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邵宗站于城楼上,就着西坠的金乌眺望奔腾而来的青州军。他目力极好,在一众人中看到了穿着金甲的南宫雄。
待对方兵临城下,秦邵宗双手搭在凹凸交错的一线坚实城墙上,微微探出头,自上而下地看已至紧闭城门前的南宫雄,笑道:“南宫青州,别来无恙。”
分别半日不到,对方却说的仿佛半辈子没见,还不主动开门,叫南宫雄额上青筋绷了绷。
这厮故意的,他在等他主动开口呢!
“你先前说的,我同意了。”南宫雄咬牙。
非他没骨气,而是时局不允。如今董宙和三州抱成一团,如果他与北地离太远,难保对方会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
论家业,他要弱于秦长庚。
秦邵宗扬声道:“你是说,你南宫雄答应南下这一程皆会听我号令?”
武将声音洪亮,秦邵宗这一喊传出老远。
南宫雄一口老血险些哽出来,十分怀疑这姓秦的在报复他捅破舞姬一事。
张明典见他有勃然大怒之势,忙劝道:“主公,大丈夫行事当如龙似蛇,能屈能伸,昔时淮阴侯尚能忍胯下之辱,咱们忍一时又何妨?”
南宫雄深吸一口气,“全术说的是,我且忍他一时。”遂他同样扬声说:“诺不轻许,我先前既已答应,便绝无违背之心,武安你尽可放心。”
短短一番话,勉强把场子夺回半分。
秦邵宗目的达到,倒也不介意他挽尊的话,“开城门!”
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
孙子兵法有云:兵贵胜不贵久。
故而和秦邵宗预想的差不多,在他入住吴冈的第二日,一封由丞相董宙发的檄文公布天下:
窃观秦氏长庚,原乃渔阳戍边列侯,然,其性格残暴,见利忘义。不思报效,反怀枭獍之心。此人大行不义之事,残害司州州牧谢元岳,仁义丧尽,天地难容。
……其行可鄙,其罪当诛。望四海豪杰共举义旗,扫除奸佞,重整乾坤!
第162章 反间计
“恶人先告状, 岂有此理!”
“已有檄文起头,七日内必有一战。”
“预料中事。”说话的,正是不久前才赶到吴冈县的崔升平。
当初黛黎和秦邵宗南下, 最初是未带谋士团的。入京是为了听封,携武将同往能说为护航, 再带上谋士就说不过去了。
且推广肥料一事被列为今年的重中之重,因此秦邵宗索性将谋士都留在渔阳,他则悠哉悠哉地和黛黎南下,先后去了冀州、兖州等地勘察, 最后才慢吞吞上京。
至于几位谋士, 手上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后,都各有去处。
纳兰治和崔升平快马加鞭南下, 恰好于檄文颁布的第二日和主公汇合。
帐中不仅有北地诸位,还有青州的人。南宫雄看着铺开的羊皮地图, 面色凝重。
若以吴冈为中心,东南边是长安城, 北面雄峰;西侧是黄土高原, 而东方倒是平坦些,不远处有个名为六丈平的小县。
如果要围剿北地和青州联军,可自长安和东方的六丈平同时出兵。吴冈一旦失守,联军只能北上而逃, 若再在雄峰两侧的小路设伏, 便是瓮中抓鳖。
“某私以为,如今如何迎战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份檄文。”张明典说。
纳兰治和崔升平皆颔首。
纳兰治正色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等天下人都听信虚言,认为主公您德行有缺,并对此根深蒂固,到时要令他们改观,所费之力是现在的百倍千倍。”①
意思是战役该打还是得打,但在此之前,需妥善处理好檄文,甚至檄文之重远在战事之上。
秦邵宗问:“那依无功之见,该如何应对这份檄文?”
所有人都看着纳兰治,包括被召入屋中旁听的秦宴州和秦祈年。
纳兰治笑着抚了长髯,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卖了个关子,“诸位不妨想想,倘若孤身不幸遇到围殴,在无法逃离的前提下,该如何停止这场斗殴?”
秦祈年握拳,指骨关节轻响。他心道这还不简单?把他们全部降服,这场斗殴自然停歇。
结果刚准备张口,却见老师崔生平似乎料到他想说什么,冲他摇头。
秦祈年卡住。
秦邵宗转了转玉扳指,扬眉带出几分笑。
南宫雄略微沉思后,突然开怀,“甚好!檄文罢了,谁不会写?豫州的实力逊于徐州,拿姜豫州开刀再合适不过了。”
秦祈年听他们说,先是眉头皱成一团,紧接着恍然大悟。
是他先前以己度人,太理所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像他一样自幼习武,也不是每个人都如他天生力气就比旁人大。
所以普通人被围殴,想要脱困,除了抱头让对方打个过瘾之外,唯有——
揪准对面最羸弱的一人来打!
狠狠打,只打那一个。待收拾完那最弱的,再佯装看向倒数第二的。
同样的,这场多方围剿里,要挑就挑实力最弱的那个下手。
也就是,姜师姜豫州。
“夫人。”秦邵宗推门进来。
方才的会议黛黎没有参加,她在另一处房里看数据。纳兰治和崔升平不仅人来了,还带来了一批肥料的资料。
去岁冬季那批肥包已全部分到了地里。而哪家有多少田地,得了多少石;施了肥的庄稼长势如何,未施肥的长势又如何,以及后续肥料的制作等等,全部都有记录。
如今听他回来,黛黎头也没抬,“你这么快开完会了?看来是有对策了。”
秦邵宗在她身旁坐下,见黛黎不抬眼,他不去拿桌上其他册子,偏要抢她手里正在看的,“嗯,确实已有对策。”
手上一空,黛黎不得不转头看他,“案上那么多你不要,怎的偏拿我的?”
这人出了议事厅,倒是隐去了在外人前的威重,多了些懒洋洋的不正经,“夫人的好看。”
黛黎本来想去拿另一册,但看到一半没了难受,又觉得凭什么让给他,干脆又把他手上的册子夺回来,“什么对策?”
秦邵宗:“发檄文称杀害谢司州的凶手另有其人,真凶姜豫州包藏祸心,蒙蔽君臣,我等誓以死清君。”
黛黎笑道:“真狡猾。”
这话刚落她就被秦邵宗捞了过去,“还有更凶残的,夫人是否想体会?”
“光天化日的,你规矩些。”
“房中唯有你我,只要夫人不说,谁能知晓?”
“……当今圣上年幼,丞相董宙朴实迟钝,奸臣姜师假陛下之威权,恣行不法,罪行昭昭,擢发难数:
其一蒙蔽圣听,戕害公侯重臣。致使忠良退避,小人横行,朝堂之上灰烟瘴气,昏天地暗。
其二包藏祸心,妖言惑众。其人数次设计所谓地龙翻身,以为自身正名造势,致使房舍倒塌,人心惶惶。
其三残害命官,栽赃嫁祸。姜某杀害司州州牧谢元岳,嫁祸同僚,是乃背信弃义,离经叛道。
……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而此等国贼民敌,岂可久居尊位?今予之举兵,所以诛奸恶,刀锋所向唯在元凶,非敢犯阙也……”
“荒谬至极!!”
案几“呯”地被拍响,案上之物狠狠跳了跳,董宙喷着粗气死死盯着面前的桑皮纸。
丞相董宙朴实迟钝?该死,这是攻讦姜师的同时,还不忘骂他一嘴。
李立身没有说话,眼中晦暗不明。
而他旁边的姜师面如沉墨,同样不言,整个人却不知是气、还是其他的,竟有些发抖。
不怪姜师面色难看,这份檄文矛头直指他。
说句不好听的,若发展到最后董宙这一方落败,那么只要把他姜某的首级献出,“奸佞”便算除了,一切可重归平静。
于他董丞相而言,损失的不过是个日后可能叛变的盟友。
不,连盟友都算不上,是棋子。
将姜李二人的神色收入眼中,董宙心里咯噔了下,忙道:“好毒的一条反间计,这份檄文险恶至极!不过二位请安心,我董宙绝非秦长庚那阴毒之辈,且北地和青州现已结盟,我若自断手足,无异于引火自焚,唇寒齿亡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姜李二人闻言面色稍缓。
“依丞相所言,如今该如何?”姜师问。
“檄文已发,自然是一鼓作气攻打逆贼。”但董宙只是个弄权之臣,并不会打仗,因此他转头对身旁的车骑大将军裘同说,“裘将军,关于讨伐秦逆,你有何高见?”
裘同生得倒是高壮,但这车骑大将军的官位并非他一刀一枪亲自拼来,而是乘了父辈的东风,踩着父辈为他铺的路,不断顶替旁人的军功,才有今时今日。
裘同眸光微闪,“此事事关重大,裘某一人断决怕是过于草率,来人,请郑祭酒和吴祭酒进来。”
郑易之和吴书达皆是军师祭酒,他们出自长安望族,是族中处于中游的子弟,因此被塞了个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