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兄(重生)_小河边舟【完结】(42)

  她后背依然发凉,细细地捋着前世发生的事,很怕漏了什么东西。

  兄长两次北上辽东。第一次便是这一次,平定辽王叛乱,如何凶险自不必多说。而第二次,便是在他已然获封侯爵之后了,圣上钦点他巡视辽东,也就是今年下半年的事。

  年底母亲突遇山洪去世,他在次年初回来了一次,把她接走。怕她不适应辽东的气候,便把她安置在了天津卫,时常往返两处来看她。

  再后来,她便嫁了人。

  可是建宁八年出了一件大事。正值兄长升任总督,清理辽王旧党之际,有人秘密联合上奏,弹劾兄长当年勾结辽王暗探,唆使这位殿下起兵造反……大哥因此受到陛下严叱,进了刑狱司。

  那时她为兄长奔走,问过冯僚究竟为何会出这样的事情。冯僚长吁短叹,未曾明说,只说是朝中关系紧密之人所为。有人背叛了兄长!

  那这个人,有没有可能是隆鄂,亦或是王璟……

  那她明日究竟能见到谁呢,又有谁能够信任。

  她捧着手里的茶,头忽然很疼很疼。

  问冯僚兄长与谁的关系最好,冯僚也只说无甚差别,只是王大人细致柔和些,隆大人生性旷达,是多年的友人了。

  赵明宜点点头,思索着什么,很快便也离开了。

  .

  院里的仆妇正在扫洒,庭院细细地扫干净,又洒水除了尘,院子里的花草也都侍弄干净了。灶上半月前便开始备菜,如果脯、酱鸭、咸蛋一类的冷盘,是早早就备好的。

  而像焖蹄筋、石斑鱼、鸡丝汤一类的热菜,便是前一天傍晚就得开始准备了。

  赵明宜先去了正房找母亲。她没让梨月推轮椅,自己试着走了起来,幸好这些时日好好养着没有动,眼下已经能很慢地走了。只是需要梨月扶着她一些。

  林氏刚给采买的管事点完银子,便见女儿一瘸一拐地走进来,手里的算盘珠子差点拨了下来:“我的祖宗,你这是干什么呀,还没好就走到娘这里来,你是不是要吓死我。”她忙起身把女儿扶了过来,让她好好地在圈椅上坐着。

  “娘,明日家里办宴,我也不能坐着轮椅出去啊。”到时候就要被诸多夫人小姐围着问了。议论纷纷的,她听到会头痛。

  林氏睨了她一眼,却也顺了她意:“明儿你走了路别跟我喊疼就行。”而后又坐了回去理明日的宾客单子,又提醒了她一声:“你明日乖一点,家里这两天太忙我可能顾不上你……不过也无事就是了,你向来是乖巧的。”

  林氏从来觉得她乖巧。

  赵明宜看着母亲点单子,吩咐管事准备东西,正想着要如何问出前院客席的座次。

  其实明日她让梨月使了银子去打探也是行的,不过她怕来不及,到时候客人都走了,她还没找着机会出去,那就麻烦了。不如提前知晓便宜一些。

  于是起身凑到母亲身边,打量着母亲桌案上那厚厚一叠册子。

  “你在找什么?”林氏虽在忙着,余光却瞥见女儿小心翼翼地蹭过来,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正合了礼单打眼瞧她。

  赵明宜怎么能说她在找男宾的席次,只能干干地笑了笑蹭到母亲肩膀上。这显然是心虚的样子,林氏看了她一眼,心里有一个猜测:“你莫不是在找颂麒?”

  这件事也过去许久了。

  王家后来也没了消息。她怕女儿莫不是起了心思,只是人家那边不应承,不好意思跟她说罢了。

  赵明宜心里咯噔一下。这跟王颂麒有什么关系?

  她还未反应过来,只见林氏叹了口气,将那册安排着宾客席位的单子给她:“你要看什么便自己看吧……我却是不想干涉你太多。”她想起长女的婚事便是叹气,只希望小女儿能挑个自己喜欢的。

  那张沉甸甸的单子就这样轻飘飘的到了她手里。

  也罢。

  看了母亲一眼,她决定不否认。拿了坐在窗边看了起来。

  赵家正对门穿过庭院,便是四间正厅,大多客人都安排在那里。四间正厅分东西两侧,各有两间。王家在河间的地位几乎与赵家是平齐的,所以客席安排在东侧第一间。若来的是王家年长一辈的便坐在主桌,由家中几位叔伯招待。若来的是王家的小辈,那便安排在次桌,由她的兄长陪坐。

  隆大人则在东边第二间座席。若是兄长在,必然会亲自招待的。

  她心下思索着,是不是得穿过抄手游廊往垂花门去,过了西边的屏门才能找到人。但是她一个女孩儿,怎么能在寿宴那天随意往前院去呢。

  她皱起了眉。林氏在一旁见她怔怔地,也叹了口气,提醒道:“那王家少爷也却是不错,不过比他好的可也不是没有呢……再等明年春闱,各府的青年才俊都往奉京去,那才是大场面。”可有的挑。

  赵明宜根本不想听母亲说这些。

  她前世倒是真在那场春闱挑的,孟蹊可不是十分出彩的解元郎么……想想就头疼。

  终于出了正房。

  梨月正扶着她走出院子,却见远远行来一人,穿了藏蓝的长衫,腰间束了革带,脚下是云纹的皂靴。能在内院里行走的只能是家里的男人了,而在二院里的,只能是她父亲。

  正想远远避开,却见她爹已经走了过来。

  她走不快,定然是来不及了,只能站在石径旁等他过去。

  本以为经由上次的事,父女俩已经闹得很难堪了,谁知那双云纹皂靴却是在她不远处停下来,她微微抬头,只见二老爷看着她,淡淡地说了句:“你怎么到了这里来……”

  这是什么话?

  她过来母亲这里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她微微抬起眼看了看她父亲,只见他一只手负身后,见她看过来便偏过头去看来来往往捧着物件的丫头。倒像是没话找话似的。

  “我来给母亲请安。”她低声道:“您进去吧,我也马上要回去了。”

  二老爷看着女儿低垂着眼眸,给他让开了路。

  只记得她小时候也跟晗音一样喊自己爹爹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她开始喊他父亲……越来越疏离。便是方才,她连父亲也不唤了。

  他们正好站在石径旁,两边园中栽了树木,不时落下叶子来。她刚巧站在那里,肩膀上落了两片绿叶。

  赵攸筠忽而想帮他拂开。只是没想到他刚往前一步,女儿便立刻偏过脸去,往后退了一下。也不敢看他。

  显然是怕他打她的姿势。

  他心里忽然一梗,有点堵得慌,说不清的滋味:“你躲什么?”他皱着眉道。心口堵得梆疼。

  见她还是不看他,更气了,拂袖离开。

  梧桐树叶纷纷落下,见二老爷走了,梨月这才帮小姐将身上的叶子拂去,低声道:“小姐您不用害怕,夫人在家中呢,老爷不敢打您。”她显然跟赵攸筠一般以为她还记着那件事,害怕罢了。

  熟知她只见小姐静静地看着老爷离去的身影,轻声道:“梨月我没害怕,哥哥已经帮我出过气了……”其实她是故意的,她依然还记恨那天的事。

  做出害怕的样子不过是为了给她父亲添堵罢了。

  而此刻王家也是灯火通明。

  王夫人正在清点明日寿宴要带的东西,看着丫头一一捧上来,手指点着,喃喃道:“两座卧佛,一座彩瓷的,一座青花的,还有一柄玉如意,两方太史砚。”点完又去另一边看做好的面食寿果,一看做得齐整大方,便挥挥手让人拿去好好装了。

  等都忙完后,却从窗下看见儿子匆匆往东边去。

  那是他叔父的住处。

  看了一眼后问丫头:“这么晚了,颂麒去东院做什么,说不准他叔父都歇了呢,怎么好去打扰。”觉着儿子有些失了礼数。

  想罢摇了摇头,又头疼起来。微微叹了一息。

  丫头过来给她揉眉心,笑道:“夫人怎么叹气呢?”

  王夫人靠在美人榻上,皱着眉头道:“咱家老太太说趁着明儿赵家寿宴,让五爷见见林御史家的女儿……这我怎么好安排呢,人家办的宴,女眷都在内宅,不太方便啊。”

  “这有什么的,您到时候跟赵家的夫人说和说和,不是就便宜了吗?”丫头想得简单。

  王夫人却是不说了。

  若是先前颂麒不曾跟赵家的姑娘议过亲,那这事儿好办,说和也容易。可是前不久才有颂麒这事,怎么好跟人家说这个呢……

  想着想着,便觉十分地累,很快阖上了眼。丫头也退下了。

  .

  王颂麒却是到了东院。

  他还是从赵承翎那里得知的,明日是赵家的大宴。他看着承翎向先生告了两日假,就留意了一下,同窗跟他说他是回去参加祖父寿辰的。

  承翎不在,先生独独给他看了文章,分明是很好的机会,先生也夸赞他有进益。可是他鬼使神差地也告了两日假。

  究竟是为什么?他也想不明白。袖中的那粒珍珠硌手一般,他了解自己,他真的是个很在意旁人看法的人。他想知道赵家到底为何作罢了他们的婚事,是她不愿意,还是赵大人否决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