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131)

  苏桃也从赵氏那里听说了二丫的亲事,苏桃估摸着那些布料可能留给二丫了。

  毕竟二丫跟夫子家的儿子接了亲,要是没有齐贺,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亲事,或许她三叔家觉着是自家高攀了,二丫的嫁妆能丰富些就丰富些。

  苏桃坐着跟杏儿说话,暗想着过两天天气暖和了,给家人做衣裳的时候,也给杏儿做上两件。

  “阿姐,虎哥哥来了。”

  云姐儿跑进来报信,紧跟着就是赵氏领着冯氏进来了西厢房。

  赵氏把冯氏让到椅子上,就说出去给她端茶去。

  翠丫手里有活,端茶倒水的只能赵氏亲自来。

  杏儿一听说赵氏要去端茶水,她忙跟了出去,“二伯母,我去端吧。”

  杏儿是齐家的媳妇,她这么有眼力见儿,赵氏自然高兴。

  赵氏带着杏儿进来灶房,打开厨房的柜子,让她拿出茶壶水杯,然后又让她拿了茶叶罐。

  简单地给杏儿说了一下,就出去忙自己的去了。

  杏儿泡了一壶清茶,端着给冯氏送了过来。

  之后,就出去跟在赵氏身后,等着她安排事做。

  冯氏拿出给朗哥儿做的衣裳,另外也拿出了个黑漆木的雕花盒子。

  冯氏一打开,里面金灿灿放着几个金物件。一个金项圈带长命锁,一对金手镯带金铃铛,还有一对金脚镯。

  苏桃望着面前金灿灿的一盒东西,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娘,这要不少钱吧?”

  冯氏嘴巴一抿,故作不高兴道:“谁家收礼还问人家价格?”

  苏桃噗嗤一笑,伸手去盒子里把项圈镯子挨个拿出来掂量,“这加起来有没有七八两?”

  冯氏一抄手坐直了身体,“你估摸的没错,都是实心儿的,足足八两。你娘我亲自去金铺子里看着师傅打的。”

  一两金十两银,小家伙出生一个月就有八十两银子了。

  “我也就出嫁的时候,收到过爹给的金子,朗哥儿出生一个月就收到了你们给的金子。”

  冯氏叹了一口气,“哎没办法,你出生的时候连银的都没有人送你。还是咱们朗哥儿有福气,一出生他爹就是朝廷命官。”

  苏桃对着她娘瘪了瘪嘴。冯氏从袖口里摸出一只缠枝牡丹的金簪子插到了苏桃头上。

  苏桃伸手拔下来看,一支金灿灿的缠枝牡丹金簪子。

  “给朗哥儿打项圈镯子的时候,也顺便给你也打了一支。”苏桃嘴一咧,伸手抱住了冯氏。

  朗哥儿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睡得正香,不知道他娘沾了他的光。

  朗哥儿三日时,隔壁有几家人给齐家送了粟米,三日没有摆宴,今儿赵氏把送过粟米的都请了过来。

  院子里热热闹闹地有妇人的说话声。

  没过多久,赵氏就跑到西厢房来,让苏桃抱着朗哥儿出去。

  苏桃穿着雪青色牡丹暗纹长褙子,头上带着姜黄色镶兔毛的抹额,抱着朗哥儿款款走了出来。

  正房堂屋里,一只金盆放在房间的正中,外面围着彩带,里面香汤冒着氤氲的白气。

  外面天气还冷着,赵一口气在堂屋里放了六个炭盆。

  苏桃抱着哥儿进了堂屋,外面请来的邻居也都跟了进来。

  之前的稳婆又来了,她拿着一根银钗在澡盆里搅了搅,里面放着的红枣有几个立了起来。

  旁边有两个年轻的娘子,从里面各捞了一个来吃。

  赵氏见了,用手碰了碰站在她旁边的杏儿,杏儿盯着盆子里一颗立着的枣儿,弯腰捞出来放进了嘴里。

  他们捞枣子吃的时候,稳婆也把朗哥儿剥了个精光,她试了试水温,一手托着朗哥儿把他放了水里。

  她边往哥儿身上撩水,嘴里边念念有词;“先洗头,做王侯;……”

  苏桃拿着棉毯子在旁边时刻准备着,只等她一洗完就赶紧给朗哥儿包起来。

  冯氏也担心朗哥儿受凉了,稳婆嘴里的唱词一结束,她就哗啦一声往盆子里丢去了一把金银锞子。

  众人见了也纷纷往里面丢铜板。

  稳婆洗完就把朗哥儿抱了起来,苏桃忙用棉巾子裹住给他擦了身子,又忙给他穿上衣裳重新包上包被。

  屋里暖和,人又多,感觉洗儿一瞬间就完成了。

  苏桃抱着朗哥儿的时候,他还咧着小嘴儿朝苏桃笑。

  邻里邻居见了朗哥儿好一顿夸,赵氏高兴地不行,忙引着大家去外面桌子上就坐。

  家里没有待客的大厅,只能在外面院子摆了几桌。

  宴席过后,齐家也学着京中人家给众人包了浴儿包子,里面包了十枚铜板加一小份点心果子。

  宾客散尽,来齐家吃了洗儿宴的,无不感慨:“齐大人是从六品吧,这还是我头一次吃官老爷家的洗儿宴。”

  第155章 杏林巷苏家

  朗哥儿的洗儿会刚过,齐老二就跟着齐三郎去了庄子上。

  这次齐三郎过来,从姜员外的果园里拉过来几十颗桃树苗子。

  齐三郎是齐老二教出来的,他有多少斤两没有人有齐老二清楚。

  齐老二不放心齐三郎,他要亲自过去寻个地方把桃树苗种下,顺便再砍掉一些长得不太好的桃树。

  这次齐三郎带了杏儿过来,赵氏再也不用担心齐老二在那边的吃饭问题,安安心心地在家带孙子。

  齐老二、齐三郎去了庄子上,没有过半个月,庄子上的庄头便向齐家提出辞行。

  这庄头原本就是庄子的上一任主人留下来的,当时想着庄子没有人打理才留下他。

  有些人是强留不得,庄头提出辞行,苏桃想着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便欣然同意了。

  杏儿跟齐三郎原本就住在庄头家的隔壁,庄头家要搬走的时候,杏儿还热心地过去帮了忙。

  原庄头走了,苏桃这边让喜子给齐三郎捎了个话,以后齐三郎就是桃源庄的庄头了,岁银五十两。

  天气还没有转暖,庄子那边便齐老二跟齐三郎便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

  苏家这边苏虎还要读书,苏青山一边忙着参加岁节后布行会的酒局,茶局,一边还要给苏虎找书塾。

  苏家杏林巷的宅子倒是离国子监很近,可是国子监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苏虎进不了国子监,只能先进个好点儿的书塾去读书,等他考了童生之后,再找个好点儿的书院。

  苏青山来京城的时间短,且那几个月也都是一直围着布行打转,他也不知道哪家书塾好。

  他也问过布行会里刚认识的同行,他们大多是找个夫子来家中教。或者跟哪家关系亲近,就把孩子送去亲近之人家中的私塾去学。

  为了虎子读书的事,苏青山罕见地焦虑了,酒都没有吃完他就推说头疼,提前告辞了。

  苏青山出了酒楼,看了一眼头顶偏斜的太阳,金灿灿地耀得人睁不开眼,好似这繁华的京城。

  眼看着快到三月了,布行里采买布料的也多了,冯氏来了京城也没有怎么添置衣裳。

  京城中小富之家的女眷也都绫罗遍身,这么想着他便准备回布行买两匹布回去。

  苏青山一出来,顺子就赶了驴车过来。

  而后,顺子便在苏青山的吩咐下驾车回了锦昌布行,拿了两匹妇人间正时兴的好布料子,放上驴车回了杏林巷。

  顺子在门口拴好驴,怀里抱着两匹布,跟在苏青山身后进了家门。

  一进家门,苏青山脸上的郁气便消失殆尽,他噙着一抹浅笑,大踏步往正房走。

  正房堂屋门打开,冯氏手里拿着浆糊正在往桌子的白粗布上抹。

  苏青山脸上的笑意放大,欣喜地叫了声:“莲娘。”

  冯氏停下手中的动作,就这么一瞬之间,苏青山就跨进了堂屋里。

  “相公,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苏青山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她没有想到他会在半晌不午的时候回来。

  若是知道今儿他会这么早回来,她就不会答应隔壁白娘子帮她打背子了。

  “给你买了两匹好布料,你抽空做个春衫。”苏青山一侧身让顺子把布料送进来。

  “相公,相公,先等一下。”冯氏拽住苏青山的胳膊,眼睛往东边的侧里间看去。

  苏青山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便看到一妇人,一手拿着白粗布,一手拿着妇人做针黹的剪刀。

  “这是隔壁的白娘子,她过来让我帮她打个背子。”

  苏青山收起笑容,拱手对着妇人行了一礼。

  白娘子把粗布和剪刀放到旁边的椅子上,娇莹莹回了个万福,“苏大爷万福。”

  妇人行了一礼,眼神微微斜视着下方,头似垂非垂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身形妖妖娆娆的,周身带着一股天生的妩媚。

  她就那么站着便能勾得人移不开眼睛。

  顺子抱着布料,抬眼偷偷看了苏青山一眼,好在他家老太爷并没有盯着那妇人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