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质子摇身变帝王,诱哄我做正宫娘娘_橙大鱼【完结+番外】(107)

  沈惊澜和旁人议事已经不避着她了,温若初在一边听着,状似闲聊似的随口道。

  “不会白挨这一刀的,且等着吧。”她扶沈惊澜坐椅子上。

  “那刺客是陛下的人亲自看押,我们手握天机阁,得到天牢的消息,尚且费些力气,柳家如今一团乱麻……”

  温若初意有所指道:“……可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的消息,刺客在天牢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有陛下知道,旁人谁知道呢。”

  “柳家豢养的那些死侍总不能个个都是硬骨头的,只要诱捕一个进来,撕开一个口子,后面的事可就好办多了。”

  第142章 诅咒不能随便说出口

  皇宫,翠云居,柳妃寝宫。

  柳妃侧卧在床榻里,悠闲地吃着陛下赏赐的沃柑。

  刑部天牢如铁桶一般,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柳妃起初还惦记了几日,后来陛下也没寻柳家和她的麻烦。

  柳正平也传消息进来,刺客那边已经摆平了,刺客是柳正平豢养的死侍,妻儿都在镇南侯府,拿捏着刺客妻儿性命,刺客不敢胡乱攀咬。

  柳妃算是彻底放下心,一大早陛下赏赐一筐水果。

  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水果金贵着,柳妃觉得柳家的这一难,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只是有点可惜了她和兄长的筹谋,让沈惊澜捡了功。

  最让柳妃舒心的是,沈惊澜替陛下挡了刀,陛下只赏赐了沈惊澜一些药材和补品,其他什么都没有。

  贱人生的野种,还是贱人。

  陛下嘴上不说,心里一定是厌恶的。

  沈惊澜就算是把命搭进去,巴结讨好陛下,陛下也不会承他的情。

  柳妃往嘴里塞了一瓣沃柑,自我安慰地想着。

  “兴许是陛下知道了害死六殿下的凶手是沈惊澜,陛下故意压着沈惊澜,用以宽慰六殿下在天之灵……”

  柳家安生了没几日,刑部天牢突然传出口风,行刺老皇帝的刺客要招认。

  消息是真是假无人得知,甚至没有人说清楚刺客招认的消息到底是不是从刑部天牢传出来的。

  消息传出来的第二天晚上,刑部逮住一个私下和刺客说话的衙役。

  衙役不是刑部的人,一番审问,衙役受不住轮番皮肉之苦,招认是镇南侯柳正平的人,偷偷潜入刑部天牢是受柳正平指使,灭刺客的口。

  老皇帝盛怒,迅雷之势拔掉柳家。

  柳家十二岁以下男丁以及家眷流放,其余人等斩首。

  近几日都在传柳家的事,一个百年世家,就这么完了。

  天气转暖,院子里柳条抽芽,温若初早膳过后在院子里闲逛还听下人们提及柳家。

  想起除夕宴那日柳妃恶狠狠看向她的眼神,以及对她肚子里孩子那怨毒的诅咒。

  温若初垂眼轻轻抚了抚隆起的腹部,眼底满是柔和。

  看来诅咒不能随便说出口,指不定哪日就反噬到自己身上。

  秋菊在她身后搭了一件披风。“起风了,天儿还有些凉,公主早些回去吧,还有一个多月就临盆了,越是这个时候越马虎不得。”

  温若初也有些累了,点点头。

  “好,回去。”

  冯文抱着两只兔子跟在温若初身后,一脸忧心,犹豫道。

  “眼瞅晌午了,午膳准备公主一个人的,还是带上姑爷的?”

  沈惊澜身子早恢复好了,依照对外宣称的伤情,最近几日能下床,“养伤”的这段日子,一直和她腻在荣王府。

  一大早宫里来人传话,老皇帝召沈惊澜进宫。

  之前沈惊澜每次进宫不出两个时辰就回来了。

  温若初知道冯文问的是,沈惊澜有没有事。

  在大虞苍兰苑的时候,沈惊澜除了她,也就是能和冯文说上两句话。

  冯文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不知道说了多少得罪沈惊澜的话。

  沈惊澜有事外出的时候,沈惊澜的两个兔儿子都是冯文照顾,用时髦的话说,他们是“兔友”。

  如今沈惊澜身份今非昔比,没计较之前冯文的言行无状,还让冯文和小辛一起,管理府内庶务。

  沈惊澜对冯文既是主仆也有昔日友情在。

  问一个人有没有事?多少有点犯口忌。

  向来说话直来直去不过脑子的冯文,也学会了拐弯抹角。

  有些心疼,又有些欣慰,冯文也好,秋菊月儿也好,因她来到雍国。

  人生地不熟的,说话,做事,要长八百个心眼子,唯恐被旁人挑到错处,失了她的脸面。

  他们都在被迫成长。

  温若初嘴角含笑,回头瞅了一眼冯文,半开玩笑调侃。

  “不得了了,知道和本宫耍心眼了。”

  冯文把兔子往上拎了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哪有。”

  秋菊和月儿也在看着她,大概是都挺关心沈惊澜的。

  温若初直接挑明,“放心,你们的姑爷这次面见陛下是好事,吩咐厨房准备酒菜。”

  柳家的案子了结,菜市口砍了两日的人头,震惊朝野,小半天的时间传遍都城大街小巷。

  沈惊澜护驾挡刀受伤的事,街头巷尾百姓口耳相传,刚刚平息下来。

  温若初又把“刺客相好的在镇南侯柳家”这一沾着桃色花边的消息散播出去。

  也不知道怎么传的,传到后来成了老皇帝和刺客为了镇南侯府主母争风吃醋,进而引发了法华寺行刺一事。

  温若初有些头疼,甭管消息是怎么传歪的,效果是出奇的好。

  行刺和沈惊澜挡刀,两件事连在一起,于是沈惊澜被再次提了起来,成了坊间茶余饭后仅次于老皇帝的热门人物。

  就连御史台都得到风声,上表陈情,都在劝说老皇帝不可感情用事,还为沈惊澜请法华寺护驾之功。

  老皇帝新封了一个美人,夜夜宠幸,算是止住了桃色流言。

  温若初紧接着又找了几个说书先生写童谣,侧重点在沈惊澜护驾有功上。

  那些闲得蛋疼的御史台,又整日念叨沈惊澜护驾之功的事。

  老皇帝想装耳聋眼瞎忽视沈惊澜的护驾之功,是不成了。

  皇宫,御乾宫,老皇帝寝宫。

  “身子好些了?”

  老皇帝坐在矮榻上,和沈惊澜有一搭没一搭闲聊,手里捻着佛珠,时不时咳嗽两声。伺候左右的是新封的孙美人。

  沈惊澜恭顺地站在老皇帝面前不远处,脸色煞白,身上带着一种熟悉的久病初愈后的病弱气息。

  “托父皇的福,儿臣……咳咳咳……好多了。”

  第143章 王爷不在,王妃就是主心骨

  老皇帝沉着脸,撩起眼皮瞅了沈惊澜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厌恶,沉默半晌开口道。

  “身子没好利索就坐下吧。”

  小太监搬来软凳,沈惊澜也不推拒,道了一声谢就坐下了。

  “谢父皇。”

  老皇帝:“……”

  两口子一模一样,分不清好赖脸,没拿自己当外人。

  孙美人要给老皇帝捶另外一只腿,老皇帝摆了摆手,示意孙美人退下。

  老皇帝坐正几分,看向沈惊澜。

  “你替朕挡了一刀,说吧,想要什么赏赐?金银珠宝,高官厚禄,你是朕的儿子,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朕都满足你。”

  沈惊澜闻言起身,恭敬地行了一个礼,身姿挺拔,神情庄重。

  “父皇,儿臣生于皇家,先君臣,后父子,儿臣身为礼部七品主簿能伴驾法华寺,实乃儿臣莫大荣幸,刺客的刀朝父皇刺过来的那刻,儿臣别无他想,只一个念头,父皇身体安康,绝对不能有闪失。”

  “儿臣挡刀完全出于君臣义,父子情,儿臣无怨无悔,父皇若是执意赏赐些儿臣什么……”

  沈惊澜略微迟疑一瞬,“……儿臣敌国为质十余载,愿父皇允准儿臣进宫请安,给儿臣一个尽孝机会。”

  沈惊澜言辞真挚,面上丝毫瞧不出作伪痕迹,不卑不亢,前因后果说得清楚,要的只是一个随时进宫给老皇帝请安的机会,不要高官厚禄,金银珠宝。

  老皇帝沉默良久,目光在沈惊澜身上来回打量,似是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伪装,片刻后,沉声开口。

  “你不记恨朕?”

  沈惊澜心口一紧,面上不动声色。

  “记恨。”

  老皇帝脸色更加阴沉,眯着眼睛,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御乾宫气氛倏然冷了下来,气压低得令人喘不过气。

  在一边随侍的总管太监李公公,更是被沈惊澜这句大逆不道的话,吓得脸色煞白。

  这位荣王殿下在法华寺伤的不是胸口,大概是伤到了脑子,就算是对陛下有恨,也不能当着面说出来。

  沈惊澜接着说道:“儿臣八岁离开雍国,为质十余年,饱受凄苦折磨,儿臣心里有恨,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每每看到别人家父慈子孝,多有艳羡,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在父皇膝前尽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宅斗文 女配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