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咽咽口水,拆开信,发现是那位对色彩极度敏感的天才编辑回的信。
他语气颇为激昂,说出版社同意给她彩色出版,不过因为出版资历浅、体育题材少见,最终每幅彩页的价格略为降低,比那些知名的老画家要低几块钱。
但闻慈抖着手,一点也不介意。
低吗?不低!这可是每页10块钱的价格!
《松海》只有51幅,当时的黑白内页是每页5元,换个颜色就直接翻了一倍!闻慈激动极了,《乒乓》有108内页,每页10元,那就是1080元!
加上一张15元的封面画,就是1095元!
1095是什么概念?是她在电影院33个月的工资!
她兢兢业业当近三年美工的工资,靠着小人书,不到两个月就能赚到了。
闻慈长叹一声,果然想暴富还是得靠开源啊。
想靠死工资买得起首都一套房,等首都的房价直线起飞了,她都买不起。
苏林看到她喜形于色,立即猜到了,“出版社回信了?”
“嗯,”闻慈笑眯眯点头,把新买的铅笔分他一只,笑道:“把我的好运分你一点。”
苏林也笑了,“你哪里是好运,是天赋和努力。”
可能这只铅笔确实带给苏林一些运气,不出一周,他就收到了北方美术出版社的回信,他画的《白山边防》收稿了,黑白内页是一幅4元,封面画15元,他这一幅画了六十几页,加起来,竟然也有260块钱!
拿到汇款单的那一刹那,苏林泪流满面。
闻慈给他递手帕,高高兴兴道:“大家都很好,嗯,真好。”
苏林拿手帕按住眼睛,但眼泪怎么擦也擦不干净,他不好意思极了,背过身去,把汇款单按在怀里,哽咽道:“我,我第一次,我真靠自己成了……真,真好……”
“你本来就很有天赋,要有自信嘛,”闻慈道。
苏林在办公室悄悄哭了一场,按捺到中午,他往常都是热饭吃的,但今天却收拾东西回了家,闻慈知道,他肯定是想跟爷爷奶奶报喜去。
很好,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
闻慈的心情很好,但出版社主编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
那天开完会定下来彩色后,他回到办公室,又有些后悔,反口的事是做不出来了,他让小干事查了查近些年体育题材的小人书,结果发现,根本没出过这个题材的。
主编:“……”
他有些不可思议,再三确认后,发现是真没有大出版社出体育方面小人书。
诚然,现在“体育”对大家来说还是个新鲜词儿,跑步、篮球这些是能运动,但也没什么特殊的,哪怕知道“乒乓外交”这个词,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至于乒乓球是怎么打的,那谁知道呢?
主编试图给自己找一些反悔的理由,特地去工农兵大学里找朋友问了问,这人以前是体育老师,现在转到后勤了,看到那本画着打乒乓球的小人书时,眼睛都瞪大了。
“嚯,还有画这个的呢?”
主编把手稿递给他,“你看看这上头画的对不对?”
他的想法是,就算这画师知道乒乓这个东西,可要是不够了解,那画出来肯定有很多误差,比方打球的姿势啊、发力点啊、规则什么的,会让内行人看了笑话。
要是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反悔了。
但当过体育老师的朋友拿过来一翻,立即看得如痴如醉了。
一百多页的小人书,大多是画儿,上面文字叙述不多,很快就翻完了,朋友合上小人书,还意犹未尽,“画得真好,难道是运动员转的行?这本出版了吗?要是出版,我一定买!”
主编不敢置信,“没有错误的地方?”
“没有啊,”朋友摇头,“感觉对乒乓挺了解的,诶,说不准当过乒乓运动员呢!”
主编被朋友缠着问了一通什么时候能出版,好不容易回到出版社,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沉沉地叹了口气——算了,汇款单都寄出去了,就照水彩出了吧。
说不准没那么糟糕呢?
但到底是少见的体育题材,主编由于再三,第一版只决定印1000本。
……
这一批《乒乓》,主编是报着试水之作的想法,如果反响好的话,市面会增加大量体育方面的小人书,但如果反响不好,证明这种尝试只有新意,但新意却是无谓的。
他们联系了合作的印刷厂,等到六月中旬,就印出来了一批彩色《乒乓》。
其中一本当作样书寄给闻慈,剩下的都推进了北省各大城市。
因为数量不多,其中一半都留到了省城内部书店,剩下的一部分,才推向几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下属城市,其中有那么十本,就来到了省体校门口的书店中。
北省的省委体校是1970年办的,还参加过75年的亚运会,但没得到什么成绩。
在这里训练的,都是省城的运动员,还有少部分其他城市的,基本上都是青少年,年纪大的二十来岁,年纪小的还只有十几岁,正是活泼爱玩的年纪。
周日一放假,就约着一起出门玩。
几个足球队的孩子小跑着出门,第一个选择了正对着体校的书店。
上周因为训练不佳,教练没给放假,他们早听说书店进了新的小人书,就等着今天来看呢,一窝蜂冲进去,便熟练地奔向了小人书那一排。
但想买的没买到,倒看到一溜儿崭新的白色书脊。
“这是什么?*”马尾辫拿下来一本,“新出的小人书吗?”
“不是吧,”她旁边的白裙子凑过来,指着书面上的字念道:“乒、乓,诶,这难道是讲体育的?”她想起教练之前给他们看的书,都是讲发力技巧的。
“那怎么没有讲排球的?”马尾辫嘀咕了一声。
她一听到这是体育运动的,就没兴趣了,教练手里那些书都特别没意思,枯燥乏味,看得她只想睡觉,正想把这书放回去,白裙子却接了过来。
马尾辫笑:“小兰,你想给程浩浩带啊?”
程浩浩是体校乒乓队的,打乒乓特别好,被教练当成头号种子,有机会参加下一次国际比赛的,他和小兰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两个人关系很好。
小兰嗔她一眼,“不许胡说!”脸却微微红了。
她翻开书一看,看到里面的彩色人物,“呀”了一声,“真是小人书!”
马尾辫立即凑了过来,“画得还挺好!”
开场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脸蛋红扑扑的,穿着短袖短裤,怀里抱着一个脏兮兮的篮球,她举着一只手,正在侧头抹额头上的汗,栩栩如生。
两人倒是想看完,但怕书店的店员不乐意,匆匆翻了几页,就准备去付账。
店员道:“四毛三。”
马尾辫瞪大了眼,声音拔高,“这么贵?”他们出来玩一天都花不了四毛钱呢。
小兰咬咬牙,“我买了。”
她付了钱,抱起小人书,有些歉意地对马尾辫道:“对不起小安,我不能陪你去看电影了,”买了这本小人书,她半个月攒下的零花钱都没了。
小安摇头,咬牙道:“要不我帮你付一半!”
“不用,”小兰抿嘴一笑,“我借给你看,等咱俩看完了,我就把这本送给程浩浩。”
两个女孩子手拉着手回到体校,坐在宿舍床边,就开始看小人书。
这一看,就入了迷。
这本小人书讲的是两个小女孩打球的故事。
开场的女孩叫宁宁,她爸妈是老师,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她当老师教书育人,但是小女孩不喜欢。她喜欢跑跑跳跳,在学校里跟男生抢着打乒乓球,但老师们都说她这样不乖巧。
宁宁心里很郁闷,她被塞进不方便跑动的长裙子里,被拿走了心爱的球拍。
宁宁一个人坐在篮球架下发呆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女生骄骄。
骄骄以前念过体校,一样的年纪,也在上初中,但她比瘦小的宁宁却要高了一大截,她说这是因为她每天运动,她长得高,身板壮实,连学校里的男孩子都不敢欺负她。
两个外表截然不同,但天性活泼好动的女孩子成为了朋友。
骄骄学的是篮球,她有天赋,来普通学校上学的原因是因为小腿受伤,教练说她以后很难成为顶尖的运动员了,骄骄很好强,她没法接受,所以决定放弃篮球。
但宁宁很不可思议,她认为,运动是为了快乐,怎么是为了成绩呢?
两个女孩子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看到宁宁被骄骄鼓励,鼓起勇气,跟父母说自己想去体校的时候,小兰和小安都高兴地拍起了手,“真好!宁宁肯定可以打好乒乓球!”
但事实上,故事的情节并不像是两人想象的那样。
宁宁在骄骄的影响下,进了体校,选择了和她一样的篮球,但她在这上面没有天分,不止没有打好,甚至还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中,渐渐失去了对运动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