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387)

  王爷眼中掠过赞许:“此计大善,既可增兵,又能动摇朝廷根基。此事便交由你办,务必谨慎,勿引起朝廷警觉。”

  不过数日,靠近洛州、奉州等地的灾民营中便开始流传:辽东王爷治下赋轻役薄,参军者可得饱食,五年役满愿落户辽东和地动三州者,每户可分三亩耕地、一亩宅基地……

  消息如野火蔓延,迅速传至山东等地。大量渴望能吃饱饭的灾民开始向王爷控制下的奉州涌动。

  王爷得报,立刻命水生带亲兵赴奉州招募新兵。临行前特嘱:“告知新兵,此战胜后,五年役满者可自愿落户辽东或三州,皆可得耕地宅基。”

  水生领命而去。至奉州城外,但见灾民如潮水涌来,人人面黄肌瘦,眼中却燃着希冀之光。闻说从军可饱食,役满更能分田安家,纷纷报名。短短三日,竟募得十万新兵!

  水生细察这些瘦骨嶙峋的汉子,虽体力不济,却目光灼灼,尽是对生的渴望。他当夜便让新兵饱餐一顿,随即与四州指挥使连夜整编,留三万新兵驻守四州,率七万赴辽东,同时调四州原驻军两万及让裴崇安领辽东七万精兵速往通州支援。

  通州前线,两军对峙已二十日。朝廷将领见辽东军迟迟不攻,以为其畏战。

  冬月十九,四州两万驻军与辽东七万大军抵通州,王爷总兵力达十九万。全军休整两日时,西北统领宋志所率西北军亦将于冬月二十二抵达通州。

  西北军刚离境,便有小股鞑靼窜入西北烧杀劫掠——虽无可抢之物,仍占了两座边城。王爷得报心急如焚:若鞑靼大举入侵,朝廷辖地皆饥民,无军可守,二十日内便可直捣京城!

  王爷当即决断,必须在西北军抵通州二十里外截击,否则朝廷聚齐二十八万大军,辽东即便能胜,亦将伤亡惨重。

  冬月二十一,天色刚暗,王爷部署总攻。大军饱餐后,命辽东总兵裴崇安率十三万右腕系红布条的精兵,趁夜伏击疲敝的西北军,力求天亮前歼灭;王爷自领六万兵马阻击通州守军去支援西北军。

  裴崇安率张怀庆、李云峰等将夜袭西北军。宋尚书得报二弟遭阻截,急调通州军驰援,被王爷领军截住。

  西北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忽见十驾重弩齐发利箭,阵形大乱。箭雨稍歇,张怀庆所辖弩箭营自两侧密射箭雨,箭雨停歇,撤到外围高举火把,火光映亮辽东军身影。裴崇安大喝下令,铁骑营中路冲锋,步军外围包抄。辽东万骑如猛狼突入,战马冲踏,刀光闪处,西北军溃不成阵。李云峰等将领趁西北军被铁骑冲散,迅速五个指挥所集结二万多人一队集结分股包抄西北军,使西北军无法集结抵抗。

  一个时辰左右,西北军死伤近半。裴崇安高呼:“朝廷军已被王爷截住!尔等后援已断,王爷有令,缴械不杀!”随即分铁骑为三股冲散敌阵,将残军分割包围。每四万辽东军围万余西北兵,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尽数缴械,以西北军衣衫布条反绑双手。遗憾的是西北统领宋克在亲兵护佑下脱逃。

  裴崇安心系王爷,担忧王爷六万人抵抗不了朝廷十几万人,急回师支援。水生领五千兵清扫战场,所获七万余两银钱、将箭矢连夜送至王爷营中,五万多死者棉袄及其他军械尽送辽东灾民新兵。降兵则由这五千兵押往辽东及四州矿山。

  国舅宋越闻二弟兵败,西北军全军覆没,连降兵都被辽东军连夜往辽东送走了,心急如焚,亲督通州十九万大军全力压上。王爷虽有一万铁骑、二十驾重弩苦撑,一个时辰后已渐不支。正值危急,裴崇安率军赶至,战局瞬间逆转。

  王爷兵力反超朝廷,虽双方人数相当,但辽东有两万铁骑,士气如虹。

  “裴崇仁听令!率铁骑五千突其中路!”

  “李云峰所部正面进攻,吸引敌军主力!”

  裴崇安随王爷侧翼冲杀,铁骑驰骋,朝廷军阵脚大乱。战至天明,宋越见势已去,急撤入城。

  朝臣闻西北军尽没,降兵皆被押送辽东,皆骇然。如今两方士兵数量虽相当,然辽东铁骑纵横,朝廷军已被辽东铁骑吓得闻风丧胆。

  双方激战六日。幸而鞑靼探得辽东在通州有十八万大军,恐其战后回师,未敢深入,只固守西北两城观望。

  王爷下令每日以三十驾重弩攻城,趁夜用弩箭掩护派兵掘城墙地基。战至腊月,京城周边府城皆乱,朝廷已无力征兵。

  腊月初三,北风呼啸。黎明时分战鼓震天,辽东军以重弩压阵,冲车猛击早已掏空地基的城门。辰时末,城门轰然洞开。弩箭直射门洞,逼退城门守军。张怀庆率部冒矢冲入,厮杀惨烈。

  裴崇安兄弟亲率铁骑如利剑出鞘,直冲击朝廷中军。铁蹄奔踏,烟尘滚涌,朝廷军顷刻溃乱。辽东步军随后跟随铁骑砍杀,血肉横飞。

  “不准退!稳住!”宋克声嘶力竭,然败势已成。

  城外重弩仍轰击城墙上的守军。张怀庆率兵夺占城楼,扬起辽东旗帜,弩箭乃息。王爷见信号,下令总攻。大军如潮涌入,朝廷军全面崩溃。

  激战整日,至暮色深沉,朝廷军终告溃败。主帅战死,宋国舅兄弟在亲兵护卫下仓皇逃回京城。

  王爷乘胜进军,子时破京。宫中乱作一团,喊杀声震天新皇却端坐龙椅,面色平静地看着满宫尸首。

  宣王血染征袍,大步踏入奉天殿。新皇平静道:“皇弟,坐吧。朕知必有今日。你入主皇宫,总好过宋家篡我刘氏江山。朕稍后便写下禅位诏书,让你名正言顺继位。刘氏江山,唯皇弟这般雄才可守。朕……愧对列祖列宗。”

  宣王冷目相对。新皇当即让中书舍人拟就诏书,淡然道:“明日朕亲在奉天殿禅位。”

  翌日,庄严肃穆的奉天殿上,黑压压肃立着宣王麾下身着铠甲亲兵,目光凛冽,杀气萧森。

  宣王傲立高台,气势凌厉。

  新皇见殿下惶恐站立的大傅、宰辅等元老,对中书舍人微微颔首。舍人手捧明黄绢帛,深深叩首,沉声宣读:

  “今四海崩离,百姓凄苦,上天降灾。为天下苍生计,效尧舜之德,禅位于宣王刘哲。”

  掌印太监面无血色,跪奉玉玺。新皇握住这江山重器,用力钤下。

  罪己诏成,禅位诏亦成。

  第388章喜爱

  腊月初九,巡抚府内,周叔接到新皇禅位于王爷的消息后,独自坐在书房沉思良久。午后用过膳,他特意将景宇夫妇唤至厅中谈话。

  “景宇”周叔缓缓开口,“王爷登基在即,不知是否会召我入京。若是入京,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景宇沉默片刻,转头看向身旁已有身孕的妻子:“若颜,你怎么想?”

  若颜含笑柔声道:“家中大事,自然听从父亲和夫君的安排。只是既然夫君问起,妾身以为,夫君为青山书院倾注了这许多心血,眼看着明年王爷登基后必定要开恩科。若是咱们书院的学子能在明年大比中取得好成绩,也不枉夫君这些年的苦心经营。”她顿了顿,眼中带着几分憧憬:“妾身听闻江南‘云林书院’名扬四海。如今辽东七州百姓安居乐业,往后北方的学子必定越来越多。说不定有朝一日,真能成就‘南有云林,北有青山’的佳话呢。”

  周叔闻言展颜,心中暗赞这个儿媳见识不凡。

  景宇也下感动,若颜这是认可他办书院的价值,温声道:“只是往后熟悉的亲友大多去了京城,咱们还留在青山县,倒是委屈你了。”

  若颜浅笑嫣然:“夫君说哪里话。京城虽好,但青山书院更需要夫君。倒是父亲若在京城为官,往后咱们也该常带孩子去京城见见世面。唯一让妾身挂心的,就是父亲年事已高,不能在身边时时尽孝。”

  周叔欣慰颔首:“我身边还有有根照料,况且小桃也会常来看顾,你们不必挂怀。”

  正说话间,若颜身边的妈妈进来禀报:“奶奶,大少爷的药熬好了。”

  若颜起身道:“夫君陪父亲说话,我去瞧瞧泽祺。”

  景宇点头,眼中带着感激:“辛苦你了。让泽祺好生服药,我稍后便去。”

  若颜随着妈妈走进泽祺的屋子,见孩子恹恹地躺在床上,便亲手端起药碗,柔声哄道:“泽祺,药是苦些,但一口气喝了才好。待会儿含颗蜜饯,便不会满口苦味了。”

  泽祺望着继母温柔的模样,轻声道:“谢谢母亲,我这就喝。”就着若颜的手,将半碗药一饮而尽。若颜忙塞了颗蜜饯到他嘴里,怜爱地抚了抚他的发顶:“真是个好孩子。”

  泽祺垂首不语,半晌才抬头轻声道:“恭喜母亲,听大夫说,我要有小弟弟了。”

  若颜细看他神色,温柔笑道:“兴许是个小妹妹呢。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母亲相信,你这个做大哥的一定能照顾好他们。”她轻抚泽祺的手,柔声道:“泽祺,即便往后有了弟弟妹妹,你爹爹和祖父一样疼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