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年义务修仙_夏鼠沃辣【完结】(131)

  飞鸽符有自行寻路的能力,因此,部分修士也会借它们的特性寻路。

  周遭依旧是石墙与石板路,只是比起石室更加狭窄。

  伏令年缓缓跟随着飞鸽符前进,指尖抚过石壁上的道道剑痕。

  或深或浅,密密麻麻,不似一人所为,也绝非短时间内可累积而成的。

  通道没有岔路,约莫走了一刻钟,面前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中央矗立着一把石剑。

  伏令年直接去推石门,石门却纹丝不动。

  看来,只能试着拔剑了。

  指尖触碰到剑柄,石制的冰凉触感顺着皮肤向上蔓延,仿佛有细微的电流窜上指尖。五指收紧,向上发力。伴随着艰涩的摩擦声,石剑被伏令年从剑鞘内稍稍拔起。

  像是触动了什么开关,石门缓缓向两侧分开。

  伏令年没有将石剑放回原位,她打开储物空间,清出一片空缺,将石剑塞了进去。

  走进石门,入目是一间空荡的石室,细微的光线自石室四周镶嵌着灵石洒落。位于中央的,是一把通体漆黑的剑鞘。

  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

  水影幕处。

  各宗门在探索的过程中,亦如昆仑宗一般发现了某些残剑的特殊。

  万剑冢虽名为剑冢,自然与剑修们有颇多干系。西境与南境的宗门却因缺少剑修传承,探索进度一再落后,显得颇为被动。

  “可真是欺人太甚。”西境和南境的众多修士皆面色不虞。

  此番大会,除去万剑宗与昆仑宗这两大剑修宗门。于其余宗门而言,可谓是举步维艰。纵使有万般手段,在万剑冢中却难以施展。如此下来,他们岂不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境与北境的弟子们如鱼得水,一骑绝尘?

  以万剑冢为大会举办地点,可谓是一项先例。

  多少年以来,万剑冢都是昆仑宗顶尖弟子们历练自身的宝地。

  昆仑宗宗主愿意将此处作为大会举办地点,供各境修士进入,便足已让人称奇。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皆对昆仑宗有弊无利。

  万剑宗近年以来蒸蒸日上,已隐约压制昆仑宗一头。如今,两宗的差距便只剩下昆仑宗千百年来的传承。

  昆仑宗将万剑冢向各境开放,无疑是将机缘拱手让与万剑宗。

  昆仑宗给对手宗门送去如此多好处,难道便只是想打压缺少修剑传承的南境与西境吗?

  这并非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此时,四道光柱已然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其中两道已遥遥领先,让人瞧着心烦眼热。

  “高长老,师姐师兄他们又不是剑修,这不明摆着欺负我们吗?”随着时间推移,看着西境队伍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西境太衍殿的弟子不由得焦急起来。

  “稍安勿躁。”

  被称作高长老的女子微微垂眸,随着她指尖弹动,手中的杯盏浮起一层涟漪。

  她纤眉上挑,笑问刚刚出言的弟子:“你说,这万剑冢,考验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剑术。”弟子信誓旦旦地道。

  高长老嗤笑,指尖挑起两滴水珠。只是轻轻一弹,水珠便如离弦之箭般射出,在空中划过两道弧线,点在了那小弟子的脑门上。

  弟子“哎哟”一声,捂着脑袋。

  “若只谈剑术,那便太过浅薄了。”高长老掌心轻抚,杯盏中的茶水随之消失。身旁的另一位弟子立即上前为她斟茶:“是剑道。”

  那有什么区别?

  弟子想这么说,却在接触到高长老似笑非笑的目光后闭上了嘴巴。

  “剑道,亦是修行之道。”高长老似乎看出了周遭弟子的困惑,缓缓道:“剑修修行此道,便称起为剑道。修行之道,人人皆有。”

  她的视线重新转回水影幕。

  水影幕上,较为深入的东境和北境弟子接连触动阵法,被送入石宫当中。

  在外界众人视角中,石宫四通八达,宛若一个巨型的迷宫。

  弟子们大多都分散于石宫的各个通道内,寻找着出路。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伏令年一行人的人数恰好契合了某种隐秘的规则,竟再次触发阵法,被单独传送至一间石室中,与大部队彻底分离。

  各个通道联系着不同的石室,最终皆指向一个终点。

  ——归一

  高长老目光流转,迅速捕捉到了她先前便在意的几个目标。

  她关注的并非太衍殿的弟子。

  水影幕内,伏令年踏入石室,便如那些同样选择了剑心道的弟子一般,未能在剑鞘附近发现什么异常。

  一般而言,面对这种状况,修士们大多都会选择打坐恢复,静观其变。

  然而,伏令年不做一般事。

  因此,当她开始用剑撬墙壁上的灵石时,看到这一幕的众人居然都不太觉得意外。

  石室内除了一柄剑鞘便只有这一堆灵石了,连无刻不在的剑意也消散了,宛若暴风雨前的平静。

  伏令年初入石室的时,一眼便落到了这些灵石上。色泽光润,灵力流转。品质绝对在中品以上。

  并非突然起兴,着实是图谋不轨已久。

  然而,这些灵石不知由何物固定,伏令年坚持不懈地敲了一刻钟后,还是没有松动的迹象。

  她叹了口气,开始在储物空间内翻东西。

  当伏令年取出三张爆破灵符后,她的动作突然顿住了。

  几乎是在她做出反应的下一刻,凌冽的剑气从便斩在了她先前站立的地方。

  剑痕深深刻入墙面,却未能伤灵石分毫。

  如此看来,就是伏令年刚刚真的使用了爆破灵符,也拿这些灵石无济于事。

  这那里是灵石,简直就是金刚石。

  伏令年暗自吐槽着,翻滚一圈躲开剑气,从地上跃起。

  她自然不会以为石室内比外头安全,在挖灵石时,便时刻关注着身后剑鞘的状况。

  谁知,剑气并非从剑鞘处生出。

  伏令年只来得及躲开突生的剑气,却未能察觉到剑气生出的方向。

  她眸光流转,打量着空旷的石室。没有人,空空荡荡。

  然而,就在她视线掠过天花板的瞬间,动作骤然停滞。

  她的眼眸中,映出了自己的倒影。

  第112章 万剑冢(七)

  另一个自己?

  不,不是的。

  伏令年向后退了一步,头顶的自己也随之移动,仿若镜影。

  石室的顶部不知何时呈现出半透明状,仿佛一面镜子,倒映着下方的一切——包括伏令年的身影。

  而她先前丝毫没有察觉。

  伏令年一瞬不瞬地注视着头顶的“自己”,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突然,镜中的“自己”抬起了头。

  目光相对,伏令年只觉背脊阵阵发寒,仿佛被无数细小的冰针刺入骨髓。

  她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了。

  她仰着头往上瞧,方才却看不见镜中的倒影的面容——这压根不是正常的倒影!

  随着镜中倒影的动作,伏令年看清了镜中之人的容貌。

  明媚的小鹿眼,皮肤白皙,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高挺英气的鼻梁与自然上翘的薄唇。不论谁瞧着这张面孔,都会认为这应当是个极好说话的人。

  尤其在十一二岁时,伏令年曾用这张还未长开的脸装无辜蒙骗过众多师兄师姐。这张脸虽然并非是她穿越前的脸庞,但在这十多年里,伏令年早就习惯了。

  因此,当她看见这张熟悉的面庞朝自己眨了眨眼眸时,不免感到背后发寒。

  这种惊悚感不弱于在桃源村一行中,伏令年亲眼看见自己的身体被魔修所侵占。

  伏令年*目视着镜影,余光瞥见一团模糊的身影。

  危机感扯动着伏令年的神经,归年剑在手中显现,手腕翻转,她一剑刺向那团模糊的身影。

  然而,归年顺畅地划破空气,未触碰到任何事物。

  这时,镜影又动了。

  她看着伏令年,蓦然露出一个笑容。

  下一刻,剑气再生。

  伏令年收剑抵挡,清脆的剑鸣声中,镜影中的“伏令年”消失了。

  这一剑力道并不算强,有试探之意。

  然而,还没等伏令年松一口气,随着镜影的消散,石室开始发生变化。

  似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悄然又迅猛地磨平了石室的棱角,使四周逐渐变得平滑如镜。镜面互相映照着,伏令年觉得自己仿佛悬浮于半空,一脚便会踏空,跌入未知的境地。

  伏令年的身影在四面八方的镜面上浮现,无数个她在同一时刻扭过脑袋,与她目光相对。

  她们的动作各有不同,似乎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然而,她们又实实在在地顶着伏令年本人的面孔。

  这时,其中一道镜影举起了长剑。

  明明只是镜中的倒影,但随着镜影一剑斩出,伏令年却感到凌冽的剑意随之袭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系统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