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律握着酒壶放肆豪饮起来,酒壶里的酒仿佛永远都倒不尽,直到她酒酣耳热,枕着手臂醉卧山巅时,掌心里玉壶倾倒,那金浆玉醴依然潺潺不绝地流出,都浇灌给了身后这棵半生不死的古树。
而这裘皮上的一场醉梦,带她游走到了不得了的地方。
风律的神志混混沌沌,迷迷茫茫,只觉得眼前明光渐亮,仿佛来到了一处香花遍野的溪水边,隐隐瞥见前方的溪中巨石上坐着两个人,她还保持着枕臂安眠的姿势,无法起身看个真切,所以分辨不出两人的容貌和身段,只能窥见近处一人垂落进水里的一角衣袖,那片奇异的织锦在水里时隐时现,如水如烟,又似乎和溪流、和水岸、和无垠花海、和云天河汉接续在一起,连日月山川都被那人举手投足的动作牵扯着,好像只要那人一扬手,就能够将诸天抖落,叫万象灰糜。
风律试图唤醒神志,终而不得,便意识到自己被镇住了,但不知为何,她心里竟没有不耐,反而像是回到了幼年襁褓般安*逸,只想永永远远地躺下去,等到近处那人的腰带随波飘逸到了岸边,她方得见一些细节,这条腰带用的是绀蓝色织锦,织丝比蛛网还要细,还要轻,其上描画的纹章斑斓而特异,在水光映衬下不断变换,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活物。
突然风律感觉那人的视线转向了自己,她虽然没能看见那人的脸,却能看见那人从迷雾里垂下了一只和白玉叠色的手,三指内蜷握着一只熟悉的白玉酒壶,两指点向水面,剥笋似的指尖随意拨了拨,一道轻薄的涟漪便涣衍而来,轻轻柔柔地把她推出了梦境。
眼前的一切消失之后,风律立刻重拾灵台清明,也再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四肢百骸,她猛然睁开眼睛,可前方却还是一片朦朦胧胧的雾色,她忍不住挺身坐起,驱散那层雾霭,终于发现原来只是午夜时大雪,她被雪花埋住了而已。
不,不是雪花……
风律扭头仰望。
身后虬蟠的古树不知何时重新焕发生机,新抽出繁茂的枝条,一朵朵碗口大的白色海棠从每一寸树枝上喷薄而出,直开到无处可开,于是新花挤落旧花,旧花飘零而下,那些海棠生得太多太快,落得又急又冲,花海潮头巨浪拍天,纷纷扬扬遮蔽了天空和旷野,也埋住了树下睡觉的人,后方低地处的花瓣累积更甚,早都满溢出了悬崖,和风伴雪飘向人间。
风律抬起手,看了看掌中依然半满的白玉酒壶,然后把酒壶揣回了怀里,一经离手,壶口处就重新冰封起来,严丝合缝地长出了一个新的壶盖。
她站起来环顾一周,瞄准一处翻腾的花瓣吹了声口哨,欢快打滚的马儿立刻冲破花海跑来近前,她拉着缰绳翻身上马,抬头望向这场浩大的海棠夜雨。
既然答应裴徽会带一支雪海棠去见他,那此间的一切便都是缘分了。
风律向着高处一枝挂满海棠的树杈伸出手,七尺长的树枝竟无声折断,不偏不倚地落进了她的手里。
缰绳轻抖,白马调头向山下跑去,横在马背上的花枝依然生机蓬勃,向外喷吐着无尽的海棠花,于是白马所经之处,便流淌出了一条蜿蜒的花溪,汩汩指向山外战火纷飞的城池,寸寸逼近那灾与祸,铁与火,红与黑,要将这人间业火一一熄灭。
红月当空,战鼓声振如雷霆。
江崖丢开再握不住的剑,踉跄仰倒,靠住了早已昏迷的九不够,眼看着敌军步步逼近,他却疲乏到连手臂都举不起来了;另一边,双目失明的裴徽听见几支哨箭在头顶炸响,嘈杂的喊杀声随即而至,于番还想背上他一起走,但那副孱弱的体格根本办不到,于是两个人一起摔倒在了蜂拥而至的燚军战马前。
千刀万刃当头斩落,似乎一切都该结束了。
适逢此时,一片不知来由的海棠花瓣悠悠从天上落下,停在了直指江崖心口的刀尖上。
凛冽的寒风率先探知到了蔓延的恐惧,忙收敛脾气跌跪在地,战马也不约而同止步不前,不敢再发出一丝吟啸,至于杀红了眼的士兵们,则莫名其妙怕得心颤,都下意识放下了手里的武器,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等身边安静下来,众人忽然听见脚下的冰层正发出格格驳驳的碎裂声,原来无数深抵江心的裂纹早已暗中编织成网,差点就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士兵们发现险情,立刻散向两岸,密不透风的军阵因此敞开了一道缺口。
此时缺口外的江面上,静静地走来了一匹白马。
马背的女人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按着横搁在鞍桥的沉沉花枝,身上只穿了一件素白单衣,犹自露着手腕和一抹肩颈,单衣的纱料薄如雪花,仿佛一口气便能吹化了,更怎奈得这漫天风饕雪虐,可她却偏偏神色安然,没有露出一点寒冷的意思来。
白马拖着一地闲花来到城门前,坦然站定于万刀丛中,无尽花瓣垂落江面,逐渐埋没了周遭的血污和残肢,在横尸遍野的沙场中央铺垫出一片洁净的落脚地,小心盛放下了一匹白马,一袭素衣,还有一枝传说中的雪海棠。
风律侧头看向燚军中军,宁静地盯着对岸高地上那面晋字旗下端坐着的方晋,仿佛两人之间的千军万马毫无意义,事实上士兵们现在很想逃跑,但又怕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会引起注意,最后只得屏息垂首,假装和土木石头融为一体,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但就像是围栏中待宰的羔羊面对牧羊人一样,本能地心生绝望,却躲无可躲。
于是她对羊群里那只最乖戾的那只羊说了一声“来”。
方晋忽然感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拎起了他的脖颈,强使他从马车上滚下来,再被迫摆动双腿闯过挡路的兵马阵列,还越跑越快,越跑越急,连被石头绊倒也不能减缓丝毫速度,跑到极致犹嫌太慢,干脆四肢着地连滚带爬,像野兽一样地奔驰。他想他的盔甲一定都磨掉了,所以膝盖才会疼得厉害,可却连低头看看自己的膝盖都做不到,他全身上下都被另一种力量接管了,再没有一根手指听他使唤,没有一条肌肉受他的摆布,他一个字都说不出,一个眼神都动不了,只能跌跌撞撞奔来风律身前,直挺挺地站着,仰头看向她的脸。
风律伸出一只手抬起方晋的下巴,而后他全身的骨头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攥得咯咯作响,五脏都要从孔窍里挤出来,片刻后,果然见一种水银般的液体从他眼眶里渗出,缓缓流下了面颊,最后在他的下巴上汇聚成泪珠大的一滴。
“水银”滴落进风律的掌心,被她指尖一捻,顿时灰飞烟灭。
她问:“这滴玉髓是谁给你的?”
方晋听见自己的声音回答:“是陛下身边的一位美人,叫芦篾儿。”
“那海上动静也必是她搞出来的了?”
“她前些时日确实到过海上。”
风律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撤回手,带马转向江岸本侧的城门。
方晋从空中跌落,重新了拿回了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可是他自服用玉髓后就再没有感觉过乏累、饥渴和寒冷,如今玉髓离壳,种种旧债一起找回来,几乎瞬间摧垮了他的意志,如果这时能晕过去倒也轻松,可他偏偏神智清明,每一丝神经都在细细咀嚼着那些饥寒困苦,尝尽其中滋味。
他强撑着身体从地上爬起来,鼓起最后的勇气嘶喊。
“贵人且慢!请留姓字!”
听到他的话,怀抱海棠的女人停了一停。
红月当空,旖旎的彩云从面八方朝觐而来,与山川星月一起恭候她的名字。
她答道。
我叫风律。
凌阳风律。
第172章
古和州遗迹内,又一轮热浪滚滚而来,空气沸腾翻涌,将光线扭曲成层层叠套的漩涡,而热浪经过之处,连混杂在黄沙里的杂质也随之融化和燃烧,化作一缕缕或黑或白的轻烟,被卷携进漩涡里,一道扑向这座孤独耸立于沙漠中的石塔。
盘绕石塔的银蛟瞥了眼橘红色的天际,从坍塌的塔顶探进来,轻轻吐出一口气息,沁人心脾的凉意顿时弥漫开来,少顷热浪席卷而过,砂石都被烤出了咯咯吱吱的剥裂声,可高塔内的墙壁上却还凝结着霜花,莹莹闪闪,似洒满细碎银箔。
米染向上空伸长手臂,巨大的生物便俯首贴近,温驯地回应着她的抚摸。
高塔顶楼,壁画中的故事即将迎来第二折的尾声。
定平二州交界,燚军大本营。
阔野之上,旌旗林立,晚炊的篝火绵延百里,浓烟浮空蔽月,却不闻金鼓之声,但闻管弦呕哑,莺歌呖呖。
本该肃穆的军营内,十八支灯架照得中军大帐明如白昼,四名士兵守卫着东侧的帐门,程享一人独占西方首席,诸位谋士和将军们分坐大帐南北,他们面前堆满入冬前精心存放的鲜果和诸般美酒佳肴,原本摞放在桌面上的战报则被胡乱推到了地上,由着往来服侍的仆人肆意践踏,大帐正中的空地上,十位身穿盔甲的舞女腰肢婉转,合着琴瑟跳起一支剑舞。