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水继续道“就像你若是直书我们当年逃荒,嘉县十室九空,灾民易子而食,白骨遗路,你要这样,皇上是不愿听的,你少不得提上皇上忧国忧民,调粮赈灾……”
你看我们老家嘉县,天灾时十万亩膏腴尽归了府城官员家眷。这些民生大事不可不关注……”
";记住,策论一定得直指要害……";
婉宁听得迷迷糊糊,又不知所以,听得叔祖父讲完,忙装了继续抠手玩。
往后每天叔祖父给景宇叔叔讲策论,婉宁就在角落小书桌写字,写一会儿就背了景宇叔叔父子俩,抠手指头听着策论玩。听了大半月。
元宵节第二天周叔就要走了,景宇晚上坐在床边握着爹爹手道“爹爹,您在京城别担忧我,我会好好养好身体将来等您老了侍奉您。”
周叔轻轻拍着儿子手背,满脸欣慰“等爹爹年底再来陪你。”他没有给儿子说,还得抓紧时间赶路绕道去沂州,和言秋说一声,他呀又老了一岁了。
周叔到了沂州已经是正月十九的早上,自己独自迎了寒风踏着积雪去了言秋坟地,春雪把大地覆的一片雪白,言秋的坟地只有两棵掉光了叶子的玉兰花树孤零零的站在坟侧,随从去了山上另一条小路口等着,这种天,农家都没人出门,一出门踩一脚的污泥,天又冷,地里的活还没有出来,大家都躲在被窝里,山上一片寂静。
周叔蹲下用了火石点燃纸钱,轻声又温柔道“言秋啊,又是一年啦,才四个年头,我有时候都已经有点记不清你的样貌啦,你不知道,我头发白了好些,眼角也是皱纹,不知道以后去了地下你嫌弃我不?”
一阵北风刮来,掀起纸钱,呼的一声,窜起一堆火苗,差点让火燎到周叔头发,周叔轻轻笑道“你现在还添了脾气。”
周叔用棍子拨了纸钱,继续道“我自己下了差成日在家闷着,有时候就坐到半夜,从前你在白月湾,我还喜欢在京城到处转转,看到有适合你的衣服料子借着景宇买了予你。现在没事干啦,我就把你给景宇写的信拿出来读一读,我读书厉害,你的信我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以后我们地下见了你就知道我没有哄你……”
周叔笑了笑道“也不是没有好事,景宇的病能治了,以后也能活到老了。我给你带了好多钱来,你在下面使劲花……”
好半天,才把一大堆银钱烧完,随从在小路冻得手脚发木,却在远处看见自己老爷起身摔在了地上,忙疾步到老爷身边,扶起一身雪泥的老爷,刚要开口问老爷怎的摔着了,却见老爷红了眼眶,心疼的没有问出声。
周叔回头望了一眼言秋的坟堆,轻声道“我走啦,明年又来。再两个多月玉兰花就开了,你没事就看看花……”
随从紧紧扶着老爷,本想说几句关心老爷的话,最后轻声道“走吧,老爷,明年又再来。”
第188章卖玉
千户大人家小儿子也在过年后带着随从动身去了京城,周叔主动的邀请了住他家,这让千户一家连带对怀庆一家都很感激。
年后边境匈奴来犯,宣王自己亲自披挂上阵,总兵极力劝说宣王镇守后方,担忧要是有人趁着战事让宣王死在了战场,他不好向皇上交差。
宣王只道“保家卫国岂有退缩之理。”这边境十万大军他是必须要拿下的。
战事三月,一直打到初夏,大军凯旋而归。怀庆在这场战役中立了功,加上以往功绩,再加上没人阻拦怀庆顺利的升了右千户。
宣王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勇猛,他虽非领兵将帅,但是冲锋陷阵,很是鼓舞士气,京中国舅很是担忧。正与几位大臣密谋着如何打压宣王。他们深知宣王在边境的威望渐高,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患。于是找了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宣王若是边境带兵,以后会拥兵自重,易生谋反之心,建议皇上下旨召宣王进京述职。
皇上听了半天,却道皇子不能只享富贵就让宣王镇守边境。宣王安稳的待在了边境。
小桃过年后又买了一百多头母马,倒不是她不想多买,实在是边境挑不出那么多好的马来,只得买了一百来头小牛,两千只羊羔放在白月湾。
白月湾的砖窑烧出来了成堆的优质青砖。新村的人一把地种完要修房,小桃赶紧带了景宇和婆母孩子回了白月湾,亲自监督第一批十户人家按照图纸修建院子,把老村人羡慕坏了。
狗蛋找到景宇想带着老村人一起帮忙修房,小桃欣然允了,狗蛋带了二十多个老村人,一是让老村人挣点钱,二是知道这房子的图纸是周大人请了京城工部的人画的,亲自修了以后,他们老村人自己以后修房就会了。
小桃思索一番觉得以后新村和老村差距太大了不太妥当,一群外来户日子比老村人过得天上地下,容易出事,再说老村河边还有上千亩荒地,地肥有水开出来种粮再好不过,和景宇商量一番,买白月湾老村河边的地,到时候租给老村人,也是一年五成的租子,到时候一家租种景宇家七十亩地,租上十年就给老村人修和新村一样的青砖大院。
就是景宇就算买了荒地,老村人除了里正都没牛耕地,全是人力,哪怕把荒地开出来了,农忙时节没有骡子和牛耕地,都种不过来。不过她长月滩有小牛,再是两年就长大了。这两年开荒种地先让老村人租新村的骡子。
小桃和景宇商量好了,让景宇给周叔写信,买下老村河边荒地。小桃是知道周叔收了千户大人小儿的重礼,卖了玉石银钱应该够了。
周叔收到景宇信后,思索了一番,手里的两块玉石太大了,不能从他这种没有根基的人手里出去,到时候有嘴说不清。
周叔写了信给小桃,小桃看过信后,回了边境,私下和水生景宇在叶太医家见了面。小桃斟酌了一番,由她这妇人来和宣王说比较妥当。
宣王听到谢大人约他在叶太医家求见,没有犹豫就去了,到了叶太医家宣王温和道“谢大人说吧,见本王所为何事?”
小桃站出来恭敬道“是民妇有事求见王爷,民妇做生意手里得了两块婴儿拳头般大的玉石,托了周大人帮我在京城卖了,我想置些地。周大人写信来才知,我们家这般身份的拿出来怕是不妥当,所以想求了王爷……”
宣王一听婴儿拳头般大就知道这东西拿出来不合适,默了片刻,“本王会让王府管家去京城翠玉楼,把玉石交给管家就行,价钱也亏不了你们。”他当然不会说他就是京城有名的翠玉楼背后的东家。
小桃行礼道谢,宣王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在价钱上少了她们的。
宣王喝了口茶随意道“谢夫人长月滩是不是今年添了不少马?”
小桃恭敬道“新添了一百来匹母马,今年夏天就会再多一百来匹的马驹。”
宣王点点头,你家买的母马都不错,这些马别卖了,好好养着。本王会让人再给你马场带匈奴良种马去的。”这就是告诉小桃一家这马场的马他有用处。
小桃刚求了人,宣王要求半点拒绝不得。
哪知宣王还有要求没说完“听说谢夫人在白月湾有两千亩地?”
小桃和水生心里咯噔一下,小桃躬身答“是,王爷。”
宣王笑道“边境十万大军每年耗费粮食多,你家的粮食也先留着。”
小桃没得选,只能毕恭毕敬道“谨遵王爷吩咐。”
宣王笑道“行,没事本王先走了。”
水生和小桃恭送宣王离开叶太医后,心里都隐隐有了担忧,这王爷既要马又要备粮。
京城周叔随从带着两块玉石去了翠玉楼,王府管家已经在楼上等着了,小二上好茶后就掩了门,王府大管家一看户部侍郎家随从拿出来的玉石也惊了一下,这般大的玉石在京城可是难得一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府大管家大方的开了口,“一万二千两”这玉石王公贵族家给女儿备嫁妆会买,或者买官送礼的也会寻这些极品。
随从感激道“多谢大管家帮忙。”
大管家笑道“王爷有交代,周大人的事我们得放心上。”
随从知道这是要绑了周大人在他王爷船上,这也没办法的事,毕竟公子看病都是仰仗王爷搭线才能在叶太医处看上病。
随从回到周叔处告知卖玉所得,周叔心中感叹王爷还是地道,又隐隐担忧日后被卷入更多事务。
小桃这边,虽应下了宣王的要求,但是一下就少了粮食的收入。粮全部要存起来,但是她答应给村民的砖得供上,她得付工匠的工钱。
不久后,宣王的人果真带来了匈奴良种马去长月滩给小桃家的母马配种。
五月的时候,小桃长月滩的第一批母马开始陆陆续续下小马驹。小桃赶紧安排了明双姐妹去长月滩帮忙。明双一家精心照料,马场新添了一百匹小马驹。
京中周叔天天下值都给千户大人小儿修改策论,吩咐厨房饭食也安排得很是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