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家中有客人,苏青山也没有过多停留。
“娘子你们忙吧,我去看看虎子有没有用心读书。”苏青山说完就出了堂屋。
“顺子,把布料先放堂屋里吧。”
顺子给冯氏打了声招呼,把布料放到了西边的椅子上,一溜烟跑出了堂屋。
许是考虑到男主子回家来了,没过一会儿那白娘子就告辞回去了。
顺子见人走了,思虑许久还是决定要跟苏青山说一声。
苏青山心中没有别的想法或许没有发现,那白娘子接近亲家老太太明显就是有不轨之心。
人终于走了,苏青山叮嘱虎子要好好读书,便出了东厢房。
顺子一见苏青山出来,忙跑了过去,拦住了苏青山,“老太爷,小子有话要说。”
苏青山停在了东厢房门口,双手往身后一背,“有啥事,说吧。”
顺子拿眼瞟了一眼东边院子,往苏青山跟前凑了凑。
苏青山往后退一步,哭笑不得道:“你小子到底要说什么事?怎么还鬼鬼祟祟的?”
顺子才发现自己贴着苏青山,踮着脚往他耳边靠,这样一看他也觉着自己鬼祟。
于是,他弓着身子把苏青山请去了西厢房门前,尽量压着声音说:“老太爷,小子发现那隔壁的白娘子不太正常?”
苏青山挑眉,“怎么个不正常法?”
怎么个不正常法?这怎么说呢?顺子也不能说是自己的感觉吧。
顺子想了想说:“岁节前,那隔壁的给老太爷送了那样一盒子饭菜,小子就觉着不正常。后面小子稍稍打听了一下,她竟然是别人养的外室。”
“外室?她家婆子的意思不是家中郎君没了?”
“小子打听到的是,她是余家姑爷养的外室,隔壁房子原是余家的,不知道怎么就给了她了。”
苏青山听顺子这么一说,觉着这里面有事儿。
他推开西厢房的门,走了进去。顺子也赶紧跟了进去。
苏青山往外间的椅子上一坐,他盯着顺子说:“还打听到了什么?”
“小子就打听到她是别人家的外室。她送过一次吃食后再没有给老太爷送茶送饭的,小子就没有放心上了。今儿回来见她都敢跑到家里来了,小子怕老太太被她蒙蔽才说出来的。”
苏青山沉默了一瞬,开口对顺子说:“不管她有没有什么歪心思,她暂时还没有做出什么错事,怎么也不能怎么着她。
但是靠男人讨生活的女子,心眼多。老太太刚从乡下来,心思单纯,被骗了她也不知道。
这几天你不用跟着我去铺子里了,你再出去再好好打探打探,咱不能对她一无所知。”
顺子应了一声,苏青山就让顺子先出去了。
他在西厢房里又稍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堂屋。
第156章 苏家日常
堂屋里冯氏还在打背子,苏青山走到她跟前,笑问:“隔壁怎么找你给她做这个?”
冯氏手上的动作未停,回苏青山道:“她说家中的老妈妈伤了手做不了,便求着让我帮她做一下,都是往常在家里做惯的,也不妨事。”
冯氏在做事,苏青山在她身边站着不走,真真儿的是碍事。
冯氏直起身子,仰着下巴往椅子上一指,“站在这里干嘛,怪累得慌的,你上那儿坐着去吧。我腾不开手,让顺子帮你提壶热水来沏茶。”
苏青山坐到东边主位的椅子上,手指轻扣着旁边的桌面,幽幽道:“顺子有事儿出去了。”
冯氏停下手里的活,看了一眼苏青山,娇嗔道:“那你等一下,手里的活儿一会儿就做完了。”
说完冯氏低下头贴上最后一块粗布,手拿浆糊涂刷均匀后,在上面压上一块木板才算是彻底做好了。
她收拾好打背子用的东西,拿着去了灶房,洗刷好后,提着热水回了堂屋。
沏了茶,冯氏倒了两盏,她给苏青山跟前放了一盏,随后也给自己跟前放了一盏。
做完这些,她便在西边的主位上坐了下来。
从早上就开始忙乎,终于是做完了,冯氏也偷空喘口气。
冯氏在桃花村的时候,家里有兔子要照顾,搬去县城也有周大娘可以闲聊。
到了京城新宅子,她也闲不下来忙忙碌碌的,总有许多杂活儿干,什么时候跟隔壁的交往上的?
苏青山心里盘算着怎么开口问冯氏,顺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刚倒的热水还烫着,不经意一口,他被烫得叫了一声。
冯氏本来坐着休息,听到苏青山啊了一声,看过去便见他张着嘴愁眉苦脸地看着她。
她忙拿起桌子上的冷水给他倒了一杯,“赶紧用凉水浸一浸嘴唇。”
苏青山接过杯子把嘴唇放进去,冯氏颇为无奈地埋怨他,“想什么呢?这么大的人了还能被茶水烫到。”
“我在想,你啥时候跟隔壁的走这么近了?”
冯氏不可思议地瞅了苏青山一眼,顺势坐在了东边的次座上。
冯氏盯着苏青山,若有所思的打量。
苏青山伸着头,从杯子上抬起眼睛回望她,他被冯氏看得心虚,笑道:“干啥这样看着我?”
冯氏撇着嘴眼神打趣,“怎么得?看人家娘子长得好,看上了?”
苏青山嘴巴也不浸了,抬起头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瞎说什么呢,我就是担心你。隔壁啥人家你知道吗?就请到家里来了。”
苏青山急了,冯氏笑盈盈站起来,拍着他的手臂道:“快浸着,不小心嘴上起了泡,看你还怎么去铺子里。”
苏青山听话地把嘴唇又放进了凉水里。
“隔壁娘子是个寡妇,我要知道你今儿回来这么早,我就不帮她做这活了。”
冯氏站在苏青山跟前,双手扶着他的脸抬起来细细看了看他的嘴唇,还好不严重。
她松开苏青山转身又回到西边的主位上坐下。
“刚来京城那两天,你去铺子了,虎子在房间里背书,我一个人无聊就把家里能动的规整了一下。隔壁娘子拿着糕点过来,我也不能把人家赶出去,就坐在一起吃了几次茶。”
苏青山转头瞅着冯氏。
冯氏轻轻一笑,“我也不了解她,自不会乱说什么,只说你在布行里做事。她也没有多说,就只说自家男人前不久去了,自己寡居在家,家中另有两个伺候的婆子。然后就闲聊,聊些女人家的话,针黹呀,衣裳之类的。”
苏青山感觉嘴巴应该不会起泡,遂放下了杯盏,“不甚了解,留个心眼儿也没错。”
冯氏原本就没有跟白娘子说太多什么,苏青山这样一提,她就更谨慎了。
“这段时间我给虎子找书塾,听布行的那些个掌柜的,东家说,他们大多是请了夫子来自己家中教的。”
冯氏转过身,一手搭在桌面上,探过头去问苏青山:“你也想请个夫子来家教?”
“他们家中三妻四妾的,子嗣多,请夫子来家,可以同时教好几个学生。咱家就虎子一人,我想着还是去外面读好一些。去外面书塾还能结交个同窗一起玩,他一人闷家里学,不好。”
冯氏白了他一眼,嫌弃家里没有三妻四妾是怎么着?
苏青山忙讨好地对着冯氏笑了笑,冯氏才抽回来视线。
该说不说,苏青山说得对,本身家里孩子就少,外加他们刚到京城,虎子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去外面上书塾,还能结交个同窗有个玩伴,在家里闷都要闷傻了。
冯氏点头,赞成苏青山所说。
“隔壁白娘子说,咱们这边几条巷子也住了不少什么国子监的助教,直讲,都是夫子呢。”
“那国子监都是招收官员子弟的,咱们虎子进不去。”
冯氏眼睛一亮,“朗哥儿以后读书就能进国子监了。”
苏青山嗯了一声。
“朗哥儿可是还要许久才能去读书呢。”
冯氏坐直了身子,拿起茶杯喝了口茶,两人一时无话。
冯氏想着能使银子让虎子进个好的书塾也行。
苏青山看着旁边椅子上的布料,打破了一室寂静。
“莲娘,咱们住到京城里了,你也学着京中的娘子做几身绸子衣裳穿。
这是铺子里卖的最好的布料,我给你买了两匹回来。你看看哪天让顺子找个针线娘子回来给你量身制衣。”
冯氏看了一眼椅子上的细绸布,回苏青山:“你在外面忙,家里的事便不要事事操心了。过两天我去看看阿桃,问问她们那边都是在哪里找的针线娘子。”
说起阿桃,苏青山又想起了一件事。
“阿桃家里买来的小丫头怪能干的,你问问阿桃,让她带着你也去买个小丫头回来洗衣做饭。”
冯氏笑,“咱们家里才几个人,哪里用得到使奴唤婢的。”
苏青山伸手抓住冯氏放在桌子上的手,轻轻揉捏。冯氏的手指纤长,可指腹上却有许多薄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