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宝实在是机灵,话听半截就知道母亲的意图,跑到陈凤翠跟前:“老师好,老师教妹宝。”
陈凤翠一边帮两个大人算账,一边做妹宝的启蒙老师,生活有规律,两个晚辈都勤快得很,她也没太多家务需要做,身子很快就好转了。
也是时候离开了。
毕竟从她来了以后,床铺让给她和妹宝睡,二妞和燕子打地铺。镇上的民房不比城市里的,潮气大得很,她们的被褥摸起来总是湿湿的,冰凉的。陈凤翠没有再过多地逗留,她郑重地谢过二妞,保证自己不再寻死,把身上的钱尽数留在了妹宝的衣服兜里,趁着两个大人去集上摆摊没空挽留,一个人搭车回了村子。
她没有欺骗二妞,回去以后不再琢磨死的事,也不挖苹果树了,把已经腾出来的地松了松,包括埋那老头的土地上,都种上了豌豆和菜。
豌豆和菜收成快,等着收成,人就有盼头,也就没那么想死了。
二妞还是来,隔三差五的。每次来都带着猪肉,有时候也有油和米,来也不多说话,放下东西就走,陈凤翠明白,她还是怕自己再死了,来检查的。她心里感动,面上什么也不说,也默默接过东西,再把自己种出来的菜给二妞摘一捆,送她到苹果地的尽头。
苹果树上的花朵已经全部开败,依旧没有任何果子,绿油油的叶子刷刷地互相摩擦,陈凤翠站在苹果树下,抚摸着叶子,夕阳印在她脸上,照得她面色通红。
“不愿结果就不愿结果吧,好好长着,别死了。”
那天过后,陈凤翠没再想过苹果树的事,一心一意地打理这一小块仅有的土地,她生涩地重新学习着童年时从父母处学到的当农民的技能,从捡牛粪到晒粪肥,该驱虫了,该追肥了,该培土了,一样不落下。夏天就忽然地来了。
到了夏天,人就不太想死了,因为世界太美丽,村里的夏天尤其美,花红柳绿,芳草萋萋,晚霞总是美得震动魂魄。广袤天地间,人就像一颗草籽,渺小又珍贵。陈凤翠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意,和二妞也开始有话聊起来,大多数关于妹宝,妹宝换牙了,妹宝开始学简单的加减乘除了,妹宝长了蛔虫,太爱吃糖,又长了蛀牙。陈凤翠传授着自己曾经当母亲时的经验,二妞像取经一样,再把这些经验带回小家里,悉心照顾妹宝。
如果日子一直这么过,陈凤翠也是可以接受的,就这么淡淡地活着,要是一直活,那就一直活,要是突然死了,那就死,没什么特别的盼望,也不再去想意义不意义的事情。
可生活的转折很快到来,燕子突然没了。
那一天赶完集,正好遇到镇上的富人家回镇上办老家场的喜宴,路上都是各地来做客、闹亲的车和人,挤得水泄不通的。燕子的三轮车被拦在集市里开不出来,干脆把车停在集上,步行回家,晚上那一阵热闹过了,再回去取回来。
那天晚上,办客的主人家买了数不清的烟花,几乎整个镇子都被那款式繁复的烟花照得如白昼般亮堂,燕子拿着三轮摩托的钥匙,站在公路边,看金灿灿的烟火。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复杂的烟花,她和妹宝的父亲一起在县城打工的时候,看过一次跨年的烟火,可是不及这一晚的十分之一绚烂,“有钱人真是舍得花钱”,她想着,又希望女儿也能看到这样美的焰火,打电话给二妞:“妹宝睡着了吗?把她喊起来看烟花吧,多难得呀。”
她听着听筒里传来妹宝迷迷糊糊的声音:“妈妈,你快回来。”
“妈妈马上就回来了,回来咱们一起看烟花。”
直到烟花燃尽,燕子也没回来。
隔天,她的尸体在集市的公厕里被发现,衣着整齐,裤兜里的钱和手机都在,她睁着眼睛,手里还紧紧捏着摩托车钥匙。尸检结果推测,人是被车撞死后移动到公厕的。
二妞几近疯狂,猪也不杀了,除了保证妹宝的三餐之外,其余时间都蹲守在镇派出所。县里的警察来支援,看到二妞这样子,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好言相劝:“我们正在排查,肯定会尽快破案的,你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先回去,行不行?”
二妞不走,但也不搭话,还是天天来蹲守。
时隔两周不见二妞来访,陈凤翠有不好的预感,一个人找到了镇上。她们的摊位空着,木板上的油已经干了,“燕子出事了”,隔壁摊的猪肉贩子告诉陈凤翠,“妹宝也被福利院接走了,这下子二妞精神都不正常了,唉,可怜啊”。
陈凤翠心里的弦又紧绷起来,那种头皮缩紧的感觉又回来了,她闭上眼睛,重重揉了几次额间和眉头,挥去眼前晃来晃去的苹果树的影子,在路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派出所里的二妞。
民警见到陈凤翠,就像见到救星,一直以为这仇二妞除了燕子以外无亲无故,没想到还有个婶婶,可算有个人能一起劝了。
“这案子是重点案件,我们肯定是尽力的,你把她带回去,别把自己给搭上了呀。”
陈凤翠把二妞搀扶起来,看着她充满红血丝的眼睛和苍老了十岁的面容,耐心开导:“先回去吧,燕子要知道你这样,肯定不好受。”
二妞执着地又蹲下了。
“你总得考虑考虑妹宝。你不想把她接回来?”
二妞这才抬起头,“他们说我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并且我没满三十岁,没结婚,也没有固定工作和住房,不可以领养妹宝。”
说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噙满泪水,额头和手臂上青筋暴起:“我是她最亲的人,为啥不能领养她?”
陈凤翠没有再劝,而是蹲下来贴着她的耳朵耳语了几句,二妞犹如触电般,眼神重新闪烁起来:“真的?”
“真的,我保证。”
第30章 苹果地(6)
平凡人的一生就是生得随意,死得随机,看似普普通通无病无灾的,已经是幸运儿。但陈凤翠不知该如何让二妞理解这一点,她只能在情急之下说自己有办法接回妹宝——总得先把人弄走,否则她这样不吃不喝的,多强壮也顶不住几天,眼下比找出凶手最重要的是把妹宝接回身边照顾,用这个理由,才能劝动二妞。
妹宝这样身体健康的孩子,很快就会被领养出去。且周燕子的父母要是将来反悔了,又想要抚养权了,想想办法就能把孩子领回去。再者,妹宝六岁之后要上学,到时候还不知会被带到哪儿去,二妞必须在孩子被领养或是被周燕子的双亲接走之前,满足“年满三十岁、有固定收入和固定居所”的领养条件,带着妹宝远走他乡,以绝后患。
留给二妞的时间不多,可她所有积蓄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块钱,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出来一套房子和一份固定收入呢?
陈凤翠是退休老师,她读书多,一定有办法,听她的,准不会有错。
二妞跟着陈凤翠离开派出所,到面馆吃了整四两面,擦干净嘴巴:“从现在开始,我听您的,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陈凤翠也没有什么挣快钱的办法,她的退休工资有六千多,就算从下个月开始停止给儿子打钱,全给二妞,也是杯水车薪。重操旧业到补习中心当老师?她体力不行了,竞争不过年轻人;取代燕子的位置,继续和二妞配合杀猪?她们都不会骑摩托车;两人一起进城打工?更是猴年马月才攒够钱。
陈凤翠一边说有办法,让二妞睡个安稳觉,一边却愁得睡不着。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镇子周边的晨雾还没有褪去,一队出殡的队伍从窗外路过。飘扬的幡子在朦胧的雾气中晃荡,身着孝衣的孝子孝女走在棺材前,低着头不言语,专门请来哭丧的女人们伴着哀乐大声地唱着哭词,回荡在无人的街道上。
陈凤翠站在窗边,一直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在远处,她的心里有了主意,只等二妞起床,两个人简单收拾收拾,当天就退了租,往县城去了。
到了县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福利院。县里的财政有限,福利院没有单独设院,而是和敬老院共用楼宇,用网在院子中间隔开,两边的食堂、医疗、行政,都是共用的。
登记过后,二妞等了好一会儿,妹宝才被领出来。一看到二妞,妹宝就哇哇哭着跑过来,二妞的心都要碎了,紧紧抱着妹宝。
陈凤翠站在一边,提醒二妞先说正事,二妞对着妹宝的耳朵悄悄地说:“过段时间我就来接你,你一定要等我,知道吗?一定要等我。”
趁此机会,陈凤翠把妹宝的事和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听到陈凤翠说尽量让妹宝在福利院多生活一段时间,二妞一定会带着文件来领她,工作人员面露难色:“我们这里都是不健全的孩子,人家领养家庭来了,肯定首先就是选择妹宝......”
陈凤翠从兜里拿出来实现准备好的钞票:“所以才求您帮帮忙,这孩子确实是仇二妞带大的,这么分开,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