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放下茶盏,看向小桃,温声道:“小桃,我知道你怜惜乔姑娘遭遇,看重她本事,性格坚韧,觉得她能顶门立户,是宏文良配。你眼光向来好。”
他话锋一转,沉声道:“但你有没有想过,宏文……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在京城尚书府长大的公子哥儿。”小桃微微一怔。
水生继续道:“是,他家遭了难,跟着祖父在辽东吃过苦,宏文也在军中历练过,懂事也有能力。可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他从小见惯的是什么?是他母亲那样端庄知礼的官家夫人,是府里进退有度、言笑晏晏的闺秀。他习惯的,是那种温婉从容、诗书相伴的闺阁女子。赵家小姐那样的姑娘,天真也好,活泼也罢,那种无忧无虑、被保护得很好的官家小姐做派,恰恰是他潜意识里最熟悉、也最感到舒适自在。他看着赵小姐,就像看到了他本该拥有的、熟悉的生活。那份亲近感,是他们骨子里带的。”
他顿了顿:“至于乔姑娘,她的坚毅、本事,都是被苦难生生逼出来的,是生存的本能。她很好,甚至非常了不起。但她的处事方式、那份沉重疏离,对宏文清雅而言,就像流放辽东的日子——是不愿重来的。宏文心地善良,会敬佩她,同情她,但若要朝夕相处……他未必愿意找这样整日难见欢颜的娘子。对乔姑娘而言,宏文也不适合她。或许你我这样的人更适合她。你想想,当年裴崇安为何一听说先生孙女就急着求亲?为何之前不说亲?他们这样的人家,更愿找身份相当的。就像清雅,宁愿赌新帝大赦或等裴崇安军功脱罪,也不愿嫁目不识丁的农家小子。她和裴崇安都是家族精心培养的,寻常人难入她们眼。”
水生的话,小桃仔细琢磨了一番。宏文并非嫌弃乔姑娘,只是与赵家姑娘相处更从容自在。就像当年的水生,定会选乔姑娘而非赵小姐。
小桃沉默了。她想起自己做丫鬟的经历,想起逃荒路上的坚强。她看重乔姑娘,何尝不是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希望宏文有个能扛事的妻子。但她忽略了,宏文不是水生。水生出身农家,懂得欣赏她为生计的奔波算计。
清雅姐弟回到厅堂。小桃目光扫过二人温声道:“赵家姑娘和乔家姑娘,你们看着如何?宏文,婚姻大事,你自己拿主意最重要。”
宏文白皙的脸上泛起红晕,看了看谢婶子和姐姐,斟酌道:“谢婶子,姐姐,两位姑娘都很好。赵家姑娘天真烂漫,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风范,看着便让人心生欢喜。乔家姑娘性子坚韧,令人敬佩。”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只是……侄儿觉得,赵家姑娘似乎……更投缘些。”
清雅点头接口:“谢婶子,我也这么看。赵家姑娘出身清贵,性情开朗,规矩周全,日后与家人相处必融洽。乔姑娘确是有本事的好姑娘,品性也端正。只是……”她斟酌着词句,“她心思重,经历坎坷,整个人像绷着一根弦。宏文性子温和,将来若与她相处,恐怕难以真正交心,宏文也未必解得开她的心结。况且她带着两个幼弟,日后家中重心难免偏移。宏文在军中管粮草,事务繁杂,家里更需要一个能让他舒心、无后顾之忧的人。”
小桃听着姐弟的话,也觉得有理。
水生笑了笑,拍拍宏文肩膀:“我和你谢婶子、姐姐都是为了你好。但婚姻大事,一起过一辈子,你自己的心意最紧要。既然你觉得赵家姑娘更投缘,那便赵家姑娘吧。清雅,你回头寻个机会,再细细看看赵家姑娘品性,若无大碍,我们就给赵老夫人透个口风,再请官媒上门去提亲。”
宏文有些脸红,眼中满是感激:“多谢谢叔、谢婶子替我操心!多谢姐姐远道来帮我相看。”
水生和小桃也心下一松,宏文的亲事总算有了着落。
第325章商定
赵老夫人携孙女素芝告辞回家后,不过两日,一封措辞委婉却暗示明确的帖子便由谢府管事亲自送到了赵府。帖上言明布政使夫人将于后日午后,亲至赵府拜访老夫人,叙谈家常。
赵老夫人接到帖子,心中便知亲事有望。那日赏荷宴上,布政使夫人对素芝的和蔼亲切,以及李家公子频频落在孙女身上、带着欣赏的目光,早已让她有了七八分把握。她立刻唤来儿子儿媳,将帖子递给丈夫赵老太爷:“布政使夫人后日过府,想来是为那李家公子的亲事。老爷看,如何?”
赵老太爷接过帖子细看,脸上难掩喜色:“这是天大的好事!能与布政使大人的先生家结亲,于素芝、于我们赵家,都是极好的前程!”
赵老夫人也连连点头:“素芝这孩子性情好,模样也出挑,那日布政使夫人看着她就喜欢。”
赵老太爷沉吟道:“只是……李家公子是李尚书之后,又得谢大人夫妇视如己出,婚事由谢夫人操持,但我已致仕,家中后辈也无官身。谢大人年纪轻轻便官至布政使,深得王爷信重,手握实权。李公子是他恩师的亲孙,情同子侄,如今在辽东军中掌管粮草要务,得宣王信任。谢大人肯亲自为他操持婚事,其前程岂会止步于此?这门亲事,结的是李家的潜力,更是谢大人的情面!素芝嫁过去,我们家本就势弱了些。儿媳和你定要把素芝教好,要敬着谢大人夫妇如父母。”
素芝父母听罢,连忙郑重应下:“父亲放心,定当如此。”赵老夫人笑道:“这是自然,咱们赵家虽不似从前是官家身份,但素芝这孩子懂事,礼数教养不差,定不会失了分寸。”
赵老夫人随即吩咐儿媳:“后日府中定要准备周全,上下打扫干净,茶点务必精致。素芝那边,让她好生准备,衣裳首饰挑稳重得体的,既不可过于招摇,也不能失了体面。说话行事,更要大方得体。”
赵夫人躬身应道:“娘放心,儿媳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两日,赵府上下精心准备。素芝得知消息,小脸羞得通红,心中却是欢喜雀跃。那日赏荷,她第一眼见到李公子,便觉他温润如玉,气质清贵,谈吐有礼,正是她心中所慕的翩翩君子模样。且他虽身份特殊却前途可期,姐姐裴夫人知礼大方,布政使夫人和蔼可亲,婉宁妹妹活泼友善,这门亲事怎么看都是极好的归宿。
到了约定的日子,布政使谢大人的马车准时抵达赵府门前。规格并不铺张,却透着官家的沉稳气度。小桃今日特意穿了身杏黄色罗裙,发髻簪了一支红宝石步摇,既显身份,又不失亲和。水生则是一身深青色云纹直裰显得温和儒雅,彰显对这场婚事的看重。
赵府中门大开,赵老太爷夫妇率儿子儿媳亲自在二门处迎候,礼数极为周到。一番寒暄见礼后,众人被迎入正厅落座。
厅堂窗明几净,紫檀木桌椅锃亮,博古架上陈设雅致。丫鬟奉上香茗,茶香袅袅。
小桃端起茶盏,含笑开口:“老太爷老夫人精神矍铄,府上清雅齐整,难怪能教养出素芝这样灵秀的好姑娘。”
赵老夫人连忙谦逊:“夫人谬赞了。素芝不过蒲柳之姿,性情跳脱,当不得如此夸赞。倒是夫人治家有方,婉宁小姐小小年纪便知书达理,老身见了便心生欢喜。”
水生在一旁沉稳接话:“老夫人过谦。那日赏荷,令孙女举止大方,言谈得体,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家师李尚书在世时,常言‘娶妻娶贤’,观令孙女之品性,甚合此言。”
这话分量极重,将素芝品行与李尚书择媳标准相连,也点明布政使大人代表李家长辈的身份。
小桃顺势将话题引入正题,语气温和郑重:“今日我与大人冒昧登门,实有一桩喜事想与府上商议。我家大人恩师李尚书之孙宏文,老夫人那日也是见过的。这孩子品性纯良,如今在辽东宣王帐下效力,掌管粮草调度。他年纪渐长,终身大事亦该定下。我与大人怜他家中无长辈操持,视他如子侄,便厚颜替他留意。”
她顿了顿,目光真诚看向赵老夫人:“宏文对贵府素芝小姐,印象甚好。我与大人思量再三,深觉素芝小姐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与宏文颇为相宜。不知老夫人与赵老爷、赵夫人意下如何?若蒙不弃,我们愿为宏文求娶素芝小姐为妻,结秦晋之好。”
一番话,既点明宏文心意,又强调谢家夫妇的操持身份和诚意,姿态谦和,给足赵家体面。
赵老夫人心中熨帖,满面笑容,看向儿子赵老爷。赵老爷起身拱手道:“承蒙布政使大人、夫人如此抬爱,看得起小女!李公子龙章凤姿,前途无量,能得此佳婿,实乃小女之幸,我赵家之福!母亲,您看……”
赵老夫人含笑点头:“李公子温润如玉,气度不凡,更难得是得布政使大人与夫人如此看重。素芝能许配给李公子,是她的福气。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允了!”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顿时轻松愉悦。赵夫人因为女儿得了门好亲事更是喜形于色。
水生脸上露出笑意,拱手道:“多谢老太爷、老夫人、赵老爷、赵夫人成全!宏文得此良缘,恩师在天之灵亦当欣慰。待他下次到沂州,定让他亲自登门拜谢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