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阿蜃_鹿鸣春【完结】(845)

  崔锦芳瞥一眼两口子唱戏,崔庆军一毛不拔,还把所有过错都推在心直口快的马来娣身上,也是个极品男人。

  大多数人见着钱还是欢喜的不行,热热闹闹的帮忙把菜往大路上担。

  等到中午,小七带人开着三辆大卡车进村,车里有现成的木架子,不用担心压坏最底下的蔬菜。

  小民见着实践课里,一个系才有两三辆的大卡车,欢喜的凑过去,小七大大方方的把钥匙丢给他看。

  堂兄弟和侄儿们纷纷上手帮忙装车,崔锦芳这边发放完货款,一箱子钱只剩一沓,崔锦芳跟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和公安道谢,族里已经有人在家做好饭,请他们去吃。

  几人说什么也不肯,结果被强拉着不放。

  最后收下了崔锦芳塞给他们的烙饼,里头还夹着肉丁烧咸菜,这才放他们走。

  崔锦芳顾不得吃饭,跟着上了小七的车,被小七娘塞了一个蒸布包,里头还温热,权当他们的午饭,其他车上也有。

  小民跟在后头默不吭声的帮衬,崔守义病退之后,崔武把整个窑村大队折腾的乌烟瘴气,那些欠下饥荒的困难户快被逼的没有立锥之地,学校原本说扩建也没影儿了,崔锦芳捐给大队的五千块,剩下不少,现在也不知道在谁的口袋里,大家各怀心思。

  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回来过年,也没多少人有空稀罕。

  崔锦芳跟车押货的时候,都是上的小七的车。

  自家侄儿,不用担心村里人说闲话。

  路边都是人,跟崔锦芳和小七挥手打招呼。

  等慢慢走出村子,上了大路,崔锦芳才长长的舒一口气,从包里拿出账本和一沓钱。

  “这是给车队的运费。”

  说着塞到小七时常放钱的仪表台下面的暗格里。

  暗格下面还有扳手铁棍之类,路上防身用的,这两年拦路的越来越猖獗,小七机灵也狠得下心,遇到那地头蛇,连车都不停。

  第1170章 小芳-运输公司

  回回出门,崔锦芳都胆战心惊,盼着严打的到来。

  打开账本,上头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单位订单。

  “这一批送到青城机关大院,干休所,党校,报社,灯泡厂,供销社,饭店,还不够,回头得再从福亮公社拉一些补上。”

  小七运费挣到手,心里欢喜,咧嘴笑。

  “窑村那些秃腚鸡的菜,到底还是给大姑了,价钱跟当初第一批菜一样,兜兜转转,图个啥!”

  崔锦芳拿账本拍拍小七脑袋。

  “怎么说话呢!”

  虽然很想笑,但是作为长辈得随时注意言行表率作用。

  “花钱买教训懂不懂?以后做生意,这种事儿还多着呢!等生意做大了再遭遇这一趟,损失更大,这亏吃的值了。”

  窑村人过了多少年,从一开始的蔬菜大棚,到划区域分工种植,再到渔业,畜牧业,还有果园,都无法忘记这一年,让全村人变得暴躁焦虑甚至妻离子散的寒冬。

  虽然之后挣得多了,对比起来,那年冬天损失不算啥,但是当时的情绪刻骨铭心,午夜梦回还能陷入那股焦虑里。

  这就是崔锦芳所说的,花钱买教训。

  年底,各地屠宰场大量购入生猪,有国营养猪场,各地农场集体养猪场,还有百姓零散养殖的生猪都可以出栏。

  保证过年的时候,肉类充足供应,七十年代捧着钱和票,凌晨两三点起来排队,还有可能抢不到肉的情形已经消失不见,最终成为历史。

  崔锦芳在窑村大队的精力收回不少。

  年前几波蔬菜过后,她开始计划养猪。

  一事不烦二主,崔锦芳依旧通过罗教授,找到长白山品种的猪苗,这种品种是东北长白山野生猪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

  这个品种跟本地圆滚滚的小黑猪羔子不同,免疫力高,不易生病,鼻筒长直,体型大,前轻后重,大约八个月就出栏,饲料转化利用率也高,八个月能长到五六百斤,比普通小黑猪的回报率高多了。

  在七八十年代,老美的约克猪品种传到国内之前,是最受养殖户欢迎的品种,崔锦芳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种高大的家伙,还觉得体型苗条,眉清目秀。

  这个时候,刚刚在长白山脚下周边县市分散养殖,消息还没有传播开来,罗教授联系了北方好友,费了老大功夫才找到。

  崔锦芳打算近期抽空去北方一趟,购买猪苗,但是如何弄回来还是个问题。

  崔锦芳胡乱想着,小七已经在唠叨家里的打算。

  “年后等这一波蔬菜结束,草莓种上,我大说家里要给我起房子,我有点不想在老家盖。”

  崔锦芳头也不抬。

  “你爹咋说你就咋听,再怎么,老家是咱的根,外头风光无限,到底根基浅,老祖宗留下的地方也得收拾光亮。

  以后说了媳妇有孩子,时常带回来走走,传承的规矩有出处,好立起来,中庭长草有碍子嗣,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说着把布包里热乎的卷饼包一张给小七。

  崔老七就着大姑的手咬了一大口,这老半天,他们早饿了。

  “我也不是不折腾房子,就是想着老家已经够住了,以后我回来的时候少,不如在单位附近买个房子。”

  他手里有点钱,但是还不够多,这两年城里房子涨价的厉害,崔锦芳先前几百块钱能买到的房子,现在起码要翻一倍多。

  崔锦芳想了想。

  “既然有这个打算,你就跟他们好好说说,他们无非是怕你在外头把心跑野了,手里有点钱,家里没牵挂,再经不住诱惑,招惹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想用房子媳妇约束你。

  嗯?不对啊,你都想这么远,这是打算成家,有目标了?”

  说到媳妇,小七咧嘴笑,瘦巴巴的脸上全是皮,一笑就成褶子,再加上单眼皮,显得格外单薄。

  “啊,还没跟家里说呢!”

  崔锦芳好奇。

  “是哪家姑娘?我认识不?”

  小七挠头,耳尖有点红,不知道是冻的还是害臊的。

  “是杨哥的妹妹,在县里当会计,我在运输队的时候,她管给我们发工资。”

  崔锦芳搜索一番,查无此人,但是杨哥她知道,还算踏实的一个人。

  “那是好事儿啊,有正经工作,又是城里人,她家里人晓得不?能乐意闺女找个农村的?有没有啥困难需要大姑出手?”

  小七摇头。

  “姑娘是家里老幺,全家都疼爱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县里买个房子,离他们近一些,不能叫人城里姑娘到农村生活,日子反而越过越回头。”

  崔锦芳想说,以后农村户口求都求不到啊!

  “可以是可以,你自己想明白,跟堂哥堂嫂好好说说,房子能早买就早点买,现在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房子只会越来越贵,差钱跟我说,我给你补足。”

  小七知道崔锦芳实在,从来不客套,而且以后合作的时候多呢,不必担心还不上,跟着点头。

  “成!”

  说完这些,崔锦芳又提起运输队。

  “这两年你把线路跑熟了,等经验攒够了,钱也凑手了,去注册公司,咱们把物流运输公司做起来,再多搞几辆车。”

  关于运输公司,崔锦芳一直有计划。

  什么商品都需要流通,运输一直是个朝阳行业,他们这一支还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到时候就是第一批吃运输红利的好帮手。

  在青城交货收了钱回来,崔锦芳跟小七又组织车队到福亮公社拉菜跑了两趟北方。

  再度回来就是过年,崔锦芳一气带回来十一头猪羔子,身条瘦长但高大,一个能破本地猪崽子两三个,鼻筒都跟常见的品种不一样,熟悉的人都跑去看热闹。

  崔锦芳早就跟锦科堂哥说好,堂哥家门口盖一溜猪圈,这十一头猪交给堂哥家儿子,大元两口子照料,她出饲料和猪羔子钱,以后养成了她要六成,给大元四成。

  只要出功夫煮猪食喂猪,就能占据四成,而且大姑说了,这个品种能长到四五百斤,把大元两口子欢喜的不行。

  第1171章 小芳-筹备养猪

  本地猪从开春抓猪崽子,一直喂到腊月,能有二百斤就算肥猪了,这一头顶家猪俩,还只要八个月就能出栏,利润翻倍还多,他们都算不过来了。

  崔锦芳把这一茬交付出去,紧接着就是在家过年。

  小民在家这些日子也没闲着,除了读书就是把家前屋后收拾明白,家里柴垛子堆老高,鸡圈猪圈都闲置了,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

  每年冬天都得下一场大雪,来年麦子才长得好,今年进入冬月下了一场小雪之后就没动静。

  到年二十九才开始阴下来,西北风呼啸的刮,刀子一样,叫人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崔锦芳琢磨着就今明两天就得下雪,跑去看了一趟猪崽子。

  大元媳妇儿秋燕把猪伺候的比自家儿子还舒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