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质子摇身变帝王,诱哄我做正宫娘娘_橙大鱼【完结+番外】(108)

  “日子久了,儿臣也逐渐明白,那不是恨,是儿臣想念家乡,想念父皇的孺慕不舍之情。”

  沈惊澜扮弱十余年,察言观色功夫最是厉害,知道什么人想听什么话,驾轻熟路,好听的话不要钱是的说给老皇帝听。

  老皇帝愣了愣,冷厉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动容,错开看沈惊澜的视线,看向别处。

  “难为你了。”

  顿了顿,像是终于放下了什么似的,释然般地叹了一口气。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既如此,那就随时进宫来看朕吧,朕累了,你先回去吧。”

  沈惊澜双膝跪地行礼,“儿臣叩谢父皇。”

  沈惊澜走后,李公公红着眼睛嘀咕,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哭腔。

  “荣王殿下在大虞受了那么多苦,还能不忘本心,那日法华寺刺客的刀过来的时候,荣王殿下想都没想就冲过来了,那可真是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一门心思护着陛下的,什么赏赐都不要,就说这份心意,实在感人。”

  “要说这荣王殿下可真是命大,受了那么重的伤,留了半盆的血都没事,八成也是感动了佛祖,佛祖护着荣王殿下呢……”

  老皇帝黑着脸,白了一眼李公公。李公公察觉到老皇帝眼神,很快止住了哭腔,改口道。

  “是……是佛祖庇佑陛下,陛下福泽深厚,荣王殿下沾了陛下的福气才转危为安。”

  “行了!闭嘴吧!”

  老皇帝不耐烦地打断李公公的拍马屁。

  老皇帝越想气越不顺,上元节法华寺那日,随行的几十个官员,十二个儿子包括沈星驰在内都去了。

  替他挡刀的怎么就是沈惊澜呢?

  刺客的刀过来的时候,那一瞬间,他是亲眼瞧见守在他身边的皇子朝臣们惶恐避之的眼神,刀插进沈惊澜胸口,这些人才忠心似的,把他围了起来,嘴里喊着“护驾”。

  星驰当时在干嘛来着?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吩咐李公公。

  “拟旨!”

  “陛下不是累了?”

  李公公微讶。

  老皇帝轻哼一声,“他说什么都不要,朕总不能什么都不赏,朕耳不聋眼不瞎坊间怎么传朕的闲话,朕都知道,总不能真留下无情无义的话柄,落了口舌!”

  他心里纳闷,最近这些日子是怎么了,百姓和御史台格外活跃,跟喝了鸡血似的。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他一把年纪,还要抽出精力应付这些宵小之辈。

  “是。”

  李公公赶紧准备笔墨。

  荣王府,书房。

  “王爷替陛下挡了一刀,依属下看,应该趁机要兵权,手里有兵权,刀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才有底气。”

  “张大人所言非也,王爷刚刚有点起色,太早暴露,恐惹陛下猜忌,应该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先蚕食掉柳家的势力,再伺机打压太子。”

  张山不乐意了,“依沈大人所言,如老妪磨磨,成大事不定猴年马月,王爷都等了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机会来了,难道还要继续等?”

  “就是因为王爷等了十几年,才更不应该差这一时半刻。”

  古叔抿了一口气,烦躁地放下茶盏。

  “都别吵了,王爷没回来,王妃还在这呢。”

  ……

  温若初端坐茶台前,气定神闲地煮了第三壶茶。

  沈惊澜为老皇帝挡刀,都知道沈惊澜被老皇帝召进皇宫,十有八九是给沈惊澜封赏。

  温若初听着沈惊澜的这些幕僚你一句我一句商讨如何利用这次封赏,制定接下来的夺嫡计划。

  她笑了笑,“诸位畅所欲言,拿到桌面上说开了,总比憋在心里强,等会王爷回来,说不定能带好消息。”

  茶台对面坐着古叔礼部尚书张炳军,范天恩,还有两个沈惊澜早拉入麾下的朝臣,一个是吏部侍郎沈文,另一个御前参将张山。

  方才吵得最凶的就是沈文和张山,一个建议要兵权,一个建议要官职。

  没人说要银钱,因为不缺钱。

  这些年沈惊澜经营天机阁积累的财富,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场大型战事花销。

  温若初觉得兵权和官爵都不妥。

  老皇帝手里握着兵权,不会轻易交出,就算是给了,那也是不情不愿,一声令下,沈惊澜容易变成空有虚衔的光杆司令。

  至于官爵……

  沈惊澜已经贵为亲王,老皇帝心里迈不过那道坎,不会给沈惊澜太高的职位。

  沈惊澜遭了那么大的罪,半条命都搭进去了,讨赏赐,就该讨些不一样的,老皇帝愿意给的,旁人都没有的。

  正说着话,门房的人隔着门板传话。

  “王妃,王爷回来了。”

  紧闭门板被从外推开,沈惊澜走了进来。

  身材修长,身穿青色朝服,身长而立,气息凛冽,背着光,跨步走了进来。

  脚步沉稳,身形矫健,不见半分半个时辰前御乾宫里在老皇帝面前扮孝子的羸弱模样。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齐声道。

  “王爷。”

  温若初也跟着起身。

  沈惊澜径直走到温若初身边。

  “诸位坐。”

  扶着温若初坐下,他跟着坐到温若初身边,两人相视一笑,微微点头,不必多言,已然明了。

  温若初知道沈惊澜这次进宫收获颇丰。

  范天恩藏不住事,性子有些急,他急着问道。

  “陛下赏赐什么了?”

  第144章 随时进宫请安

  沈惊澜不紧不慢抿了一口茶,淡声开口。

  “能随时进宫请安的特权。”

  话音落地,整个书房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茶灶上铜壶里咕嘟咕嘟水沸声。

  没有兵权,也没有加官进爵。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两个的嘴巴微张,眉心蹙起,看起来都沈惊澜求来的这个赏赐不大满意。

  他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沈惊澜做出的每个决定,不仅仅关乎沈惊澜个人,更事关这条船上每一个人的荣辱,乃至身家性命。

  柳家想托举晚辈,行刺老皇帝玩砸了,被沈惊澜捡漏。

  有沈惊澜谋略过人的计谋,其中也少不了这些人多方协调运作。

  刺客轻易近老皇帝的身,到后来的苦肉计,再到后来诱捕灭口刺客的衙役……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计划都不能顺利。

  他们不满意,却不敢多言。

  温若初察觉到这些人的不满,这些人不理解,她却知道沈惊澜用意。

  眼神询问沈惊澜,沈惊澜对她点点头,示意她可以说。

  温若初缓缓开口解释。

  “陛下有十三位皇子……”尴尬地笑了笑,“十二位了。”

  众人也跟着笑了笑,沉重压抑气氛减轻不少。

  温若初神色正了几分,接着说道。

  “只太子有随时进宫请安特权……”

  一来,沈惊澜欲取太子之位代之,不动兵戎,用温吞稳妥的法子夺嫡,一步一步比肩太子,外人难免不多想。

  沈星驰骄奢淫逸,人就怕对比,突然跳出来一个各方面都能干的沈惊澜,时间长了流言四起,众口铄金,老皇帝想一手遮天,也好顾及一二,沈星驰的那个太子位可就不稳了。

  二来,“随时进宫请安”是晚辈对长辈尽孝,是人之常情,若是只拿这个当赏赐,就是老皇帝就是自己扯下自己的脸面,放在地上让天下人踩。

  沈惊澜可是为老皇帝挨了一刀,老皇帝肯定还有给沈惊澜一些说得过去的赏赐,来堵悠悠众口。

  三来,“随时进宫”是好事啊,多方便。请的是“安”,必要时,也可能是“命”。

  温若初说话点到为止,只提醒一句话就不继续说了。

  众人各个瞪大眼睛,忽觉头皮发麻,茅塞顿开,或多或少猜到了其中关窍,频频顿首。

  正说关键问题,书房门板被扣响。

  “咚!咚!咚!”

  伴随着小辛的声音,“阁主,王妃,李公公来传旨了……”

  老皇帝的亲信大太监来了,书房里的人在密谋造反,宰老皇帝的儿子。

  沈惊澜不慌不慢放下茶盏,和温若初一起走出书房。

  李公公也走进前院。

  前院和书房只隔着一堵墙,说的话能清晰传到书房。

  这个时候,李公公若是有那个实力和胆量,冲进书房,能把他们一锅端了,从此封侯拜相。

  李公公尖细着嗓子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王沈惊澜忠勇昭显,护驾有功,其心可嘉,其行可赞朕念其功绩卓然,特加恩赏,以彰其德。今赐沈惊澜黄金千两,明珠百颗,绸缎千匹,食邑三千户,世袭罔替,钦此!”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惊澜叩谢后,接旨起身。

  之前老皇帝免了温若初的大礼,温若初站在沈惊澜身边,对圣旨行了一个敛衽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宅斗文 女配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