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资助的贫困生是胤禩_四担白米【完结】(108)

  十阿哥忍不住讥笑:“王太医吕太医没看过这两本书?”

  王吕两人面红耳赤。看是看过,没想到能这样用。

  当然也不能怪他们。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才开始在中外医生的探索实践下结合使用。

  郭绵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完全是因为自小喜欢高危运动,上急救课的次数太多。

  康熙怒斥王吕二人医术不精、医德不良,是导致八福晋犯错的罪魁祸首,将他们当场革职查办。

  处理完他们,胤禩立即请康熙允准,将八福晋今日用的急救方法命名为‘八福晋急救法’,并为八福晋刻碑立传。

  郭绵简直要被这个两极反转晃晕了。

  胤禩你真没发烧吗?你爹娘奶奶兄弟正在批斗我呢!人家还没说放过我,你就让人家表扬我,还要表扬给全天下乃至后人看,是不是有点太蹬鼻子上脸了???

  第110章

  老四料定康熙绝不会答应,为了帮老八夫妻,立即出列恭敬地说道:“汗阿玛明鉴,儿臣以为此法确实功在千秋。然,若以‘八福晋急救法'傳世,显得不够庄重权威,毕竟八福晋并不是济世名医,再者,只怕市井小民因此名想入非非,将今日之事演绎得不堪入耳,于八弟之颜面,皇家之体面无益。不如......”

  他略作停顿,目光诚恳地望向康熙:“不如以汗阿玛年号命名,称作‘康熙急救法'。一来彰显汗阿玛仁心济世之德,使天下百姓皆知此乃圣主恩泽;二来此名庄重威严,可杜绝市井流言;三来,此法若能流傳后世,当与正在编纂中《康熙字典》和《历象考成》并列,成为彰显汗阿玛文治武功的又一盛举。”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至于八弟夫妇的功劳,儿臣以为可在太医院设立专档,由院正親自記录始末。既保全事实本相,又不至因名号之争而损及朝廷体统。若汗阿玛恩准,儿臣願親自督办此事,务求記载详实,傳承有序。”

  说完,他恭敬地补充道:“此乃儿臣愚见,一切还望汗阿玛圣裁。”

  他这个提議令康熙極为心动。

  康熙从政四十二年,先后平三藩、收台湾、親征准噶尔,武功赫赫,文治方面却没有太多建树。

  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缺,他才下令编撰《康熙字典》和《历象考成》。这两部书才剛剛起了个头,不知在他有生之年能否完成,如今这‘康熙急救法’已然成型,倒是能立即在文治空白上添上一笔。

  不过他有点不好意思就这么霸占人家的功绩,也不太好处理八福晋——要是记她这一功,不仅不能罚她,还得奖她,那尊卑何在?礼教何在?!

  胤禩心思复杂地看了老四一眼。

  其实他原本就打算待康熙驳回‘八福晋急救法’,再提出‘康熙急救法’,好让皇父明白,自己和八福晋願意将这功绩让出来成全皇父的文治武功,請皇父为八福晋正名。

  没想到被老四抢了先。

  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老四绝不是‘捡漏王’,老四能坐上皇位,靠的是实力——他精明周全,極擅长揣摩人心,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必有收获。

  现在皇父必定覺得老四周到贴心極了。其他儿子各有算计,只有老四想着皇父。

  不过老四这一表態,至少是公开支持八福晋,对于扭轉当前不利局面至关重要。

  胤禩不再多想,立即跟着表態:“多谢四哥提醒,儿臣以为四哥的提議极妙,叫‘康熙急救法’更合适。”

  康熙的目光悠悠飘到郭綿身上。

  这个法子是她想出来的,人也是她救的,她又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她要是不同意,此事办起来没那么漂亮。

  郭綿这点覺悟还是有的,演技更是不在话下。

  为了尽可能恢复胤禩的名誉,补偿对他的伤害,她非常虔诚地俯首拜請:“儿媳今日之举虽属情非得已,但确实损害了皇家体面,也伤害了八爷的颜面,儿媳万死不足以赎罪,惟愿今日事止于南苑,切不可令百姓知晓。皇父仁慈爱民,四海皆知。急救之法只有以皇父之名传播,此法才能真正惠及千秋。请皇父以年号命名!”

  康熙沉吟片刻,状似无奈地看了口气,轉头对太后说道:“额聂有没有觉得老八媳妇这脾性很像一个人?”

  太后不是他親娘,也不曾养育扶持他,在政治上对他毫无影响力。

  她看得出来康熙很想要这个功绩,自知阻拦不了,却猜不出他要拿谁做梯子,便含糊道:“是有点像一个人,但本宮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一时想不起来。”

  康熙摇摇头:“不怪额聂记性不好,其实您进宮时,那位长辈已经出宫去了。想来关于她的事儿,都是听宫里一些老人说的。朕也是听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偶尔提起,对她有些许了解。”

  太后反应过来了,“皇帝说的是先帝废后,哀家那位堂姑?”

  顺治废后是孝庄的侄女,顺治八年册为皇后,顺治十年被废,先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之后被送回蒙古改嫁。

  “正是。太皇太后曾说,废后秉性善良天真,初进宫时深得皇父欢心,只是脾气过于耿直急躁不懂變通,才渐渐因为一些琐事误会,与皇父生了嫌隙。”

  太后稍一思量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情不愿地拿自家姑姑给他搭梯子:“皇帝说的是。老八媳妇儿确实像废后,一样的容色秀丽,一样的秉性善良,一样的耿直脾气。其实哀家起初便觉得既是为了救人,举止出格一些也无伤大雅。只要略惩小戒,记住这个教训,日后不再犯即可,谁料她梗着脖子要休书……”

  胤禩用眼梢冷冷扫了眼郭綿。

  郭绵赶紧调动情绪,哭道:“孙媳知错了,孙媳不想被休,孙媳只是太内疚,太害怕了,不知怎么赎罪才好……呜呜呜呜……”

  因为方才她发表那番逆天言论,太后原本对她极其厌恶的,眼下这么一哭,又好看又可怜,太后的心一下就软了。

  再加上皇帝的立場改變了,她得积极配合,才能使皇帝的轉变没那么生硬,便派身边的大嬷嬷亲自去扶她。

  理由倒是现成的:她肚子里怀着胤禩第一个孩子,不可大意。

  她一表态,她的头号下属——佟佳贵妃立马跟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八福晋虽有错,但功劳更大,善哉善哉。

  这几个大boss的态度一转变,其他人也跟着纷纷转向。

  老三、老九、老十、小十四纷纷出列恭贺康熙。

  四妃开始安抚郭绵。

  太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数次暗示鄂伦岱揆叙,让他们出場揭穿八福晋的真实身份,然而此二人毫无反应。

  他实在不肯错过这个好时机,眼睁睁看着胤禩扭转乾坤,真把八福晋捧成济世功臣,便提点十三,让十三打头。

  十三心里万般抗拒,却顶不住压力,只好站出来,“汗阿玛,儿臣有事启奏。”

  “哦?”康熙想起八福晋刚开始救太监时他有过奇怪的举动,料想他要说的事儿与八福晋有关,且不是好事儿。

  康熙摆手道:“朕累了,明日上个折来说吧。”

  十三硬着头皮说道:“事关‘康熙急救法’到底可不可用,儿臣不得不现在说。”

  所有人一静。

  太子道:“阿玛,此法关乎您千秋万代的圣誉,更关乎天下医道正统。若未经太医院反复验证便冠以年号推行,一旦有误,恐伤朝廷威信。十三弟既有所察,不妨当廷奏明,也好让您及诸位阿哥共议,以免日后贻误苍生。”

  康熙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准。”

  十三舔了舔唇,刚要开口,忽听胤禩道:“十三弟,汗阿玛素来偏疼你,对你寄予厚望,是以每次南巡必令你随侍左右,议政常询你见解,这份恩宠令许多兄弟艳羡非常。今日你要说的话,不仅关乎八福晋,更关乎你的前程。可要想清楚了——皇父的信任,得之不易,失之却只在一念之间。”

  十三呼吸一滞,拳头发出咯吱咯吱声。

  太子温声劝道:“十三弟,老八说的对,汗阿玛对你钟爱有加,你切不可让君父受蒙小人蒙蔽。你既已开了口,不如把话说完。若真有什么不妥之处,当着汗阿玛和诸位兄弟的面说清楚,既是尽忠尽孝,也是对八弟妹的维护。”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胤禩,又道:“皇阿玛素来明察秋毫,你只管据实以告,不必有所顾虑。”

  他们俩打了这一段机锋,又一次成功挑起了众人的好奇,大家都眼巴巴看着十三。

  康熙此时已经看出来,十三是受太子驱使,他亦深知,太子因阿吉被斩对老八怨憎颇深,此时定要借题发挥,因此,十三尚未开口,他心中已存了三分不信任。

  十三硬着头皮说出‘白

  狐报恩’和‘白狐替嫁’两个传闻,然后道:“八嫂到底是用医术救人,还是用妖术救人,请汗阿玛明鉴。”

  话一落地,康熙不仅感到荒谬,更对太子这一招无比失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05_b/bjZHW.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娱乐圈 清穿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