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哥儿懂事不打扰他爹娘休息,可是他可以去看看甜姐儿吧。紫昭一走,他就在东厢房门口徘徊。
徘徊来,徘徊去,朗哥儿果断进了正房。他不打扰爹娘休息,他就偷偷看看甜姐儿。
朗哥儿蹑手蹑脚地进来堂屋,然后悄悄地往里间走,刚走到次里间,就碰到他爹穿戴整齐地从里间走出来。
朗哥儿扬起笑容,掩不住欣喜地叫了声:“爹。”
齐贺轻嗯了一声,问:“怎么回来这么早?”
朗哥儿上去抱住齐贺的腿,仰着头说:“韩翁翁说,爹爹办好了圣上的差事,已经回京了,他让朗哥儿回家住两日。”
韩翁翁,齐贺眉头一挑,两人的关系已经这么亲近了吗?
齐贺拍了拍朗哥儿的脑袋,轻声说:“别在这里,吵着你娘跟你妹妹了。”
朗哥儿就松了齐贺的腿,跟着他一起回了堂屋。
紫昭怕朗哥儿去打扰他爹娘,拿了牛乳就快步回来了。
她一进院子,往东厢房一看没有人,就感觉朗哥儿许是进了堂屋。
果然,她端着牛乳到堂屋门口一看,老爷跟小郎君都在堂屋。
紫昭将牛乳放到朗哥儿跟前,忙去茶水房给她家老爷打水洗漱。
齐贺洗漱完,朗哥儿已经将一小碗牛乳喝了个精光。
朗哥儿依然是胖嘟嘟的,只不过跟岁节那会儿比着好像长高了一些,整个头都超过了桌子。
齐贺勾唇笑了笑,坐下来问他都跟着韩大将军学些什么。
朗哥儿跟着韩大将军学扎马步,学读书识字。
韩大将军还在锻炼朗哥儿的基本功,朗哥儿没怎么学枪法,便对他爹说:“韩翁翁说,基础打好了才能事半功倍,磨刀不误砍柴工。”
齐贺拉长了声音嗯了一声。
朗哥儿还跟寺庙里的小沙弥一起玩,玩官兵捉强盗,这个他不知道能不能说,反正韩翁翁是没有管他的。
朗哥儿没有跟齐贺说,但是等孩子多的时候,他带着大家一起玩,齐贺便看出了些端倪。
他玩的都是些简单的兵法。
齐贺深深吸了口气,他们原本是让朗哥儿跟韩大将军去学学枪法,而韩大将军是非要将朗哥儿往武将培养。
从小潜移默化地教他这些东西。
齐贺不知道他娘跟苏桃怎么想,他们两个可是一直觉着朗哥儿是状元的材料哩。
齐贺又在家里休息了一日。原本苏桃让喜子给苏家那边递话,说过两日过去。
苏家那边回话说,甜姐儿还小,让他们不用折腾着过去了,他们过来齐家。
因而,齐贺到家的第三日,苏家还有齐三郎一家都来了玉泉巷齐家。
郎君们都在外院书房,娘子们都去了赵氏他们的和合院。
云姐儿大了,不愿意跟朗哥儿、福哥儿这两个小屁孩玩,她规规矩矩地坐在苏桃身边跟甜姐儿玩。
甜姐儿也是小女娘,以后甜姐儿长大了,她们就可以一起读书,一起插花,一起点茶,一起下棋,一起出去游湖赏景。
她不跟臭小子玩,香香的甜姐儿跟她才是一边儿的。
云姐儿抱着甜姐儿稀罕的不得了,甜姐儿也喜欢云姐儿这个姐姐,一直咧着嘴笑。
“甜姐儿,等你长大了,姐姐就将姥爷买的那个琉璃镜送给你。你要听姐姐的话。”
甜姐儿瞅着云姐儿,“呜啊”一声,好似同意了。
云姐儿高兴地亲了亲甜姐儿软软香香的小脸蛋儿,甜姐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杏儿笑:“看咱们甜姐儿多喜欢姐姐啊。姐姐一亲,高兴的不行。”
云姐儿哈哈笑,抓住甜姐儿白嫩嫩的小手又亲了一下,甜姐儿望着云姐儿,笑得咯咯的。
冯氏那边跟赵氏说了好久的话,苏桃要回去给甜姐儿换尿片的时候,她也将她娘叫了过来。
苏桃让紫昭去给甜姐儿换尿片,她拉着冯氏在堂屋里坐了下来。
这次过来齐家,冯氏是肉眼可见的欢喜。
苏桃猜着她娘家怕是有喜事,苏桃靠着桌子伸头问冯氏:“阿娘,咱家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儿,你今儿可是笑容满面,一脸的喜气。”
苏桃这么一问,冯氏喜得嘴角压不住。
冯氏拿帕子遮了一下嘴角,轻咳了两声,才笑着对苏桃说:“娘也正想跟你说呢,让你来拿拿主意。”
苏桃已经是出嫁的女儿,娘家的事儿,她不该掺和,可是她好奇心重,盯着冯氏等着她说。
冯氏嘴角眼看就要咧到耳朵根儿,笑着说:“你爹……”
冯氏眼神往里间的方向瞥了一眼,压低声音对苏桃说:“你爹出去跟朋友吃酒,在沈家铺子后面偶然看到沈家的小娘子跟你阿弟说话,两人亲亲热热的,分别的时候,沈家小娘子还给了他个小包袱。”
“沈家?哪个沈家?”苏桃好奇心起。
冯氏说:“沈家是开糕点铺子的,沈家大郎跟虎子在一个书塾一起读了两年书。”
冯氏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桃一眼,苏桃直起身子,好像能品出来一些端倪。
怕是沈大郎跟虎子一起读书,而虎子通过沈大郎识得了沈小娘子,然后少年慕艾两人看对了眼,不知怎么得就结了缘份。
第342章 添人
苏虎是他们苏家的独苗苗,苏桃张口就问:“阿娘可知那沈家是怎样的人家?”
冯氏说:“我倒是问了你爹爹,你爹爹说,沈家原是京城外的乡下人,那沈家老爷年少时出门去南边儿一家点心铺子学艺,取了他家的五姑娘。
两人成亲后就回了村里,沈老爷做了果子挑着担子出去卖,他们家的果子是南边儿的做法,新奇好吃,生意好,慢慢的就来了京城来了点心铺子。
沈老爷跟那沈太太都是会做生意的,没多久就在京城打下了根基,听他家点心挺出名的,叫什么……”
冯氏不常出门,一时没想起来他家铺子叫什么名字。
京城有名的点心铺子不就是那几家,最出名的就是福隆斋。
于是,苏桃问:“福隆斋?”
冯氏拍手,“是的,是的,就是他家。你爹说,北边的铺子起名直白,南方铺子起名雅致,他家有两个名字,生意场上都叫他们沈家铺子,买他家点心的都叫福隆斋。”
苏桃看了她娘一眼,看来她娘真是不知道福隆斋。
若苏虎真是与那福隆斋的姐儿两情相悦,这亲事也不是不能成。
当初虎子去书塾读书,他们苏家也不过是刚来京城,福隆斋的郎君并没有疏远虎子而是跟虎子结交,可见人家也不是只看门第高低的人家。
小辈儿如此,家中长辈该也是知礼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家中小辈与人结交不看门第,家中姑娘相看可不见得,不知道虎子的亲事顺不顺利?
苏桃想知道他爹怎么想的,便开口问了冯氏:“娘这么高兴是因为爹也看好这门亲事?”
冯氏摆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娘就是高兴虎子长大了。”
苏桃一愣,好吧,她想多了?
“对于这事,爹怎么说?”苏桃又问。
“你爹想着虎子也十六了,若是他真心欢喜沈家小娘子,他准备请媒婆过去提亲。”
冯氏也不压着声音了,她将苏桃拉来她身边坐下:“虎子在国子监读书,听你爹说是极体面的事。
若是沈家姑娘跟他确实是两情相悦,这亲事八成能成。你爹就想等虎子回来问清楚了再为他打算。”
苏桃算是彻底明白了,她娘是在这里自作多情了,还没有去别人家提亲呢,高兴地好似媳妇已经娶回了家。
苏青山在京城也待了四五年,如今他们苏家也有自己的酒肆,且生意也不差,这样说来他们苏家跟沈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沈家的郎君不知道有没有出入仕途的,苏虎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且又在国子监读书,苏桃想着若是他们家去提亲,沈家该是不会拒绝的。
“而今,爹在京城的商贾圈子里也有些名声,这亲事若是提了指定能行。”苏桃肯定。
不为什么,只为苏虎还有个现在如日中天的姐夫。这些苏桃自己不好说出口,也不好跟她娘说。
齐贺不过二十五六,已经是正五品的官员了,且他从入仕就一直在翰林学士院里任职,妥妥的天子近臣。
苏桃不懂,陆娴倒是给她分析过,像齐贺这种有进两府拜相的可能。
苏桃听了心中欢喜,宰相啊,那个是能跟圣上一起管理大胤的人啊。
苏桃又跟冯氏说了会子话,她喂甜姐儿吃了奶,就又抱着甜姐儿回了和合院。
两人进了和合院,隔壁陆娴带着聪哥儿正跟赵氏、杏儿聊天。
冯氏跟苏桃进来,几人重又见礼,让座。
苏桃跟陆娴聊了几句,听她说,寿哥儿跟着吴三爷去了前院,朗哥儿跟福哥儿不知道去了哪里,到处都没有看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