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石惊起千层浪,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若是这样,这天下的牡丹世家,就不止四家,而是五家了,得加上我们京城谢家!”
“是啊,这样天下牡丹,就不是四分天下而是五分天下了!”
“要依我看啊,咱们京城的牡丹会一统天下!他们四大家那点东西咱们谢姑娘有,可咱们谢姑娘的东西可都是那四大家没有的!”
……
一时间场面纷乱。谢湘江不得不敲了敲面前的桌案,大声道:“父老乡亲们,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咱们不能这么干啊!再说区区一个牡丹花,也不值当咱们京城的寒门子弟全体出动啊!想想咱们家的少年郎们,天分高绝者有之,博闻强记者有之,聪明俊秀者有之,心灵手巧者有之,气质出尘者有之,随机应变者有之,淳朴忠厚者有之,勤学奋发者有之,天生万物,各有其秉性资质,擅牡丹花者才有多少,难道其他的人就都没有学上了?”
“那谢姑娘,你这是何意啊?”
“父老乡亲们,谁说我就只擅长牡丹花?”谢湘江扬了扬眉,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小册子,在众人面前打开,说道:“乡亲们你们看,除了养花,我还擅长绘画,我还擅长算术账目,我还擅长烹水煮茶,园艺和手工艺我也略有研究。若是咱们的乡亲父老不嫌弃,我愿意全部拿出来倾囊相授!”
这一时之间彻底地沸反盈天。
“谢姑娘擅长这么多!”
“这都是些什么啊,怎么我有点看不懂?”
“天啊,谢姑娘这,这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她一个女人,这,这,这是当世豪杰啊!”
“天啊,谢姑娘画的这是她自己吗?怎么跟活得似的?”
“什么,跟活得似的?快拿给我看看!我看看!”
声势无法控制,是忠叔拿着铜锣狠狠地敲了几声,众人才安静下来。此时谢湘江对众人行了个礼,诚挚地道:“各位父老乡亲,咱是京城的百姓,陛下的子民,如今陛下慈悲圣明,让京兆府出面为咱们谋福利,陛下洪恩,咱们铭感五内。只是我一个小女子见识浅薄,虽有赤诚之心,但困于内宅,不知天高地厚,所思所想定有不当之处。诸位乡亲父老,有的德高望重,有的见多识广,咱自家的生意,自家的园子,自家的药堂和学堂,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咱们这么多人呢,还请父老乡亲们多琢磨琢磨,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大家一起商议,力求不出差错,才能不负圣恩呐!”
一时静寂,不多时,还真有人出面,唤道:“谢姑娘!我有一个想法!”
第56章 染指与应战
远在江南的苏枭听了,手指敲了下桌面,笑语:“她说她想不负圣恩?她是怕活不过三年两载,被人给香消玉殒了吧?”
一旁的管家道:“谢姑娘确实是心细胆大,一众朝臣们在金銮殿上争论未休,她就摆出来在民间讨论上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她的所有想法在民间引发的热议,对朝臣、对陛下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苏枭哼了一声,笑容已冷:“我看她这是找死!朝堂未有定论,她这样做,形同逼迫!”
管家顿时吓得大气也不敢喘。
苏枭道:“刚把长公主逼进寺庙,以为陛下真的是不想收拾她?从把她归还给永安侯府就知道陛下的意思了!她还敢胆大妄为,挟民意以令天子,真是老寿星上吊她活腻了!”
管家在旁边欲言又止。
苏枭睨他一眼:“有话就说!”
管家道:“少爷,谢姑娘不惟拿出了花会的园林设计图,还拿出了她要在学堂中可教授的技艺方案,里面的东西比牡丹花还要珍贵百倍,足以震荡天下,流芳百世。”
苏枭一怔:“什么东西?”
“是术数、绘画、茶艺、园艺和手工艺。据说,她分门别类条目清晰地罗列出了学习的时限和内容纲领。”管家补充道,“每一类都打破世俗家传之见,说开宗立派泽被天下都不为过。”
苏枭心内震颤,一下子便站了起来:“具体内容可看见了?”
“京城里的影子先将消息飞鸽传书,具体的东西已经誊抄了,正快马加鞭在来余杭的路上。”
苏枭思索了片刻,缓缓地坐下,轻声道:“怪不得,她敢挟民意以令天子。朝堂争端,一时之间肯定定不下来,让他们吵上个三月五月,一年半载,这里面涉及的利益,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夜长梦多不若快刀斩乱麻,占据舆论,众目睽睽之下,自然没人敢轻举妄动。”
管家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谢姑娘如此做,无私无我,本事都拿出来奉献给天下百姓。这其中巨大的利益和声名,即便身在京城为帝王所忌惮,帝王也会顺从民意待她倾囊相授之后再动手。可真待她倾囊相授之后,她盛名已成,民心已得,绝技在手,与之结交的必定有当世豪杰,命数已然不同。即便帝王心术居心莫测,也不会将盛名天下的人赶尽杀绝。”
苏枭唇边又泛起耐人寻味的微笑:“是,不说将来能不能开宗立派盛名天下,至少如今,她又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路,不会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结果。”
“那咱们按谢姑娘的方子炒制的新茶?”
苏枭道:“先选最好的,悉数运往京城。”
管家一怔:“京城?公子您的意思是?”
“那位谢姑娘在京城里搅动得风起云涌,咱们不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茶艺大行天下,更待何时?方叔,传令给京城的影子,谢姑娘公之于众的技艺方案不用誊抄了,我亲自赶回京城,赴此盛会。”
而京城的水,已然被谢湘江点着的火煮沸了。整个京城,似乎在刹那之间,无论男女老少、高贵贫寒,都在谈论谢湘江。
而且这种谈论,从朝堂转移到民间,从高官大佬的权衡利弊转移成百姓学子的指点江山。
因为谢湘江以卑微之姿,站在不知自己想法是错是对的中立立场上,以一千两银子为彩头,给辩论会的获胜者。
论市井花会与学堂的利与弊。
无论身份,无论男女,无论立场,都可以上去发表观点,舌战群雄,最终辩得对方哑口无言者胜。
真理不辩不明。智者兼听则明。谢湘江表示,她愿遵从最后胜利者的观点。
这招狠到她自绝后路。
一时间京城上下摩拳擦掌,各自根据自己的见解和利益,开始组团找人,轮番辩论。
而辩论胜者的观点也如同野火燎原一样,瞬息之间传遍京城。
三天下来,关于市井花会与学堂的利与弊,双方论辩数十个回合,从最初有立场的利益之争,竟也逐渐碰撞出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度思考,辩论激烈胶着。
在第五天的时候,擂台赛的输赢记录已经罗列出整整十数条。谢湘江纤白的手指从一条条胜负的结果上滑过。
利好处有:
1.花会的缘起可德化天下百姓。
2.花会可为百姓增加利益。
3.免费入学,启蒙开智学本事有利平民百姓。
弊端处有:
1. 京城节日、名胜、庙会具足,无须为百姓再填去处。
2.谢氏药庄无有绝佳风景,只凭人工景致难以为继。
3.谢氏药庄远离京城,来往不便,没有客源。
4.设计图占地方圆十里,纵有风景体力难支,不宜出游。
5.如牡丹花会,可惊艳一时,难以为继。
6.花会占地广阔,人员混杂,易出祸事,没有出行的安全保障。
7.花会欲设置的百姓小生意,没有信誉。城里东市西市已足,无须跑远路。
8.学堂已足,店铺可学徒,无须再办。
9.京城中办学堂更方便。
10.谢氏女德行不足以请名师。
11.谢氏女从小养在深闺,出家侯门为妾,其技艺牡丹尚可,其余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12.牡丹花会和百碗面足让人殚精竭虑,花会和学堂无暇兼顾。
13.立德立功立言,乃大丈夫三不朽之事,谢氏女居心叵测,妄图染指。
谢湘江凝视着这一次次的结果,在手指滑过最后一条的时候,一下子便笑了。
身边的忠婶愁得直叹气:“姑娘啊,你怎么就还能笑得出来啊?”
谢湘江的笑颜灿烂如花,她起身语声愉快地轻叹:“此人真乃我知己,我的确是以声名败坏之女身,对大丈夫三不朽之盛事,心存妄念,意图染指啊!”
忠婶骇得瞠目结舌:“姑娘!咱们,咱们还是不要惹火上身,还是本本分分地种花卖面吧!”
谢湘江将手中的纸“啪”地往桌上一拍,快步往外走,吩咐忠叔道:“忠叔!忠叔!咱们赶车去京城!”
忠婶急得就追了出去,一叠声道:“我的姑娘唉,你这是,这是干什么去啊!”
谢湘江的人影已经走远,扬声道:“自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要居心叵测痴心妄想,去光明正大地染指大丈夫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