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她迷途知返后_淼淼金【完结】(67)

  沈怀栀有些怜悯的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虽然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你到底爱我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对我情根深种的,但我只想说,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一份只会为我带来麻烦的爱,于我来说那应该不能称之为爱,或许更多的只是你的自我满足与移情。”

  “你沉浸在一份执念里太久了,甚至形成了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惯性,自顾自的沉浸在这份过于偏执的情绪里,既困住了自己,也困住了别人。”

  “就像现在,你的所谓爱意,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我的困扰和麻烦,明明我如此抗拒和逃避,你却依旧要强迫我接受,那我们两个之中,真正被取悦被满足的人到底是谁,还不够明显吗?”

  沉重的呼吸里,沈怀栀听到薛琮越发咬牙切齿的声音,“不对,你说得不对,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对你来说不是这样,但对我来说却是如此,”沈怀栀直言道,“因为这件事里得利的人是你,所以你要紧紧抓着不放,于我而言,却是恰恰相反的。”

  “所以,我会感激你帮我,感谢你救我,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但那不意味着我真的能和你重修旧好。”

  “过去的早就过去,我和你之间再没有走回头路的可能,你应当清楚这一点。”

  薛琮不再反驳她的话,大概是因为反驳毫无意义,她不会认同他,他也不肯认同她,彼此分歧如此严重,最终只能保持缄默。

  “我去外面吹吹风冷静一下。”最终,薛琮以一句话结束了这不甚愉快的争执。

  小院之中,夏夜凉风徐徐,和前几日的阴沉天气不同,今日夜空之中繁星满布,山林间的萤火虫在院中上下飞舞,是一副和之前破败血腥模样截然不同的宁静悠远。

  被夜风吹拂到脸上之后,薛琮此前在沈怀栀面前的那副激动模样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沉与冷酷。

  他的妻子,真的是口舌伶俐能言善辩。

  凡事关心则乱,薛琮不否认自己曾经被短暂的动摇过,那一刻几乎都要相信她说的话了,但很快,他就察觉到其中的异样之处。

  沈怀栀的话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深想一二,很快能察觉其中纰漏,尤其,她本性心软良善,就注定了她斗不过薛琮这等心机深沉的黑心之人。

  她的话确实是真心话,但这番话中转移矛盾和焦点的手段也颇为高明,面对心心念念的心爱之人,薛琮偶尔也会出现脑子与理智不够用的情况,况且面对她,他总免不了感情用事,所以自然会受到影响与辖制。

  但唯有一点她是失算的,那就是薛琮心中这份感情的重量。

  没有经历过他那段人生的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所以纵然沈怀栀体会到他再多异样与疯癫,心底也始终缺乏对他和这段感情的清晰认知。

  但即便如此,她依旧做到了逼得他退让一步,就像现在,薛琮已经没有了此前控制她自由将人绑在身边的想法,他们两个,将会再度恢复此前的平和相处局面。

  不管她说那番话的初衷如何,在薛琮这里,她已经如愿达成自己的目的。

  毕竟,经过今夜这番谈话之后,短时间内他是肯定不会再生出越界之心的。

  就像是水面上吹过的一阵风,虽然有波纹荡开,但风过后终究会恢复平静,至于水面之下如何汹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短暂的在沈怀栀身边停留一天之后,薛琮又开始了忙碌日常。

  梧州乱象带来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有圣人授命在身的薛琮,杀起人来是毫不手软,整治起本地官场来更是毫不留情,很快在民间传出了玉面修罗这个称号。

  沈怀栀听人提起时还有些茫然,她在山间专注农事,并未过多打听案子情况,奈何薛琮行动力太强,就算是小石村这么边远的地方,百姓们都知晓了州城里来了个杀人不眨眼的大人物,尤其是,这位大人物据说长相俊俏极了。

  总之,在村子里整修田地时被女眷们如此打趣,沈怀栀当真是笑也不是应和也不是。

  自那日两人起了争执之后,彼此就默契的回避了此类话题,但薛琮人虽离开得痛快,却不代表他当真会放任她,是以,即便他不在她身边,但存在感却依旧强烈。

  毕竟,在薛家的人接连不断的以她未婚夫的名义前来送东西之后,周围百姓难免议论。

  大概是奉了薛琮的命令,这些人行事大张旗鼓很是张扬,恨不得一言一行里都极尽彰显薛琮对她的重视,以致于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这桩姻缘极好极般配,许多人言语间都是对她的羡慕,觉得她拥有这样的未婚夫很是幸运。

  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沈怀栀很清楚,但凡她在外表现出一分对薛琮的不耐与冷漠,她日后在小石村的日子就不会平静。

  薛琮此番作为,目的不只是为了护她,恐怕还有昭示主权的意思,毕竟在听说梧州生乱之后,原本在其他地方游学的陈理已经有了回来访友的打算。

  至少,寄回来给沈怀栀的信里,是如此写的。

  这种情况下,沈怀栀不觉得这是个好选择,有薛琮这个说不好何时会发疯的人在,她并不想陈理再牵涉其中亦或者被迁怒。

  于是,她认真的写了回信,将自己这边的情况尽数告知之后,鼓励他继续周游。

  既然已经脱身,就不要再回头了。

  薛琮这一场忙碌,持续了两个多月,等他终于能长久的停留在小石村时,时间已到了秋天。

  “等州城那边的事情收尾,我就要启程回京了。”夜里,睡在沈怀栀身边的人说,“就算你不想看见我,不耐烦应付我,也就这几天功夫,忍忍就过去了。”

  沈怀栀困倦的打了个哈欠,不想说话。

  她和薛琮的分歧没得谈,所以也懒得浪费口舌,只要他不逼她,彼此面上能做到相敬如宾,她就愿意粉饰太平。

  总归,他人是要走的,她只求这个。

  看在他马上要离开的份儿上,沈怀栀容忍了他偶尔的越界,终于,她等来了薛琮离开的那一天。

  梧州去往帝京的官道上,聚集着浩浩荡荡准备启程的一行人,在烈烈旌旗中,沈怀栀看到了被人群簇拥在中间的薛琮。

  他浑身散发着不容人亲近的冷意,远远的投来视线,如之前答应她的那样,保持了距离。

  “一路珍重。”沈怀栀神色平静,语调平淡,半分不为离别所苦所伤感。

  至于薛琮,他露出一点言不由衷的笑意,终究是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

  沈怀栀知道,如果她一直在梧州待下去,或许终有一日会在这里与薛琮重逢,她有这个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重逢这件事比她预想中要来得更快更措手不及。

  来

  年春天,当她轻车简从的带着人在某处村镇里跟着乡间老农学习时,那位来自帝京的不速之客行事嚣张的在田里挡了她的去路,似笑非笑道,“沈姑娘,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第51章 ——

  半年时间不长不短,但已能改变很多事情。

  对沈怀栀来说,她的半年是在田地里到处跑等待秋收冬藏的半年,对于身处帝京的薛琮来说,却是足够翻天覆地的半年。

  帝京里的消息传到梧州这边需要花费时间,身处州府的沈刺史消息尚且灵通一些,但他也不是会和女儿商讨帝京形势变化的人,以致于直到薛琮突然南下出现在她面前,她才知道对方这半年来究竟在京里做了多大的事。

  当初梧州银矿案事发,薛琮领天子之命整顿本地官场,虽说当时已经杀得人头滚滚,谁料这根本不是结束,而是开端。

  牵扯进银矿案的官员被押送进京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又查出许多不法之事,最严重的当属其中有人勾结异族卖国,以致于惹得圣人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等消息传回梧州,众人这才惊觉,梧州那场杀戮根本是迷惑有些人的障眼法,薛琮才真正是放长线钓大鱼,在对方松懈之时,将所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下子,圣人磨刀霍霍向边防,梧州官场乃至边军将领里,其中无数人或被贬或被杀,即便未曾涉案之人,也均被调任或替换至别处,真正再一次重现了上辈子梧州官场的那场大地震。

  再联想薛琮如今调任边军之举,只能说他算是彻底为自己扫清前路了。

  当然,这只是沈怀栀的个人想法,对外当然另有一番说辞,比如圣人信重,以薛琮威名震慑本地官场,一方面历练心腹镇守边疆,另一方面当然是守好这个新银矿,以防止某些人暗中伸手谋私利。

  总之,薛琮因公升官是半点不让人意外,但他在京里的行事,如果不是他自己亲口告诉沈怀栀,她当真想象不出他的手段。

  “真珠,许久未见,我当真是没想到,再次见面你竟然给了我这么大一个惊喜。”田边树荫下,薛琮带来的人马守在周围,将一个原本平静的小山村瞬间变成了无人踏足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破镜重圆  淼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