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知道。”言诀缓缓的点头。
只是…
如果他不这样“嫌弃”母皇,让父王看到他们母慈子孝,他绝对不会怀疑,以父王的手段,铁定会让他外出历练到登基才放他回来。
“北齐那个上官小公主,性子倒也像女皇。”内侍小声道:“连自家江山都可以拱手相让的女人,又莽又蠢…”言诀冷哼道,“这样的蠢货…”
这样的蠢货…
后面言诀说了什么,小内侍没有听清了。
从此,北齐公主堂而皇之的住在了京都鸿胪寺,开启了漫漫追夫路。
再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项知乐也没有再理了。
她相信,君诺教养的孩子,绝对能力出众,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她从不担心儿子会乱来,更不会担心儿子会败了江山,至于要不要北齐的江山…
平心而论,江山版图够大就好,太大了,不一定是好事。
两年后,言诀及冠登基,项知乐这个挂名女皇总算成了太上女皇,言君诺也跟着荣升太上皇夫,从此不需要再摄政。
同年,大曌新君册封皇后。
皇后不是其他人,正是北齐那个要带着北齐做嫁妆的北齐公主。
期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没人知道。
只有简短的传闻——
传闻说,在大曌新君登基的那一年传出消息要立后,新后是大曌某个高官的嫡女,温柔贤淑,端庄大气,最重要是,够安静够识大体,能容忍夫君后宫佳丽三千。
北齐公主自知自己做不到那样的大体,最终心灰意冷的离开大曌回北齐嫁人,传闻大曌新君亲自去追了,最后还是吃了闭门羹。
最后的最后,北齐公主定下婚期,大曌新君竟在北齐公主出嫁那一日,直接领兵前往北齐国都把北齐公主抢了回来…
直到抢了亲,大曌新君才发现,一切都是老丈人上官澈与自己父王设的局。
数年以后,上官怡为言诀生下嫡长子,北齐正式归入大曌版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管怎样,大婚以后,大曌皇上跟皇后娘娘恩爱有加是事实。
不少宫人还在私下听见过,皇上在私下称呼皇后娘娘为“蠢女人”。
当时,作为太上女皇,在外游山玩水的项知乐得知逆子领兵抢亲的消息以后,在回宫主婚以后还不忘挤兑一下某个逆子——当初是谁说对蠢货,啊呸,对上官怡没兴趣来着?
而向来雅正端方的大曌新君则在太上皇夫严父般的关爱眼神注视下,被太上女皇拎着耳朵唯唯诺诺,怂得一批。
第810章 结局(上)
大曌女皇的一生对大曌的所有百姓来说可以说是传奇一般的存在,姑且不说她坎坷的过往,但说她自立为帝之初,因为女儿身而遭受了多少非议,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女皇对大曌百姓的爱护。
女皇在位十多年,看重民生,因地制宜广种土豆与地瓜解决了许许多多百姓因交纳粮税后余粮不足的问题,塞北与西川一带更是就着之前的天灾地动开渠引出了不周岭的雪水,让荒漠戈壁不再只有无垠沙漠,让百姓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用水艰难。
在皇夫摄政王时不时替天巡狩的震慑之下,整个大曌更是不曾有过冤假错案,地方官员都兢兢业业,不敢鱼肉百姓。
尤其是当女皇退位成为太上女皇后,百姓们得知太上女皇在称帝之前还创立了“青鸾”这个于其他百姓人人有恩的组织后,百姓们对她的口碑更是一面倒——凡是有有心人故意引导要反了女皇的声音,皇上跟太上皇夫来不及镇压,百姓们就会事先举报。
不少百姓还为太上女皇跟太上皇夫在民间立下了长生碑。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退位以后。
项知乐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睁眼看着言君诺发呆一会,然后拖着他到处游山玩水。
言君诺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向来都是她到哪,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项知乐七十岁的时候,满头银丝的她终于玩不动了,便与须发皆白的言君诺相携回宫。
在她七十六岁的那个大年初一,身体向来硬朗的她,突然就起不来了。
言君诺只是迟疑了片刻,对下人吩咐了一句“今日不需要皇上前来拜贺新年”以后就自行先起来洗漱了。
随后,他又让宫娥重新取来了暖水,他一遍一遍给她梳着发,为她净脸、漱口,换上新年的新衣。
最后,他才自行穿戴整齐,拿着今年本该由她亲手交到他手上的情话锦囊,与她一同窝在宽大且柔软的榻上。
从七十岁回宫那一日开始就早已料到有这么一日,项知乐眷恋的探出手覆上了他的脸颊,一如往常对他微微一笑,“君诺,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笑起来,脸上的皱纹都可以夹死苍蝇了。”
言君诺的手覆上她的手背蹭了蹭,低低“嗯”了一声。
眼前的一切就像在做梦,项知乐的意识逐渐迷离。
上一世,她眼睁睁的看着他不甘的死在她的怀里;回归他的本体世界,她同样睚眦欲裂的看着他在自己面前魂飞魄散。
这一世,彼此倾尽一切换来相伴数十载,她圆满了。
“君诺,能与你相携到老,我真的好幸福…”
说完,她的嘴角挂着一抹满足的笑意,在他的怀中安详的闭上了双眼,本来覆在他脸上的手也无力的垂了下来。
感觉到她的身体慢慢变冷。
言君诺布满褶皱的眼尾慢慢染上猩红,猩红缓缓向眼眶四周蔓延。
他轻笑骂了一句,“蠢女人,黄泉路黑,万一迷路了找不到我,可如何是好?”
说完,他颤抖着身子,轻轻吻上了她布满皱纹的前额,一如过去几十年那般,把她纳入怀中。
确定帮她扶好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后,他毫不犹豫的催动全身内力,震碎了心脉。
意识弥留之际,他用尽全力把即将溢出嘴角的鲜血咽了回去——鲜血干涸以后就会变成黑色,且味道难闻,会把她的满头银丝弄丑弄脏。
蠢女人爱美,这些年脾气也养大了不少。
若是让她知道他弄脏了她的发,等他追上她之时,还不知道会发什么脾气…
…
大曌元庆三十八年的大年初一清晨。
大曌太上女皇项知乐驾崩。
太上皇夫言君诺,同时薨逝。
传闻,宫人发现主子仙逝时,太上皇夫手里还紧紧握着一只尚未打开的的锦囊,怀里拥着太上女皇,两人嘴角皆挂着安详笑意,宛如熟睡…
大年初四。
大曌天子宣布国丧,所有京都百姓甚至周围附近郡县的百姓都自发前来有序的跟在扶灵侍卫的周边,沉默的陪太上女皇与太上皇夫走完最后一程…
整理遗物之时,宫娥发现太上女皇只留下了一封遗诏:一切皆以太上皇夫为先。
还附带了一个匣子,是留给太上皇夫的,宫娥也一并上交给了言诀。处理完国丧。
已过天命之年的言诀回到了母皇跟父王的寝宫,这里,也承载了许许多多他儿时的回忆。
父王严厉,母皇经常带他逃学…
而他则是一边嫌弃,一边跟着母皇“犯案”…
最后父王舍不得罚母皇,挨罚的总是他,然后母皇经常在两三天后才能得空给他送来各种小玩意,然后洋洋得意的说帮他搞定了父王,他可以免罚了…
打开项知乐留给言君诺的匣子,言诀发现里面只有一封信跟十几个香囊。
香囊里是固定的三句情话。
信上的话十分直白,全是对父王的叨念,絮絮叨叨的叮嘱父王,不能像孩子一样偷看香囊,香囊一年只能看一个,她甚至还说,能预估父王可以活个一二十年,所以她给他留了十八个香囊,让他看完才能走…
末了,还有一句:君诺乖,乐乐先走一步了,乐乐不在时,你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等你百年了,就躺在乐乐身边,下辈子,乐乐跟君诺约好了,还要做君诺的妻子,以君诺为天。
尽管信中的文字一直平淡,可是言诀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母皇办事向来风风火火,她想得倒是周到,可是她怎么不想想,看不见她充满活力到处惹事生非,父王余下的人生得多无趣?
剩下的日子他又怎么可能会独活?
不多时,内侍整理了太上皇夫的遗物:一个以黄金包镶上等碧玉的匣子。
因为匣子太贵重了,担心里面是一些遗诏或者兵符,所以都不敢打开,全数呈给了言诀。
深知自己母皇父王的性子,言诀抖着手把那只精致的金镶玉匣子打开。
不出他所料,里面没有任何兵符,更没有任何遗诏以及其他稀罕玩意。
只有一支缠着同心结的风干桃枝以及四五十个装有小纸条的锦囊,仅仅这些,就占了满满当当一匣子。
锦囊里的纸条,最多的是“言君诺”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