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贤王胜券在握,不怕料理不了霍瑾宸。
霍瑾宸势单力薄,如何能赢?仅凭着大殿上这几个人么?
贤王话音未落,嘴角的冷笑尚未完全绽开,不详之感却陡然蹿升。
就在感到不妙的下一刻,霍瑾宸身后紧随着一列手持工弩和长兵器的士兵,步伐整齐而沉稳,鱼贯而出,像是一道铜墙铁壁般横亘在霍瑾宸与他面前。
第86章 杀意
“你!”贤王的脸色瞬间一变, 眼中的轻蔑与嘲讽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惊讶与震怒。
他愣在原地,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 难以想象此刻, 霍瑾宸身边竟会有如此多的侍卫冲出。
“带了这些人,便觉得足以动摇大征的江山?”霍瑾宸声音低沉,十分轻蔑。
贤王瞳孔微缩,愤怒与惊诧交织在一起,“你如何有准备?!”
不对,霍瑾宸如何得知,他明明瞒得滴水不漏!
旋即,贤王又想到什么, 心中警戒放了下来, 轻蔑一笑,“哼, 有这么些人又如何?玄武门外的右卫和永安门外的领军卫很快便会赶到, 你死期将至。”
霍瑾宸闻言,淡然一笑, 语气轻描淡写:“哦?是么?”
此时, 玄武门外, 杀意凝重。
御林卫身披暗金色铠甲,整齐地列队,守护着宫门, 而对面, 右卫则身着暗红色的战甲, 气势丝毫不逊色。
然而差别在于,御林卫手中多了弓弩与长兵器。
霍瑾宸早在贤王抵达皇宫时, 便命飞骑营将领和左御林卫接管武器库,让右御林卫得以从武器库中取出长兵器。这一举足以让手拿短剑的右卫陷入被动。
武器库自古以来都是大征的重中之重,禁军守护皇宫时,按照祖制只能携带短剑,弓弩亦是将领专属,目的是防止禁军作乱,使皇帝有足够的时间应对。武器库把守在皇城之内,霍瑾宸的亲信牢牢掌控此地,这也是为何贤王不得不秘密制造兵器,免得让自己的死士和南俞刺客在军备上落了下风,耽误进攻的时辰。
两军对峙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杀意,仿佛下一刻便会有利刃破空,鲜血飞溅。
御林卫大将军握紧手中长戟,目光冷冽,“尔等若不束手就擒,当以谋反之罪论处!”
“我等奉旨勤王护驾!诛杀逆臣!”
御林卫大将军冷笑一声,“逆臣?谁是逆臣?”
右卫大将军眯了眯眼睛,“门下省侍中,越国公孟临。他为官多年贪赃枉法,如今还想刺王杀驾,其罪当诛!”
“放肆!陛下如今正在勤政殿与诸位大臣议政!你居心何在!”周准怒斥道。
然而,右卫大将军只是冷笑一声,目光中满是轻蔑与不屑。他随手一挥,口中吐出冰冷的命令:“杀!”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玄武门化为了一片血色的狂潮,一片混乱,刀剑交错间,兵器碰撞声如同雷鸣,令人心颤。
两军猛然厮杀,刀剑如雨,长戟交错,兵器相碰的声音如雷霆震耳,回荡在苍穹之下,撕裂了所有的宁静。原本同在沙场上并肩作战、抵御外敌的袍泽,如今却刀剑相向,鲜血染红战袍,宫门之外遍地尸骸,满目疮痍。
这一切皆非霍瑾宸所愿,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是再愚蠢不过,动摇大征国本的做法。
然他没有办法,他已经尽全力少有死伤,至少不危及百姓...
与此同时,永安门更是乱成一团。
大征皇宫禁军十六卫,分属不同职责,有守卫皇宫,有守卫皇城,也有巡查整个长安城。
而现在,除了贤王所掌握的领军卫与燕王所带领的骁卫,还有其他循声赶来的禁军。
面对这场对峙,其余赶来的禁军士兵满脸疑惑,他们并不清楚内情,只听得领军卫与骁卫的争执声愈加激烈,心中惶然不定。
“燕王,有逆臣欲想刺杀陛下,臣是来护驾!燕王为何拦在此处?莫非是想谋反?!”
燕王稳稳站立,目光如炬,“将军从何处得知逆臣行刺?逆贼何在,你心中有数。”
中央禁军自然都是朝廷中选拔出来的精锐,这些人是京城的屏障,各个神勇无比。
而对于大征禁军而言,他们的职责却不在于抢占军功,这些禁军如遇宫变绝不可在不明情势时随意听信他人所言。
于是,除了立场坚定的骁卫与领军卫,其他赶来的禁军却进退维谷,皆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深知,若无确切圣旨,不论站在哪一方,都是步入万丈深渊。面对这不可测的局势,他们唯有原地静观,不敢妄动,以保性命。
眼前的混乱与四十年前的宫变无异,昔日那场血染护城河的惨剧仿佛重现眼前。那场血腥的夺权之战让人记忆犹新,旧时刀光血影仿佛历历在目,皇权的争斗何其残忍,血雨腥风,生死无常。
谁若是在这时会错了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族人都将被牵连其中。
忽然间,领军卫中一名年轻的郎将果断拔剑,寒光闪动,剑锋瞬间抵住了大将军的脖颈,场面骤然凝滞。
郎将目光冰冷,铿锵有力道:“陛下尚无圣旨,臣等不敢轻举妄动!”
士兵们纷纷停下了动作,目光齐聚在郎将与大将军的对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