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兄(重生)_小河边舟【完结】(41)

  天边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赵枢在廊下匆匆看了信件,面色凝重。冯僚在一旁道:“送回辽东的暗探传来消息,辽王殿下已然开始点兵,想来不久便会挥师南下。皇上此时命您巡抚地方,恐怕也是有了预料。”

  此行成则直上青云,自然也十分凶险。

  赵枢默了一会儿,很快便将信纸撕了,让冯僚处理干净:“让周述真备马,张士骥跟刘崇跟我走,你留在府里……快一些。”而后很快往上院而去。

  冯僚眼皮子一跳。去辽东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就让张、刘二人赶上了。他们俩这趟要是活着回来,保不齐要骑在他头上。

  只是大爷显然是为小姐考量,要他在府里为小姐办事。

  想想也罢,只要小姐一天是大爷的心头肉,那他的位置便还能做得稳当。很快便接受了。

  赵枢却是很快到了上院。

  太爷年纪大了,午间要小憩一会,丫头见他过来惊了一下,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禀报,却见大爷未瞧她们径直走了进去。

  丫头心头颤颤,吓得心跳都停了,忙喊了一声:“嗳,爷……”却未拦住。

  赵枢径直进了里间。

  里间熏了淡淡的檀木香,刚有丫鬟清香炉,见他过来立即便退了下去。赵老大人午憩时候不喜有人在屋内,所以此刻应该还未歇下。

  他站在屏风后,并未进去。

  “祖父,我是来向您辞行的……”他的声音十分地冷,而且异常冷静。

  他也知道老爷子在听。

  紫檀折屏长而高,后置一画几,上面摆了香炉。墙上挂着前朝名臣张壑丘的字,题的是千古万岁山,抒的是成圣之志。只是老爷子晚年终究是没成就这样的志向。

  赵老太爷也确实不曾歇下,他知道这个孙儿会来。他在等他。

  “你既来见我……便知我不希望你去冒这个险。”屏后传来沉而沙哑的声音,说话缓慢而且字句不那么清晰,还有微微的喘息声。

  赵枢听着,第一次觉得祖父也老了。那样手握权势,惯于作壁上观的人也会老。

  他微微一笑,轻呵了一声:“您既知晓我会来,便该知道我一定会去。”他等这个机会太久了。

  在外人看来,二十四岁的朝廷大员,那样年轻,那样得意,对他来说已然是功成名就。不辱他祖父的威名。

  可他依然觉得不够。

  这怎么能够呢……

  他记得年少的时候,祖父将他带到中枢廊房,让他看*着那些已经坐到最高位的人决策军国大事,谈笑风生,掌控权柄……他教会他的第一课便是野心。

  他若不将父亲压得翻不了身,又怎么感谢他多年悉心‘栽培’呢。

  半晌沉默。赵枢却是先开口了:“我这次来,除了向您辞行,还有一件事……”他的目光冷而凌厉,说话也是如此:“我希望您能约束祖母,她是您身边的人,我本该不便多言。”

  “可是您知道我在意的是谁……若是您不管,等我回来,兴许便要亲自去拜访她老人家了。”他说得直白,便是不希望这里头有一点点曲折。

  他说完后,只静静地看了一眼屏风。

  很快便离开了。

  独留赵老大人坐在屏后的太师椅上,神色不明。

  .

  赵明宜回了桐花阁。

  林氏过来了一趟,盯着她喝完了药,又问她觉着身体有没有好些:“也喝了这么些日子了,若是不妥,还是该停一停才好。药石总归伤身。”

  其实是有用的,她觉得这些时候有了点力气,晚上睡觉也不用汤婆子了。

  “我觉得好多了,慧觉师父医术确实很好。”她看着母亲,却见林氏望着她妆台上的锦盒,便让梨月拿过来给她:“母亲您看,就是这个,大哥给我的。他说我及笄的时候他兴许不在,便提前给我了。”

  林氏见了,心下不住地赞叹,拿起一只来瞧:“哎呀呀,这样的东西可是真的废了心思的,河间能做这样式的人才是真真难找。”这得花多大的功夫才能将青雀做得这样逼真。

  心下思索着什么,又道:“既是给你及笄用的,为何做成了钗呢?”有些不解。女孩儿及笄大多用簪子,她已经备好了一只如意云头样式的……

  正想着,才反应过来。

  赵明宜也想到了。

  哥哥兴许是考量到了母亲……很多东西都是由母亲为她准备的,簪子自然也是。他给的是点翠青雀的钗,便不至于越过了母亲去为她准备。

  “真是有心……”林氏喃喃道:“他待你倒是极好。”

  却是自己往日太多偏见。

  窗外响起阵阵雷鸣声。赵明宜让梨月支起了窗,往外看了看,才见光打雷不下雨。天边的太阳又要出来了。

  进了六月,雨水越发的少了,天气燥热得不行。

  林氏让她午睡一会儿。梨月给她换了衣裳,放了帘帐,眼前昏暗下来,她忽然觉着非常非常疲惫,沉沉地睡过去。

  梨月见她睡了,正要去收妆台上的锦盒。转身却见林氏坐在绣凳上,静静地看着那对雅致的青雀,似乎有些怔怔。

  林氏看了她一眼,招手让她过来:“他既待蓁蓁好,我也得给他回个什么才好啊……”

  梨月笑了:“夫人,您不用急,大爷这会儿马上要远赴辽东,恐怕需要些时候才能回来呢。”

  林氏心里惊了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我一点信儿都未收到。”心越来越沉。

  这下却是问得梨月都怔了。脸上的笑顿时僵硬下来,小声问道:“您不知道吗?就是上午时候的事啊,大爷专程回来了一趟呢。”

  林氏忽而看着窗外,惊雷阵阵,却是滴雨未下。心中惴惴不安。

  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林氏走后,门前的修剪园子的丫头却是望了望天,开始给园里的苗木松起土来。这眼看着要下雨,这会儿忙活也不用废功夫浇了。谁知锄头撅了半天,滴雨未下。

  梨月在窗边椅子上坐着做针线。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听见屏后有低低的啜泣声,很压抑的声音,她顿时想起几月前小姐病的时候,也是这般惊悸,立马便起身往里间走去。

  帘帐拉开,才见里头的人儿早就汗湿了额发。

  丝丝缕缕粘在鬓边,脸上,看着很是可怜。眼睛紧紧地闭着,鸦黑的睫毛上还挂着泪。

  “小姐,小姐,您醒醒……”她轻轻地推了推姑娘的背,还未等她反应过来,却见榻上的人已然睁开了眼睛。

  “小姐,您又做噩梦了?”梨月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背,又给她擦了额上的细汗,却见小姐自己坐了起来,神色有些没有光彩,像是梦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梨月,我想起来了。”她怔怔地道。

  想起了什么?

  梨月不解,给她端了杯茶。只是小姐没有喝,反而让她给她收拾一下,去前院找冯先生。

  赵明宜走得匆忙,发髻只随意梳了梳,很快便出了院子。

  她想起来了。前世在辽东,松江之战,那场泼天的大雨……浇灭了兄长日夜以来的筹谋准备。辽王的上百艘船只,从辽东经由北海而下,本该都覆灭在火海中的……

  她惊出了一身冷汗。行色匆匆。

  庭院中的小丫头们也是忙得脚不沾地,都在准备这两日太爷的寿辰。不时有仆妇经过,纷纷向她行礼,她却是没有时间再管了,匆匆而过。

  终于到了前院。冯僚很快过来见她。

  这位先生倒是体面端和,给她倒了茶水。

  “小姐,大爷午间见过太爷便已经走了……”他看着这位小姐匆忙的神色,怕出什么大事,又仔细地问了问,谁知她却转而问了旁的:“哥哥平日里与哪几位大人交好呢?”

  她想要提醒什么却是不能的。

  最好是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能够接触到钦天监的大人,能借钦天监的口提醒兄长。最好是大哥信任的人。

  冯僚神色暗了暗,心下思衬着什么,却还是说了:“刑部侍郎王璟王大人与大爷交情甚笃……还有便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隆鄂隆大人。”

  赵明宜忽而想起祖父寿宴来。

  真的是很巧。

  也不知明日哪位会来。

  便是哪位能来都是好的……手轻轻地握了握,心绪还是不能很快平息下去。

  第32章 出府

  钦天监有专职气象的官员,他们的话会比她的言语可信得多。如果她只单单让冯僚去一封信,那也未免太过单薄了。大哥信不信的另说,若只因为她一句话贸然改变决策,又如何服众呢?

  自清明之后,北方便燥热了起来,少有雨水。五月还好一些,稀稀疏疏地下了几天。而到了六七月,几乎就是没有雨了,北方连月干旱,就连母亲庄里的佃户都十分焦躁。

  也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下,兄长才筹谋火烧辽王即将南下的船只。

  谁都没料到那日会有瓢泼的雨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