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问,甚至不敢去想。
就只当是前者好了。
“最近朝中太平,没什么事情需要我处理。”
“朝中哪一日不太平?新帝年幼,又对你向来信赖,事事少不了你拿主意的。”姜芜从镜中看了一眼身后的人,“你不用这般……守着我。”
楚凌没有回答,他起身往这边走来了,直到站定在姜芜身后,将他宽厚的手掌,搭在了姜芜的肩上。
从镜子里看,是多么登对的一对。
只是自己好像不可避免地仿佛苍老了许多,谁能想到呢?到了这个年纪的他却比自己年轻之时,更像是为了爱而莽莽撞撞、患得患失的毛头小子。
反观这个人,依旧是淡定、从容。
大约爱里,从没有公平这个说法。
“我来给你梳吧。”
他这么说,姜芜没做过多的犹豫,就将木梳递给了他。
从镜子里看着,男人的眉眼很是认真,姜芜头发长,偶尔有打结之处,他更是惊人地耐心。
“楚凌。”
男人眼皮抬了抬,那眼里希冀的目光,又总是让人觉着隐隐藏着脆弱。
他嗯了一声,但又开口:“怎么了?”
“我想去拜一拜梁谦。”
楚凌动作就这么顿了有一会儿,只是没有以往提起梁谦的恼怒与嫉恨,他这么沉默了片刻后,便点点头答应了:“好,我这两日就给你安排。”
“听明珠说,他的碑上没有字。”
楚凌还以为她在责怪,赶紧解释:“那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毕竟莫阳舟并不知晓我找到了梁谦的尸体。”
姜芜点头,表示自己没有那个意思:“我想要为他立碑。”
男人又停顿了片刻,才缓缓点头。
“好,”他说,“那也是应该的。”
***
楚凌也算是说到做到,隔日就准备好了一切。
他亲自送姜芜与明珠两人过去的,却并没有进山,只是在山下便停了下来。
“我在这里等你。”他话是跟姜芜说的,至于与明珠,这两人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
“嗯。”姜芜应了一声后刚转身,就觉着衣袖被人扯住了。
她回头看向始作俑者。
楚凌拽着她,想说什么,又咽下去了。他无法想象,此刻在姜芜的眼里,自己该是怎样一副优柔寡断、矫情做作的模样。
可自己之所以要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也是因为如今一时一刻的分离,也会让自己分外难熬。
半晌,他终究是松开了手。
“你去吧,不用急,你想说的话应该挺多的吧?”楚凌抿了抿唇,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话,“我在这里等你。”
等你与他告别,等你再次走向我。哪怕仍旧放不下他,也没有关系的。
姜芜只是略一颔首,见他松手了,便与明珠一同往山里去了,除了领路之人,后边还跟着两队提着祭品的下人。
明珠方才虽然已经刻意避开了目光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楚凌对母亲的那股粘糊劲。
颇有些……颠覆认知。所以她没忍住开口问:“母亲,那个……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姜芜想了想:“算是,不过以前没有这么……”明显。
明珠已经从念茵那边了解了不少事情了,包括这五年楚凌刻意疏远母亲的原因。
如今一看……倒是挺能忍的。
下人很快就带两人来到了梁谦的坟前,先前没有字的墓碑,已经被换下来了。
应姜芜的要求,这次上边刻上了字。
“先夫梁谦之墓。”
“妻姜芜立。”
第119章 变故
下人们将祭品放下后,就默契地退出很远了,只留母女二人在这里。
姜芜对上明珠看向自己的视线,她微微一点头,少女便弯腰,将祭品一一整齐地摆放在梁谦的坟前。
姜芜则是在她身后静静地等待着。
坟前的四周种的都是梁谦喜欢的竹子,楚凌这样的安排,姜芜不知道他是出于真的内疚,亦或是做给自己看的。
风吹来之际,竹林沙沙作响,那风拂过姜芜的脸颊时,竟是说不出的柔和。姜芜不由地伸出手,感受着从指缝中温柔流过的风。
梁谦,若是这些年,你一直在我的身边,看我忘了你,忘了我们的女儿,与仇人一家其乐融融,会是什么心情呢?
会怪我吗?
姜芜甚至能轻易地得出答案,不会,如果是他,大概会说,这不是你的错。
她所认识的那个人,会这么说的。
“母亲。”
明珠的声音,唤回了姜芜的思绪。她看过去,女儿已经将祭品都摆好了,拿着一个瓷白玉壶问她:“这里面装的是酒吗?”
姜芜的手重新垂下,面上笑了笑:“不是,是茶。”
“我说怎么一点酒的味道都没有呢。”明珠又嗅了嗅,“可是,娘亲你怎么用酒壶装茶?”
“你爹对煮茶这事,最是讲究了,”她走过去蹲下来,将壶里的茶洒在坟前,“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气得想骂我。”
若是真的能骂她一句,就好了。
明珠却是在那一瞬间想起来品茶一事,明白了母亲从那时候开始,应该就是在怀疑莫阳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