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芳芳进不得中院,只能站在门口的天井处候着。走来走去的医官们,长得虽不说多好,至少也是清白世家的子弟。
至少好过知树那个家伙!
昨晚知树得了颜如玉的令送她回家,两个人,一个坐在马车里面,一个坐在马车外面。
那个闷葫芦愣是憋了一路都没有说话。
到了家门口,她问他要不要进屋喝茶,他说不渴。
她又问要不要进屋吃口东西,他说不饿。
她没话可说了。
活似她家里养着恶鬼要吃人一般,知树连门槛都没跨过,急匆匆地扬鞭促马走了。
对着冷冰冰的屋子睁眼过了一宿,倪芳芳想得很明白,就不该肖想一些有的没的,还得全力以赴找个富贵公子哥嫁了。
一不做二不休,她立刻做了充足的准备,换上衣裳到太医局找桑落。
两个姑娘在天井里说话,尤其倪芳芳那娇俏的模样,顾盼生辉的眼神,立刻吸引不少小医士、医官们频频注目,也有与桑落相熟的又好奇的,走上前来打招呼。只是桑落还未弄明白谁是谁家的子弟,也只得简单地以姓名相称。
倪芳芳知晓桑落的性子是不喜打听的,她将食盒放在天井里青砖砌的台子上,打开食盒盖子,里面是一碟兔肉酥饼。烙得金灿灿的酥饼,饼皮上还撒了几粒翠绿的葱花,煞是诱人。
她先塞了一大块给桑落,剩下的再分给前来说话的医官们吃了。随意扯了几句话,就让众人记得她是个柔弱的孤女,平日靠着刺绣过活,还靠着桑落在丹溪堂帮忙。她也弄明白了这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是谁家的子弟。
桑落对此是佩服不已。有些人天生就适合与人交际,例如芳芳,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学术,例如她自己。
午时一过,倪芳芳也不过多的逗留,收了食盒冲着众人盈盈一福,走了几步,再浅浅一回头,天井里的几个年轻人连忙挥手。
待人走得没影了,桑落拍拍手中的煎饼碎屑,寻了一块胰子洗手再回到自己靠窗的位子坐下。不多时门口的小吏又来通传,说有人寻她。
她出去一看,竟是个眼熟的内官。
“桑大人。”内官上前来行礼,“几个月不见,想不到您步步高升,不知可还记得小奴?”
桑落想了好一阵,才记起来几个月前,这内官从胡内官那里得知她可以制作“玉字辈”蜡像,专门寻她定制了几十只,用来给宫里的那些内官陪葬。
“想起来了。”
内官将她带到角落,压低声音:“小奴这次想再买几个。”
“蜡像?”
“不不不,不要蜡的,要铁的、玉的、金的,都可以。”
桑落看着他,想起上次多做了几只“玉字辈”要送他时,他拒绝了,说等他需要时,就定一个金的,还要缀满宝石。这才几个月不见,就真需要了?
一提到“玉字辈”,桑落就想起昨晚的事,心底难免有些别样的滋味。
昨晚都如此这般了,隔着衣料她能察觉到他的亢奋,偏偏他就能忍住,她几次想要为他触诊,他也
拒绝了。
莫不是真有什么难言之病?不会是力不从心吧?毕竟吃了三倍剂量的药,又蛰伏那么久,多半是出了什么问题。
就算没有,忍了这么多次,也会得病......
想不到颜狗讳疾忌医,还是说他不想自己面前丢人?
内官见她走神,唤了几声:“桑大人?”
桑落回过神来,疑惑地问:“几个?”
内官眼神有些闪躲:“是,不知桑大人能给几个?小奴愿意出重金买下。”
“你要这么多个来做什么?”
“总归是陪人用的。”内官闪烁其词。
陪葬还需要用重金买那么多个?桑落愈发狐疑:“如今我入了太医局,不好再做这样的事。若是需要蜡像,可以让我爹做几个。”
内官不好再强求,只得悻悻而去。
又过了两日,临近天黑时,傅临渊如约而至。桑落拉着他上了马车,径直到了丹溪堂。
傅临渊被带到这么偏僻之处,心中也有些发慌。
倪芳芳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桑落取出一包药丸放在桌案上,这才开口:“傅大人这五日睡得可香?”
傅临渊吃了五日药丸,这五日都没有发皮疹,可算是睡了五日的好觉。可他不能这么说,否则将来势必要被她彻底拿捏。
“睡得并不安稳,只能说略好一些。”
“我送傅大人的‘不倒翁’可用得舒坦?”桑落问得很是直白。
一说这个,傅临渊就有些吃不消。
每日回家,家里的那个醋坛子李氏都要翻他衣裳包囊,以确定没有狐媚子留下什么东西。那日,他与桑落见过面后回到家中,李氏就在他包里翻到了这“不倒翁”。她顿时会错了意,四十来岁的妇人,握着瓷瓶羞涩地一笑,将他推倒在床榻上。
这下倒好,五日没有皮疹,李氏就厮磨了他五日,要把这大半年没用的,都尽数找补回来一般。以至于这两日,他去两个外室处都有心无力,一点想法都没有。甚至那娇滴滴的小外室一贴上来,他都两股战战,只想躺着歇息。
“若是傅大人力不从心,我倒可以为你开一帖药,补一补。”桑落颇为好心地说。
“不要!不需要!”傅临渊腾地一下站起来,竟两眼发白,头晕眼花,又扶着椅子坐下来。
“只怕您不要,尊夫人也会来寻下官的。”桑落再次好心提醒。
傅临渊闻言手都有些抖,他从怀中取出几卷博物志放在桌上:“你要的东西都在此处,莫要再折腾老夫了。”
第202章 生辰备贺礼
傅临渊治学很认真,几本博物志里,特地在有用的那几页里夹了树叶。
他翻开博物志,用手指点了点:“你自己看。”
桑落没想到江州地处中原腹地里竟然会有这富含鱼藻的石脂。再仔细回想穿越前,似乎也读到过江州这一带曾出现不少海洋生物的化石。
博物志里记录详尽,还标注出了哪一个县,哪一座山。
“如何?可是你要的?”傅临渊问道。
桑落心中微动,又向后翻了几页,随口问道:“这些博物志是本朝的记录还是前朝的?”
傅临渊怕她不认账:“前朝二百年,本朝才十六年,自然是用前朝的博物志为母本,我们翰林院编修再校对,勘验。”
“你们去实地勘验过?”
当然不可能!傅临渊觉得她脑子有些问题:“我们校对是借当地县志、舆图和游记等书,一一比较,最后定稿。”
“江州是芮国属地,自然有县志。”桑落表示可信度很低,再翻开其余几本博物志:“你说这个‘盘盘国’、‘丹丹国’、还有这个‘占婆国’,名字怪异也就罢了,你们又如何确定其内容真实的呢?”
傅临渊皱着眉:“这都是前朝的书,前朝海市繁荣,往来商贾多,自然就有人专门跟去勘验。本朝没有开海市,好在潮帮出海也有不少记录,我们借得最多的就是点珍阁的出海日志。”
点珍阁。
桑落查那颗定时发作的毒药里的鱼胶来源,想不到这里竟听到了点珍阁的名字。心中微微有些异样,转念又想,点珍阁本就是芮国最大的南北铺子,又是做珍玩的,莫星河能给她弄来西域寒铁做柳叶刀,自然是常出海的。
“你也别说这些名字怪异。”傅临渊用警告的语气道,朝天拱手,“先皇后可就是这‘盘盘国’的公主。”
先皇后?
颜如玉说过,他的义母其实是大荔国的昭懿公主,当年为了复仇,借了番邦公主的身份前来和亲,又被立为了皇后,想不到竟然是借的盘盘国的公主身份。
桑落不动声色地翻看着:
“盘盘国踞金州半岛南陬,毗邻狼牙修国。其国域小势微,濒海而居。盛产沉檀、沙金。其民善渔,多产玳瑁、珍珠、鱼胶。常取海中石首等鱼之胶入药。
盘盘国为诸邦贸易往来之要地,十六载前,狼牙修国入侵,国势倾颓。娜坤公主入芮和亲,冀得我国庇佑,孰料方抵京华,其国覆亡。”
这就对上了。
桑落垂眸思索着。
昭懿公主设立鹤喙楼,又擅医术。在盘盘国找到这鱼胶,制作出这样的药来,再容易不过。
既然昭懿公主已亡,想来那些让人定时腹痛的药终归也要断。只是爹为何会有这样的药,又与鹤喙楼有什么关联?还有升喜盒时诵唱的词,为何又与前朝有关?
镇国公府十二姑娘说过,每月取药时要去“客再来”茶肆,那茶肆的东家名叫“丁墨”,显然是鹤喙楼的发药人。
颜如玉一定知道所有的事。
傅临渊瞄了一眼那书页,说道:“盘盘国灭国之后,不少博物志都删减了盘盘国的记载,转记作了狼牙修国,也没有提及鱼胶。唯有这一本,记载了鱼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