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年纪已经大了,先生把课程安排得紧,别人都考秀才了,他还没有读完四书五经,好在已经背熟了《论语》和《大学》他讲课进度就快点,下午天黑水生才能回家。
到家后水生吃过饭就去找张大哥了,三丫家的骡子农忙新村有人需要用,租的话40文一天。水生带了三百文给张大哥说是要租骡车。怀庆皱着眉“我们两家哪需要钱?”
水生忙道:“知道现在三丫姐和你在家猫冬不出门才来租的,我骡车不是用一天,我在永丰镇找了个先生,路上一天来回就得两个时辰,我把路上两个时辰用来抄书一月也能有一两多银子了”你们如果要出门那天我可以走着去”
三丫男人想了想“春天的猎物瘦,我们一般到夏天才开始打,也是为了山上猎物生养繁衍。这样骡车你用到三月,三月土化冻要翻地,一共用俩月,二两银子。”
三丫很是过意不去,哪能赚水生的钱呢?
水生笑道:“三丫姐你们肯租给我就是帮了我大忙,再说我路上省的时间抄书钱也挣回来了。”
当晚水生就牵着三丫家的骡子回家,装了一车的柴火。几袋红薯和一袋玉米面,一袋灰面。
水生抄书越抄越晚了,早上卯时照样起来背书。吃朝食的时候水生娘面色不愉抱怨道:“给柴火我也不说啥了,毕竟柴火不花钱,我们房子后面就是山,我两天就能弄一车柴火。水生啊十两的束修这么贵你还要给粮食,还一给这么多,家里已经只有几百个铜板了。”
水生只得安抚老娘“娘,先生书讲得特别好,他要不流放到这里,为了孙儿能活下去才勉强招我这个学生,要不儿子也没那福气成为他的学生。要在京城别说十两,一千两都成不了他学生。”
水生娘惊诧道“啥人厉害成这样?”
水生看了眼他娘悄声道“娘不知道为好,你知道就是特别大的官就行了。”
水生娘压低声音“以前再大的官现在不也是犯人吗?”
水生娘瞥了眼儿子低声道“我知道的,你娘不会出去乱说,这么多银子粮食花出去了,我只盼望他把本事拿出来好好教你,要不真是亏死了。”
“儿子,这个老先生身体咋样?要是活不到年底你这束修就亏大发了。”
水生连忙往门口看了看没人才放了心。
无奈的喊到“娘!”
“知道了,多吃点,吃了早点走,十两银子呢,多学一盏茶的功夫也好。”水生娘催促道。
水生出门前还是得再安慰一下娘“我正在抄书呢,我以后早上背书,晚上回家抄书。我这本书抄第二遍也熟练了,一月就能抄一本,您别担心。束修一交一年,往后要到明年才需要交了。”
水生驾着骡车到了先生院子,周围一见有骡车都偷偷打量,甚至有人问水生和这家什么关系?
水生边关院门边道“亲戚。”
清雅看着骡车上满满一大车东西很不安,转头去看自己祖父,倒是宏文看着好几袋子吃食高兴的围着骡车打转。
水生摸摸宏文头“进屋去,外面冷。等会儿把炕烧起来就暖和了。”
水生把柴火卸下来,把粮食抱到先生的卧房藏好。再去厨房教清雅怎么烧炕,和清雅说,柴火尽管烧,他们靠着山有柴火。
刘老一辈子宦海浮沉,水生这个弟子他还算是没有看走眼。
叹了口气,交代孙女以后饭食一起做。
水生午食后,趁着刘老歇息的时候他就把上午的笔记再捋一遍。刘老满意了几分,这孩子不是啥天纵奇才,但是毅力惊人。
二月底水生赶在三丫家用骡子前,把先生的十五亩地翻了出来,平时吃过午食先生歇息时他就把先生小院翻了,到时候可以种些菜。又在他家山上砍了两人高的荆条,午食后重新给先生扎了围墙……先生看在眼里教导水生也越来越用心。
先生年纪大了在二月最后两天安排了歇息两天。
第一天水生赶紧把自己家的地翻了大半出来,第二天一早带着娘和三丫两口以及小桃去县城买羊羔。
去了县城交了两本抄书,得了四两银子,三家直奔卖羊羔的地,小桃买了六十只,三丫买了十只,水生也买了十只,还帮在家守家的桂枝买了一只。只花了三百八十五文一只。
水生下午把自己家的地翻完,晚上摸黑帮着把桂枝姐的地翻出来了。
三丫家和水生家一月各放四天羊其他时间都交给桂枝放。桂枝因为帮着小桃放羊很是满意,到了初冬等羊吃完红薯藤她自己一只,小桃给她两只,她就有三只羊了。她手里就能有二两多银子了。
进了三月先生已经在开始讲《大学了》,先生提醒水生,要想进度快点,就要提前把书背熟。他为了给水生授课已经没有抄书挣钱了,还有就是他人老了只能全力顾水生了,水生这样的出身只有科举能让他出人头地,当然也只有水生好了,以后才能照顾一下他年幼的孙子孙女。
第79章表白
四月中旬,骑着高头大马的一队差爷一路锣鼓喧天进了白月湾村,周围村子都围上来一路看热闹,大家才知道周举人成了进士老爷还是榜眼。
一路到了新村,整个白月湾村沸腾了。小桃看了眼她娘,过年的时候她娘就说买两挂鞭炮,万一有哑炮多还能再放一挂,她们才来此安家得取个好兆头。
小桃赶紧把周叔的院子大门打开,让张大哥挂上她家的鞭炮,给报喜的人用了大红纸包了喜钱。老村的人都在期待周大人回来村里风风光光大办一场,别说他们村就是整个辽东郡营州都没有出过榜眼。隔壁院子里的小桃娘听到鞭炮响声嘴角含着笑静静的绣着自己的荷包。
水生晚上到家的时候他娘兴奋的道,“村里人都说我们有靠山了。”
水生也真替周叔高兴,晚上铺纸抄书的时候盯着纸默了默,他也想成为他娘和小桃娘俩的靠山。他知道自己不是有天赋的人,唯有勤奋一条路,所以这一年来从未敢歇息过一天,呼出一口气提笔在砚台墨池里润了润笔。
快到五月,小桃收到了周叔的信,说了他在翰林院当差,有半年的假期,不过因为景宇太小就不来回奔波了,并且附上了他在京城的地址,小桃突然就发现周叔似乎淡出了他们的生活。
进了四月白月湾边上插上了好几根钓鱼竿,水生娘是大的鱼就放她的水坑里,小的就剁鱼丸,主要是想换口味也不成,煎鱼炖鱼都太费油了。鱼丸现在还得送给儿子的先生一家,想到是没花钱的东西,水生娘倒不怎么心疼。
京城的周叔六月才收到小桃的信,他的同乡陵州府的才子上一科中了举就出去游学去了,等了三年这科也高中二甲进士,这位丰神俊朗的同乡被侍郎挑中做了乘龙快婿,陵州还乱着就只能在京城成婚。
看到周大人的信忍不住再看了几眼,惊奇的发现这字和自己的有六分相似,好奇道“周大人这是家信?”
周叔笑了笑:“我一个亲戚写来的,在陵州府买了本你的字帖。”
“那我们有缘分,等我到了辽东定要上门拜访。”
周叔道:“是个小女子。”这就是不方便的意思了,“她母女从我们陵州到辽东落户,还望陆大人到了辽东多关照。”
陆大人忙起身道“大家都是同乡,再说是周大人亲戚,互相照应也是应该的。”他今日上门一为同乡之意,二是他岳父提点他多和周大人打好关系。陵州、金州、都乱着,朝廷要稳着辽东粮草,他岳父安排了他去辽东文山隔壁的云山县做县令,等三年期满,他再帮女婿打点一番就好升迁了,也算富贵险中求了。当然他岳父没说,盯着他岳父的人多,把自己安排在辽东没人会攻讦。更显得他岳父忠心耿耿一心为了朝廷。
等陆大人一走,周炳林周大人背了人在书房急切的打开信,信中小桃只提了过年卖了陵州府的棉布挣了十四两银子,修了高大的院墙,她又买了六十只羊,水生去永和镇找了个先生,她把他的二十亩地种了,三丫家的张大哥照样初夏就上山打猎……没有她娘半句,当然她娘也不会说半句。
小桃十三岁这年入冬,突然发现身体有了变化,前面开始隆起了,这种身体变化让很久都见不到水生面的小桃见到水生后有些羞涩的不敢看人了。她娘抚着她头说她要长大了,她娘已经给她用细棉布面,棉花芯做了好多月事带子备着,听说农家里面都是装草灰的。冬天她就已经用上了月事带子成了大姑娘了。
水生娘为了水生早日说亲,院子里扩大加深的小水塘里养了一塘的鱼就等过年挣一笔。进了腊月水生就早早的写了一堆对联备着,光是榜眼邻居这种噱头,他的对联就不会愁卖。果然过年水生的对联在白月湾的宣传下,在县城没涨钱但却卖了二十多两银子。
水生娘高兴的悄悄和儿子说“这就是老话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水生顿时被自己娘噎住不知怎么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