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娘子干不了什么重活,酿酒的时候,都是她教,绿竹帮着香穗一起做。
他们也不多酿,每次就四十斤。挑选,去壳,淘洗,磨粉,上锅蒸,量大了香穗跟绿竹怕是吃不消。
酿酒是个力气活,以后开了酒坊还必须得找几个壮男子。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马氏的肚子如吹了气似的越来越大。
香穗跟着朱娘子学酿酒的同时,还兼顾着家里的她娘。
本来六月开始朱娘子要教她制曲的,香穗决定先以她娘为重,等她娘生了,她再学制曲。
这段时间,管事许妈妈也有变化,她不再跟以前一样,主子发话了她才做事。如今她也知道提前跟香穗进言了,她提醒香穗最好提前给马氏请好女医跟稳婆,免得到时候慌乱。
马氏刚有孕的时候,香穗也找过女医跟稳婆过来,现如今她听了许妈妈的建议,找了靠谱的女医跟稳婆,提前预订下了时间。
家中已经开始为马氏的生产做准备,夏敞又忙的不见了人影。
五月底,阳光明媚而炽热,临阳县内经过大半年训练的青壮,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
后面香穗才从马氏口中了解了详情。
原来,隔壁的县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集结了一支由乡民组成的队伍,企图效仿之前夏敞等人占领县城、降低赋税的举动。
然而,这支队伍成员良莠不齐,既有年事已高的老人,也有尚未成年的孩子。
面对这样一群毫无战斗经验,临时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县城的捕快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一网打尽,并关进了大牢之中。
更糟糕的是,县城的那位知县老爷大发雷霆,决定严惩这些闹事者以儆效尤。
他打算将带头之人押往菜市口斩首示众,以此来震慑其他妄图造反的民众。
就在这危急关头,带头人的儿子心急如焚,他深知他爹性命难保,于是匆忙带着两名同伴一路奔波来到了临阳,寻找夏敞求助。
当见到夏敞后,带头人的儿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恳求道:“夏将军,请您救救我爹!只要您肯出手相助,我们剩下那些没被抓住的人都愿意投靠到您的麾下,从此听从您的调遣!”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师爷不禁皱起眉头。
他凑到夏敞耳边轻声说道:“将军,此事恐怕不妥。且不说去救那领头之人风险极大,就算成功救出,得到这么一帮老弱病残又能有多大作用呢?依下官看,这笔交易实在不划算,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师爷不建议夏敞去救,夏敞想的是,他们占着这一座县城跟个孤岛一样,周围的县城都是他们的隐患。
现下,临阳已经被捋顺,生活井然有序,那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占一个县城,再派人过去训练屯兵。
这样到时候,他们的队伍又壮大了,面对朝廷军胜算也更大了。
夏敞召集了几位千户百户,商量过之后,定下了闪击隔壁县城的计划。
第129章 要生了
隔壁阳城县的知县是个头铁的,当夏敞带着大军突袭而来的时候,他反应迅速集结了捕快,衙役一起抵抗。
夏敞这次带过去的人,大都经历过那次与朝廷军队打斗,都是经过血雨腥风的,这次过来突袭阳城没有最猛,只有更猛。
个个都想立个战功,回头好得到封赏。这里面也包括程乾,他又年长了一岁,在大营里始终没有升到小旗。
之前没有升是因为没有机会,这次有机会他还升不上去,那就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了。
因而他这次非常拼命,一直勇猛地冲在最前面。
本来一两个时辰就能结束的战斗,因着知县带人抵抗,硬生生又拖了一个时辰。
他们步步紧逼,将阳城知县仓促间拼凑而成的抵抗队伍一点点儿逼到了衙门里头。
此时不到四更,大家还都在沉睡中,若是拖到天亮,必然会引起恐慌。
于是,夏敞招手唤来一名手下,命其站到县衙门前向里面喊话劝降。
那名手下拱手领命,他往前站了一步,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开口喊:“里面的听着,我们大当家……”
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夏敞长臂一挥,大手就挥去了那手下的脑袋上。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令那人接下来要说的话语瞬间噎住,戛然而止。他满脸委屈地转头望向夏敞。
夏敞双眼圆瞪,要笑不笑地口中喝骂道:“臭小子!你到底行不行啊?给我想清楚了再说。”
那人猛然想起自己刚才说的什么,嘿嘿一笑,“将军,将军,手下知错了。将军将手下的脑子拍清醒了,现下脑子里贼顺溜。”
说着,他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夏敞见状,微微点头,朝着衙门里方向一抬下巴。
再次得到命令,那人深吸一口气,再次扯开嗓子喊了起来:“里面的知县老爷,各位同袍听好了,咱们将军仁善爱民,乃仁义之人,行仁义之事。
咱们将军所为都是为了可怜的乡民,占县城,降赋税,让乡民们都能吃饱肚子。同样的,咱们将军最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惨状,况且这些血还是咱们同袍流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还望诸位好汉能够识时务,主动打开门走出来。咱们将军大人有大量,绝对不会胡乱杀戮无辜之人。日后,还得仰仗各位继续造福于民。”
喊了两遍,里面的人还没有回应,有那些暴躁的,就想冲过去强行破门而入。
被夏敞伸手制止了。
程乾跟严雄站在最前面,他们也紧紧地盯着对面牢牢关闭的大门。
现在负隅顽抗的应该只有知县一人,他们已经被围在小小的县衙里,已经形同困兽,没有退路可言。
大当家的不打进去,应该是还想用捕头这些人。
又过了一刻钟,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有两个人押着知县走了出来。
夏敞仰头,哈哈大笑,他大手一挥,有人过去接手了被押的知县。
同样的事情已经做过一次,再来一次就快很多,这边的人马迅速接手各城门,然后让人叫县衙里的文书都看管起来。
而后才开始处理知县。
当初临阳县的知县带着家当逃跑,他们倒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将他的家当拿过来做了军费。
这阳城的知县,兴许也有不菲的家当,他们占了县城,招兵是必然的,那他的这份家当就是阳城的军费。
有人领命带人去了县衙后宅,将知县的家人都绑了过来,后面自然是清点知县的家当。
趁着天还没亮,夏敞吩咐人将知县和他的家人都先押去清风寨关着。
夏敞火急火燎地从阳城赶回临阳的时候,马氏已经生了。
马氏比预产的时间提前了有十多天,虽然香穗提前约好了稳婆跟女医,马氏生产那日还是让全家都手忙脚乱起来。
香穗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可,大家正聊着天呢,她娘突然肚子就疼了起来,她还是吓得慌了神,不知道该做什么。
万幸当时袁婶子也在,且马氏有经验,她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就猜到自己这是要提前生产。
香穗一听,马上吩咐人去请稳婆跟女医过来。
香穗明显有些慌了,马氏就抽着肚子不疼的空,亲自安排生产前的准备。
一阵疼痛过去,马氏吸了一口气,交代袁婶子:“妹妹,穗儿小,难免慌乱。麻烦你去安排灶房的婆子烧好热水,布巾跟剪刀我都准备好了,红桃知道在哪里,让她拿出来去灶房用开水煮一下。”
“唉,好。”
袁婶子叫来红桃拿着马氏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去了灶房。
一听说夫人要生了,许妈妈也跑了过来。
马氏疼得额头隐隐冒汗,香穗回来在旁边急得不行,“阿娘,要不要去床上躺着?”
马氏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到生的时候,疼是一阵一阵的,等一下不疼了,我再站起来走走,到要生的时候再去床上躺着。”
香穗在旁边跟着着急,马氏只得给她找点儿事儿做,“要生的时候,耗费体力,你去灶房吩咐灶娘做碗面条来,娘吃了好有力气。”
香穗应了一声跑了出去。
许妈妈站在堂屋门口问话,“夫人,库房里还有个百年的老山参,要不要拿出来备用?”
马氏这会儿肚子正疼,她正忍着疼呢,就没有应许妈妈。
等那阵子疼过去之后,她站了起来,抱着肚子走了走,说:“暂时用不着,吃碗热面条就好了。姑娘年纪小,你在跟前伺候着。”
许妈妈恭敬应是。
被安排出去接稳婆的是九成,九成知道他家姑娘对他家夫人是多么上心。
他接到命令之后,赶着马车就出了门,而后,他狂抽马儿的屁股,不到两刻钟就将稳婆带了回来。
稳婆被领到主院的时候,还扶着主院的门框呕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