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穗冷冷道:“本来你们这样妄议主子,都该打二十大板发卖出去的,念着我娘有孕在身,且免了你们的板子。不过心中不敬主子的人,我家也不要。”
她看向许妈妈:“许妈妈,你去找个牙人过来,将她发卖了。她心中还算有规矩,见着别人不守规矩也知道避开,就罚她两个月的月银。”
许妈妈应了是,叫了两个小厮将那多嘴的婆子给绑了起来,她张嘴要叫,也不知道许妈妈从哪里拿出一块破布塞到了她嘴里。
另一位婆子心有余悸,连谢香穗都忘了谢,趴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香穗气得也不找柿子饼了,她问了许妈妈那个婆子的名姓籍贯之类,要回去找她娘要身契去。
她面色阴沉地踏出灶房小院,心中憋着一股闷气无处发泄,真是不省心,偏在这个时候生事。
香穗出了灶房小院,脑子里一直就在想怎么跟她娘说这事儿。
猛然间,她眼珠一转,寻思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然后就故作生气,怒气冲冲地朝着主院方向快步走去。
终于来到了主院门前,她一阵风似的直接进了堂屋。
正在屋内喝茶水的马氏听到声响,赶忙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看着脸色不太好的香穗,关切地问道:“穗儿,怎么了?怎么气成这般模样?”
说着,马氏急忙走上前去,一把拉住香穗的手。
香穗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浅笑,但话语间仍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阿娘,我刚才去灶房,灶房院里有个粗使婆子竟敢对我出言不逊。对主人家不敬,我实在忍无可忍,当下就吩咐许妈妈将她发卖出去,现下,我来找阿娘来拿她的身契。”
马氏听后眉头微皱,追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她怎会如此大胆对你不敬呢?”
香穗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阿娘您就别再追问了,不过就是灶房里的一个粗使婆子罢了。而且啊,这人还是之前知县夫人陪嫁过来的,平日里仗着这点背景就嚣张跋扈得很!
像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下人留在府里纯粹就是个祸患,倒不如趁早打发走,省得日后再生事端。
咱们家如今仆从众多,整日无所事事,不是扎堆躲起来闲聊瞎扯,就是偷懒耍滑。依我看呐,卖掉一两个也好让其他人都警醒警醒,不敢再肆意妄为!”
香穗说得头头是道,马氏竟然觉得她说得很在理,对香穗不敬,马氏不能忍,她马上进了东里间,不一会儿就拿出一叠卖身契出来。
她将这些身契递给香穗,“你找找看,是哪个人。发卖了也好,不跟咱们一心的人,留着浪费粮食。”
马氏嘟嘟囔囔坐在一旁看着香穗找身契。
香穗自导自演了一出戏,从马氏那里拿出来那个婆子的身契,她收起来塞到腰间挂着的荷包里。
走到门口对绿竹吩咐,“你去给许妈妈说一声,找到了人牙子,来找我拿身契。”
绿竹领命去了。
香穗坐回马氏旁边,“阿娘,那婆子不单对我不敬,她还说了一点儿,咱们不该将私塾设到内宅里面。”
当初他们在村里的时候,也是常常出门做事的,男子女子地里头都是人,她没有想到男女大防那一层。
香穗就说:“何夫子毕竟是外男,咱们都没有想到这一层,乾哥他定然也没有想到,才觉着将私塾设在他们院里方便石头。现如今咱们知道这样不妥,就将私塾搬到外院去吧?”
马氏轻轻点头,神情严肃地想了想,说:“大当家的整日不见人,外院诺大个外书房都没有人,不若让何夫子他们搬外书房院里去吧?”
先这样也行,总之先让何夫子搬出去。
“私塾可以设在外书房院里。之前听袁婶子说,外书房是男主子的地盘,何夫子不好住在那里,西南角挨着侧门有个院子,那里离外书房很近。阿娘,让何夫子搬去那个院子住行不行?”
马氏大着肚子不方便,就交给香穗来安排了。
这件事情来不及跟夏敞说,香穗自己跑过去跟何夫子说了。
何夫子当初也觉得将私塾设在石头他们院里不妥,可是当时大当家的没有异议,他就顺势住了下来。
如今看来是主家没有想那么多。
如今香穗过来跟他一说,他就明了,提早让石头跟舟儿散了学,他就去收拾东西去了。
石头他们院里的女使,青叶跟红蕊守在门口。
香穗问她们:“你们谁识字,帮着;两位小郎君收拾一些书本,笔墨纸砚这些。”
红蕊笑着走向前,“姑娘,奴婢识得几个字。”
香穗笑着打量了她一眼,对她说:“你带着青叶帮两位小郎君将东西收拾一下,搬到外书房的院里去。”
“是。”
红蕊当初跟着主子识过几个字,她以为新主人知道她识字之后,会重用她,满心的欢喜。
香穗吩咐完这边的事儿,就带着绿竹去了外院书房,书房院里西厢房空着,她吩咐外书房的女使赶紧收拾出来。
香穗尽力尽为,各院之间跑着吩咐他们收拾,天黑之前,便将私塾搬到了外书房,何夫子也搬去了西南角的小院。
依着香穗的打算,红蕊也是要发卖的,可是她找不到说给她娘听的理由,只能先留着她,等她娘过了月子之后再处理。
即便不处理,红蕊也是不能在石头他们院里待了。
香穗想着,等发卖了那个粗使婆子之后,她就将她安排过去做那婆子的活计。
一通忙碌下来,香穗又累又饿。
后院也无小事,不过是个碎嘴的婆子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事来,真是费脑子又耗费体力。
许妈妈跟灶房的管事妈妈她没有处理,算是给她们一次机会吧。
第128章 酿出清酒
发卖了那粗使婆子,没过两天,香穗就让许妈妈调了红蕊去灶房做粗使。
许妈妈再见香穗,眼中便多了一丝她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小心。
不大的小丫头,也不容轻视。
后宅的丫头婆子,剩下的本来都是些老实的,香穗果断地处置了几个人,他们刚刚要翘起的尾巴又都顺从地垂了下去。
这些都是当初知县家的下人,虽然他们握着这些人的身契,可不是自己挑的人总归不是那么顺从。
香穗从这一刻开始,便开始思考着该如何管理家中的仆从。
并不像袁婶子说的,按着家中的规矩管就行的,或许那些只是表面的。
现在她娘有孕,听女医说,产期大概在七月,还有小半年,这小半年的时间,她不能在家里瞎捣鼓。
只要他们不出幺蛾子,认认真真做事,这样就很好。
外面不安稳,听说朝廷发了诏书过来招安大当家,大当家没有给朝廷回信。
这时候看着风平浪静的,不知道朝廷那边在想什么招数收拾大当家他们。
一切没有尘埃落定,都只能求稳。
香穗拿去甜水巷的柿子饼,朱阿婆很爱吃,因而,她又拿了一些过去,“阿婆,这柿子饼吃多了对胃不好,你可不要多吃。”
“知道的,都知道,嘴里没有味道,就想吃点儿这种小食。”
今儿朱娘子教香穗选高粱,“西北境内有一种高粱酿酒比咱们这边的高粱好,那种高粱蒸出来软糯,酿出的酒,质优,口感好。”
香穗拿出她的笔墨,将朱娘子说的高粱外形等记了上去。
后面淘洗浸泡,都是香穗亲自上手做的,她认为只有自己亲自上手了,记得才快。
朱娘子教的很用心,煮好的高粱晾到什么程度放酒曲,酒曲该碎成多大的颗粒,她教得无比详细。
当香穗将酒缸封好的时候,满满的成就感。
就等着看她酿出来的酒,有没有朱娘子酿出来的好。
这等待的这些时日里,朱娘子告诉了香穗一个天大的秘密,蒸酒。
这个是朱娘子的爹在制酒的时候偶然发现的,将发酵好的高粱装进甑桶里密封好,甑桶上面放上一口铁锅里面装上凉水,开始加热。
甑桶都密封好,只留一个出酒的口,如此就能蒸出清澈的酒。
香穗看到的酒大多都是混浊的,朱家能制出清澈的酒,难怪……
四月里,香穗他们用一百二十斤高粱酿出了一缸清酒,朱娘子估了估,说,有六七十斤。
因着,这次是按照朱娘子教的步骤酿出来的,因而口感跟当初朱娘子他们酿的没有差别。
初次酿酒算是成功了。
酒被密封,放入了朱家小小的酒窖里。
朱家之前的酒坊也卖给了别人,好在她家还有个小小的酒窖,不然酒都没有地方存。
酿出来的酒,需得在酒窖里放上个一年,那时候酒的口感才是最好的。
香穗明白了。
就是要开酒坊也要等到一年之后,那这段时间,那她跟朱娘子学酿酒的这段时间,就先酿一些酒存放到酒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