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185)

  张远一脸讨好地笑道:“二哥,我们一个族里的,家里内子不懂事,大家别和她计较。”转头给桂枝赔罪:“二嫂子,你别和我家的一般见识,她不会说话。回头我收拾她。”

  桂枝又不傻,撇嘴道:“咱族里人以前多团结!郡守家、周大人家、张大人家都和我们族里处得好,从来没有说瞧不起我们过,有好事也是先想到我们这些一起落户的人。咱们也得不丧良心才是。”一番话把张远臊得满面通红。

  张远爹娘也赶来了,夫妻两口也忙给桂枝赔罪。桂枝扶着张远娘温声道:“叔,婶,我们都是一个族里的,都得互相帮衬才是。我们也是盼着张远好的,我也怕郡守夫人听到这么忘恩负义的话,以后有好事都不敢关照大家了。”

  张远爹娘也有些对这个才进门不久的儿媳有意见,真能惹事。

  桂枝男人顺着台阶下,拍拍张远肩膀:“大家同族兄弟,以后管好家里就是。”

  张远家小娘子今儿小试了一下就发现,这新村人真齐心,对郡守几家也很信任,不是自己随便三言两语就能鼓动的。她装出一副后悔样子,主动给桂枝赔罪:“二嫂子,我错了,别和我计较。”

  桂枝也装了大度样:“算了,都是本家人。”自己男人当了这么些年掌柜,她也是跟着去远山县铺子长过见识的,好听话她现在也会说几句。

  小桃带着孩子照常在村里走动,对新村人还是照样的热情,半点不提张远家小娘子的事。

  小桃偶尔也跟着闺女、婆母去看闺女种的稻子。站在岸边,河风一吹,稻浪翻滚。婉宁贴心地带了小凳子放在空地上,让娘坐在河边吹凉风舒服舒服。自己跟着祖母去查看秧苗。

  看到闺女挽着袖子蹲在田坎边,仔细地挑着秧苗在数一颗稻子分蘖成几株,数完之后做了记录,又到下一块田去……昊良拾了一堆小石子,一颗接一颗地往河里扔,听哪一颗石子落在河水里响动大……小桃觉得这日子确实舒服。

  到了六月底,稻子长得青得发黑。婉宁一脸骄傲:“我祖母让人掏的河滩淤的黑泥!娘您看田多肥!”说着就趴在田埂上,手在田里一搅动,水都是带点黑的,不是黄泥浆,来证明她是懂行的。

  婉宁看她娘含笑看着她,看来娘愿意听,脆生生道:“娘,你知道么?黑淤泥多了也不行!多了稻子只会疯长苗,抽穗的时候稻子里很多会不灌浆,最后秕谷多……”

  小桃看着女儿眼睛亮晶晶,一副滔滔不绝的样子,宠爱地摸摸闺女头。婉宁仰着头甜甜地道:“娘,到时候你就吃你闺女种的大米!要是今年稻子收成好,我明年种江米,让你以后不用花大价钱从南地买,省了钱给你盖育婴堂和女子学堂……”

  小桃用头和闺女碰了碰,笑着道:“好!等你收了稻子,让你爹爹来给你做一顿新米饭。”

  小桃心下担忧:这粮若是丰收了,在这白月湾还能不能存放?会不会也有人盯上?

  第223章丰收

  进了七月,下一场雨,山上就冒出不少蘑菇。小桃让明双扶着她,大家带着干粮和孩子一起上山,和老村里正的孙子狗蛋媳妇她们一起采蘑菇。小桃主要是为了教孩子认蘑菇,多知道点这些没有害处。人要在不同环境里都能活下去才叫本事。

  张远家小娘子经常找机会想到小桃面前混个面熟。小桃总是淡淡地点点头就走了。水生娘在一旁冷眼看着,对小桃道:“就是别给她好脸!你都当郡守夫人了,还得照顾她面子,这郡守夫人岂不是白当了?”小桃也不好和婆母解释这小娘子怎么看怎么危险。她一直装作没当回事,就是不想引起这张家小娘子更警觉。

  水生家的房子也开始砌砖了。小桃和婆母没事也在宅基地看看。砖才砌了两尺高,小桃和婆母商量道:“娘,您看我肚子里又有了个,要不我们把院子再买几亩地,扩得更大点?”

  水生娘有些吃惊地看着儿媳,小声道:“都十亩地了,百十人都能住开,怎的还要扩?”

  小桃笑道:“就是觉得房子后面还空了一大片,要是我们不买下来,以后别的人家买在我们屋后修一座房,也影响我们家。”

  水生娘小声道:“你傻了?水生这么大的官,谁会来得罪我们,在我们房子后面修房?”

  小桃笑道:“娘,没几个钱,买了您到时候想开出来种菜也行。”

  水生娘一听,也就同意了。

  小桃道:“明儿我去县城过地契,顺便买些东西回来。”

  水生娘不赞同道:“你大着肚子,别去!要啥让春月和明双她们去就是。”

  “娘,我就想出去转转,也不算太远。自己家马车,赶慢点,不会有事的。”

  儿媳有身子,水生娘也不想和她争,只是叮嘱春月和明燕照顾好夫人。

  第二天,小桃到了县城,去了自家新开的两家铺子看了看,特别是酒铺子生意相当不错。逛完了铺子,就去了县衙。县衙的师爷听到郡守夫人来了,赶紧去禀报县令。

  千户大人小儿子——周叔给安排到文山县做县令的李县令赶紧出来迎接。小桃笑道:“好长时间不见了,李县令。”

  李县令笑道:“谢夫人快请坐!以前常去您家请教谢大人策论。”

  小桃笑道:“今儿啊,我就是有个宅基地要办地契。其他的就是私事。张大人家的长女也算是我侄女,和你家侄儿定了亲,我想帮着打听点事。”

  李县令忙挥手让其他人下去了。小桃笑道:“就点小事,师爷听听也没事。”

  李县令一听要留下师爷,看来不是侄儿亲事的事了。

  小桃看其他人都下去了,才和李县令道:“我白月湾家房子左边第二家邻居换了一户,这家小娘子得罪我了,说我租子收得高,败坏我名声。我看看她娘家哪里的,我得出口气。”

  师爷愣了下,没想到郡守夫人收拾个人,还亲自跑到县衙来。

  李县令却是心里往下沉了沉。谢夫人绝不是要收拾个农家娘子还得挺着肚子跑县衙的人!而且一般人都是想法去巴结郡守夫人,哪有去得罪的?难道是还有人想找死?他本想让小吏去把得罪谢夫人那人的户籍材料找出来,顿了一下想到谢夫人留了师爷——师爷是他的人——那就是谢夫人不想有人传出去她在查这农妇。在这县衙都如此小心,难不成这农妇有啥来头?现在辽东的局势他自然清楚。他是周大人的人,他侄儿还愿意和张大人结亲,就是站宣王的。

  李县令吩咐师爷:“你亲自去一趟,把白月湾村张远家的户籍找出来。”

  小桃仔细地看了张远娘子的户籍:奇台县县丞长女——何静,流放来辽东三年半了。小桃细细地把何静娘家成员和住址也背熟了。

  小桃回家给白月湾老村里正送了坛自家铺子里的酒,给桂枝公爹也送了一坛。水生娘问小桃:“这宅基地地基都铺好了还改动么?”

  小桃笑道:“不用改,房子后面的圈起来就是。我们只是为了占个地盘。”有的事还是不要让婆母知道的好。

  小桃去了县城没两天,明双就俯耳在小桃耳边道:“张远家小娘子去了县城。”

  小桃平静道:“看她要翻啥风浪。”

  水生家的门框是让木匠早做好了的。修房子的师傅多,建得非常快,赶在七月底就建好了。小桃立马安排匠人花了十来天,用石材把院子围墙砌好了。

  修好小桃房子后,白月湾村就开始抢秋收了。张三哥带队出去京城卖货也回来了,把卖货的银钱和小桃给的银票全兑换成了银子,一共两万七千三百两。

  小桃惊道:“怎的多出这么些来?”

  张三哥小声地和东家禀报:“京城那边,辽东的山货、皮子、人参都涨价涨了两三成,特别是人参,更是涨了三成半。”

  小桃知道能大量购买人参的大药铺都有背景,看来是知道往后辽东的人参去不了京城了。

  小桃给了张三哥三十两赏银,又给了二十两让他去分给这次去京城的白月湾村人。小桃自己家的和周叔家的人,小桃私下一人赏了十两银子。

  小桃把明双父子、水生给的有功夫的随从,还有周叔借的五人都留了下来——都是身边信得过的人。小桃低声和他们道:“旁人我不敢用,只能辛苦你们。我房子后面还留了个大院子,后院靠着山。你们想法在后院山上挖一个大地窖。地窖位置不要在院子里,挖到山里去!我的马车和你们这次用的骡车都放在后院去,用骡车把地窖里的土拉出来填后院里。地窖我要拿来放粮食。图纸我给你们。对外我就说留你们给大小姐收了稻子再走。稻子再有二十来天就熟了,所以你们时间会有些紧。”

  九人都是壮劳力,第二天就抓紧时间挖山洞。挖了两天,小桃看速度太慢,给水生写信说婉宁的稻子快熟了,让他安排人来帮着收。

  水生把信读了两遍。小桃一般都是雇白月湾村的人,不会特意写信叫他安排人。家里也没几个能收稻子的仆人。信上小桃把他和周叔的人都留下来收稻子——小桃不会干这种事,那就是小桃要用人办事,而且都得是自己人,她不放心雇,连新村的人她都不放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