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_未眠灯【完结】(244)

  当然,“闲职”是于无战事之时,如今的军师祭酒可是重要人物。

  此刻吴书达一颗心狂跳不止,背后冒出一层薄汗。他心知这一战非同小可,若决策有误,导致战事失利,董丞相不是不可能推“始作俑者”出去祭旗。

  吴书达偷偷看向郑易之,却惊见对方神态自若,仿佛胸有成竹。

  郑易之竟是笑了,“董丞相、裘将军,对方这篇檄文使的是反间计,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将计就计呢?”

  几人神色各异。

  郑易之的手指先是点在长安城,然后往东移,“可对外放出风声,董相您和李徐州大吵一架,李徐州率兵东行离开长安。武安侯闻讯后,必定会派斥候一探虚实,斥候不必管,更不必杀,且让他们跟着……”

  他的手指在六丈平东侧的小县绕了个圈,“江口。行过这个江口小城,将将抵达洛阳时,抽出绝大部分兵力轻装翻过中条山,再抄道摸到吴冈的后方去。至于留在江口附近的小部分兵力,则照大军日常人数埋锅造饭,迷惑对方斥候,万不可让敌方察觉。”

  “与此同时,再派司州军明目张胆绕到吴冈之后,掐住吴冈北面的雄峰的双侧主道,如此形成包围之势,敌方关注徐州兵的注意力也会大大减少……”

  “……一旦攻破吴冈,只要活抓黛女及其子,不怕武安侯不方寸大乱。”

  ……

  直到夕阳西下,房门才重新打开。

  董宙笑容满面,蒲扇般的大掌连连拍在郑易之肩上,“郑祭酒不愧是郑家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胜过郑尚书多矣。”

  徐州和豫州的幕僚亦附和说,“郑兄有王佐之才,可叹先前无处展示,因此才埋没至此。”

  郑易之被捧得飘飘然。

  而这位飘飘然的郑祭酒,在离开军部后并没有立马回府,而是去了长安城中的某座小宅舍。

  不同于之前偶遇知音的随意,此番郑易之携重礼来访。

  待看到那身着白衣的清俊年轻男人时,郑易之客气到甚至有些谄媚,他忽略彼此间的年龄差,一个一口贤弟,好一通铺垫以后,才将今日在议事房中的话一字不差的转达。

  “……贤弟,未曾想当初你随口说的一番戏话竟给了愚兄莫大的帮助,救我于危难之中。首关是过了,只是这后面该如何是好?”郑易之急切问。

  谛听笑道:“贤兄莫急,战事多变不可一概而论,我们且看后续。”

  吴冈县。

  “君侯,对方有动静了。”丰锋道:“据斥候回报,李徐州似乎与董相发生了争执,李徐州率军离开了长安城一路朝东行,瞧着似乎要回徐州。”

  “难道是檄文起了作用,让李立身看清了董宙此人不可靠,所以改变主意,不想淌这滩浊水了?”

  “那董宙本就是个笑里藏刀,行事毒辣的鼠辈。当初他能为了栽赃君侯而舍弃谢司州,如今说不准也能舍弃李立身,他李徐州不愿当第二个谢元岳倒不出奇。”

  “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具体如何,还需派斥候探一探。”

  众人七嘴八舌,最后都统一在了派斥候探真假。

  秦邵宗颔首,“那就先派流星探马前去,邝野你……”

  话未说完,却见一道颀长的身影出列。那人拱手请命,“父亲,儿子请求带一队斥候前去探虚实。”

  周围一静,秦邵宗方才未说完的话也没了后续。

  秦宴州此时抬眼,一双黑眸好似冬雪初融后的湖泊,泛着粼粼波光,“还请父亲允许。”

  秦邵宗没有立刻作答,只是看着秦宴州,而后者目光并不闪躲。

  在这一眼对视中,无声地交换了许多信息,也有许多此刻难宣于口的嘱托。

  片刻后,秦邵宗深吸了一口气,“可。”

  “谢父亲。”

  此事事不宜迟,得令以后秦宴州没有参与后面的会议,直接快步出门。

  秦祈年看着远去兄长,蠢蠢欲动也想跟着一同去当斥候,但此时再提好像显得他不够成熟,遂沉默。

  待散会,又用过膳后,秦邵宗在外面走了好几圈,愣是还没回房。

  今夜是白剑屏守值,当他第三次看到秦邵宗经过时,到底忍不住上前,“君侯,您有何吩咐?”

  秦邵宗摆手,“并无,你且去忙。”

  白剑屏没去,他见上峰眉宇间似有忧色,以为对方是担心战役,便说:“君侯,属下以为这一战再难,也难不过当初在北地对抗乌桓,您何需忧虑至此?”

  当初要粮粮没有,要人人不多,马匹也没有乌桓的健硕,但还不是把北国拿下了?

  秦邵宗懒得和他解释,他摸了下怀里的小荷包,一言不发地回房。

  白剑屏愣在原地,隐约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

  “咯滋。”房门推开。

  还未睡的黛黎闻声看过去,“秦长庚,你有看见州州吗?我今晚用膳怎的没见着他。”

  ①:《左传》

  第163章 刀口舔血

  秦邵宗若无其事地将房门阖上, “秦二被我派出去探路了。”

  黛黎想到了后方。

  秦长庚的粮线从北方来,也就是要经过北面雄峰旁的主道。粮道尤为重要,一旦被截便有陷入绝境之风险, 因此在战事起时,免不了派散兵来回疏通, 确保粮道周围无伏兵。

  黛黎理所当然地以为儿子去了后方,她知道这项差事相对安全,但还是多问了一句,“有多少人与他同行?”

  秦邵宗:“二十人。”

  话落, 男人拿走了黛黎手中的书册, “夫人不必担心,秦二一身武艺学得不错, 此行不会出事。时间不早了,你我早些休息。”

  榻旁的挂帘垂下, 很快,房中灯火也熄灭了。

  灭了灯, 黛黎却没什么睡意。而她对此心知肚明, 和春苗山剿匪不同,和先前半夜出城也不同,这回州州很可能是领头。

  他无需听旁人命令,亲自带队, 自己做决策。与之相对的, 一切责任他得自己担,无旁人可以依靠。

  “州州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黛黎问。

  秦邵宗只说几天,没有具体明确。

  黛黎还想再问,但身旁的男人仿佛知晓她想说什么,干脆翻身压上去, 接着低头俯身,连声音都含糊了许多,“过几日便开战了,战时军令如山,我怕是不好慰劳夫人,不如现在先填上。”

  开了一扇窗的房中引入一段月光,在不甚明亮的屋内,隐约可见薄衫滑落肩头,女郎连着白皙颈项之下,是如明月般皎洁的雪肤和耸起的圆润山丘。

  一场情事酣畅淋漓,但这回重新挨到枕头上,黛黎却没有像以往一样迅速入睡。

  一股浅淡的焦躁萦绕着她。

  而那颗很早之前就种下的、名为不安的种子,在这一夜长出了更长的根系。

  而同一时间。

  在夜幕浓黑的夜,一队自吴冈方向来的人马悄悄摸到了六丈平县的西侧。

  秦宴州眺望远处,竟见六丈平的西郊空空如也,并无驻扎军队。

  青年眼中掠过一缕疑惑。

  “都尉,徐州军不在西郊,难道在东郊?”同队的荀禾低声道。

  暂被封为都尉的秦宴州说:“去东郊瞧瞧。”

  一行人摸到东郊,果真见东郊架起了连片的营帐,军中置有火盆照明,间隔有序,在夜里将整座军营映得如同一头盘卧着休憩的斑斓大虎。

  荀禾惊讶道,“竟真在此地,没想到李徐州真要撤兵,他居然舍得就此打道回府。”

  别看东郊和西郊只有一字之差,但真算起来,这位置还是很不一样。

  六丈平本就在吴冈县的东侧,如果军营扎在西郊,战事一起可以尽快挥军响应。然而扎在离战场更远、却离徐州更近的东郊,怎么看都像真要回家。

  秦宴州沉默片刻,还是摇头:“此时下定论尚早,再看。”

  天上圆月逐渐西坠,不知不觉一宿过去了。

  天亮后,徐州军营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起身抖了抖皮毛后,拖着自己的储备粮继续往东行。

  不知是带着的粮食太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步卒占半数以上的徐州军走得并不快,在第二日日落时,才堪堪走到六丈平东侧的江口小县。

  这一回,他们同样来到了江口县的东郊,在东郊扎营。

  江口东郊的地形较高,可以说是个小矮丘,军营扎在高处,不如六丈平的好窥探。且中途对方派过几回斥候,秦宴州为保稳健,没跟太近。

  一宿转眼又过去了。

  等金乌再次升起,这回远处的庞然大物整军后再次出发,依旧是继续东行。

  从远处看,扬起尘土滚滚,气势恢宏,完全是大军动身。

  秦宴州等他们走出一大段,才领人来到徐州军先前驻扎过的那块地儿。行军野炊之法向来是埋锅造饭,即在地上挖一个坑作为临时灶台,再在其中安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