,这些钱财加起来,足够支撑神策军和河西军两到三年的开支。”

  “所以呢?”

  “不要两年,只要给臣一年。臣一定可以拿回西北十州!”

  沈不寒对着李宣重重叩首,只这一下,玉砖上便已洇开了赤色血痕。

  西北十州原属于大昭,但百年前,西戎趁着大昭境内藩镇作乱之际,吞并了西北十州。

  西北十州地势险要,谁拥有了西北十州,谁便占尽先机。

  丢掉了西北十州的大昭,时时刻刻都感觉西戎在头顶悬了一把剑,稍不留神就会刺下来。

  拿回西北十州,是元德帝的毕生梦想,李宣也一样。

  “若是不能呢?”

  “臣愿意立下军令状!”

  沈不寒抬首,眼中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孤绝。

  “若是不能,臣当自刎于玉关之外,以项上人头祭我大昭旌旗!”

  “你的命值几个钱,朕要你的命做什么?”

  李宣搂着满脸的忧色的赵蕙宁背过身去,不再看沈不寒,语调极尽冷漠。

  “和亲一事是公主的决定,你来求朕没用。”

  “可是她根本就不是去和亲的对不对!”

  沈不寒膝下的青玉地砖沁着刺骨寒意,可他的喉间,却似烧着炭火一般。

  他伸手拽住了帝王龙袍的一角:“她是去西戎做暗桩的……对吗?”

  李宣和赵蕙宁闻言,身体同时不受控制地轻颤。赵蕙宁更是因慌乱,急促地去握李宣的手,连指尖都在发颤。

  沈不寒知道,他猜对了。

  沈不寒猜过李琅月执意去西戎和亲的各种可能。

  或是被他和大昭伤透了心,恨不能从此天涯两端,再也不见。

  或是要逼他就范,打碎他自卑怯懦的壳,抛却所有世俗生命的束缚,要他直面对她的心。

  直到不久之前,沈不寒才知道李琅月,是利用了和亲,为师父和他翻案。

  可是翻案之后呢?明明他已经表明了心迹,明明往昔冤案马上就要得以洗雪——

  可李琅月绝口不提和亲一事,到此为止……

  她不提,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她还是会去和亲。

  可她到底为什么非要去和亲?

  无数的可能在沈不寒脑海中建立,推翻,建立,推翻,如同钝刀割肉,无尽磋磨。

  直到沈不寒得出暗桩这个答案。

  沈不寒跪着膝行至李宣和赵蕙宁跟前,猩红的眼眶已是蓄满了泪水。

  “和亲公主,红颜薄命。可敌国暗桩,更是百无存一!公主视陛下为至亲,甘愿赴汤蹈火!可陛下又怎能……怎能眼见着公主身赴险境!”

  沈不寒双唇颤抖,喉头像是堵着要将人炙作灰烬的岩浆。几乎是逼着自己,将剩下的话全部说出口。

  李宣面对沈不寒泣血啼霜的质问,一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应对。

  李琅月暂时不可能把实情告诉沈不寒,那这些只可能都是沈不寒自己猜的。

  以沈不寒的才智,他究竟猜到了几分,李宣完全没有把握。

  “陛下,臣愿用性命向陛下保证,西北十州一定会是大昭的,只求陛下……能回拒了西戎的和亲……”

  “沈不寒,你愿意打仗,不代表我大昭万千将士愿意!你不怕死,不代表其他人不是血肉之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捐躯赴国难,本就是将士该做之事!”

  “自以为是,朕同你说不明白!”

  李宣一把甩开沈不寒。

  沈不寒依旧没有起身,固执的匍匐在地,以额触地,拼尽气力地苦涩恳求,如困兽犹斗。

  “求陛下开恩!”

  地砖上传来沈不寒阵阵沉闷的磕头声。

  “明日还有早朝,朕没有时间和你在这里耽搁。给朕滚!”

  李宣不再理会沈不寒,将沈不寒递上的奏疏无情地丢弃在沈不寒面前,拉着赵蕙宁转身朝后殿走去。接着,又吩咐人将沈不寒赶出殿去。

  李宣身侧的大太监胆战心惊地走到沈不寒跟前。

  “中尉大人,您也别为难小人。”

  “明白。”

  沈不寒自嘲地从地上捡起奏疏塞入怀中。

  果然,天家无情。

  沈不寒没有直接离开,跪到了紫宸殿前。

  宫灯次第熄灭,唯有如练月光洒落在玉阶上,伴着呜咽的风雪,凝了满地霜。

  六年前,李琅月一路疾驰回京,连闯宫门,也是跪在这个地方,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太监回去和李宣回话后,李宣揽着赵蕙宁的肩,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都说慧极必伤,这两个人,都太聪明,又都太执拗了。”

  赵蕙宁心下不忍:“沈大人方才质问陛下的样子,和当年德昭满含血泪,替沈大人质问先帝的模样,简直如出一辙。”

  “他俩……从来都不是普通的爱人。”

  “那是什么?”赵蕙宁问。

  “是同根而生,一体两命。”这是李宣的评价。

  “那妾和陛下,是什么样的爱人?”赵蕙宁又问。

  “我只想和你做普通的爱人。”

  李宣在赵蕙宁的唇上落下缱绻一吻。

  “我们就是普通的夫妻,只求相伴相随,朝朝暮暮,守着我们的孩子,平平安安无病无灾地白头偕老,一起看每一个日升月落。”

  如李琅月和沈不寒,实在太痛太苦,也太累了……

  沈不寒静静地跪在冰凉的玉阶前,反刍着李宣方才说过的每一个字。

  李琅月是一个执念很重的人。

  西戎之地,到底有什么她放不下的执念……

  沈不寒从皓月当空一直思索到天边隐隐泛白,将李琅月和李宣每一个言行的细节都掰开揉碎地想。

  终于,在天色将亮之前,沈不寒等来了李宣的一句传话。

  传话的太监对沈不寒道:“沈中尉,陛下让奴婢给您传句话。”

  “陛下说,您的确很了解定国公主。但您也必须记住,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定国公主的人,是她自己而不是您。”

  “多谢陛下,劳烦您了。”

  沈不寒对来传话的中尉道谢,撑起跪僵的半边身子起身,从怀中拿出银两塞到传话太监的手中。

  他连夜入宫无非两个目的。

  一赌李琅月目的何在,从李宣的反应来看,他赌对了。

  二赌李宣是否顾念旧情。

  倘若李宣还顾念着昔日情谊,要么就此收手,另做打算。要么给他只言片语不至于将他完全蒙蔽在鼓里。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李琅月的人是她自己……

  李宣传这句话给他到底什么意思?

  他一定是还遗漏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

  -----------------------

  作者有话说:小沈破案ing

  加更结束,明天休息一天[红心]刚好学校有一个中唐藩镇相关的讲座,想去学习一下。

  我也想加更,想要多多的收藏评论营养液给我一点写文的动力[比心][红心]

  第35章 洗雪冤

  沈不寒赶回骆府的时候,李琅月已梳洗完毕,熹微的晨光洒在她的脸上,镀上一层浅浅的金粉,气色看着比前几日好了不少。

  “昨晚睡得怎么样?”

  “很好。”李琅月浅笑盈盈地望着沈不寒,“我们一起进宫吧。”

  “好。”

  李琅月握着沈不寒的手,一起登上了前往宫中的马车。

  这一天,他们都等了太久太久。

  终于,等来了浮云散尽,天光大亮。

  ******

  顺宁二年,定国公主因知贡举发掘左相裴松龄一党舞弊,又因查办科举舞弊案,查出了六年前苏贽舆兵败案背后的惊人真相。

  一篇由定国公主李琅月亲笔撰写的文章《洗雪书》,旦夕之间,传遍了整个圣都。

  其文沉郁顿挫,血泪交迸,读者无不凄怆摧心,肝胆俱绝。

  这篇文章,完全承袭了一代文宗鸿儒苏贽舆的文风,却是为苏贽舆翻案伸冤而作,文中从苏贽舆辞做太子太傅开始,详细记述了废太子李铭蒙蔽圣听,构陷忠良的全部始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