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186)

  水生只得把自己另外得用的七人派了去白月湾。一共十五人,人多了才快起来。挖了二十五天,才勉强挖了个十五丈见方的大山洞。

  水生算着婉宁稻子熟了,准备去白月湾看看闺女的稻子,还要看看小桃。

  知道郡守大人去了白月湾后,王爷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也挂着稻子收成。“备马!”王爷一声令下,声音中满是急切。片刻后,他已飞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兵疾驰出总督府。

  田野渐渐出现在眼前,王爷勒住缰绳,飞身下马。里正把王爷一行人带到稻田快边。王爷站在河岸边,目之所及,是成片金黄的稻田。

  秋风轻拂,稻浪翻滚,一波接着一波涌向远方。饱满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宣王缓步走近稻田,伸手轻轻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指尖传来那稻子扎手又实在的触感,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他震撼于这壮阔的景象,从未想过辽东的秋天竟有如此迷人的景致。那连绵不绝的金黄,如同京城那把椅子的颜色一样迷人。

  等婉宁见到王爷来了时,惊喜得瞪大了眼。宣王看到晒得和个黑泥鳅似的小姑娘,笑着夸道:“没想到真让你种成了。”

  第224章求救

  宣王来一趟白月湾,亲眼看过稻子很是满意,水生自是要请王爷吃了饭食再走。宣王跟着婉宁从老村往新村走,一爬上坡,一看到白月湾也愣住了。白月湾像块沁着水的碧玉横卧山脚。湾靠山脚的一边是一整排气派的青砖大院,湾的对面是一眼望不到头、收了玉米还没有砍杆子的庄稼地;山中的油松深绿带着墨色,半山的枫槭已浸透了胭脂色,湾里水边上飘着山风过处落下的几片早红的叶子……

  “王爷,请进院子歇息。”赶来湾口迎接王爷的水生打断了王爷的思绪。

  宣王赞道:“没想到辽东居然有这种好地方。”

  水生把宣王迎进了他家新院子。小桃恭敬地给王爷行礼。宣王瞟了眼谢夫人隆起的肚子,这谢大人才大他两三岁,可人家已经儿女双全了。

  小桃看了眼好长时间没见的王爷——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上绣着银色暗纹云浪,腰束一条黑色玉带,更衬得身姿挺拔修长。外罩一件深紫色披风,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气势夺人。容貌愈发冷峻而刚毅,剑眉斜飞入鬓,透着威严。缓缓进院,步伐沉稳而有力……她暗道:王爷气势愈发足了。要是大事不成,她的白月湾的地、房、铺子,还有计划中的育婴堂和女子学堂都成空了,还得搭上她们这些人的命。

  王爷落座,茶才喝了两口,他的随从就俯身在王爷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王爷放下茶杯,眼神复杂地盯着谢大人夫妻:“谢大人,你家里……”

  小桃正准备退下时,闻言挥手让下人都下去了。她看着王爷欲言又止的样子。王爷只留了两个护卫在身边,看着小桃:“谢夫人说吧。”若不是了解谢大人一家,他都要担心谢大人家一群有功夫的人会对他不利了。

  “王爷,我家邻居左边第二户换了人家。这家人前两月娶亲,小娘子是个流放来的。我看着觉得有些不对劲。今年粮食光是这白月湾村,我家还有周大人家就不少。臣妇怕出意外,就把房子后面一块地圈做了后院。后院靠山,我家的人还有向周大人借了几人,都在帮我挖山洞存粮。”

  “别打草惊蛇,好好查一下。”这种细作,还是他的人好用。他顿了下道:“本王会给你安排几人来查。谢夫人你在这白月湾把粮食收储好。”

  小桃点头:“是,王爷。我家已经安排了人暗中盯着那户人家,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企图。只是如今粮食丰收,周边村子也有不少存粮,万一真有变故,怕波及范围太广。”

  宣王眉头紧锁:“此事不可大意。谢夫人,你不要派人到她家周围暗中查探,她们这一行的人都警觉。粮食我们要多分几个地方储藏。粮食若是出了差错,到时候外面的粮食进不来,军营中的士兵若是吃不上饭,估计要不了多久,军中就有人提着本王脑袋去京城领赏了。”

  水生道:“王爷放心!今年沐阳江的官田都丰收了,沐阳江的粮就够军营吃半年的。”

  宣王点点头:“不过把沐阳江的粮食存三成在长月滩,也在山上找好地方挖山洞存好。”

  水生躬身应是。

  宣王站起身,在屋内踱步:“若这户人家真有问题,背后势力不小,连个白月湾都派了人来。”

  小桃和水生对视一眼,均看到彼此眼中的担忧。

  王爷吃了午食就要回军营。走的时候看到送行的谢大人长女,本想摸点啥赏这孩子,又想到他如今银钱紧张,除了这辽东,没有其他势力支持他。王爷温和笑道:“你这是造福辽东百姓,以后这辽东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了。”又补了一句:“以后农书编纂上都会记录上你,可真了不起!”

  婉宁有些不好意思道:“种子是王爷替臣女找的,种植也是臣女祖母带领人种的,民女就是记录了一下稻子在辽东的生长过程。”

  水生娘听到孙女以后会记录在书上,激动得一下就跪在地上:“王爷,老身孙女在文山县志上能不能记上?”

  王爷身边的人早把水生娘扶起来。王爷也有些哭笑不得,他坐上椅子自然是要记上,还得嘉奖。只是现在的形势,谢大人长女辽东种稻成功也不能报朝廷得嘉奖了。他还是安慰了下谢老夫人:“以后肯定能的。”

  一家人送走了王爷。水生监管收稻子,最后要过秤算出产量,婉宁在一旁记录,到时候要把种稻经验推广出去。

  最后,婉宁的一千一百亩稻田,收了四十万七千五百斤干稻谷,亩产达到了三百七十斤。

  把水生也惊住了。这产量比以前在陵州反而高了一成半!看来辽东只要不是太冷的地方都可以种稻子。

  王爷收到郡守上报的白月湾稻子产量,大喜,高兴地把信递给了幕宾。

  幕宾也大喜,恭喜王爷道:“恭喜王爷!郡守大小姐稻子亩产达到了三百七十斤,比江南产稻的地方亩产还高!可惜老夫没有亲自见到。”

  王爷道:“白月湾的稻穗本王摸过,是沉甸甸的。至于江南的稻子,本王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江南的稻子亩产本王还是知道的。这次谢大人长女的稻子亩产确实高过江南。本王也没有想到,当初就是觉得谢大人一家是本王的人,本王就顺手帮他长女弄了些稻种,没成想却能有如此收成。”

  幕宾高兴道:“辽东也能成大粮仓,王爷不愁军粮了!”

  九月中,水生在白月湾帮着把小桃的粮存好了,私下和小桃道:“明年正月你就该生产了。你们就住白月湾别回边境了。我怕万一乱起来,你挺着大肚子危险。而且哪怕就是在白月湾,身边别离了明双姐妹,知道不?”

  小桃点头,心里明白水生的担忧。可她也有自己的顾虑:“只是边境家里我不在,就你一人没人照顾你。”

  水生握住小桃的手:“边境有仆人在。再说,家中事有长平。你如今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小桃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应了下来——她和婆母孩子都留在白月湾。

  水生一人独自回边境。水生娘半点不知道边境紧张局势,儿子走的头一天,只是把水生私下拉到一边,疑惑地问儿子:“为啥不让小桃和孩子们回边境?是不是边境偷偷地纳了小妾,为了免得小桃怀疑,把你老娘都得留下来?”

  水生无奈道:“娘,没有的事!”

  水生娘偷偷小声道:“若是有,赶紧趁着小桃不在,打发了知道不?娘帮你瞒着。”

  水生为了如今局势,担忧得都快白头,一家人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宣王,盼着能让老娘和孩子多过段安生日子。他拉着老娘手:“娘,没有的事。你别操心我。你在白月湾想吃啥别忍着,让春月给你买,知道不?”把早就准备好的荷包放在老娘手里。

  水生娘掂了掂,疑惑道:“以前不都是银票么?怎的现在给成了银子?”水生娘想问的是官当大了,怎的给老娘越来越少了?她掂了掂,最多十来两银子,这点钱不符合儿子身份啊。

  水生安抚道:“等没人的时候你再打开看。”

  水生娘转头吩咐长平:“照顾好你老爷。”

  水生走了没几天,长平又从边境带了四十人到白月湾。小桃安排桂枝男人——张二哥,帮着长平一起把她去年的存粮拉到远山县酿酒。租用了新村和老村的骡车,凑够了五十辆车运粮。

  小桃把她娘家院子大门大开。等到村民吃朝食的时候,桂枝男人和长平已经带着运粮大队准备出发了。

  张远小娘子想去小桃娘家看热闹,桂枝笑道:“这车队都是大老爷们,我这生了孩子的都不好意思挤着去看。我们站在这家门口不一样能看到么?你挤着去看,让远兄弟脸往哪儿搁?”

  湾边一群娘们都捂着嘴笑。一个本家族兄笑道:“远兄弟,你这不行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